APP下载

辽宁沔阳北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2-09-12秦丹鹤侯红星胡新茁

矿业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磁铁矿岩性矿化

秦丹鹤 侯红星 胡新茁 刘 恺

(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河北 廊坊 065000)

0 引言

沔阳北沟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北缘,胶辽台隆北东部,铁岭-靖宇台拱之上,摩离红凸起南部,是中国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1]。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区内金、铜、铅锌、铁等金属矿床(点)分布广泛。目前已发现有南龙王庙金矿、上甸子金矿、东庙岭金矿及拐磨沟金矿,下大堡、二伙洛、金鸡背、朝阳沟、马家堡、王小堡、东山岔、井家沟、线金厂金矿等[2-3]。2000年,区域内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1:1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共圈定金异常9处,圈定磁异常4处,为下一步对铁矿体的揭露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对沔阳北沟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以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为今后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意义。

1 区域地质特征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以太古宇鞍山群为主,局部出露有白垩系和第四系地层。鞍山群主要有通什村组。通什村组岩性为黑云变粒岩、角闪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基性、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石(见图1)。辽河群在研究区内出露面积比较小,岩性主要为二云片岩、板岩、大理岩、变粒岩千枚岩、片麻岩等。长城系包括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大红峪组岩性为白云岩、砂岩、砾岩;高于庄组岩性为白云岩、灰岩夹砂岩。白垩系多沿大的断裂带分布,主要为小岭组。小岭组岩性为流纹岩、安山岩、砂岩及页岩。

1-小岭组;2-高于庄组;3-大红峪组;4-通什村组;5-混合岩;6-混合花岗岩;7-斜长花岗岩;8-断层;9-研究区位置

区域内经历了鞍山运动以来的多期次、多方向的强烈构造运动。区域构造主要有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4]。区域岩浆岩以鞍山期-燕山期为主,活动强烈且具多期次的特点。发育有大量规模不等的中、酸性岩体,岩性以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主,并有石英脉、花岗斑岩脉、闪长玢岩脉等脉岩产出。区内普遍出露古元古宇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混合岩与构造关系密切,在构造活动强烈地带混合岩化作用强烈,混合岩中金的含量高于区域背景值[5-7]。

2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变质岩出露较广,变质程度由浅变质到深变质,岩性为混合岩、混合花岗岩、混合变粒岩、浅粒岩等。矿区出露的地层以太古宇鞍山群通什村组为主,集中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通什村组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岩性为麻粒岩、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受后期混合岩化作用和变质分异作用,常具有分带性,岩石常见混合岩化条带褶纹。沔阳北沟受浑河入字型构造与红旗寨冲断裂的影响,区内大断裂呈近东西向,为浑河断裂的派生构造,显示先压后张特征,次级构造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区内岩浆活动比较强烈,岩浆岩分布较广泛,主要为鞍山期侵入岩,岩性为花岗岩和闪长岩。

3 矿化带特征

3.1 Ⅰ号矿化带

Ⅰ号矿化带位于矿区东南部,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岩性主要为磁铁矿化混合花岗岩或混合花岗岩夹磁铁石英岩,局部可见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金属矿化以磁铁矿化、赤铁矿化为主,局部可见黄铜矿化,蚀变主要为褐铁矿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该矿化带经地表工程系统揭露,配合钻探控制,共圈定4条铁矿化体。

I-1号矿化体:位于1号矿化带东段,矿体赋存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混合花岗岩中,受地层接触带控制,地表出露长约200 m,宽约2~20 m,近东西向展布,北倾,倾角为60°~70°之间,整体呈扁豆状、囊状,局部膨大,矿体与围岩渐变接触,接触部混合花岗岩中角闪石相对富集,多角闪石具条带状、星云状、眼球状构造。最高品位为TFe:34.16×10-2,MFe:32.00×10-2,平均厚度9.57 m,平均品位TFe:25.09×10-2,MFe:19.58×10-2。

I-2号矿化体:位于1号矿化带西段,矿体赋存于混合花岗岩与斜长角闪岩接触带附近的混合花岗岩中,受接触带控制,矿化体出露长约310 m,宽约2~10 m,近东西向展布,北倾,倾角62°,整体呈扁豆状、囊状,局部膨大,矿体与围岩为渐变过渡关系,近矿围岩的混合花岗岩中角闪石相对富集,多具条带状、星云状、眼球状构造。最高品位为TFe:30.53×10-2,MFe:26.95×10-2,平均厚度2.74 m,平均品位TFe:26.11×10-2,MFe:24.46×10-2。

3.2 Ⅱ号矿化带特征

Ⅱ号矿化带分布于矿区东部,由两条近平行的矿化体组成,岩性为磁铁矿化混合花岗岩或混合花岗岩夹磁铁石英岩,金属矿化以磁铁矿化为主,局部见黄铜矿化,蚀变可见褐铁矿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通过槽探工程控制,共圈定两条铁矿化体。

Ⅱ-1号矿化体:矿体赋存于混合花岗岩与片麻岩接触带上,受接触带控制。通过对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定的异常进行查证发现,铁矿体宽7.50 m,产状355°∠30°~50°,走向近东西。矿体特征与矿区已探明的矿体一致,矿体与围岩接触界面平整,矿体底板围岩为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局部混染,构造裂隙处常见云母;矿体顶板为混合花岗岩,常见钾长石化蚀变。矿体向深部延伸厚度变化不大,品位TFe:25.51×10-2,MFe:18.64×10-2。

