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圆吻鲴增殖放流技术探讨

2022-08-27张小东

渔业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龙岩市溪河鱼苗

张小东

(龙岩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 龙岩 364000)

扁圆吻鲴(Distoechodoncompressus)是福建省龙岩地区溪河中小型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因其肉质、味道俱佳,营养全面,市场价值高,而广受渔民和群众青睐。扁圆吻鲴可通过食物网上行效应调节水体生态系统,对保护溪河和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发挥着显著作用。多年来,受江河筑坝截流、水域污染、外来水生物种入侵和捕捞强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扁圆吻鲴资源已出现渔获物比例降低、个体趋小、性成熟提早等明显衰退现象,对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系统造成较大威胁。为恢复扁圆吻鲴资源,重构江河水生态系统,近年来,龙岩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增殖放流。同时,在扁圆吻鲴种质确认[1-2]、资源调查[3]、试验养殖[4]、繁育体系构建[5-6]和遗传多样性分析[7]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基础性试验和研究成果。本文基于2018—2021年度扁圆吻鲴增殖放流数据,从放流品种选择、鱼苗繁育角度进行分析,对放流水域、时间、规格、数量、具体操作等增殖放流技术和增殖放流管理,以及增殖放流效益方面展开讨论,并对扁圆吻鲴增殖放流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其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扁圆吻鲴鱼苗源自福建省级水产良种场——连城县吉明鱼苗养殖有限公司。生产过程禁用药抽检结果符合福建省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经检验检疫合格,持有《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1.2 增殖放流水域类型(地点)

在以下3种类型水域投放:1)增殖放流平台,地点位于市县级中心城区溪河主要干流,水道宽度60.0 m以上,水深2.0~3.0 m;2)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乡村振兴试点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和风景名胜区处的溪河,水道宽度20.0 m以内,水深不超过1.0 m;3)溪河主要干支流,水道宽度20.0~60.0 m,水深1.0~2.0 m。

注:1.市级:①龙津河增殖放流平台;2.新罗区:②小溪河、③白沙溪、④乡村振兴试点村;3.永定区:⑤金丰溪、⑥土楼景区、⑦新农村建设示范点;4.上杭县:⑧汀江增殖放流平台、⑨旧县河、⑩汀江官庄段;5.武平县:黄坊溪、平川河、中赤溪、中山河、民主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6.连城县:罗坊溪、塘前溪、北团溪、文川河、宣和溪;7.长汀县:汀江大刺鳅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8.漳平市:溪南溪、双洋溪、④乡村振兴试点村。

1.3 增殖放流方法

1.3.1 适应性锻炼

装运前48 h,停食,拉网3次并正常增氧,池塘网箱暂养24 h并持续增氧。

1.3.2 装运

抽样计数后,利用原池水,采取专用水箱包装和氧气袋包装2种方式。控制装运用水与放流水体的温差小于3℃。运输中随时检查增氧、鱼苗活动等情况,避免剧烈颠簸、暴晒和雨淋,运输时间控制在2~4 h(表1)。

表1 扁圆吻鲴增殖放流鱼苗的包装和运输

1.3.3 验收

核验鱼苗活力、损伤、死亡等情况。随机抽样,测量每尾鱼苗全长,计数单位重量尾数。填写《福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格测定表》《福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项目现场验收报告》[8]。

1.3.4 投放

桶装转运直接投放、氧气袋转运直接投放和管道投放、滑道投放(表2)。投放方法参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8],当直接投放时,须贴近水面,小心轻放;当管道和滑道投放时,管道内壁和滑道表面光滑,末端贴近水面,与水面夹角小于60°。

1.4 数据处理

汇总、统计2018—2021年扁圆吻鲴增殖放流数据,利用 Excel 办公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扁圆吻鲴增殖放流结果

2.1 放流数量、季节及鱼苗规格

根据验收数据统计,2018—2021年,龙岩市及各县(市、区)累计增殖放流扁圆吻鲴鱼苗2 026×104尾(表2)。现场核验结果显示,各增殖放流批次的扁圆吻鲴鱼苗均体色鲜艳、有光泽、规格整齐;随机抽验的样品鱼的鳞、鳍均完整,未见脱黏,且活力十足;个别批次仅偶见零星死亡个体,装运成活率几乎可达100%。

表2显示,扁圆吻鲴增殖放流从6月初持续至11月底,可见时间充裕、跨度长,这也与其繁育特性、生态习性等密切相关。验收的鱼苗规格在5.0~9.0 cm和9.0~14.0 cm等2个范围内,主要是基于放流效果、放流成本以及工作要求等方面的考虑,灵活放流不同规格的鱼苗。

