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杏鲍菇菌糠饲养杂交鹅的效果研究

2022-09-07蒋佳豪邹知明农斯伟邹海波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净膛棕榈油白鹅

蒋佳豪 ,邹知明,农斯伟,邹海波 ,陈 岗

(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4;3.广西学院教育科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4.广西隆安县鑫禾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2703)

杏鲍菇菌糠只采收一潮菇,菌丝体洁白无霉变,菌糠中残留的营养物质比较丰富,是优质的非常规饲料原料[1-3]。菌糠中富含纤维素酶、蛋白酶等多种酶,可以将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为容易被动物吸收的单糖[4-5]。鹅肌胃发达,可以磨碎粗饲料,能有效地利用杏鲍菇菌糠中的粗纤维。菌糠作为饲料原料,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又可以开辟新的饲料来源,也是饲料研究的热点[6]。杜学振等[7]研究表明,用杏鲍菇菌糠养鹅可以明显降低鹅饲料成本,提高乌鬃鹅生长性能,增加经济效益。本研究以30日龄江南白鹅和四川白鹅的杂交白鹅为试验对象,添加10%、20%杏鲍菇菌糠和2%、4%棕榈油,与象草进行饲养对比试验,验证菌糠在饲粮中的可行性并确定最适宜的添加比例。菌糠的能量偏低,添加棕榈油是为了给鹅补充脂肪。观察记录杂交鹅的生长情况和饲料消耗,计算经济效益,探讨杏鲍菇菌糠饲喂杂交鹅的应用效果,为杏鲍菇菌糠饲料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的杏鲍菇菌糠来自广西绿霖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为采收一潮菇后的菌棒经去除外袋并粉碎而成。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配方见表1。在菌糠中添加0.1%的复合有益微生物并调节水分到65%左右,用薄膜袋包装后厌氧发酵15 d以上。当菌糠整体呈现棕黄色且带有酸香味时即发酵成熟。发酵完成后的菌糠含水量为66.2%。开袋后按照试验配比添加到鹅的日粮中进行投喂,当天拌料当天用完。

表1 杏鲍菇培养料配方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试验动物为四川白鹅与江南白鹅的杂交后代,随机选取大约23日龄、体重相近(840±50)g、身体健康的个体108只,随机分为 6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详见表2。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每个小组均用铁栏围住。各组间的体重差异≤10%,组内体重无差异。

表2 试验分组

1.2.2 饲粮与饲养管理。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圈养方式进行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日粮水平参照NCR(1994)鹅营养需要标准执行,详见表3。7 d的预饲期过后,对各试验组的鹅进行空腹称重,且在各组鹅体重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进入正式试验阶段,连续饲喂30 d直至鹅生长至80日龄。试验期每隔1周于早晨进行空腹称重并记录相关数据。

表3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试验方法

1.3.1 观测指标。观测不同配比菌糠对鹅的生长性能的影响,记录每天的采食量。每周对各组鹅进行称重,将测得的数据与上周数据进行对比,计算鹅每周的增重量和耗料量,并计算料重比。试验结束后,计算对照组与各个试验组的饲养成本、产值和利润。利润=产值-饲养成本。

1.3.2 生长性能测定。

平均日增重(ADG)=(末重-初重)/试验天数;

平均日采食量(ADFI)=(投料量-剩料量)/试验天数;

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1.3.3 屠宰性能测定。试验结束当日,从各个组中随机选取2只鹅共计12只进行屠宰。屠宰性能测定方法为:

屠宰率(%):宰后胴体重/宰前活重×100(空腹24 h);

半净膛率(%):半净膛重/宰前活重×100;

全净膛率(%):全净膛重/宰前活重×100;

胸(腿)肌率(%):胸(腿)肌重/全净膛重×100。

1.4 试验数据处理

本试验所有数据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LDS及Duncan法开展多重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杏鲍菇菌糠比例配方对杂交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4和表5可知,从第3周起,试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鹅体重差异显著(P<0.05)。试验Ⅳ组的末重最大,其次是试验Ⅴ组,试验Ⅳ组的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其中试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的杏鲍菇菌糠+4%棕榈油促进杂交白鹅增重的效果最佳。