Ⅱ-2号矿化体:在Ⅱ北部与之平行,矿体赋存于混合花岗岩与斜长角闪岩接触带附近的混合花岗岩中,地表出露长约200 m,宽约1.0~2.0 m,近东西向展布,北倾,倾角约62°,整体呈扁豆状、囊状,局部膨大,近矿围岩的混合花岗岩中角闪石相对富集,多具条带状、星云状、眼球状构造。矿体向深部延伸厚度变化不大,矿体厚度为2.1 m,品位为TFe:28.34×10×10-2,MFe:24.59×10-2。

3.3 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局部夹少量黄铁矿;脉石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局部可见少量角闪石。磁铁矿,呈黑色致密块状集合体,金属光泽,多为球形多面体,或他形粒状、粉末状。黄铁矿为浅黄色,在成矿阶段的早期黄铁矿晶形较完好,呈自形-半自形晶粒状,呈星点状分布,粒径一般为0.5 mm;晚期黄铁矿呈他形-半自形粒状,总体呈脉状分布,局部团块状,结晶颗粒从粉末状至粒状,最大可达15 mm。石英可见两期,早期石英呈细脉状,晚期石英呈硅化产物,油脂光泽,他形粒状。角闪石:暗绿色、灰绿色为主,自形半自形短柱状,他形粒状。矿物共生组合为磁铁矿-黄铁矿-石英-钾长石组合。

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变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自形﹑半自形晶粒状结构:磁铁矿以自形﹑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为主,粒径最大可达5 mm,平均在1~3mm。他形晶粒状结构:磁铁矿、黄铁矿呈他形晶粒状结构,黄铁矿、钾长石一般为中粒,最大粒径15 mm左右,粒径粉末状1~2 mm。由于矿体受混合花岗岩和斜长角闪岩接触带控制,早期斜长角闪岩大面积受岩浆热液贯入,含矿建造形成过程受多种复合变质作用;或混合花岗岩后期重溶与重结晶过程,矿物再富集形成;或区内岩石混合岩化作用及变质分异作用矿物进一步迁移形成。矿石构造有块状构造、脉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以及条带状构造,还发现有少量的晶簇状构造。

3.4 找矿标志

矿化带层控明显,太古宙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及鞍山群等古老变质岩是金、铁成矿的有利围岩或成矿“母岩”;近东西向、北东向及近南北向断裂及其低级压扭性裂隙,尤其构造交汇处,往往有构造破碎带、片理化带等构造形迹,是金、铜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含硫化物石英脉是找矿的重要标志;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高岭土化、硅化、碳酸盐化、钾化等是找矿的围岩蚀变标志;褐铁矿、磁铁矿,金属氧化物是研究区内比较直接的金属矿物指示找矿标志。

4 地球化学特征

对沔阳北沟矿区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样品中的8种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异常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地质条件圈定出Au异常7处,As异常4处,Bi异常6处,Cu异常11处,Pb异常6处,Sb异常5处,Zn异常4处,Mo异常8处,Sb异常6处,各单元素异常特征见表1。各异常主要分布在混合花岗岩中,岩性以磁铁矿化混合花岗岩或混合花岗岩夹磁铁石英岩为主,局部为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金属矿化主要为磁铁矿化、赤铁矿化、局部见黄铜矿化;蚀变主要为褐铁矿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近地表褐铁矿化发育处含金。圈出2处综合异常区(见图2),对综合异常区进行了槽探、钻探工程验证,圈定4条矿化体。2处异常区均呈南北向长条状展布。根据槽探和钻探工程控制,异常区矿化发育较强烈,可见有磁铁矿化、褐铁矿化等。

从图2中可以看出:Au、Cu、Mo元素异常较好,浓集中心和浓度分带较明显,Au、Mo元素异常多分布于矿区西南部,Cu元素异常基本上都分布于矿区南部和东部。As、Sb元素异常多分布于矿区中部,异常规模较大,但仅具异常内带。Pb、Zn、Bi元素异常分布相对分散,浓集中心面积较小,规模不大。

图2 研究区单元素及综合异常图

5 结语

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区内太古宇鞍山群变质岩系比较发育,是该区金矿化集中产出的重要地层条件;该地区经历了鞍山运动以来的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导致沔阳北沟矿区构造复杂多样,且具有多期次、多方向性的特点,为导矿和控矿提供了有利条件;频繁的岩浆活动,以鞍山期侵入活动最为明显,为地层中的金、铁等金属元素活化、运移、富集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同时也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本文总结了沔阳北沟在地层、地质构造、岩浆岩活动的特征,分析研究了破碎蚀变带、围岩蚀变和土壤地球化学等特征标志,为在深部及外围继续找矿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的依据。

猜你喜欢

磁铁矿岩性矿化
温度对贵州喀斯特黄色石灰土有机碳矿化、水稻秸秆激发效应和Q10的影响
好氧混菌矿化能力与增强再生粗骨料性能研究
间作和施肥对黄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磁铁矿对废水中U(Ⅵ)的固定途径与机理
黔中地区土壤酶活性对岩性的响应
广东茅岭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某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测斜仪在钻孔施工中的应用技术
浅析克什克腾旗朱家营子高岭石成因
渠道运行多年后渠体中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比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