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评《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2022-09-01历建萍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竞争力资源管理大学生

书名:《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作者:尹训红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3-4280-7

出版时间:2015 年9 月

定价:69 元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夯实其综合素质才能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打下基础,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职场并“发光发热”,为企业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基于创新创业视角研究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既是寻找将创新创业素质融入渠道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满足时代需求大学生人才的关键入手点。由尹训红编写、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一书以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探讨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招聘配置管理、人力资源规划、规划和招聘、定位和培训、素质提升等方面的联系,能够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解构压力,调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压力,这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内在心绪,而该书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背后原因与对应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能够为大学生实际培养提供指导。比如在压力解构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压力产生是社会呼唤高素质人才的表现,只有主动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应对压力,在就业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创新创业能成为重要“输出点”,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让他们认识到就业并非局限于传统“进企业”“进编制”等形式,还能通过自我创造开启就业新局面。通过压力结构,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有力调动,进而在学习中更有激情也更有想法,不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向朝气蓬勃新形象转变。

创新内容,融入与时俱进知识与技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并由内而外逐级推进。本书将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需求定位、自我激励、心理安全等作为就业竞争力提升重要内容进行阐述分析,不仅强调它们的重要价值,还对如何开展作出探讨,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是重点所在。在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培养内容创新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基于实际情况引入有用的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获得有价值内容;另一方面是潜移默化融入“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认识创新重要性,并逐步在思维层面转化升级。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要保持动态发展,如果大学生具备创新创造思维,则能产生良好自我驱动效果,形成内在创新良性循环。

调整方式,夯实就业能力与素养。笔者研究开展结合2021 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高校就业工作组织领导及工作机制研究》(JJKH20211015JY)以及2022 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体验式教学法”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吉林省高校“双困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为例》(JJKH20220852JY)研究成果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是一项长远工程,需要做好“打持久战”准备,短时的、功利化的提升方式可能会获得一时成绩,但长远看来却是弊大于利,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本书重点强调大学生就业竞争提升要遵循“以人文本”原则,如大学生需求调研、潜能开发等均是立足于该原则的具体做法。基于此,调整提升方式势在必行,除了效仿本书做法充分掌握与大学生相关各类信息外,还能在实际培养中灵活引入培养方式,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中能采用“亲身体验”方式,即基于学生初级规划提供体验场所,让学生判断某技能、某职业等是否与自身内在需求相契合,进而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的放矢,获得更贴合自身条件与需求的规划方案。这不仅有利于夯实就业能力和素养,还能使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少一些盲目多一些理性,将风险降至更低。

意识培养,打造大学生就业“内功”。大学生在国家建设中“任重而道远”,需要持续保持就业竞争力才能发挥更大价值。本书意在开启大学生成长意识和就业意识,从“内在”入手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而想要获得良好意识培养效果,既要使培养策略全面到位也要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比如自我激励策略实行中要建立激励举措与激励主体之间紧密关联,使激励举措“深入人心”;团队建设策略实行中要找到“个体”与“群体”的相关点,使“个体”服务“群体”的同时“群体”也能为“个体”带来利处。创新创业不是易事,没有强大内心与稳固团队难以成功,而意识培养是支撑这一切的关键所在,只有夯实大学生就业“内功”,创新创业才能切实进行。

猜你喜欢

竞争力资源管理大学生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大学生之歌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