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

2022-08-30李东屿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穿孔开腹胃肠道

李东屿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入本院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胃肠道穿孔患者48例,以抽签法模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低于对照组的54.1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41.67%)高于对照组(25.00%),研究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53±8.27)h和住院时间(7.35±1.55)d短于对照组的(62.77±10.63)h、(9.84±2.26)d,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研究组VAS疼痛评分术后24h(3.42±0.42)分、术后48h(2.79±0.36)分和术后72h(2.00±0.2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6±1.25)分、(3.88±0.79)分、(2.47±0.63)分,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疾病,相较于开腹手术效果更佳,且更为安全。

胃肠道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疾病的发病率高,进展快,疾病若没有及时干预治疗,临床死亡率为15%。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导致的弥漫性腹膜炎对患者可造成严重伤害,虽然开放性手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病灶治愈,但是术后切口疼痛感会影响呼吸[1],以此进一步提升肺部感染发生率,加重心脏肺部负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升高[2]。手术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重要方式,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创伤小、出血量较大,术后容易出现较大的并发症,整体效果不佳。目前腹腔镜手术创伤程度小,效果显著,多应用于胃肠道穿孔患者中。本文将进一步证实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胃肠道穿孔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共计纳入胃肠道穿孔患者48例,通过抽签法模式均分为研究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61~85岁,平均(72.35±0.23)岁;其中,13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1例胃溃疡穿孔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62~84岁,平均(72.34±0.20)岁;其中,12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2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两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年龄≥60岁;②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签订同意书;③经腹部CT临床确诊者;④本次研究在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

排除标准:①恶性溃疡穿孔;②中转开腹;③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④呼吸道疾病患者;⑤精神类疾病患者;⑥手术禁忌症患者;⑦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进入手术室后,对手术台调整,让患者处于头高脚低位置,在脐上缘作弧形切口(观察孔),观察镜插进腹腔内,医师通过监视器屏幕记录患者器官内不同角度图像,形成气腹,控制调整压力在12~14mmHg。左侧肋缘下腋前线作一切口(主操作孔),左侧平脐锁骨中线位置作一切口(辅助孔)。首先对腹腔探查,确定腹腔脏器,组织位置关联性,而后应用腹腔镜设备对腹腔积血以及积液冲洗,让手术视野保持最大程度的清晰度。胃溃疡患者穿孔位置进行病理活检,十二指肠患者不取病理活检。根据穿孔大小缝合处理,1~3针。采用“8”字缝合更加适用于穿孔小的患者。在穿孔的位置进行大网膜固定,穿孔较大的患者,不采取结扎,应实施全层缝合。最后应用生理盐水对腹腔冲洗,膈下、小网膜部位置引流管,体外固定,缝合皮肤。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术前为患者提供胃肠减压,常规禁食禁水。应用气管插管麻醉,在患者的右上腹做一个切口,逐层分离皮肤与皮下组织,利用吸引器将腹腔中的积液吸除干净,使用缝线对胃肠道穿孔组织缝补,将切口关闭后,留置引流管。两组术后均口服抗菌药物治疗3~7d。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含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②记录两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治疗结果。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术后肛门排气用时、住院时间;③记录两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进行评价,0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疼痛,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将48例胃肠道穿孔患者数据均核算进SPSS21.0软件中,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用%表示,行χ2检验;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用时、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对比用±s处理,执行t检验。P<0.05证实有差异性。

2.结果

2.1 两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

由表2可知,两组胃肠道穿孔患者手术时间分析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术后肛门排气用时和住院时间分析,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

表2.两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

2.3 两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对比

由表3可知,研究组术后24h、术后48h和术后72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

表3.两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对比

3.讨论

腹腔镜手术在胃肠道穿孔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优势,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率低已经得到目前多种研究证实[3]。本文数据证实,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低于对照组的54.1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析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术后肛门排气用时和住院时间分析,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率低可能和切口小、创面暴露时间短,和污染物接触机会少有关[4]。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24h、术后48h和术后72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治疗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后疼痛感低于开腹手术治疗组,主要是因为开腹手术的手术切口大于腹腔镜手术,在术后患者的麻醉药物消失,患者出现的疼痛明显。

腹壁切口大多数处于封闭的状态内,相当于术后引流管窦道,感染可能性较低。且腹腔镜手术没有标本直接经过切口取出[5],减少了切口污染的几率。虽然切口感染较为多见,经过处理能够得到控制[6],但是会造成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满意度降低。所以术后切口感染率降低对于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开腹手术因为切口疼痛感较为明显,造成呼吸情况受到限制,导致咳嗽排痰受到限制,同时患者长时间卧床[8],开腹过程中会对各组织造成撕拉增加组织创伤,导致术后肺部感染严重。且开腹手术对于临床医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操作医师具有较高的缝合技术。腹腔镜手术中因术野暴露,需要特殊体位,加之持续性的气腹部压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膈肌以及心肺活动限制,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变化[9]。腹腔镜应用后,术中通过降低气腹压力,对呼吸机参数调整,能够合理控制气腹导致的不良状态[10]。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的代表,可以避免传统开腹治疗的缺陷,手术创伤小,疼痛小,伤口愈合后疤痕较小,所以在临床上应用率越来越高[11]。利用腹腔镜治疗胃肠道穿孔,可以更好的方便临床医师观察患者的腹腔内部情况,减少对腹腔器官的刺激,有利于术后胃肠运动的恢复,提升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可以将病灶清除彻底,降低对患者的创伤[12]。腹腔镜手术下的手术视野大,可广泛冲洗腹腔,最大限度地清除潜在的病灶。

但是,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合理建立气腹压力,控制在10~15mmHg,以免因气腹压力过高而导致细菌移位及高碳酸血症。其次,多数患者穿孔周围有较多的胃内容物和脓皮,穿孔附有大网膜,腹腔镜探查后,先抽吸右侧副结肠及肝肾隐窝脓液,后进行手术。再次,合理使用可吸收线对于大穿孔、明显组织水肿的患者,采用1-0缝合线,避免切断组织;对于穿孔缝合困难者,在穿孔处放置游离带蒂大网膜,然后进行缝合固定。其他穿孔器用3-0可吸收缝线缝合。最后,冲洗腹腔后,放置两个引流点,保持引流畅通。

综合上述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效果可行,创伤性小,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免疫状态。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穿孔开腹胃肠道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