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科学防沙治沙 夯实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根基

2022-08-31王铁军冯长红肇楠

国土绿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防沙沙化京津

王铁军 冯长红 肇楠

河北省地处华北,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北接内蒙古高原,环绕京津,属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的土地沙化和荒漠化敏感区,是全国土地沙化、荒漠化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沙化土地面积3000万亩,主要分布在11个区市的84个县(市、区),荒漠化土地面积2580万亩,主要分布在除唐山、秦皇岛外的118 个县(市、区)。其中,处于京津北部的张家口、承德地区是我国北方风沙南侵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沙化土地非常突出的重点地区,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929 万亩,超过河北省沙化土地的60%,大风沙尘、水土流失等严重影响了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承德丰宁县风沙治理让天蓝草长羊肥

历史上,河北人民同土地沙化、荒漠化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抗争。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在正定县设立冀西沙荒造林局,开展大规模造林治沙。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把防沙治沙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作为筑牢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一项重要举措,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工程带动、部门联动、分类施治、综合治理相结合,不断压实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发动、强化科技支撑,科学开展防沙治沙,筑牢夯实了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根基。

多年来,河北省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科学开展防沙治沙,通过开展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草地生态修复等生态项目,全省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分别减少186.52 万亩、623.95万亩,年均分别减少18.65 万亩、62.40 万亩;完成沙化、退化、盐碱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272 万亩,完成水土保持项目147 万亩,重点沙化区林草植被不断增加,呈现出绿进沙退的大好局面,绘就了国土绿化新蓝图。在2011年、2016年、2021年国家林草局等六部委联合开展的防沙治沙省级政府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中,河北省连续三次被评为实绩突出省份。2021年9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

科学部署 依法推进让防沙治沙成为常态

位于张家口坝下的宣化黄羊滩分布在官厅水库周围和上游的桑干河、洋河两岸,是首都北京西部最近的沙源地,总面积14.6 万亩,全部由流动沙丘、半固定和固定沙地组成,其中流动沙丘占40%,居张家口五大沙滩之首。那里冬春季风蚀严重,沙尘暴肆虐,夏秋季暴雨冲刷,洪水频发,侵蚀沟发育强烈,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影响官厅水库及永定河生态安全。2000年以来,当地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中信集团等社会资本大力支持下,按照“堵口子、划格子、盖被子”的治理思路,在沿河区进行了防风宽林带、林网建设,在流动沙丘区进行了人工网格状生物沙障,引进沙地柏、沙枣、黄柳、梭梭等乔灌木树种,造林保存总数1200 万余株,封育种草10 万余亩,林草覆盖率超过97%。

站在张家口小南辛堡镇西南部南马场的小沙丘上放眼望去,昔日黄沙包围的官厅水库,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就变成天蓝、水清、林密、草长的模样,一片片新绿在夏日的晨风里散发出勃勃生机,京津绿色生态屏障更加坚实。这是张家口近年来按照河北省防沙治沙要求,生态治理沙化土地、荒漠化土地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也是河北省防沙治沙的一个突出案例和重要生态成果之一。

小坝子乡地处丰宁满族自治县接坝地区,这里风大沙多,全年4 级以上大风日数210 天左右,其中8级以上大风日数65天。境内分布着20多处流动沙丘,每年冬春季节,流沙随大风沿沟道南下,压埋道路、民房和耕地,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2000年前,小坝子乡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粗放型农业和畜牧业,其中畜牧业收入占73%,农作物广种薄收。

2000年春季,沙尘天气多次侵袭北京,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5月12日,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带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亲临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视察防沙治沙工作,并作出“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等重要指示。丰宁县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综合采取工程、生物、农耕措施,通过二十年的治理和保护,小坝子乡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16.6%提高到40.6%,植被盖度由35%提高到90%以上,全年7 级及以上大风天气降到10天以下,沙尘暴灾害强度、次数明显减弱减少,流动沙地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民通过参与项目建设增加了劳务收入,实现了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科学部署,高位推动。为加快沙化荒漠化土地治理,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进程,河北省领导研究谋划、专题部署调度、实地督导检查,并对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作作出具体指示、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府每年下发通知,将国土绿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县,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各项措施有效落地,确保全年营造林和防沙治沙任务的顺利完成。建立由河北省发改委、林草局、水利厅等部门组成的防沙治沙联席会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协调联动。张家口市把防沙治沙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县区实地考察督导,市县区四大班子所有领导全部包县区、包乡镇、包山头、包工程,有效保证了张家口市造林进度。2016年以来,全市围绕“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定位,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筹办冬奥会、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三大机遇,加快实施大规模造林绿化,完成植树造林项目1317 万亩。

