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科普旅游综合发展潜力与影响因子评价研究

2022-08-22何晓敏周惠来付志新黄悦悦

河南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发展潜力科普活动科普

何晓敏 周惠来 付志新 黄悦悦

(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1)

0 引言

科学普及是一项面向全社会的科学教育工作,随着科技进步与科学发展,科学普及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2016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首次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将科学普及提升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贺信中提出:“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科学文化素质”[2]。2021年12月4日,河南省印发《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在“十四五”期间打造10个以上“科普+产业”示范基地,将开展五大重点工程,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构建适应创新发展需要的现代科普体系。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迅速发展,将具有愉悦性、文化性和传播性的旅游与科学普及工作结合起来,能够让游客在开拓视野、放松身心的同时获取科学知识。通常来说,科普旅游是以旅游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载体,在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活动开展中,充分挖掘旅游资源蕴含的科学内涵,通过展览、体验、导游讲解等方式使游客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3]。笔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河南省科普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科普旅游各指标从概念层次转变成一种标准化、可衡量的模式,并对各影响因子进行数据分析,深入剖析各指标的优势劣势,以期为河南省科普旅游相关决策提供科学数据依据。

1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20年出版的《中国科普统计》《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和《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等公开出版物。

1.2 评价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多种维度的因子放入到一个系统中进行定量化研究,且理论比较完善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4]。主成分分析法的思想是对指标进行降维,将多指标评价的问题转化为较少的综合指标的方法,同时在减少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时又不降低信息的呈现度。通过SPSS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计算指标的得分。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①数据标准化。主成分分析法首先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量纲不统一、计量单位不同的指标转化为可以进一步计算研究的标准化数据。由于各指标系列的量纲相差较大,采用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正向指标为

②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由于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信息重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相关系数矩阵来反映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③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④计算主成分的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

⑤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得分越高科普旅游发展潜力越大。

⑥指标权重的归一化。

2 河南省科普旅游评价体系构建

科普旅游具有广泛的公众客源市场。近几年来,科普旅游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将科普与旅游相结合,可以用普通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介绍各种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往传统的科普活动大多限于竞赛、讲座等形式,受众群体有限,形式较为单一。科普与旅游相结合,可以增加科普的活力,丰富旅游的内涵,带来双赢的发展效益。

基于以上特点,河南省科普旅游评价体系选取科普产业、旅游业、科普旅游资源的支持潜力等具体指标来构建,主要有3点考虑。①科普产业的核心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普及与传播,科普的过程包括内容和各种媒介形式,公益性的科普产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科普发展潜力。②旅游业是包括游览过程、住宿、购物、餐饮、交通、文娱等6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其相关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科普旅游的发展潜力。③科普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其中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天文景观、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景观;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景观、科普场馆、科技园区、科学研究场所等[5]。以上资源的共同点是既满足了观赏与愉悦身心的传统旅游的目的,又向游客传播了科学文化与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因此适合纳入科普旅游的指标体系。

2020年版《中国科普统计》,将科普产业分为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科普活动和创新创业中的科普等几个部分[2]。包菊芬、杨勇根据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成果,构建了科普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3]。何哲峰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各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4]。借鉴科普产业指标评价体系与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科普产业与旅游业的相关特点设计省区科普旅游发展潜力的指标评价体系。根据科普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点,如场所、人员、产品、资源等,构建科普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包括科普产业支持潜力、旅游业支持潜力和科普旅游资源支持潜力3个一级指标;科普人员、科普传媒、科普经费、科普活动、现代科技与人工科普旅游资源、自然与民俗科普旅游资源6个二级指标;科普专职人员、科普图书出版种类、旅行社数、星级饭店数等64个三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科普旅游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

3 河南省科普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3.1 综合评价

河南省科普旅游发展潜力综合得分为33.84,在全国31个省区排名第8位;其中科普产业支持潜力得分23.99,排名第5位,旅游业支持潜力得分4.65,排名第15位,科普旅游资源支持潜力得分5.21,排名第11位。总体来说河南省科普旅游发展潜力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其中科普旅游支持潜力排名靠前,贡献较大,另外两项指标的排名较落后一些。

