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的EPC项目信息价值链增值研究

2022-09-01葛倚兵

建材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参与方价值链协同

方 俊,葛倚兵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 430070)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历经30余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推行过程中仍有一定的困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项目参与方众多,信息阻滞现象明显。EPC项目由多个参与方在多阶段协同工作,会产生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是影响项目增值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各参与方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存储方式,信息传递效率低下,形成了“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成本管控和价值增值[1]。为解决EPC项目中的信息断层问题,实现项目增值,该文将引入信息价值链模型,从信息增值的角度深入分析EPC项目的信息价值链,应用BIM技术对EPC项目信息价值链进行优化,并进行增值分析,以求通过信息有效共享实现EPC项目智能化成本管控和项目价值增值。

1 信息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波特认为:“每个企业都要进行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其他辅助产品形成的活动,这一系列活动构成了价值链。”随着信息化革命的到来,信息资源数量增长的无限性和人吸收信息能力的有限性成为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为使信息在恰当时间以恰当方式传递给恰当的人,实现信息价值,相关学者根据波特的价值链模型构建了信息价值链模型,如图1所示[2]。

信息价值链将信息看作是价值本身的源泉,对其进行收集、组织、挑选、合成和分配等活动使其在不同部门、不同主体间流动完成不同环节的增值。该模型将能实现项目价值的信息活动分为了基本信息增值活动和辅助信息增值活动。基本活动包括信息描述概括、分类组织、标引检索、加工传递和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信息技术、企业文化和信息资源等。这些价值活动在产生自身环节价值的同时也影响着其他环节价值,只有保证各环节都能持续产生本环节的特有价值且产生价值达到最大化,才能保证项目利润最大化。

2 EPC项目信息价值链模型构建及优化

2.1 EPC建设项目信息流分析

根据EPC模式的内涵,EPC项目由两主体——业主、总承包商和三环节——设计、采购、施工构成。在传统信息传递模式下,业主将信息传递给总承包商,总承包商成为了业主需求等信息的唯一接收者,形成了一道信息屏障。设计方、采购方和施工方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经总承包商转达的“二手”信息,且三方之间的交流也非常缺乏,大多是通过总承包商进行沟通[3]。EPC项目的信息流模型如图2所示。

2.2 EPC建设项目传统信息价值链模型

EPC项目在决策阶段完成价值规划和价值的初步形成,随后在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等阶段进行价值传递和转移,最终形成EPC项目工程价值。基于信息价值链理论,EPC项目价值增值的主要原因是各种信息在建设过程中以不同的存储形式和传递方式不断流动于各参与方之间,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价值链。EPC建设项目传统信息价值链如图3所示。

该文构建的EPC建设项目传统信息价值链模型既涵盖了基本信息价值活动和辅助信息价值活动,还详细展示了信息在建设过程中的传递媒介和传输效果。该模型中,基本信息价值活动包括决策、设计、采购、施工、运营五个阶段的价值活动,信息通过各参与方的录入、处理、传递在五个阶段之间流动,产生信息价值。辅助信息价值活动包括项目基础架构、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开发。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EPC项目传统信息价值链,以信息价值的最大化来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

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是以二维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为工具支撑,以纸质文件、电子文档为信息传递媒介,信息价值链无法完全完成增值活动[4]。存在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传递媒介落后。传统的信息传递媒介主要为纸质资料、电子邮件以及传真等,它们采取点对点的沟通方式,既增加了信息的用材成本,又降低了信息的传递效率,无法保证信息实时高效地传递给项目各参与方,严重影响了信息共享和增值目标的实现。

2)信息传递路径过长。EPC模式的信息传递结构为层级式,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环节,传递路径较长,导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成本增加,影响了信息的传递效率及各参与方获取信息的及时性。

3)信息缺乏关联性,流失严重。各参与方存储信息方式不同,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各不相同,系统中录入的信息也大多以自己所属阶段的信息为主,各阶段之间的数据关联性较差,导致各参与方沟通受阻,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挖掘所需信息,影响项目整体效率和价值。

2.3 基于BIM的EPC项目信息价值链模型构建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参与方需要收集设计、采购、施工及管理等各种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对项目的管控水平。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不利于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共享,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管控。因此,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如BIM技术应用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中,探索适用于EPC项目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实现信息有效利用、项目价值增值的关键。

