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解答策略

2022-09-08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22年24期
关键词:嘉定区综合题汽车产业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刘 玲

2021年高考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感觉是“太难了”。地理被称为“玄学”,这一称呼源于2021年初八省联考和之后江苏各地出现的模拟卷,它真切地反映出选修地理学生的共同心声:难,难得没有任何套路可走,尤其是地理综合题的解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普遍心理?我们先来了解整个高中的地理学习。在高中,学生主要学习两大块地理知识,一是自然地理知识,二是人文地理知识。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偏重于理科思维,知识点的专业性、逻辑性、推理性较强,学生初学时感觉难度较大,但到高三一轮复习后真正理解了某个地理知识原理,加上一定题量的训练,学生反而感觉难度降低,解题时的准确率和自信心会明显提高,尤其在解答自然地理的选择题时。这是因为自然地理知识的可变性较小,知识点之间的空间跨度较小。初学人文地理时,学生普遍感觉知识点很简单,但做综合题时却很难拿到高分,甚至有些同学得零分。这是因为综合题的解答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能力,同时又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一、学生之困惑

江苏卷的地理综合题分为自然地理类综合题和人文地理类综合题,其中,人文地理类的综合题所占题量和分值较大,这类综合题需要多拿分,而自然地理类综合题相对偏难,但解答两类综合题的方法和技巧是差不多的。笔者结合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广东卷)的第18题来具体阐述。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下图示意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

(1)简述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两个年份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

(2)分析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

(3)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提出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困惑1 学生不重视审题或不会审题。纵观全国卷和江苏卷等高考试题的小题干,我们会发现很多小题干的文字较多,新概念、新名词较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完整地审出题意,或者把复杂问题提炼成简单问题至关重要。

困惑2 学生不会提取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的相关解题信息。第18题的图文材料一共提供了5句话,每一句话都要解读成某些地理知识点,然后分析这些知识点是用于解哪个小题的。比如:“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从这两句话解读出三地汽车产业基础较好;“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从这句话解读出政府之间相互支持合作。这3句话都是用于解答第2小题区位条件。“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用于解答第3小题产业协同。剩下的第1小题是用示意图去解答两个年份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如果学生能正确地解读图文材料,综合题得分不会低,这很能体现出学生的能力差异。

困惑3 学生不会使用准确的地理语言去书写答案。该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以从产业基础、人才、科技、资金、政策和市场等方面来回答。嘉定汽车产业历史悠久,知名度高,昆山、太仓制造业基础雄厚,经验丰富;毗邻上海,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先进,人才众多,创新能力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政策支持力度大,区域协作条件好;利用上海便利的交通条件输入原料、输出产品;上海及长三角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困惑4 学生不会紧扣区域的实际情况,很好地调用地理基础知识去解题。不能完整、灵活地调用某些地理基础知识,这也是很多学生的通病。

面对学生的困惑,高三地理教师要努力寻找解决办法。笔者提供下面几个策略可供参考。

二、综合题答题之策略

1.答题遵循节约时间的策略。学生如何有效地节约时间呢?先审小题干,再阅读图文资料。这样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能很好地提高时间利用率。

2.答题之前的审题策略。首先要明确答题要求,分析答题条件。一般分为三步走:

第1步:审题型,对某类题型有个简单的思维建模。比如“原因类”的往往要分析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影响类”的往往要分析有利和不利影响,“区位条件类”的要分析自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如案例中3个小题干的题型分别是“分布特征类”“区位条件类”“建议类”。

第2步:审主语,主语包括某个地点+某件事情+某个时间。“某件事情”往往是地理学科中的核心概念,如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环境问题、产业结构优化等。正确解题的前提是准确把握概念,形成概念体系。如案例中的“某个区域”就是“嘉-昆-太地区”,“某件事情”就是围绕汽车产业发展。有些试题还会提出新概念,这就要根据试题材料,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去准确理解,把握其内涵。

第3步:审出要求。如“分析”“说明”“描述”“推测”“指出”“据图分析”等要求。

指出——简单说出某类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

描述、简述、概述——要求语言具有概括性。

阐述——属于较高的要求,要指出判断的依据、推理过程和结论。

说明——说出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运用材料,依据原理,有因有果,得出结论。

分析角度有对比分析、小尺度分析、全面分析等。如案例中第3小题中出现了“从产业协同的角度”这个限定,好多学生的答案忽略了这个角度。

3.答题过程之策略。根据以上步骤审完题后,把小题干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然后阅读文字材料与图像材料,将读取的信息与问题进行联系,找出内在逻辑,最后注意依据问题,规范地写出答案,不要遗漏。答题的原则如下:

(1)把问题与主干知识相联系,明确考查的是什么主干知识,即三步走:先材料,后模板,最后常识。

(2)根据题目分值判断答案有几个要点。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单数分值的往往是1分一个要点,要点之间用序号或分号隔开。

(3)答题要规范。出现一小题有两个问题时要写明回答的是哪个问题,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4)答案要有关键词,要点之间应是因果关系或并列关系。

(5)答案要有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如先自然后人文,先重点后次要);问什么答什么;答案中尽量不出现自相矛盾和重复写点的地方。

(6)根据知识体系思考答题思路,要紧扣区域的实际情况,力求全面,减少漏答丢分。

新高考的评分细则给我们的启示是不仅要结果,更关注于过程、环节;强调问答的一致性,语言的准确性,过程和环节的分值在提高。所以,如何提高综合题的得分是高三地理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嘉定区综合题汽车产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常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及提升机制研究
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的综合问题求解策略
直播稻田耳叶水苋、杂草稻、假稻发生与防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