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植期及摘心次数对金丝皇菊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2-08-19姚天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冠幅花芽分化金丝

姚天明

(天水农业学校,甘肃 清水 741400)

金丝皇菊为菊科(Compositae)菊属(Chrysanthemum L.)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一个品种。因其药用价值和茶用价值高,种植效益好,在全国广泛栽培。金丝皇菊是短日照开花植物,具有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开花推迟和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开花提早的特性。原产地在江西的金丝皇菊引种到甘肃省清水县,其定植时期、开花时期及其他农艺性状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定植期过早,容易受到低温冷害和晚霜的影响,苗木受害,成活率下降,生长发育缓慢;定植期过晚,根系不发达,营养生长不充分,也会影响金丝皇菊的生长发育。摘心次数影响金丝皇菊的冠幅大小和花芽分化迟早。摘心次数过少,则株高过高、冠幅过小、枝条郁闭,进而影响花芽分化;摘心次数过多,则冠幅过大,分枝过多,开花虽多,但花径变小,如果摘心过晚,甚至出现花芽不能及时分化。因此,研究金丝皇菊定植时期和摘心次数,对当地金丝皇菊的规范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金丝皇菊苗采自天水农业学校育苗圃,株高15 cm、地径0.3 cm,生长健壮。

1.2 试验方法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定植期,设5 个水平,分别为5 月10 日(D1)、5 月20 日(D2)、5月30 日(D3)、6 月9 日(D4)、6 月19 日(D5)。裂区为摘心次数,设4 个水平,分别为不摘心(P0);1 次摘心(P1),菊苗长出新叶成活后摘心,留苗高度10 cm;2 次摘心(P2),第一侧枝长20 cm 时摘去5 cm,留枝长度15 cm;3 次摘心(P3),第2 侧枝长20 cm 时,摘去5 cm,留枝长度15 cm。3 次重复。定植前施入腐熟鸡粪30 t/hm2、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为20-20-20)750 kg/hm2,翻耕土壤,整平耙细后起垄覆膜。垄宽60 m,垄高30 cm,垄距120 cm。双行定植,在垄上距垄边5 cm 处用削尖木棍钻深15 cm、直径约3 cm 的小孔,放入菊苗,覆土、浇水后再覆土,压严地膜。每处理20 株。

1.3 测定方法

测定各处理初花期、盛花期时的株高、冠幅、采收后干花花径、单株花数及产量。株高为茎基部至顶端的垂直高度,冠幅为整个植株的垂直投影直径,初花期为10%顶生花序单花展开80%以上,盛花期为50%顶生花序单花展开80%以上。金丝皇菊作为商品是按朵卖的,按大小、品相、色泽,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和等外级5级花,评判依据见表1[1]。价格按2021 年淘宝网价。由于金丝皇菊怕霜冻,受到霜冻的金丝皇菊烘烤后颜色发黑,失去了商品价值,因此试验仅统计霜冻前采收的花,只做特级花、一级花占比和产值比较。

表1 金丝皇菊等级评判依据

估算产量=定植株数×单株有效产量(霜冻前展开80%以上的花序,每个花序直径达4 cm 以上)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 2010 进行处理,采用DPS 7.05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定植期和摘心次数对金丝皇菊株高的影响

