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韵千秋

2022-08-28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京昆昆剧戏服

王悦阳

今年是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诞辰120周年。作为京昆大家和杰出戏曲教育家,他曾担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校长、上海昆剧团团长和上海京剧院院长。为了缅怀大师,弘扬“俞派艺术”精神,激励当代戏曲艺术的守正创新,近日,“雅韵千秋——俞振飞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西楼展厅展出。

整个展览力求将专业性与观赏性融为一体,将“叙史”与“传艺”相结合,以俞振飞生平为主线,突出其京昆互补、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每个章节都以其诗詞为卷首;所有的内容都严加考证,史料详实,图文并茂。展览由“昆曲简介”“昆曲正宗”“艺兼昆黄”“承前启后”“大师流芳”五个板块组成,形式活泼,质感当代,比如通过幻影成像、照片盲盒等形式,再现了俞振飞重要人生阶段的声音和影像,互动性强,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

这次展览共计展出110余件珍贵的实物,加上大量照片、影印件等图像资料,及多个珍贵的音视频,共计300余件展品。展览得到众多俞老门生、弟子、友人及收藏家的支持。大部分展品都来自他们的珍藏,包括很多珍贵的照片,不少俞老书画墨迹,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其中有俞振飞弟子、昆曲小生表演艺术家岳美缇珍藏的书画扇箑,一面是俞振飞最早弟子谢佩真女史绘牡丹,一面是俞振飞题写李白七绝三首,均作于1978年,是首次展示。还有一幅是蔡正仁珍藏的俞老赠诗:“转益多师与古同,总持风雅有春工。兰骚蕙些千秋业,只在承先启后中。”这首七绝是1982年俞老为蔡正仁所作,寄托了对后辈的期许。

俞振飞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海报。

除此之外,展品中也有很多俞振飞亲笔书画,可以从中感受“俞派”的“书卷气”。诸如1949年5月11日,俞振飞手书京剧《孔雀东南飞》的唱白单片(即该剧小生场次的唱白)。通篇自然流畅,笔墨圆润,展示了俞振飞沉秀儒雅的书法功力。再如俞振飞于1940年绘赠其挚友刘訢万的扇箑,上题五绝:“秋意不觉瞑,微风吹客衣。渡头流水去,鸦背夕阳归。” 俞振飞先生少年时曾从清末民初著名画家陆廉夫学画,惟存世画作较少见。这幅画作为俞振飞中年作品,十分珍贵。

展览中还展出了众多珍贵说明书,如1956年11月上海市文化局、中国剧协上海分会联合主办的昆剧观摩演出说明书,1959年新编昆剧《墙头马上》说明书,1959年新编昆剧《墙头马上》俄文说明书、196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发行的戏曲艺术片《游园惊梦》海报,1962年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演出特刊等,见证了俞振飞为新中国京昆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除了书画、曲谱、戏单外,四件极其精美的昆剧小生戏服在展览中分外醒目。四件戏服分别是昆剧《太白醉写》李白蓝官衣,京剧《奇双会·写状》赵宠红帔,京剧《群英会》周瑜蟒、苫肩,均为俞老戏服的复制品,十分精致;而昆剧《玉簪记·琴挑》潘必正橘粉色男褶子是俞振飞夫人李蔷华捐献的俞老戏服原件。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夏萍表示:“在上海的文化史册上有过一些前辈,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俞振飞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永远值得后人怀念。希望本展的举办,能在前辈大师艺术精神的导引之下,激发上海的文化活力。”

近日,“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展出于1906年问世以来创作的逾300件高级珠宝、腕表和珍贵物件,令这一高级珠宝世家的百年风华延绵至上海。

猜你喜欢

京昆昆剧戏服
论俞振飞关于京昆剧目编创之要解
罗周昆剧创作论
罗周昆剧创作艺术初探
曾经的米高梅有15个服装仓库,15万套戏服......
当代昆剧导演及艺术流变述论
京昆高速
广州戏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京昆高速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
论张弘的新编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