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构建全方位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

2022-09-01

中国科学探险 2022年5期
关键词:长臂猿野生植物重点保护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实施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拯救繁育措施、野生植物就地迁地保护和回归自然等工程,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3 月11 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目前,大熊猫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 只增至1864 只,全球圈养种群总数673 只;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985 年的180 头增至300 头左右;海南长臂猿由1980 年的种群数量不足10 只恢复到5 群35 只;朱鹮从1981 年发现时的7 只增至5000 余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超50、60 只;黑冠长臂猿增至约700 只;野生绿孔雀增至约550 只;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增至3800 余只。

近年来,我国通过开展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栖息地建设,对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豹、中华穿山甲、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虎、朱鹮、绿孔雀、四爪陆龟等12 种旗舰物种实施了抢救性保护。

北京: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张名片

随着候鸟迁徙季的到来,北京又将成为候鸟的天堂,它们将在这里悠然地享受着“好客”的北京为它们提供的“饕餮盛宴”,或在京城各处安心地中转休息,或四处觅食“加油”,更有的将在这里筑起“爱巢”,有滋有味地过起日子。北京处于东北地区向华北地区的过渡地带,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天都有大量的候鸟由南向北迁徙过境。

北京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北京市现有维管束植物2088 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 种,百花山葡萄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以及陆生脊椎动物596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6 种,褐马鸡、黑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0 种,斑羚、大天鹅、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96 种。

据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副处长纪建伟介绍,2021 年,北京市全年监测到的鸟类有360 多万只。2021 年10 月发布的《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显示,在北京这片1.64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596 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其中野生鸟类超过500种,北京市分布的鸟类种类占中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在二十国集团(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自1985 年北京市建立松山、百花山两处自然保护区以来,通过近40 年的努力,先后建成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79 处,总面积36.8 万公顷,约占北京市域面积22%,使全市90%以上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全市还为黑鹳、褐马鸡等重点保护鸟类设立保护区和保护小区,房山十渡黑鹳集中生活区已经形成100 多只的固定种群。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北京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只是全国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实施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拯救繁育措施、野生植物就地迁地保护和回归自然等工程,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23 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另外,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了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水平持续提升。”该负责人说。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开展物种专项调查,实施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东北虎、中华穿山甲、四爪陆龟等48 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百山祖冷杉、巧家五针松、白花兜兰、广西青梅等50 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及其栖息地抢救性保护;划定并严格保护重要栖息地,连通生态廊道,确保重要栖息地面积增长10%;建设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和遗传资源基因库,开展大熊猫、普氏野马、麋鹿、朱鹮等15 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野化放归;对分布极度狭窄、种群数量稀少或生境破坏严重的水杉、东京龙脑香等100 种植物,开展迁地保护和最小人工种群保留等。

“同时,我国还将继续完善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和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评估认定工作。”上述负责人表示。

猜你喜欢

长臂猿野生植物重点保护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投稿须知
长臂猿,请上空中绳桥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修订
保护野生植物的意义及路径
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公布
无量山的精灵『体操健将』长臂猿
鄙视型礼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1日修订)
野生植物保护的意义、现状及推进措施探讨
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