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多元、包容的精神促进中欧双边交流与合作

2022-08-23杨琳盈科律师事务所国际创始合伙人全球合伙人全球董事会执行主任

国际公关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欧欧洲

文>杨琳 盈科律师事务所国际创始合伙人、全球合伙人、全球董事会执行主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与包容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发展进程影响最大的中外文化交流有两次。一次是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无不由此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次是欧洲文化的传入。十六、十七世纪之交,一批批欧洲的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在向中国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理念,交流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天文、数学,历法等方面。

而中国文明也对欧洲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明清之际,中国文明通过西方传教士传播到了欧洲国家。从17世纪起,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就被翻译成拉丁语传到了欧洲一些国家。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均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德国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的弟子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也提起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认为是非常直观且有说服力的哲理。

中国的生活方式和器物在不同程度影响欧洲文化,随着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欧洲人以拥有中国的器物为荣耀,用中国家具、中国瓷器、喝中国茶,“中国风”是18世纪欧洲文化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法国作家格里姆对中国的评价“这个国家就成为智慧、道德及纯正宗教的产生地,它的政体是最悠久而最可能完善的、它的道德是世界上最高尚而完美的、它的法律政治、它的艺术都可以成为世界各国的模范”。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多元性与包容性是形成今天强大的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中华文明“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组成中华文明的各文明体系包容互鉴,文明要素交流激荡,各美其美,共同形成了各种文明的相互交融与共同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的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通过四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已经全面脱贫、进入了小康社会,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富强,正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康庄大道上。同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世界和平增添了新的稳定力量。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既包括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又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文明观念等。在这方面,中欧之间的交流合作始终是处于中国对外开放的前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中国法治的逐步完善,中国营商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民法典》《公司法》等一大批民事法律法规的颁布,使得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得以规范;《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颁布,对中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给予了充分的保护。

中国欧盟最大贸易伙伴,绝大多数欧盟在华企业对业务增长持乐观态度,我们相信中欧合作潜力无限,前景光明。期待中欧之间在开放与包容基础上,加强交流,增进互信,让中欧之间的合作迈上更高的水平,合作之路将越来越宽广。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欧欧洲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建筑师行迹中欧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