由表2 可以看出,定植期越早株高越高,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D1、D2、D3、D4、D5,最早5月7 日定植的平均株高为58.9 cm,最晚6 月19日定植的平均株高为40.1 m。D1、D2 与D3、D4、D5 之间差异极显著,D3 与D4、D5 差异显著。摘心对株高的影响也随摘心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定植期相同摘心次数处理的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P0、P1、P2、P3,P0 最高,平均为55.5 cm;P3 最低,为44.6 cm。P0 与P1 差异不显著,与P2 差异显著,与P3 差异极显著;P1 与P2 差异不显著,与P3 差异极显著;P2 与P3 差异显著。定植期与摘心次数互作处理的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D1P3、D1P0、D2P0、D3P0、D1P1、D2P1、D1P2、D3P1、D2P2、D4P0、D3P2、D4P1、D5P0、D2P3、D3P3、D5P1、D4P2、D5P2、D4P3、D5P3。D1P3 与D5P2、D4P3、D5P3 差异极显著,与D2P3、D3P3、D5P1、D4P2 差异显著,与其余处理差异均不显著。D1P0 与D5P2、D4P3、D5P3 差异极显著,与D5P1、D4P2 差异显著,与其余处理差异均不显著。D2P0 与D4P3、D5P3 差异极显著,与D5P1、D4P2、D5P2 差异显著,与其余处理差异均不显著。D3P0 与D5P3 差异极显著,与D4P2、D5P2、D4P3 差异显著,与其余处理差异均不显著。D1P1 与D5P3 差异极显著,与D5P2、D4P3差异显著,与其余处理差异均不显著。矮秆是抗倒伏的重要指标,是丰产性状之一,但植株过矮则营养器官发育不充分,不利于光合作用输送养分。因此,D2、D3,即5 月20 至5 月30 日,是金丝皇菊最佳定植期,摘心2~3 次是金丝皇菊的最佳摘心次数。

2.2 定植期和摘心次数对金丝皇菊冠幅的影响

冠幅随定植期的延迟呈减小趋势(表2)。相同摘心次数、不同定植期处理的平均冠幅以P1 最高,为46.7 cm;其次是P2,为46.2 cm;P0 最低,为39.6 cm。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可以看出,冠幅不摘心处理小于摘心处理,但摘心对冠幅影响不大。冠幅大,则枝条多,枝条开张角度大,有利于花朵数增多和光合作用的增强,但花朵数太多不利于大花的形成。副区、主区与副区互作部分差异不显著;主区部分D1、D2 和D3、D4、D5 间差异极显著,D3、D4 和D5 间差异显著,D1与D2 差异不显著,D3 与D4 差异不显著。结合以上分析,定植期在5 月20 日至5 月30 日、冠幅51.7~41.5 cm 较为适宜。

表2 定植期和摘心次数对金丝皇菊株高和冠幅的影响

2.3 定植期和摘心次数对金丝皇菊初花期的影响

金丝皇菊开花期约30 d 左右。顶生花先开,花径大而完整;腋生花后开,花径小,部分花畸形。从表3 可以看出,不同处理下金丝皇菊的初花期均在10 月19 日至11 月5 日,定植期在5 月10 日(D1)、5 月20 日(D2)时,各处理初花期基本相同,多为10 月20 日;定植期为5 月30 日(D3)、摘心2~3 次时初花期推迟5~8 d;定植期为6 月9 日(D4)和6 月19 日(D5),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初花期逐渐后移;初花期最晚的处理为6 月19 日定植、摘心3 次,其初花期为11 月5 日。

表3 不同栽培时期和摘心次数对金丝皇菊初花期的影响日/月

2.4 定植期和摘心次数对金丝皇菊单株花数的影响

由表4 可以看出,各处理的金丝皇菊产值从高到低依次为D2P3、D1P3、D2P2、D3P2、D3P3、D1P2、D2P1、D1P1、D3P1、D4P1、D5P1、D2P0、D4P2、D3P0、D4P0、D4P3、D1P0、D5P2、D5P0、D5P3。位列前5 位的产值分别为617 700、580 380、536 460、503 460、488 160 元/hm2,平均株高为50.94 cm,平均冠幅为53.34 cm,定植期多在D2、D3,摘心次数多为2~3 次,特级花占10.4%,一级花占19.4%。位列后5 位的产值分别为265 860、258 540、226 260、225 300、184 080 元/hm2,产值不足前5 位的1/2,特级花占2.6%,一级花占7.4%。说明前5 位大花数量所占比例较大,这也是产值较高的重要原因。生产上可通过疏蕾来提高大花所占比例,从而提高产值,具体可在9 月中下旬进行,保留每侧枝顶蕾,摘除腋芽产生的花蕾。

