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大服务力度 打造人才高地 天津经开区2022年上半年人才工作成果丰硕

2022-08-29撰文摄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求贤 2022年8期
关键词:开区高技能用工

撰文、摄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本刊讯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以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大局为目标,天津经济开发区持续加大人力资源服务力度,亮点频出,成果显著。2022年上半年,天津经开区新增用工登记6.15 万人,总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天津经开区围绕企业职工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务,建立系统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人力资源服务“五大体系”,升级打造人力社保服务体系3.0 版。线上依托“泰省事”平台,推动“人社快办”服务,实现人社服务“一口入、一口出”;线下开展“泰达人才精英荟”活动,挖掘资源,做足保障。同时,天津经开区以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滨城园区)为抓手,引导企业招工由“找政府”转向“找市场”,做到供给侧“超前谋划,储备资源”。目前,区域比较活跃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超过300 家,年度营业收入约100 亿元,从业人员达1 万余人。区域从业人口中20—40 岁职工占76.1%,在职社保缴费职工与退休职工比例为16∶1。天津经开区始终以稳用工、促就业、强化人才引育力度、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狠抓行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才工作目标,2022年上半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搭平台、稳用工,总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拓宽人力资源供给渠道。天津经开区线上开通“泰达引才空间站”,线下组织人力资源市场化对接活动12场,发布《校园人才图谱》,上半年为企业解决用工需求近2 万人。用足用活就业促进政策。2022年上半年,天津经开区落实稳就业政策,累计兑现就失业政策方面补贴2066.53 万元,开展18 个班期,涉及525 人的以工代训,发放补贴77.65 万元。升级载体功能,整合资源。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滨城园区)被认定为全国首批12 家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并完成挂牌。目前,该产业园一期建设正式交付,已有24 家机构入驻。强化就失业信息联动监测。2022年上半年,天津经开区上半年新增用工登记6.15 万人,其中,天津市户籍人员近4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增长10.9%。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30%。

聚人才、激活力,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打好人才引进政策组合拳。天津经开区制定出台《聚集人力资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上半年依托各类人才政策引进人才1294 人,累计审核兑现人才类补贴15667.97 万元。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2022年上半年,天津经开区引进国家级重点联系专家21 人,累计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0家。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天津经开区制定出台天津市工程技术制药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拟定完成《天津市国际职业资格与职称资格比照认定暂行办法》,开展“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发力高技能人才培养。2022年上半年,天津经开区推荐25 家企业入选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项目,推荐20 名高技能人才获评“滨海新区技能大师”、“天津市海河工匠”等称号;全力推动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涉及人数2026 人次,为企业争取补贴953.84 万元。优化多层次人才服务生态。天津经开区为3万余名人才发放“滨城人才服务证,为157 家企业314 人授予“泰达人社服务检验官”和“泰达人社事务执行官”称号。

保稳定、促和谐,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加大调裁衔接力度,稳妥审慎处理案件。2022年上半年,天津经开区仲裁立案审结543 件,其中调解结案421 件,调解率77.5%,劳动仲裁案件连年下降,“案结事了”。强化专项检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天津经开区开展常态化劳动者权益维护及建筑领域专项执法行动,上半年处理解决各渠道问题线索2041 条。

强保障、优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增加服务供给,落实惠企助民。为飞地园区配备6 台医保经办自助终端机,办理工伤认定不见面办结业务1000 余件,网上办结率和邮寄送达率均达到95%以上。提升窗口经办效能,优化服务水平。“泰省事”网上办事大厅累计注册用户超2.3 万,业务经办量超38 万件,业务通办率超70%,当日办结率超60%;上半年完成人事档案信息化加工5.3 万册。

猜你喜欢

开区高技能用工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思路与对策
太阳鸟飞起的地方
企业诚信用工问题的现状及探讨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吹响“冲锋号” 按下“快进键”——宁乡经开区深入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活动
京津携手推出国家级经开区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如何防范村级用工管理的新风险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