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曲酶注射液联合甲强龙和金纳多治疗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观察

2022-09-01南文会天津市西青医院天津30038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内皮

南文会(天津市西青医院,天津 300380)

突发性耳聋作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指无明确原因的突发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绝大多数患者在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听力下降,少部分在3d内听力下降超过20dB,同时还会出现恶心、眩晕、耳鸣等情况,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1]。对于突发性耳聋,临床需及时予以治疗,否则将进展为永久性、不可逆性听力损伤,同时视力、神经系统也会受累,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该病的发生通常与感染病毒、耳内循环障碍、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存在相关性。目前,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且家庭、工作压力明显增加,突发性耳聋发生率呈明显升高态势。临床治疗该病以营养神经、激素、吸氧等措施为主,能够有效改善耳内循环,缓解患者症状[2]。巴曲酶是突发性耳聋的常用药物,属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可以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纤维蛋白原;金纳多可以调节耳内血液循环,在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神经障碍等疾病治疗中应用较多,通常单一用药疗效并不理想。为评估合用巴曲酶注射液与甲强龙、金纳多治疗的临床价值,现取200例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患者(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展开对比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0例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依据《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有突发性感音神经听力损失,耳鸣、眩晕等表现,无反复发作;②均为成年人;③均为单耳患病;④临床资料真实可靠。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②并发恶性肿瘤疾病;③既往听力衰退史;④对研究药物有禁忌;⑤因中枢神经病变或耳毒性引发的耳聋;⑥妊娠和哺乳特殊阶段女性群体;⑦严重精神类疾病;⑧伴有内分泌系统疾病;⑨凝血机制不正常。

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下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组病例均100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55例、45例;年龄范围34-79岁,平均年龄(58.63±3.57)岁;病程范围3h-3个月,平均病程(1.12±0.35)个月;身体质量指数20.52-26.45kg/m2,平均值(23.15±2.22)kg/m2;疾病类型: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全聋型、平坦型各占24例、26例、20例、30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52例、48例;年龄范围32-78岁,平均年龄(59.41±3.78)岁;病程范围5h-3个月,平均病程(1.28±0.32)个月;体质量指数21.02-26.24kg/m2,平均值(23.36±2.41)kg/m2;疾病类型: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全聋型、平坦型各占23例、25例、21例、31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此次研究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核准,同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及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甲强龙和金纳多治疗,甲强龙(规格40mg)静脉滴注,取40mg混合0.9%氯化钠溶液100ml,持续3d后,如患者病情改善,根据病情适当减小剂量;金纳多(规格17.5mg)静脉滴注,取105mg混合0.9%氯化钠溶液250ml,每日1次,持续用药治疗10d。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合用巴曲酶注射液,静脉滴注,取10BU混合0.9%氯化钠溶液100ml,间隔1d用药一次,第二次用药剂量5BU。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结合检查结果调整用药,若纤维蛋白原≥1g/L需继续给药,若<1g/L停药用药1次,持续用药治疗10d。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的判定:痊愈表示患者听力完全恢复,耳鸣及眩晕等症状均消失;显效表示患者听力提高30dB以上,偶发耳鸣及眩晕;有效表示患者听力提高范围15-30dB,在嘈杂环境下间歇性发生眩晕及耳鸣;无效表示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不大或加重,听力提高不足15dB。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病例数×100%。②听力恢复情况:选择治疗前后为观察时间点,比较两组纯音听阈(PTA)。③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利用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HT-100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淄博恒拓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对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BV-HS)、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进行检测。④内皮功能指标:选择治疗前后,离心机离心处理(转速3000r/min,时间10min)患者空腹静脉血后保留血清,实施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⑤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总发生率:包括恶心、皮肤过敏、头晕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连续性变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表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2.2纯音听阈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PTA(69.87±15.21)dB,对照组(70.62±14.66)d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5,P=0.722>0.05),治疗后观察组PTA(53.69±10.44)dB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44±12.52)dB,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754,P<0.05)。

2.3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PV、BV-HS、HC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PV、BV-HS、HCT指标水平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 n PV%(mPa/s) BV-HS(mmol/L) HCT(%)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2.69±0.36 1.87±0.31 7.02±2.01 4.25±0.74 47.66±6.58 46.22±6.35观察组 100 2.60±0.42 1.24±0.22 6.97±2.11 2.42±0.58 47.52±6.94 40.74±5.88 t-1.626 16.573 0.171 19.463 0.146 6.332 P -0.105 <0.001 0.863 <0.001 0.883 <0.001

2.4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内皮功能指标(ET、CGRP、sVCAM-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ET、sVCAM-1水平均下降,CGRP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各个指标水平均更优(P<0.05)。详见表3。