表2 2018—2021年龙岩市及各县(市、区)扁圆吻鲴增殖放流情况

2.2 放流水域类型(地点)及方法

放流地点与投放方法如表2所示。增殖放流平台等水域(类型1)河道宽阔,岸边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采用铺设滑道设施方式投放鱼苗,放流量大且放流点集中,此方式群众关注度和参与度高,示范、宣传效果俱佳。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乡村振兴试点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和风景名胜区处的溪河等水域(类型2)河道狭窄、分叉多且蜿蜒曲折,岸边道路虽平坦,但不宜行车,仅可采用氧气袋转运、分散多点投放,此方式工作量大,但切合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际,发挥以鱼净水的作用。溪河主要干支流等水域(类型3)河道较长且各处宽度、坡度和河水距岸边距离均不同,若投放河段河水距岸较远、河道坡度较缓,采用桶装转运鱼苗方式分散多点投放;若投放河段河水距岸近、河道具有一定坡度,采用铺设管道方式分散多点投放;此类型水域涵盖龙岩市境内溪河的主要干支流,能起到示范、宣传和带动作用。此外,在增殖放流前3~5 d,需详细勘验类型2、3的各处水域,并选定具体投放鱼苗地点,确定投放方式,备足人力和物力。

3 讨论

3.1 放流品种的选择

现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20号)规定,用于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应为本地种的原种或F1代,且来自有资质的生产单位。扁圆吻鲴广布于福建省各主要水系,尤以龙岩境内水域居多[3],在连城县已有超300年的驯化和养殖历史[9],龙岩本地的省级水产良种场具有扁圆吻鲴供苗能力。在天然水域中,该鱼常以角质化下颌边缘铲食石头上的苔藓和藻类等,也吞食高等植物碎屑及泥沙中的腐殖质[5]。混养试验发现,该鱼可显著抑制水体藻类暴发,具有生态净水作用。因此,在溪河中增殖放流一定数量的扁圆吻鲴,可调节和稳定水体生态系统,并能美化乡村溪河环境。基于此,经龙岩市提出、省级核准,将扁圆吻鲴作为主要增殖放流对象,以期达到可持续的以渔治水和以鱼净水的目的。

3.2 繁育体系的构建

扁圆吻鲴繁育技术包括繁育的环境条件、设施设备要求,以及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2018—2021年,龙岩市开展13次生产性繁殖试验,出膜鱼苗6 964.3×104尾,平均产卵率82.7%、受精率82.7%、孵化率83.0%[5],并逐渐优化环境和设施设备条件,总结提炼批量繁育技术要点[6],现已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繁育技术体系[10]。保种亲鱼2万余尾,年均可繁育水花上亿尾,培育夏花2 000×104尾以上,生产秋、冬片1 000×104尾以上,具备为增殖放流、水产养殖等持续、高效供应优质苗种的能力。同时,县级已建立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疫机构,可出具《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保障苗种质量安全。

3.3 增殖放流关键技术

3.3.1 放流水域的遴选

放流水域应满足以下条件:远离放流水体的进、出水口,水质环境符合鱼苗生存条件,生境异质性程度较高,远离捕食者[11]。扁圆吻鲴对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池塘混养中可利用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维持生存和生长,不需额外投喂。龙岩地区溪流密布,河流纵横交错,水域条件优越,适合开展扁圆吻鲴增殖放流的水域众多。但实践中,基于扁圆吻鲴的生态习性、放流效果和水质状况,以及示范宣传效果、美丽乡村建设等因素,着重遴选3类水域作为增殖放流地点(见1.2),多年度《龙岩市水资源公报》[12-15]和《龙岩市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16-17]显示上述水域兼有受外源性有机污染压力大、水体呈不同程度富营养化状态、水中浮游生物量高且透明度低、鱼类种类单一且资源量低等特点。此外,具体放流点也需考虑能有效避开码头、排污口及人为干扰因素较多的水域。

3.3.2 放流时间的把握

夏季开展增殖放流的鱼苗存活率和回捕率明显低于春季和秋季,原因在于夏季的高水温可提高食鱼性鱼类的捕食强度[18]。但也有研究发现,受水环境、饵料鱼等因素影响,鳜鱼苗的最佳放流时间是在5—6月[19],基于繁育特性、生态习性等方面考虑,鲢鳙鱼夏花放流时间一般为每年7月初,冬片放流时间为每年1月初[20],而鲷科鱼类的适宜放流时间则是秋季或冬季[21]。可见,不同鱼类的增殖放流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实践中,主要是根据繁育特性和生态习性,以及水生态环境(水质、饵料资源和敌害生物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扁圆吻鲴增殖放流时间。扁圆吻鲴适宜生长水温为25~30℃,繁殖时间在4—7月。根据相关资料[12-17]和重点渔业水域水质监测数据分析,龙岩市各主要水域浮游生物在4—5月逐渐快速繁殖,6—11月其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增殖放流时间选定在6—11月,具体时间也选择性避开汛期、暴雨或台风等恶劣天气,以及枯水期等特定时段。

