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障房项目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022-08-22代争宁

河南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钢柱砌筑钢梁

代争宁

(甘肃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保障性租赁房工程建筑面积大多不大,里侧隔离墙较多,内部装修任务量大,外立面结构简单,主体架构建设完工后再加以装修,通常需很长时间,会对项目的按时交付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各类新的施工技术的普及推广,很多工程都尝试运用穿插型作业模式[1]。在保障性住宅中应用该工艺能够在主体架构建设过程中同时对外墙、内墙进行装修作业,对于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具有一定的意义[2]。

1 工程项目概况

兰州新区瑞岭御景苑保障房项目位于兰州新区,为二类居住用地,东西长436 m、短边422 m,南北宽382 m,场地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走势,建设用地面积139 262 m2,建筑基底面积32 934.95 m2,总建筑面积464 330.79 m2,地上建筑面积347 330.79 m2,地下建筑面积117 000 m2。

该工程是兰州新区目前唯一处于泥岩持力层的房屋建筑结构,泥岩属于软质岩,具有强度高,渗透系数小的特性,但含水率较高时,强度会急剧下降。设计采用泥岩作为持力层,达到500 kPa。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垫层厚度为200 mm,垫层混凝土C20,整体车库地板厚度为500 mm,主楼地板厚度为800 mm、1 000 mm、1 200mm等,采用C35混凝土。地下混凝土采用防水(P8)、阻锈、防腐(抗硫)混凝土。墙体、梁、板混凝土以C40为主。顶板混凝土为C30、P8、阻锈、防腐混凝土。地上结构为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框架—中心支撑等结构,最高建筑24层,高度为73.60 m。

2 施工方案的制定

主体结构依照先进行地下施工后进行地上施工,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围护施工,然后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铺设水电管线,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后进行装修的准则,楼间地下车库和商业裙楼根据主楼施工进度穿插施工。

3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主体结构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结构尺寸、标高、钢筋连接构造、保护层厚度、模板安装质量应严格控制。

3.1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3.2 钢筋项目

①钢筋进入作业现场,开始加工前,要确保钢筋表面的洁净程度达到作业标准,附着的锈迹、尘土、油污等一定要在加工前全部清除。圆盘钢筋调整为直钢筋后,不能存在某些部位弯曲的问题,钢筋表层的痕迹导致钢筋截面减小的范围不可超过截面面积的5%。

②按照施工图纸的标准进行钢筋的捆扎,钢筋捆扎间隔距离、部位、尺寸一定要精准,全部钢筋锚固长度都要达到施工标准[3]。钢筋捆扎完毕后,需要垫上混凝土垫块,确保钢筋地点正确无误。

③箍筋接头应错开陈列,纵向堆置,纵筋交合位置、箍筋转角处都要捆扎牢固,平直位置和主筋交合部位可以间隔1根捆扎为梅花形,以确保牢固。

④板钢筋与梁钢筋在梁竖向受力钢筋两层共同排列的状况下,临近层钢筋间需加入直径为25 mm、长度较短的钢筋。箍筋接头错开布设,接头和对应位置的架立筋捆扎,悬挑梁的箍筋连接位置大多设立在梁的下端。

⑤梁钢筋在隐秘项目验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验收达标之后才能够实施混凝土浇筑。

3.3 模板工程

木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安装时需注意以下4点。

①模板动工装设之前,需向施工组说明有关技术要求和标准。因为使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在设计模板载荷时,应当将横向推力与混凝土运输速率过快所产生的布料自重、侧面压力、超载等考量在内,以保证支撑体系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同时应当注意柱子的增固、剪力墙的增固,避免模板出现不牢固等问题。

②梁的高度在50 cm以上,上下面分别配上一道横向钢管,然后用扣件将短钢筋连在一起。若梁的高度在70 cm以上,梁的中心位置增添Ф12 cm对拉螺杆,间隔100 cm的距离,梁底板依照有关标准起拱。模板支设选用建筑专用木模,100 mm×50 mm方木背楞,支撑采用Φ48 mm×3.2 mm钢管及配套扣件搭设,高度大于750 mm的梁设Φ14 cm对拉螺杆通过竖、横双向双根钢管作背楞加固,对拉螺杆约按750 mm×600 mm间距分布,在两对拉螺栓间的中间位置适当增加勾头螺栓连接模板与钢管背楞,增强模板系统的平整度及牢固性,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梁模支设示意图

③在梁模块作业过程中,先完成梁底铺设施工,然后进行钢筋捆扎,立梁位置校对、固定,浅浅的梁可以先完成模板支设,再进行钢筋捆扎,之后进行平台模板支撑,依照板底高度进行龙骨、次龙骨施工,之后进行模板安装,在相关单位验收合格之后,进入后面的工序,对楼板钢筋进行捆扎。

④质量要求。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具体见表1。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具体见表2。

表1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表2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3.4 钢结构安装

3.4.1 钢柱安装。

①钢柱安装工艺流程:地下箱形柱安装—混凝土结构施工—地上一段箱形柱安装—地上一层钢梁安装—地上一层组合楼承板安装—柱内灌混凝土—一层楼层板浇筑混凝土—地上二段箱形柱安装—地上二层、三层钢梁安装—地上二层、三层组合楼承板安装—二段混凝土结构施工—按此循环直至主体封顶。