1 怀来官厅水库周边2017年和2021年防沙治沙对比图

2 承德围场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工程区

3 张家口塞北林场沽源分场工程区经过防沙治沙由黄转绿

科学规划,依法推进。河北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有序、依法开展防沙治沙各项工作,编制印发了《河北省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河北省国土绿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河北省国土绿化规划(2018—2035年)》《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意见》等系列法规性政策文件,颁布实施了《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河北省绿化条例》《关于加强张家口承德地区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太行山燕山绿化建设的决定》等地方性法规,修改完善了《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河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河北省林木采伐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制度,保证了全省各地防沙治沙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十八大以来,河北省累计完成营造林6461 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6%提高到35.3%,森林面积由此增加到9901 万亩,草原2921 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 个百分点,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承载力全面提升。同时,沙化和荒漠化主要分布地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减少、水库水质明显好转,张家口、承德地区已经由沙尘暴加强区变为阻滞区。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显示,张家口市在全国168 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第19 位,在长江以北监测城市排名第2 位。承德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居河北省首位,被誉为“华北绿肺”。2020年年底时,京津风沙源治理区草原植被盖度达到78%,天然草原平均鲜草产量达到每亩210 公斤至240 公斤,坝上地区草原退化面积同比缩减20%以上。

科学治理 确保成效让绿色成为底蕴根基

登上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月亮山望海楼,举目眺望,远处绿色尽收眼底。塞罕坝机械林场所在地区属于河北省北部沙化非常严重的地区,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建设者忠实履行“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神圣使命,科学防治沙化土地,在“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原沙地上,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有效维护了京津冀生态安全,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成为全国和全世界防沙治沙治理效果最突出的典型案例。现在的塞罕坝,有林地面积115.1 万亩,森林覆盖率82%,活立木蓄积量1036.8 万立方米。根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231.2 亿元,每年涵养水源2.84 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 万吨,释放氧气59.84 万吨;每年通过提供就业、产业带动助推周边区域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2017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21年又获得联合国荒漠化防治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

科学划分,因地施策。根据沙化类型、沙化程度和植被状况,河北省采取“治理、开发相结合,长、短期效益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三结合的形式,将沙地划分为坝上高原半干旱沙地、冀北山地沙地、冀西北黄土丘陵沙地、冀西太行山沙地、冀东沿海沙地和平原沙地等六大沙区,便于科学开展精准防治,保证绿色根基。针对不同沙区特点,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工程、草原生态保护、退耕还林、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带动了河北省防沙治沙的全面展开,加快了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改善了沙区生态环境。丰宁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坝上植树造林等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森林面积达76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年前的25%提高到现在的58.13%,空气全年达标天数341 天,让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根基更加牢固。

据统计,2012年—2021年,河北省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435 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治理529 万亩,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工程完成43 万亩,黄河故道沙地综合治理项目治理工程完成11 万亩,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项目治理工程完成5 万亩,其他工程完成68 万亩。加大各类保护地建设,河北省建设森林公园105 处、780 万亩,自然保护区41处、1027 万亩,风景名胜区51 个、849 万亩,湿地公园58 处、131 万亩,国家级沙漠公园3 处、11 万亩,地质公园19 处、240 万亩。

科学投入,突出重点。河北省防沙治沙在“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造林绿化投融资机制下,科学投入,统筹使用,保障重点,在用足、用好、用活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的同时,鼓励地方公司和企业投入资金参与防沙治沙,全力推进国土绿化质量和进程。实施重点倾斜,将国家财政资金36 亿多元,用于保障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逐步增加省级防沙治沙投入,10年间省级财政累计投入22 亿多元,其中造林绿化项目14.6 亿多元,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项目1720 万元,退耕种草1.8 亿元,投入水土流失治理5.4 亿多元。在此基础上,河北省还争取到北京市财政资金5 亿元,用于支持张家口和承德坝上地区植树造林项目建设。