3.3.3 放流规格的确定

实现增殖放流后鱼苗较高存活率的最小体长是确定增殖放流鱼苗规格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讲,放流鱼苗的规格越大,其存活率和回捕率也就越高,随之放流成本也越高[22]。张响等为获得较高存活率并考虑到放流成本,确定3.0~4.0 cm/ind的夏花为鲢鳙鱼在长荡湖的最佳放流规格,小于3.0 cm/ind则存活率较低[20]。而对于食鱼性鱼类,鳜鱼放流规格的确定还需考虑放流水体中饵料资源的适口性和丰富性[23]。池塘混养5.0 cm/ind以下的扁圆吻鲴鱼苗的存活率低于50.0%,出塘规格参差不齐,而5.0 cm/ind以上的鱼苗的存活率大于80.0%,出塘规格整齐,经济效益高。抽样调查显示,增殖放流5.0 cm/ind以上的扁圆吻鲴鱼苗,因其存活率高、生长快、垂钓上钩率高,而广受好评。因此,确定扁圆吻鲴的增殖放流规格,需考虑鱼苗生产周期、放流时间、成活率,以及放流成本、工作要求等多种因素。

3.3.4 放流数量的估算

增殖放流数量不足,水体中难以形成有效种群,生态和经济效益低;增殖放流数量过多,超过水体承载力,受饵料和栖息空间制约,存活率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张响等根据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和多年增殖放流情况,可估算太湖的鲢鳙鱼年度增殖放流数量[24]。还可系统研究有关参数,建立数学模型,精准计算增殖放流数量[20]。实践中,本研究主要是根据溪河形态特征、水域面积、水文特性和水体中的饵料资源量、敌害生物情况,以及放流水体历年水质状况、工作经验等,估算扁圆吻鲴的增殖放流数量。虽然上述估算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缺乏相关量化数据的支撑,且分析和估算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研究。此外,具体增殖放流数量还较大程度受制于专项经费、任务安排、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抽样调查显示,在龙岩市各主要水域,扁圆吻鲴的增殖放流数量均不足,暂未达到显著的预期效果。

3.3.5 放流鱼苗的适应性锻炼、装运和投放

通过停食、拉网刺激、网箱暂养、增氧等方式,对鱼苗进行适应性野化锻炼,扁圆吻鲴装运成活率基本可达100%,这也与包装密度、充氧与温控措施、运输时间和气温,以及各环节具体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参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8],因地制宜,灵活从直接投放、管道投放和滑道投放中选择适宜方式。其中,直接投放还涉及鱼苗桶装转运和氧气袋转运,此方式多点投放工作量大,但效率高、效果佳。

3.4 增殖放流管理

强化增殖放流后期管理,即做好水生态系统监测和保护、放流鱼类种群监测以及规定禁渔期与禁渔区,可确保增殖放流效果[11]。龙岩市属地渔业主管部门在确定增殖放流时间后,通过在放流水域发布禁渔公告、组织渔政执法人员进行放流河段巡查的方式,强化增殖放流前后有害渔具清理和执法检查,重点加强放流后30 d内的保护性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捕捞行为,有效地确保了扁圆吻鲴的增殖放流效果。

3.5 增殖放流效益

抽样调查显示,在部分增殖放流水域,扁圆吻鲴能快速形成种群,且能自繁自育。投放扁圆吻鲴1~2周年后,溪河水体逐渐清澈,藻类密度得到有效控制,水质状况明显好转,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还可驱逐罗非鱼、革胡子鲶,达到清理河道、净化水质、美化家园的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扁圆吻鲴成鱼市价20元/kg左右,经济价值较高,群众垂钓积极性高。2021年起,龙岩市已着手开展扁圆吻鲴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面的研究,以期加强管理,逐步优化增殖放流技术,相关成果有待后续报道。

4 展望

持续保护扁圆吻鲴资源,需增加不同来源或遗传多样性高的扁圆吻鲴亲鱼保种数量,开展良种选育研究,保证有效的恒量繁殖群体;摸清各主要增殖放流水域的鱼类资源状况,掌握水域生境的动态特征,评估扁圆吻鲴增殖放流的实际效果,综合、量化评价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指标;基于量化数据,不断优化增殖放流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和条件,严密规划扁圆吻鲴增殖放流工作。

猜你喜欢

龙岩市溪河鱼苗
龙岩市妇联打造社会服务“心品牌”
控流优选鱼苗检疫器
四川省南充市长乐初中螺溪河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钟力
美丽的泗溪河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探秘神农架 第一集 香溪河上见“桃花”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