表4 不同定植期和摘心次数金丝皇菊不同等级单株花数

各处理折合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D2P3、D1P3、D2P2、D2P1、D2P0、D4P3、D3P2、D1P2、D3P1、D3P3、D1P0、D3P0、D1P1、D4P1、D4P0、D5P1、D5P0、D4P2、D5P3、D5P2,位于前5 位的处理平均折合产量为741.72 kg/hm2,定植期为5 月20 日(D2)、5 月10 日(D1);位于后5 位的平均折合产量为469.98 kg/hm2。

3 结论和讨论

试验表明,5 月20 日至5 月30 日期间定植、摘心2~3 次为金丝皇菊最佳的定植期和摘心次数。不同定植期各处理间株高和冠幅差异显著。不同摘心次数各处理间株高差异显著、冠幅差异不显著。定植期为5 月20 和5 月30 日、摘心次数为2~3 次的处理,特级花占10.4%,一级花占19.4%,产值较高;定植期为5 月10 和5 月20 日的各处理,初花期均为10 月20 日。定植期为5月30 日、摘心1 次的处理,初花期为10 月20日,摘心2 次延迟5 d,摘心3 次延迟8 d。6 月9日以后定植的,随着摘心次数增多初花期明显推迟。

清水县无霜期较短,约为170 d 左右,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经常有霜冻的为害,故金丝皇菊早开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生产上适时早定植,即5 月30 日之前定植,从而尽可能提早花期,避免开花期霜冻的为害。

姚悦梅等[2]认为,随着播种期的延迟,日照时间减少,温度降低,波斯菊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缩短。由于波斯菊和金丝皇菊为不同属的物种,该结论与本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出入。裴庆[3]研究了滁菊定植期和摘心次数,设置了5 个不同的定植期,分别是5 月10 日、5 月25 日、6 月10 日、6 月25 日、7 月10 日,认为5 月中旬到6 月中旬之间都是园林小菊钟山系列的适合定植期;比较15种摘心操作,认为2 次摘心整体的产量和花朵数最佳,且相同摘心次数的不同处理间也没有明显差异,而且不同摘心处理对花朵大小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论与本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刘乐等[4]研究表明,菊花中含有多种抑菌成分,具有抑菌作用,在民间菊花还有中草药中“广谱抗生素”的称号。栾新生等[5]比较了不同品种(系)、定植期及摘心次数对茶药菊产量的影响,认为随着摘心时间的推迟,株高显著降低,2 次摘心后冠幅、单株花数、单株产量和估算产量最高,这一结论也与本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徐颂文等[6]认为菊花开花临界日长在13~14 h 左右,生长适温在18~25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花芽分化,日间气温高于32 ℃是造成菊花“柳叶头”的重要原因,夏季酷暑35 ℃以上的高温对秋菊生长不利,当夜温高于28 ℃时,抑制秋菊的花芽分化,夜温降低到15 ℃以下时,菊株生理代谢活动缓慢,花芽分化的速度也相应减慢。当夜温降至10 ℃以下时停止花芽分化,与本试验结果一致。孙朝华等[7]以9 个菊花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光时长对菊花的开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兰州地区7—8 月自然光周期相比,每天19:00 时至翌日8:00 时遮光,短日照处理可促进菊花生长,提前现蕾和开花。我们在8 月下旬开始对金丝皇菊做遮光7 d 处理,显蕾和开花期缩短4~5 d,说明金丝皇菊开花对光周期反应敏感。

猜你喜欢

冠幅花芽分化金丝
大葱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不同施肥种类对屏边县秃杉种子园林木生长的影响
豫南地区青钱柳生长节律研究
峨眉含笑
《镶金丝祥龙壶》
促进花芽分化 提高果树产量
千年难遇的自然瑰宝
低温和5—氮胞苷对油菜花芽分化和DNA甲基化的影响
果树花芽分化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