②钢柱吊装。一是地下钢柱吊装。将钢柱吊到指定位置后,先查看钢柱四周的中心线和十字轴线是否一致。当完全对齐或者已经将偏差管控在标准准许的区间中时,也就代表着位置校对完毕。二是上一层钢柱安装。对第一节钢柱柱脚的位置轴线进行查看,且在柱脚板上标记钢柱达到指定位置的定位线[4]。钢柱正式起吊以前,在钢柱柱脚板部位先将木板垫好,避免钢柱在吊装时导致柱脚底板受损。在钢柱吊到距离准确位置上20 cm时,使其保持平稳,和螺栓孔保持对应,以较慢的速度下降,下降期间防止与地脚螺栓丝扣相触碰。下落后使用专业的角尺进行测量,调节钢柱让其定位线完全对准定位轴线。调节时要求有3名实操人员,一名搬移钢柱,另一名辅助稳定,剩下的一名负责测量。就位偏差不超过3 mm。三是一层以上的钢柱安装。在钢板达到指定位置之后,将安装定位线对齐,把连接板以暂时性的螺栓进行稳固。下柱连接保证柱中心线重合,上柱与下柱对接处错口量应小于3 mm。

3.4.2 钢梁安装。钢梁吊点应当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在钢梁的上翼缘板以焊接的方式增添吊耳。为了加快进度,提高效率,在塔吊起重准许范围内可使用多头吊索每次吊装2~3根钢梁,每根梁间距不小于1 m。每安装一段钢柱,保证安装两层钢梁,标准层高为3 m。

3.4.3 高强度螺栓作业。首先完成初拧,在初拧符合标准后进行标注,上紧次序为自中心位置向两侧逐一上紧,平面作业次序为高强度螺栓穿进的方向应当将利于实操作为准则,同个节点穿进的方向应当相同。

3.4.4 主体钢结构现场焊接。本工程为框架支撑体系结构,构件截面形式为箱形柱,箱形支撑及钢梁按两层一节柱或三层一节柱安排柱与柱焊接施工。主体结构用钢量约为3 200 t。

3.5 混凝土工程

柱与墙板浇筑过程中,在新混凝土与旧混凝土交合的位置,以喷水的方式浸湿,然后铺上和混凝土配制比相同的厚度为5 cm的水泥砂浆,之后逐层浇注,各层浇注高度应当控制在50 cm,横向施工缝设定在大梁底标准高度下方5 cm的位置,在大梁钢筋要求锚进柱子中时,施工缝设定在锚固筋下方5 cm的位置,柱和墙板捣合时,依托拌板下料,不可将混凝土直接倒进墙板与柱内。

运用插入型捣合器进行混凝土浇灌,应当快速插入缓慢拔出,插点应匀称分布,逐点移动,依照次序捣合,不可出现遗漏问题,一定要确保振捣匀称[5]。移动的距离应当在捣合器捣合半径的150%以内(通常为30~40 cm),逐层浇筑过程中振捣上层混凝土插进下层混凝土的厚度应当不小于5 cm,以清除相邻层的接缝,平板振动器位移的距离应当确保振动设备的平板囊括振动完成区域的边缘。

混凝土浇灌完毕后,应当在12 h内进行遮盖,且以喷水的方式进行养护。夏季以塑料薄膜或者湿度达标的草包进行养护;冬天需要采用恰当的保暖举措,防止混凝土在初次凝结时发生冻害而导致架构存在安全风险。

3.6 砌体项目建设

砖墙砌筑的施工顺序为轴线、标高复核—划皮数杆及立皮数杆—砌墙—留设门洞(砌木砖)—搁置过梁—砌墙至梁底—勾缝、清理墙。具体需注意以下3点。

①砌筑方法。砌体结构施工前要根据所砌筑砖的种类进行排砖设计,尤其是加气砖,其砂浆厚度应与拉结筋的直径相匹配。窗间墙在36 cm以下、柱边门垛在24 cm以下时一定要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灌。如果预先留出的洞口宽度在30 cm以上应当配备钢筋混凝土过梁,而且伸进墙中的长度应当在25 cm以上。

②砌筑要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横向灰缝使用铺浆的方法,每次铺浆的长度都要控制在2块砌块总长之内;纵向灰缝使用满铺端面法(方法同上),且需把灰缝施工成和墙面间隔3~5 mm的凹缝。砌体连接部位与转角部位应当同步砌筑。对无法同步砌筑而又需要留出的暂时性间断位置应当建设为斜槎,斜槎横向投影长度应当不低于高度的2∕3。填充墙施工到临近梁底位置时,应当留出30~80 mm的空间,且应当留出7 d以上的间歇时间,以细石混凝土与添加剂混合后堵住;如果使用竖砖砌筑应当顺着墙的方向砌筑,斜砖的角度应当在60°左右,两端与中心三角空间运用预制型膨胀砂浆堵住,确保补砌效果。门窗框两边均要预埋实心砖。

③构造柱。构造柱与墙体之间的拉结筋应根据所砌砖、灰缝的大小策划,便于拉结筋埋设准确;所有墙体拉结筋、门过梁钢筋均应放在构造柱主筋内,伸入构造柱内的长度应超过构造柱中心;构造柱上下500 mm高的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至间距100 mm;构造柱主筋应在框架结构施工时预埋。构造柱采用对拉螺栓穿构造柱加固,确保不胀模;模板与墙面之间贴双面胶或海绵条,保证不漏浆;构造柱顶部设“喇叭口”,便于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严禁采用碎砖或砂浆填筑构造柱顶部。

4 结语

穿插式施工工艺有利于工程建设效率的提高,在各种应对措施的辅助下,实现项目更高效率的交付。伴随施工工艺水平的持续提升,穿插式施工工艺应用会日渐成熟,创造更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钢柱砌筑钢梁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提高核心筒内钢柱锚固作用的试验研究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便于安装的钢梁
跨多层支护结构的地下室钢柱施工技术
轴心受压钢柱截面的优化设计
CFRP板加固钢梁疲劳寿命理论研究
内衬砌筑新工艺在熟料回转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