表3 内皮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内皮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ET(ng/L) CGRP(ng/mL) sVCAM-1(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148.69±13.68 131.33±10.58 247.45±22.47 379.68±25.48 321.47±16.85 271.33±16.44观察组 100 149.22±14.52 114.79±9.74 243.12±23.04 413.67±30.55 322.16±17.22 224.14±16.52 t-0.265 11.501 1.345 8.544 0.286 20.247 P -0.790 <0.001 0.180 <0.001 0.774 <0.001

2.5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2/100),其中头晕、恶心各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4/100),其中头晕2例、恶心1例、皮肤过敏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687,P=0.407>0.05),且后期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在治疗期间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受到人们生活方式转变、工作及社会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突发性耳聋发病率呈明显升高势态。该病具有突发性,绝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听力急速损失,并伴发耳鸣、耳堵、恶心、眩晕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患者耳聋。该病需及时治疗,否则将发生终身性耳聋、耳鸣,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导致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突发性耳聋具体发病机制临床尚不明确,但既往研究认为,与情绪剧烈波动、精神高度紧张、感染、耳内血液循环障碍、压力过大、负面情绪刺激等有极大关系。该病可分为平坦型、全聋型、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临床需尽早实施相关检查,准确诊断疾病,及时开展治疗,以控制疾病进展,提升治愈率。突发性耳聋治疗主要采取营养神经、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抗凝及溶栓、糖皮质激素、高压氧舱等手段,所有类型的突发性耳聋利用糖皮质激素、改善耳内微循环均可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联合应用巴曲酶注射液与甲强龙、金纳多治疗,评估其临床疗效。甲强龙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为主要成分,能够调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结合细胞内特异受体,发挥抗感染、抗过敏、抗免疫抑制等功效[3]。金纳多是一种银杏叶制剂,有效成分有银杏内酯、黄酮苷等,银杏内酯是小分子物质,可以从血脑屏障穿过,参与抑制细胞凋亡、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等过程;可促进儿茶酚胺释放,调节内皮生长因子、前列环素生成,有效舒张动脉;同时可清除机体内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起到保护细胞膜的效果;还能够抗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液黏稠度,进一步增强红、白血球可塑性,实现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4]。巴曲酶是由巴西矛头蛇的亚种蛇毒中提取分离得到,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促纤维蛋白原分解的作用,控制血栓形成,同时可以有效溶解纤维蛋白,提高血液流动性,增强血液流速,发挥改善机体微循环[5]。本次研究联合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得出如下结果:联合应用巴曲酶注射液与甲强龙、金纳多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从88.00%上升至96.00%,同时患者纯音听阈PTA(53.69±10.44)dB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44±12.52)dB(P<0.05)。可见,巴曲酶注射液与甲强龙、金纳多联合用于突发性耳聋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听力改善。其原因是,以上3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从多个方面改善耳内微循环、有效抗感染,促进患者听力恢复[6]。

研究另得出结果:患者经用药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PV、BV-HS、HCT)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巴曲酶注射液与甲强龙、金纳多联合应用后患者PV、BV-HS、HCT水平均更低(P<0.05)。可见,联合用药可以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耳内血液循环,改善病情。分析如下,巴曲酶注射液用药后能够降低血液黏度,有效抑制红细胞的沉降及凝聚,并提高红细胞血管变形能力;金纳多可以消除机体多余自由基,有效抗血栓,能进一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药物联合应用后对血液流变学改善效果更为理想[7]。ET属于生物活性多肽物质,可以促进血管强烈收缩,血清中其含量升高可造成迷路动脉收缩,进而引发耳内循环障碍,进一步导致耳内毛细胞发生变性坏死;sVCAM-1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过程,其血清含量升高与耳内微循环障碍存在密切联系;CGRP属于扩血管物质,对ET具有拮抗作用,可以通过耳蜗神经的刺激有效扩张内皮相关性血管[8]。研究[9-11]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经巴曲酶注射液与甲强龙、金纳多药物治疗后,患者ET、sVCAM-1指标水平均下降,CGRP水平显著升高,且3种药物联合应用以上指标水平均更优(P<0.05)。由此证实,合用巴曲酶注射液与甲强龙、金纳多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具有显著价值。以上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调节机体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疾病更快康复,实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两组不良用药安全性比较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期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不影响治疗的进行。可见,药物联合应用并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整体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合用巴曲酶注射液与甲强龙、金纳多治疗,在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从而增强临床整体疗效,促使患者听力恢复及症状改善,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内皮
内皮祖细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可处理突发性疾病的智能外套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勒布朗的遗产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耳聋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