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针对性护理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预后状况、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2022-09-01范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300211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酒精中毒输液入院

范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 300211)

急性酒精中毒是现阶段急诊科常见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及预后差等特点,分析病理机制为:机体摄入过量乙醇,使其在中枢神经兴奋性发生后转为抑郁,体内存在过量乙醇无法正常代谢,明显加重肝脏负担、增加内啡肽系统活性,对大脑皮质造成牵连,继而有肝脏损害、神经系统异常等表现,严重者引起精神障碍、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1]。目前治疗此病以洗胃、抑酸护胃等方式为主,减轻患者不适程度、控制病情,但患病后受患者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部分人群易发生跌倒、误吸及坠床等意外风险,影响治疗效果,故早期配合对症护理是关键。苏红佑[2]等人证实,传统护理以体征监测、口头宣讲及用药指导为主,稳定体征、控制病情,可减轻外界因素刺激,但此方式护理单一、与预期疗效有距离,未获得患者认可青睐。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择本院2020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急诊针对性护理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价值,汇总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本院2020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纳入研究,研讨组(38例):男女比例20∶18,年龄18-54岁,均值(35.17±2.36)岁;酒后至就诊时间1-5h,均值(2.84±0.41)h;饮酒类型:啤酒15例,白酒14例,混合饮酒9例;入院时表现:昏睡11例,昏迷9例,面色苍白10例,四肢湿冷6例,其他2例;BMI值19-26kg/m2,均值(23.41±0.25)kg/m2;参照组(38例):男女比例21∶17,年龄19-55岁,均值(35.25±2.45)岁;酒后至就诊时间1-6h,均值(2.98±0.52)h;饮酒类型:啤酒16例,白酒14例,混合饮酒8例;入院时表现:昏睡12例,昏迷8例,面色苍白9例,四肢湿冷5例,其他4例;BMI值18-25kg/m2,均值(23.39±0.17)kg/m2。两组基础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比较。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酒精中毒”;②发病至入院时间1-6h;③呈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昏睡及昏迷等;④年龄范围18-55岁;⑤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经头颅CT将脑出血、脑栓塞等器质性病变排除;②其他疾病引起昏迷;③心肝肾功能异常;④患有精神疾病;⑤中途退出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口头宣讲、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及常规指导等。

研讨组(急诊针对性护理):①病情评估:入院后快速明确病因,对患者神志、瞳孔等情况观察,给予心电图监护,利用留置针搭建静脉输液通路,禁忌使用钢针、避免因肢体自主活动导致钢针移位引起药物外渗,积极配合医师救治,并间隔30min观察1次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待病情稳定后更改为间隔2h监测1次体征,若伴有低血压现象,需加快输液速度、避免休克,并定期对患者末梢血糖监测,发生低血糖需及时送检,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了解,避免呕吐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有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对伴有大小便失禁者,给予留置尿管,对液体出入量准确记录、保证出入量平衡。②洗胃护理: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关键是减少酒精吸收,昏迷者不建议催吐、避免引起误吸,饮酒2h内若尚未呕吐,则协助患者取左侧头低卧位,洗胃机中加入2%碳酸氢钠溶液完成洗胃,洗胃时在床边将吸引器、药品准备好,保证呼吸道畅通,避免误吸发生,且对患者面色、生命体征、洗胃出入液量、颜色及性状密切观察,若胃管留置患者超过2h,则给予胃肠减压、2%碳酸氯化钠间断性人工洗胃,减缓患者不适感。③保暖护理:入院后给患者加盖被子保暖,对其体温波动进行动态监测,夏季适当调高空调病房温度,冬季将门窗关闭减少通风,若体温不升可适度加温处理输注液体,禁忌使用电热毯、热水袋,避免烫伤或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从而让内脏器官血液集中于体表,使重要器官的血流量明显减少,影响机体微循环。④遵医嘱用药及检查: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关键是尽早恢复意识,故入院后给予催醒、补液及抑酸护胃等治疗,必要时遵医嘱采取止吐、降颅压及镇静等措施;用药期间注意对患者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将输液顺序、输液速度控制合理,避免肺水肿发生;并对伴有外伤者,给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但需在患者完全清醒、或者适当进食后进行;对疑似脑外伤者,外出时由护士或家属陪同,提前备好抢救药物、物品等,避免发生意外情况。⑤预防护理风险:患者清醒过程中常有躁动不安、情绪激动等情况,会引起跌倒、坠床等风险发生,故护士需叮嘱患者家属加强照看,必要时给予约束带,保证患者安全防护的同时,避免对他人或护士造成伤害;对于呕吐者需将头部偏至一侧,及时将口鼻腔呕吐物、分泌物清理干净,必要时给予吸痰操作;对于舌后坠者,给予口咽通气管、避免引起窒息情况,若患者有呼吸暂停现象,则根据病情情况,给予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稳定病情。⑥心理护理:入院后患者常有情绪激动、易激惹及忍耐性差等情况,影响救治进展,故护士需利用心理学技巧,综合评估其心理情绪,给予良好的态度和足够耐心,避免有过激性言语,搭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并在患者清醒后,鼓励其宣泄负性情绪,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给予鼓励、关怀及安慰等,帮助患者重建信心、提高疾病认知度,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并根据其教育背景,通俗易懂地阐述过量饮酒的危害性、倡导健康酒文化,避免再次发生酒精中毒现象,并告知患者饮酒后1周内禁忌食用头孢类药物,避免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副作用。

