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小巷总理” 访天津市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

2022-08-29撰文李柏彦美术编辑丁国明赵霞

求贤 2022年8期
关键词:花都居民社区

撰文/李柏彦 美术编辑/丁国明 赵霞

从贵州的大山里走进海河之滨,她扎根基层14年,始终牢记“要把居民的事当作天大的事,服务群众马上办”的承诺,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办了很多好事、实事、难事;她推动社区与高校、企业等13 家单位开展区域化党建共建,构建“一核多联”社区治理共同体;创新民情联系机制,发起“星期五义务劳动”,号召社区党员每星期为社区服务1 小时;她推动“三长负责制”和“绿地认领管养制”,改造维护社区环境,使老旧社区变成“大花园”;她致力于帮扶弱势群体,将家中无人照料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等一一统计造册,谁家有困难一目了然。她就是天津市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一位从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布依族妹子。

从山寨农家女到社区工作者

今年48 岁的林则银是土生土长的布依族人,在来到天津之前,她一直生活在贵州大山的山寨里。2007年,林则银通过社区公开招考,成为天津市北辰区的一名基层社区工作人员。

“刚到社区工作的时候,我的普通话说得都不够标准,跟居民沟通的时候,大爷大妈都嫌弃我,说他们听不懂我的话。”如今已经将普通话说得非常流利的林则银,提起当年刚刚工作时的尴尬总会笑出声,而这些当年的尴尬如今回想起来都成了甜蜜的回忆。

为了能够改掉自己的口音,说上一口普通话,林则银不停地练习,模仿身边同事说话,跟居民沟通时请教发音。“那会儿我总时自己小声的嘚啵,一个词一个词地练习纠正。”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最初的沟通有难度到跟每个人都能聊天拉家常,林则银花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面对陌生的社区工作,林则银两眼一抹黑,但她不怕暴露自己的短处,遇到不懂的、解决不了的难题就请教。

2010年,林则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林则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入党时的誓言。

与林则银聊天,就会发现她好像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林则银快人快语,走路风风火火。手机步数榜上,她总是排前几名。7.6 万平方米的社区,1009 户居民,一路巡查下来,每天走个1万步不叫事。社区工作人员都知道,林则银脾气急,居民反映的事得马上办,而跟居民交流时却很有耐心,人家发了火,她也不着急。

“虽然我是外地人,但是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就应该拿这个社区里的每一位居民当亲人,这里就是我的家。”谈起工作的辛苦,林则银说苦中都是乐。“给自己家干活、为自己的亲人服务,谁还能嫌辛苦。”

从“小巷总理”到群众“贴心人”

2014年,林则银当选北辰区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刚刚走上这个岗位的时候,不少人对林则银持怀疑态度。

“居民对我不熟悉,对我的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这也很正常。我到底行不行,不能光用嘴说,得让大家看到我的实际行动。”林则银铆足劲,非要在“小巷总理”的岗位上干出点成绩来。

刚上任时,林则银到社区走一圈,围过来的居民都是提意见的。林则银捧着本子,一边记一边耐心回答。回到办公室,她就把居民反映的问题列成一项项工作清单,完成一项划掉一项,直到清零为止。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解决社区里的矛盾也跟解决家务事。

林则银爱动脑筋肯钻研,跑得多了,好点子就冒了出来。“勤溜达、多动脑”是林则银解决社区问题的法宝,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林则银认为,社区管理、精细化治理光靠书本可没用,还是得勤跑多看、多思考。

“社区有256 位空巢老人,22 位独居老人,他们是我工作的重点。”林则银说。“王奶奶家的灯晚上没亮,会不会是生病了?”“张大爷家的窗帘早上没拉开,会不会是摔跤了?”……社区老人多,通过细心观察,林则银提出了“早看窗帘晚看灯”工作法,作为基层治理经验在全区推广。

为了解决邻里纠纷、高空抛物、楼道积水、台阶塌陷等问题,林则银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但效果却不好。后来,林则银向群众问、向其他社区的干部学,在社区成立了“民情恳谈会”,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大家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党员老孙退休以后热心社区事务,林则银将其吸纳进来。如今,老孙已是社区“睦邻调解工作室”的成员,邻里之间闹矛盾,他总是积极帮助化解。在老孙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中,解决了不少问题。

随着林则银工作的深入开展,身边怀疑的目光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亲切的笑容和关怀。林则银将社区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而社区的老人也把她当亲闺女对待,“小林子”是社区老人对林则银的昵称,在他们眼里,“小林子”就是自家人。

从普通社区工作者到优秀共产党员

走进宝翠花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墙上醒目地贴着林则银提出的“13579”工作法,内容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约法三章、五常五送、七彩七倡、九五工作法”。“13579”工作法还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社区工作法,其中的“五常五送”工作法,2019年更是在全市推广。

林则银创新探索的“五常五送”工作法,即: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群众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常叩重点人群门,沟通疏导送舒心;常守居民小区门,打防管控送安心;常开休闲文明门,和谐追梦送欢心。

“这个工作方法的核心就是通过社区服务打开居民的‘心门’,树立‘服务群众马上办’、‘今天晚上干多晚都不叫晚,留到明天多早都叫晚’的理念。我们不断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补齐短板和弱项,走专业化道路,比如,设置专业的服务队伍关心独居空巢老人,设置睦邻调解工作室解决邻里纠纷,推动‘五常五送’精细化、常态化、标准化,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林则银说。

同时,宝翠花都社区还针对社区老党员集中学习、集中开会、集中组织生活难的实际,将红色教育阵地搬到了社区居民楼道,在18 个楼栋建立了“微党校”。作为社区治理的平台,“微党校”集教育、学习、意识于一体,把党建“一根钢钎插到底”,将社区治理延伸到基层末梢,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2020年,林则银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21年6月,林则银更是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今年初,林则银还入选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21年“诚信之星”名单。今年6月,林则银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获得诸多荣誉的林则银并没有沾沾自喜,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居民、同事和领导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是对我以往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是让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我每天都心怀感恩,也特别珍惜能够为居民服务的这个机会,也一定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林则银说。

猜你喜欢

花都居民社区
从乐陶之地始,让孝善之花开遍花都大地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高军 幸福美丽花都,打造最强全龄宜居之地!
花都春行
你看,花都开了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