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与不同之间
——《雨巷》中的多元文化研究

2022-08-19王春晓

今古文创 2022年33期
关键词:戴望舒雨巷丁香

◎王春晓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戴望舒一生中的许多创作都或多或少带有法国象征派的印记,他的成名作《雨巷》也是如此,虽然戴望舒后来对诗歌的“音乐性”持反对态度并加以批判,以至于他后期并不认同自己当时对《雨巷》的创作,但《雨巷》还是成了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成为戴望舒诗歌创作中绕不过的一部分。在学界对《雨巷》的研究中,有人认为受魏尔伦的影响:《雨巷》与魏尔伦的《秋》相近似,两首诗都不断地用声音唤起使人怅惘的感觉。(艾青语)有人则认为:《雨巷》与旧诗“丁香空结雨中愁”的链接很深。旋律与节奏不断回荡流淌在诗中,每小节有六行,各行的长短虽不一,但大体在一定间隔重复一个韵。(卞之琳语)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面,诗人在构思诗作时,往往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不是单一的模仿或学习一首诗,戴望舒的《雨巷》也是这样,所以大家既能从《雨巷》中看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子,又能看到法国象征派对戴望舒的影响,可以说戴望舒的《雨巷》是多元文化互相碰撞交融产生的结果,这也使得《雨巷》既有与它们相同的地方,又有与他们不同的地方。本文在结合前人对《雨巷》研究的基础上,对《雨巷》的音节、主题、意象与意境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这几方面所受到的多种文化的影响。

一、 魏尔伦《秋歌》音乐性的影响

在《戴望舒译诗集》序言中施蛰存曾说:“望舒译道生、魏尔仑诗的时候,正是写《雨巷》的时候。”边翻译魏尔伦的诗歌边创作《雨巷》,在这种情况下,《雨巷》中的很多地方都会受到魏尔伦诗歌的影响,魏尔伦的总是在追求一定的韵律,故而在早期戴望舒推崇魏尔伦的时候,对诗歌的音律也有同样有所追求,杜衡在《望舒草·序》中曾说:“诗人努力使新诗成为跟旧诗一样可吟的东西。”在魏尔伦的这些诗中,《秋歌》的音节和韵律对《雨巷》的影响极深,我们将魏尔伦《秋歌》原文、《秋歌》戴望舒译文分别与《雨巷》进行对照时便能发现这一点。

Les sanglots longs Des violons De l'automne Blessent mon Coeur D'une langueur Monotone. 清秋时节(e),凄凄咽咽(e),琴韵声长(ang),余音袅袅(ao),颓唐单调(ao),总断人肠(ang)。仅存残息(i),惊心变色(e),Tout suffocant Et blême, quand Sonne l'heure Je me souviens Des jours anciens Et je pleure. 一觉钟鸣(ing),当年旧事(i),几番凝思(i),涕泪零零(ing)。蓦然出户(u),迎风信步(u),Et je m'en vais Au vent mauvais Qui m'emporte Deçà, delà Pareil à la Feuille morte. —— 《秋歌》(魏尔伦著,戴望舒译)[5]一任吹摇(ao),却如败叶(e),萧萧屑屑(e),东荡西飘(ao) 。

撑着油纸伞,独自(i)/彷徨在悠长,悠长(ang)/又寂寥的雨巷(ang),/我希望逢着(e)/一个丁香一样地(e)/结着愁怨的姑娘(ang)。//她是有(ou)/丁香一样的颜色(e),/丁香一样的芬芳(ang),/丁香一样的忧愁(ou),/在雨中哀怨(an),/哀怨又彷徨(ang);//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ang),/撑着油纸伞(an)/像我一样(ang),/像我一样地(e)/默默彳亍着(e),/寒漠,凄清,又惆怅(ang)。《雨巷》(戴望舒)