续表1

续表2

1.3观察指标 ①睡眠质量:参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3](PSQI)”,涉及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各维度分值范围0-21分,得分越低越好。②心理状态:参考“症状自评量表(SCL-90)”,涉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各维度评分范围1-5分,1分为无,2分为很轻,3分为中等,4分为偏重,5分为严重,得分越低越好。③治疗依从性: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用百分制表示,完全依从≥90分,积极配合治疗、无抵触;部分依从60-89分,基本配合治疗,偶有抵触;未依从<60分,完全不配合治疗、明显抵触[4],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38×100%。④意外事件:统计两组发生坠床、跌倒及误吸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用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睡眠质量 护理前比较两组睡眠质量无差异,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PSQI评分下降,且研讨组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2.2心理状态 护理前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无差异,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SCL-90评分下降,且研讨组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组别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研讨组(n=38﹚ 3.62±0.59 1.12±0.27*# 23.751 <0.05 3.54±0.61 1.28±0.24*# 21.253 <0.05参照组(n=38﹚ 3.64±0.58 2.04±0.35* 14.560 <0.05 3.58±0.69 2.19±0.35* 11.075 <0.05 t 0.149 12.830 - - 0.268 13.218 - -P 0.882 <0.05 - - 0.790 <0.05 - -

2.3治疗依从性 与参照组比较,研讨组治疗依从率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4意外事件 研讨组:发生坠床2例,占比为5.26%;跌倒1例,占比为2.63%;未发生误吸,总发生率为7.89%;参照组:发生坠床5例,占比为13.16%;跌倒3例,占比为7.89%;误吸2例,占比为5.26%,总发生率为26.32%,χ2=4.547,P=0.033,与参照组比较,研讨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5],急诊针对性护理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具可行性,分析发现:①其为新型护理模式,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实处,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入院后快速掌握患者病情,切实监测其神志、瞳孔变化等,加强心电监护并搭建静脉输液通路,可为顺利治疗提供保证,并切实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保证在体征稳定的前提下接受治疗,并对低血压者加快输液速度,可预防休克现象发生,定期监测血糖情况,可及时发现低血糖,了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状况,避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现象发生,促进治疗进展顺利[6]。②加强洗胃护理可减少机体吸收酒精量,保证呼吸道通畅、降低误吸风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洗胃出入液量及性状等,可减轻不适程度、控制病情,且加强体温监测可客观反映病情,改善机体微循环、增加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利于改善预后效果。③严格遵医嘱用药、加强病情监测,可促进患者意识尽早恢复,并入院后给予抑酸护胃、补液及催醒等措施,可减轻其不适程度、稳定生命体征,并在用药时合理控制输液顺序、输液速度,可降低肺水肿发生风险;并且加强患者护理风险预防,可避免发生跌倒、坠床等风险[7],必要时辅助约束带、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也避免伤害他人或护士健康;对伴有呕吐者,将头部偏至一侧,及时清理干净口鼻腔呕吐物、分泌物,必要时辅助吸痰方式、利于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④将心理疏导、健康宣教落实到实处,可协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消除对病情存有的误区,提高疾病认知度,并给予其鼓励、安慰及关怀,可改善患者心理应激性、减缓心理负担,保证情绪稳定、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较理想。

本研究显示:①研讨组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原因分析:患者因过量饮酒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神经、精神障碍出现,影响睡眠效果,故针对性护理可减轻患者不适、减缓外界因素刺激,提高睡眠质量,可促进治疗进展顺利;②研讨组SCL-90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原因分析:过量饮酒后患者表现为神经功能异常、焦虑烦躁等,影响救治进展,故针对性护理可保证其在情绪稳定的前提下接受治疗,减缓心理应激性、改善心理负担,利于改善预后效果;③研讨组意外事件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原因分析:患者因中枢神经抑制出现神经障碍,增加跌倒、坠床等风险,故针对性护理中加强风险预防可避免意外事件发生,为患者安全提供保证;④研讨组治疗依从率较参照组更高(P<0.05),该结论与林少琴[8]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似,故针对性护理可协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救治流程,提高依从性,协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影响护理的顺利实施,具有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行急诊针对性护理可改善睡眠质量、保证心理状态良好,避免发生意外事件,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酒精中毒输液入院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基于DRGs的云南某医院COPD患者重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