张家口是河北省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全省生态建设投入资金最多的一个地区。在利用好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资金的同时,张家口以冬奥赛区周边绿化为重点,积极拓宽筹资渠道,超常规实施全域绿化,最近10年投入资金200 多亿元,完成造林绿化1000 多万亩。崇礼区累计投资约34.8 亿元,完成各类营造林工程面积109.23 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2%。春秋集团2014年至2017年先后捐资1900 万元,修复了张家口市康保县沙化土地4000 余亩。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老牛基金会2015年联合支持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崇礼赛区7000 余万元,用于冬奥赛区国土绿化。目前,张家口森林面积达2795 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31.6%提高到2021年的5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69.8%;湿地面积达348.28 万亩,湿地保护率达6.3%,昔日沙源地变为今朝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

科学管护 促绿增收实现“三方”共赢

森林、草原、绿地成为护卫京津冀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迁西县曾经是冀东沙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多年来,迁西县大力推广“围山转”综合治理模式,发展板栗经济林75 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5%,栗农年人均收入13000 多元,年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近30 亿元,林业产业化率超过65%,靠板栗收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村镇超过55%。在迁西县,小板栗被做成了促绿富民的大产业。

为进一步严格沙区林草植被资源生态保护,河北省各级各部门坚持科学管护与促绿增收相结合,坚持生物措施、农耕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坚持乔、灌、草相结合,大力综合运用林草区域性系统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节水灌溉等多种防沙治沙生态治理模式,大力发展林草产业,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林草资源行为,促进了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高水平发展,夯实了京津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

科学管护,严防严守。河北省全面推行高质量林长制,建成了“统筹在省、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林草资源管理体系,明确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139828 名。每年组织执法力量对全省执行《森林法》《防沙治沙法》《草原法》《水土保护法》等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加大对乱垦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震慑遏制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落实草原各项保护制度,划定张承坝地区基本草原,对重点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脆弱区、草原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工程区实行全面禁牧。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以草定畜。全面加强沙区水资源管理,以坝上超采区和平原严重超采区为重点,大力推广发展节水灌溉、节水抗旱作物品种等农艺节水措施。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完善地下水管理法规体系。

科学布局,促绿增收。河北省把防沙治沙与促绿富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在综合治理沙化、荒漠化土地的同时,充分发挥林草行业优势,科学合理规划林业产业布局,综合高效利用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林果、生态旅游、错季蔬菜、食用菌、高效畜牧业等地域特色产业,初步构建了以核桃、板栗、枣、仁用杏等传统规模优势产业为主,花椒、榛子、沙棘等新兴特色高效产业为补充的经济林产业发展格局,国土绿化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致富门路进一步拓宽,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共赢,全省林草产业转入提质增效阶段。

2021年底,河北省林业草原总产值达1500 亿元,果树面积达2363 万亩,居全国前列,总产量1038 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打造特色产品基地,自2012年—2021年,共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6 个,培育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11 个,产业优势进一步彰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经济规模达到580 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20 亿元。初步形成了太行山核桃、燕山板栗、太行山和黑龙港流域枣、张承地区仁用杏、承德山楂等经济林优势产业集群,环京津核心产区盆栽植物和宿根花卉产业集群,环省会核心产区观赏苗木和盆花产业集群,廊坊市文安县、石家庄市正定县、唐山市、邢台市等人造板产业集群,安国中药材、巨鹿金银花、太行山区酸枣等中药材产业集群,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据统计,河北省有2000 多万农民从事林草产业生产经营,经济林重点县农民收入的30%以上来自林草产业,集中产区人均林草产业收入一万多元。

猜你喜欢

防沙沙化京津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防沙治沙视角下林业生态建设分析
2009-2014年吉木乃县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研究
慈善工作者文艺作品展示:韩京津绘画作品选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陕西沙化土地连续15年缩减
来自京津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