3.2 影响因子分析

3.2.1 科普产业支持潜力。

①科普人员。科普人员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力量,加强科普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的发展。河南省科普人员总数为118 459人,全国排名第3,仅次于江苏和吉林。其中,科普专职人员数量15 599人,全国排名第2。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为占科普专职人员总数的54.48%,良好的学历结构有助于提高科普产业的活力。科普管理人员占科普专职人员总数的19.85%,对比其他团队的层次结构,此结构是比较合理的管理层次结构。农村科普人员占科普专职人员总数的37.98%,河南省为传统农业大省,农民科学素质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农业的科学化发展,农村科普队伍作为基层科普事业开展的服务主体,是提升农民公众科学素养的关键力量,也是连接农技推广和农业生产实践的重要纽带[8]。未来河南省科技产业化的应用和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将对农村科普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普创作人员占科普专职人员总数的4.78%,比例较小,这对科普产业快速、可持续地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科普创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科普产业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从传播科学的逻辑脉络来看,科研人员应该是科学普及的源头和“发球手”[9],他们处于研究的最前端,掌握着最先进、最扎实的领域知识与科学方法,将科研人员纳入科普创作的人员队伍中,有利于促进科普研究成果向科普产品的转化。据统计,河南省科普兼职人员数量为86 139人,全国排名第4,其中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数量偏少,科普兼职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专职人才有一定的差距。注册科普志愿者200 454,全国排名第3。

②科普经费。河南省科普经费筹集额为121 508万元,全国排名第4,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浙江。科普经费筹集额占GDP的比例为2.24%,全国排名第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科普经费的90%来源于政府拨款,自筹比例比较低,来自社会各界捐赠的费用仅占0.03%。经费使用额113 712万元,全国排名第4,包括科普场馆基建支出、科普活动支出、行政支出和其他支出。河南省科普经费使用额主要是科普场馆基建支出,高达70.91%,用于科普活动支出的相对较少。

表2 2020年全国科普旅游发展潜力分指标得分与综合排名

③科普传媒。科普传媒是指传播科技知识的媒介载体,包括科普图书、科普期刊、科普音像制品、科普网站等。2019年,河南省出版科普图书465种,发行量约164万册;出版各类科普期刊51种,发行量约为1 268万册;发行科技类报纸约508万份;出版科普类音像制品366种;电视台播放科普类节目时间为3 052个小时,电台播放科普类节目时间为5 828个小时;科普网站约为118个。

④科普活动。科普活动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载体[2]。科普活动的主要类型包括: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竞赛、科普国际交流、科技活动周、重大科普活动等。河南省科普讲座举办次数全国排名第1;科普展览专题展览次数全国排名第3位,仅次于甘肃和广东;科普竞赛举办次数全国排名第14;科普活动周科普专题活动次数排名全国第13位;重大科普活动次数排名全国第7位;科普活动总参观人数为30 734 320人次,排名第8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河北、湖北、浙江、四川几个省区。

3.2.2 科普旅游资源支持潜力。

①现代科技与人工科普资源。具体包括科技馆个数与展厅面积、博物馆个数与展厅面积、青少年科技馆个数、城市社区科普(技)专用活动室个数、农村科普(技)活动场地、科普宣传专用车辆数、科普画廊个数。河南省科普相关场所54 003个,排名第1位。其中科技馆18个,排名第15位;博物馆16个,排名第23位;青少年科技馆23个,排名第10位;市社区科普(技)专用活动室个2 986个,排名第7位;农村科普(技)活动场地41 893个,排名第1位;科普宣传专用车105辆,排名第1位;科普画廊8 962个,排名第4位。

②自然与历史民俗科普旅游资源。主要包括5A级、4A级、3A级、2A级、A级景区的个数。河南省景区个数为519个,排名第7位。其中5A级景区14个,排名第3位;4A级景区171个,排名第8位;3A级景区229个,排名第12位;2A级景区104个,排名第8位;A级景区1个。

4 结语

①河南省科普旅游发展潜力综合排名情况在31个省区中处于中上游水平。其中科普产业支持潜力和科普旅游资源支持潜力得分情况较为平均,科普产业支持较高,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条件和良好的客源市场,但是旅游业支持潜力较弱,河南省未来需要大力推广旅游产业,加大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提升旅游业中的旅行社、星级饭店的质量,加大旅游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②河南省缺乏高水平科普人才。科普管理人员占科普专职人员总数的比例为19.85%,科普创作人员占科普专职人员总数的比例为4.78%,科普管理人员和科普创作人员所占的比例较低。高水平科普研究人员和创作人员的缺失会导致科普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滞后,无法将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进行有效、快速地传播,难以满足广大公众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未来应加强科普人才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等科技机构的作用,搭建科普服务平台,发展壮大科普管理人员和科普创作人员的团队。

③河南省关于科普的纸质与网络媒体相对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区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未来可结合新型传媒方式的发展,增多科普知识传播的媒介,使科普工作的宣传方式更加灵活方便快捷,帮助广大公众以更灵活生动有趣丰富的形式更深入了解科普内容。

④河南省还未形成良好的科普经费投入体系,未来应当形成政府投入起引导作用、科研院所和各企业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经费投入体系。

猜你喜欢

发展潜力科普活动科普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科普达人养成记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科普漫画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36个大中城市四新发展潜力报告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