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2022-08-30赵丹华铁岭市妇婴医院妇产科辽宁铁岭11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电切术开腹宫腔镜

赵丹华 铁岭市妇婴医院妇产科 (辽宁 铁岭 112000)

内容提要: 目的: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选择宫腔镜下行子宫肌瘤电切手术,探究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118例,并遵从“乱数表法”分配原则,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人数比例为1:1。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则实施子宫肌瘤电切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精神状况以及预后效果,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将各项实验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通过对比分析后显示,治疗组预后效果、精神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上则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效果更佳,应用价值较高。

子宫肌瘤是女性患者中常见但危害性与死亡率都不高的良性肿瘤,临床上部分患者则可能出现腹部肿块、下腹坠胀、疼痛、经期延长等症状,但大多患者症状并不明显,通常只有通过检验才能发现,因此临床上所得子宫肌瘤发病率要远远低于实际发病率[1]。该疾病根据肌瘤生长部位可分为子宫体肌瘤和子宫颈肌瘤,其中子宫肌瘤占绝大部分,并且具体病因尚且不明,多数学者认为其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以及干细胞突变有关,而诱发因素种类较多[2]。该疾病治疗方式需要结合肌瘤大小和部位、患者年龄、症状以及生育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是手术治疗[3]。为此,本研究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作为实验时段,实验对象则选择该时间段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参与人数共计118例,针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选择宫腔镜下行子宫肌瘤电切手术,探究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118例,并将参与实验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人数一致。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1~57岁,平均(33.17±5.38)岁;治疗组患者年龄21~55岁,平均(32.71±4.46)岁;同时查阅两组患者入院后登记的个人资料,并将其对比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B超诊断为黏膜下肌瘤和部分突出的壁内肌瘤,肌瘤大小在4cm以下的患者;③语言功能正常,无精力不足障碍史;④初次进行生殖系统手术;⑤手术适应证明确,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宫颈和子宫内膜的恶性病变;②急性和亚急性生殖道感染;③急性期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其他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④最近3个月有子宫穿孔或子宫手术史者;⑤有精神障碍或药物滥用史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选择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进行治疗,详细操作如下。

手术前。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米非司酮片(生产厂家: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29),患者于餐前或是进食后两小时口服,2次/d,每次用药量为25mg,隔日服用,持续四周时间。手术需在患者月经结束3~7d后进行,在手术前2h,让患者服用0.6mg米索前列醇片(生产厂家: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同时进行身体各项检查,确保患者均无手术禁忌。

开腹手术。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并指导其保持正常体位,一般为仰卧位,随后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工作,并对患者腹部进行开腹操作,观察并找出瘤体,将瘤体与邻近组织分离,切除瘤体并取出,再用0号线缝合腹部切口,并给予消炎治疗。

宫腔镜电切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首先做好阴道消毒工作并对宫口进行扩张,在扩张的过程中同时给予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持续灌注,选择适合患者的电切环,置入宫腔镜,通过宫腔镜观察子宫内情况、肌瘤位置、大小以及其与肌层关系,制定最佳的方式进行切除瘤体,止血采用双极电凝,随后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病情进展并做好详细记录。观察指标:①手术时间;②出血量;③并发症发生率;④精神状况评分:满分30分,分数越高患者精神状况越好;⑤治疗满意度:让患者填写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满意:85分以上;一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率=(总人数-不满意)/总人数×100%;⑥治疗效果。显效:患者子宫肌瘤已全部切除,月经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子宫肌瘤已全部切除,有轻微并发症发生;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需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总人数-无效人数)/总人数×100%;⑦临床指标: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疼痛评分应用VAS疼痛评估量表予以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算本次实验所需数据,计量数据以±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实验结束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治疗满意率

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治疗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对比[n(%)]

2.3 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精神状况

实验过程中,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在实验结束后对患者精神状况进行评分,随后将三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而精神状况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精神状况(±s)

表3.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精神状况(±s)

images/BZ_112_213_2973_2302_3129.png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精神状况治疗组 59 22.75±6.13 33.27±6.91 24.54±2.12

2.4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2.5 临床指标比较

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临床指标比较(±s)

表5.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n 住院时间(d)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 疼痛评分(分)治疗组 59 4.32±1.56 15.78±3.47 2.57±0.15对照组 59 7.54±1.23 23.45±16.83 4.68±0.32 t 12.450 3.428 45.859 P 0.001 0.008 0.00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通常肌瘤是白色的,有包膜。其与周围的正常子宫组织明显分离。该病发生率在20%~50%。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进而使得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以及其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影响,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逐渐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随病情加重可能会出现月经异常、白带增多、腹部肿块等症状[4,5]。该疾病死亡率并不高,但是会给女性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其出现不孕或是流产,因此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治疗,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具体根据患者需求选择仅切除肌瘤或是子宫切除。为此,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过去通常是以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但是该手术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口,手术时间长,出血量较多,术后还会伴有较为强烈的疼痛感,此外若是护理不当还容易导致术后感染发生,从而导致患者恢复期延长。近几年,我国的医疗水平已取得了巨大进步,各种技术越来越成熟,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优化,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成为了子宫肌瘤首选的治疗方式。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时可以通过宫腔镜直观地看到病变情况,并且是由手术器械直接操作,不用对患者进行开腹,从而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在相关研究中[6]得知采取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较短,同时前者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满意度(97.43%)显高于常规开腹治疗患者(84.31%)。前者并发症发生率(5.78%)低于后者(17.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可能是因为两种手术方式都是微创的,但采用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肌瘤,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可以保护女性的子宫和生育能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子宫无切口,有效降低了未来分娩的剖宫产率;同时在超声监测下进行手术,对于肌瘤比较大的患者可以使用超声。提示宫腔内窥镜切割电极的方向和深度,可以及时检测是否发生子宫穿孔。并且对于较大的黏膜下肌瘤,尤其是宫腔扭曲的患者,可以保证超声监测下患者的安全。同时可对完全以及不完全子宫穿孔的患者予以及时修复处理。因此,该手术的预后相比较常规的开放手术较好。

为确保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适应证的选择非常重要,应遵循以下原则:① 0型和Ⅰ型黏膜下肌瘤是宫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②黏膜下肌瘤的类型应根据突出到子宫腔的程度来确定手术方法,一般突出到子宫腔应>50%,以便在手术切除肌瘤的过程中,电切割刺激子宫壁并使子宫收缩。将壁内肌瘤挤入宫腔,确保术中肌瘤切除范围≥70%;③切除的肌瘤尺寸应<5cm,否则会增加切除难度,延长手术时间;④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应选择有黏膜下肌瘤的患者。禁忌症:①宫颈振痕,不能完全扩张;②子宫屈曲过大,宫腔镜无法进入子宫底;③生殖道感染急性期;④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急性期。宫腔镜手术是一把双刃剑。因子宫腔手术野狭窄,电能传导不可估量,子宫穿孔常有发生,发生率为0%~5%,使微创变成重大创伤。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是其他手术无法比拟的,但操作不佳,则会容易产生子宫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对患者的生命产生较大的威胁。因此在手术中需要予以重视,提高手术质量,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本研究以本院11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满意率以及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手术时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数量均少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少、痛苦小等优点,此外子宫无切口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从而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其家庭的经济压力。由此可见,该方法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电切术开腹宫腔镜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