该节将从应用BIM技术提高信息共享水平的角度出发,重新构建EPC项目信息价值链模型,将原来的链条式、层级式的价值链结构转变为辐射式、扁平式,打破信息壁垒,以信息增值实现项目增值,为EPC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基于BIM的EPC项目信息价值链模型如图4所示。

基于BIM的EPC项目信息价值链模型主要是在传统信息价值链框架的基础上,引入BIM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并构建BIM协同平台,使信息经过输入、处理、输出三阶段实现信息有效共享而形成的。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方、采购方和施工方通过BIM协同平台输入项目信息,建立BIM模型,提高设计、采购、施工的精细化,信息处理中心通过筛选、加工、存储等步骤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使得项目各参与方可以通过BIM协同平台获取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信息,便于各参与方了解项目实时情况,合理安排现阶段任务,通过实现信息传递路径短、信息损失量小和信息共享性强等目标来实现项目的价值增值。

3 基于BIM的EPC项目信息价值链增值分析

3.1 信息价值链模型增值路径分析

EPC项目的主体环节是设计、采购、施工三环节,因此项目价值增值路径主要在这三个环节中体现[5]。

1)设计阶段价值链增值路径分析

基于BIM的EPC项目信息价值链可以更好地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设计变更的及时性。首先,设计方可以直观地理解业主方设计需求,业主方也能随时看到设计方的设计进度和设计成果,减少设计过程中的信息阻滞。其次,设计方运用BIM技术,建立完整的BIM设计模型,既可实现项目多专业协同设计,又可使设计可视化,便于在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因设计问题而产生的变更。

2)采购阶段价值链增值路径分析

基于BIM协同平台,采购方可以直观获取设计和施工信息,得到与施工方案相符的材料设备的具体参数,避免因建筑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而造成的成本损失。同时,采购方可以获取施工进度,和施工方在线沟通材料设备进场时间,便于合理安排采购时间,避免购置过早而增加仓储等费用,从而降低项目成本。

3)施工阶段价值链增值路径分析

BIM协同平台可以实时更新施工进度,既能和采购方在线沟通材料设备进场时间,避免材料堆放增加仓储费,又能针对施工变动和设计方及时交流,便于设计方进行设计变更,避免因设计变更引起的窝工和成本增加。同时,总承包商可以根据平台实时监管施工全过程,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项目成本,实现功能和成本的最优化。

3.2 信息价值链模型增值效果分析

基于BIM协同平台的EPC项目信息价值链是一条没有信息中断的完整价值链,它既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又增加了信息积累量,从多方面实现了项目的价值增值。

采用BIM协同平台可以改变信息传递方式,将其从网状式转变为扁平式。EPC项目从项目启动到结束阶段会产生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成本,例如,收集信息和辨别真伪的时间成本以及交易成本,成本的多少与信息共享程度有很大关系。信息共享程度越深,收集信息和辨别真伪所花费的精力越少,需要付出的成本就会越低。基于BIM的EPC项目信息价值链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避免了之前信息传递环节多、信息管理混乱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完全共享,降低了信息传递成本。

同时,采用BIM协同平台可以使信息积累量得到大幅提高。传统信息传递方式下,部分信息会因为传递媒介的落后或传输路径的复杂而损失,导致每阶段信息接收量小于信息产生量,信息在各阶段积累趋势如图5所示。而BIM协同平台可以大量减少信息损失量,保证各阶段的信息接收量基本与信息产生量相等,信息在各阶段积累趋势如图6所示。由两图对比可明显看出,BIM协同平台完成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和积累,解决了“信息壁垒”现象,极大地降低了项目成本,实现了EPC项目的价值增值目标。

4 结论与建议

该文将信息价值链运用到工程领域,在深入分析EPC项目信息流的基础上构建了EPC项目传统信息价值链模型,并通过分析该模型信息阻滞的原因,进一步优化构建了基于BIM的EPC项目信息价值链模型,并对增值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利用BIM可以改变信息传递方式,增加信息积累量,降低信息传输和利用成本,实现项目价值增值。但关于BIM协同平台如何构建以及信息积累量的定量分析尚未在文中体现,仍需下一步加大研究。

猜你喜欢

参与方价值链协同
基于秘密分享的高效隐私保护四方机器学习方案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基于SNA视角的PPP项目参与方行为风险研究
BT模式研究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