表4 杂交白鹅体重增长情况

表5 杂交白鹅生长性能

2.2 不同杏鲍菇菌糠添加比例对杂交白鹅饲养成本的影响

2.2.1 不同组的饲料配方成本。如表6所示,试验Ⅳ组的饲料成本最高,为29.86元/只;试验Ⅰ组的饲料成本最低,为26.57元/只。

表6 成本分析

2.2.2 不同杏鲍菇菌糠添加比例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如表7所示,试验Ⅳ组的利润最高为33.62元/只,其次是试验Ⅴ组为26.77元/只,利润最低的是对照组为23.24 元/只。

表7 经济效益

2.3 不同杏鲍菇菌糠添加比例对杂交白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如表8所示,试验Ⅰ组的屠宰率最高,为93.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次试验组Ⅲ,为91.75%。试验Ⅱ组最低,为87.85%。在半净膛率方面,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全净膛率方面,以试验Ⅱ组为最高,但差异不显著。在胸肌率方面,试验Ⅰ组最高,为7.30%,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在腿肌率方面,对照组最高,但与其他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皮下脂肪方面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添加棕榈油有利于杂交白鹅皮下脂肪的沉积。以上结果表明,添加杏鲍菇具有改善杂交白鹅屠宰性能的作用,但是对腿肌的改善无明显效果。

表8 屠宰性能

3 讨论

3.1 杏鲍菇菌糠对杂交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和试验Ⅴ杂交白鹅的平均日增重都高于对照组,个体重提高了1.3%~19.0%。高士友等[8]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菌糠能提高禽类5.52%的日增长质量。其中,添加10%杏鲍菇菌糠的试验组日增重快于添加20%杏鲍菇菌糠试验组,说明基础饲粮中杏鲍菇的最适添加比例为10%,这与李超等[9]的结论相似。添加棕榈油试验组的生长速度快于不添加棕榈油的试验组,添加4%棕榈油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快于添加2%棕榈油的试验组,说明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棕榈油的比例越高,鹅摄入的热量越多,这不仅能满足鹅对热量的日常需求,也能降低料重比。对照组的日均采食量和料重最高,体重增长最慢,而试验组的体重增长情况和料重比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杏鲍菇菌糠中的有益发酵菌有关。郭彤等[10]研究表明,菌糠中残留的有益菌及相关酶类能改善消化道酶系组成、酶量和活性,可降低肠道内容物黏度,增大肠道内容物的流动性,有效降低有害微生物附着滋生的可能性,改善鹅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其饲料利用率。

3.2 杏鲍菇菌糠对杂交白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中,试验Ⅰ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及胸肌率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所提高。朱慈根等[11]研究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菌糠能够提高家禽的屠宰性能,这一结论与本试验所得结论一致。添加棕榈油组在屠宰率方面低于不添加棕榈油组,且皮下脂肪厚度高于不添加棕榈油组。添加4%棕榈油组的皮下脂肪层厚于其他组。

3.3 杏鲍菇菌糠对杂交白鹅生产效益的影响

陈帆等[12]研究表明,用发酵杏鲍菇菌糠代替玉米能降低肉鸡的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胡连江等[13]研究表明,添加菌糠饲料喂肉鹅能提高11.9%~22.0%的经济效益。本试验用菌糠代替象草饲喂杂交白鹅降低了鹅的饲养成本和料重比。用10%杏鲍菇菌糠+4%棕榈油代替象草的经济效益最好。

4 结论

菌糠可以代替象草用于饲喂杂交白鹅,且饲喂菌糠组杂交白鹅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都优于饲喂象草组。同时,饲喂菌糠组的效益也优于饲喂象草组。其中,饲喂基础日粮+10%菌糠+4%棕榈油杂交白鹅的体重增加最多,经济效益最好。

从38日龄起直至出栏,将杏鲍菇菌糠的添加比例逐渐增加至20%,可显著降低饲料成本。

猜你喜欢

净膛棕榈油白鹅
“忘恩负义”的大白鹅
贵州沿河铁叫鸡体尺与屠宰性能研究
大白鹅
黔画乌鸡选育F2代的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棕榈油支撑油脂板块走强,油强粕弱格局延续
一只大白鹅
连城白鸭体尺与屠宰性能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白鹅写生记
AA肉鸡屠宰性状与肌肉品质的典型相关分析
6月棕榈油市场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