在《秋歌》的法文原版中,诗人大量使用元音o,像sanglots、longs、l'automne、suffocant、emporte等,元 音o的反复出现使整节诗歌音调和谐,同时魏尔伦在诗歌中对“l”“m”“n”的大量运用,在发音时容易断断续续,使诗歌整体朗读效果悠长、低咽,整首诗弥漫着一股感伤气息,这种感伤正是魏尔伦创作的一贯风格,而戴望舒的《雨巷》i与ang、e等的重复出现,结合诗歌意境也给人一种留恋不舍的感觉,《秋歌》中所特有的韵律与节奏是魏尔伦所独创的一种奇数与偶数相互交错的诗行:4‐4‐3‐4‐4‐3 的音节,两行阳韵与一行阴韵相互交错,韵式为a-a-b-c-c-b,在音节与韵律上自然形成三句一读的规律性起伏。《雨巷》虽然没有形成像aabccb这样的固定韵式,但却也具有交叉诗行的特征,《雨巷》全诗共分为七个小节,每一小节都大致呈现为ang—e—ang的形式,开头与结尾都是ang,中间插入e韵,这些都与《秋歌》原版的音律极其相似。

此外,诗人在翻译《秋歌》时显然是注意到了《秋歌》中音律的独特之处,所以在译诗中,诗人尽可能地保留了诗歌中aabccb这样的韵式,在第一小节里表现为“时节(e)”—“咽咽(e)”—“声长(ang)”—“袅袅(ao)”—“单调(ao)”—“断人肠(ang)”,即e-e-ang-ao-ao-ang,在第二小节里则表现为i-e-ing-i-i-ing,也大体符合aabccb这样的韵式,第三小节为u-u-ao-e-e-ao,戴望舒翻译的这首诗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节奏韵律上都大致符合魏尔伦原版的构思,同时我们在戴望舒翻译的这一版本中发现为符合《秋歌》原版构思,戴望舒在韵脚上多次使用带有i、ang、e的汉字,这也为《雨巷》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在《雨巷》中,诗人重复使用i、ang、e作为韵脚,像“独自(i韵)”“走近(i韵)”“哀曲里(i韵)”“独自(i韵)”;“悠长(ang)”“雨巷(ang)”“姑娘”“芬芳(ang)”“彷徨(ang)”“雨巷(ang)”“一样(ang)”“眼光(ang)”“迷茫(ang)”等;“逢着(e韵)”“一样的(e韵)”“颜色(e韵)”“彳亍着(e)”“一般的(e)”……i与ang、e在诗中不断出现。

据此,可以看到不管是在韵脚的一致性上,还是在音韵的交替上,甚至于在音韵的悠长、低沉上,戴望舒的《雨巷》与魏尔伦的《秋歌》都惊人的相似性,而《雨巷》中经常用到的i、ang、e也早在戴望舒翻译《秋歌》时反复用到,可以说,《秋歌》的韵律节奏给《雨巷》提供了极大的灵感来源。

二、波德莱尔《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的主题启发

《雨巷》的出现与波德莱尔有很大的关系,在施蛰存对戴望舒的回忆中说道:“望舒在枕头底下埋藏着魏尔伦和波德莱尔。”如果说魏尔伦的《秋歌》主要是在韵律上影响了《雨巷》,那么波德莱尔的诗对《雨巷》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主题上:

大街在我的周围震耳欲聋地喧嚷。/走过一位穿重孝、/显出严峻的哀愁、/瘦长苗条的妇女,/用一只美丽的手/摇摇地撩起她那饰着花边的裙裳;/轻捷而高贵,/露出宛如雕像的小腿。/从她那象孕育着风暴的铅色天空/一样的眼中,我象狂妄者浑身颤动,/畅饮销魂的欢乐和那迷人的优美。/电光一闪……随后是黑夜!/用你的一瞥/突然使我如获重生的、/消逝的丽人,/难道除了在来世,就不能再见到你?/去了!/远了!/太迟了!/也许永远不可能!/因为,今后的我们,彼此都行踪不明,/尽管你已经知道我曾经对你钟情(《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波德莱尔)。在波德莱尔《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这首诗中,诗人呈现了这样一幅图景:在乱糟糟的大街上,“我”遇到了一位高贵美丽的女子,她深深吸引着我,但这位女子却慢慢远去,虽然“我”已钟情于这位女子,但我们彼此行踪不明,今后都难再相逢。

在仔细阅读分析《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之后,便会发现戴望舒的《雨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这一主题的延续,波德莱尔的这首诗主要写了“消失的丽人”,而《雨巷》写的则是“渴望相逢”,正是因为先前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位满面哀愁而身形瘦长的妇女,所以在《雨巷》中“我”才会“希望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在此要特别注意诗人的用语,戴望舒没有写“希望遇着”,而是写“希望逢着”,“相遇”与“相逢”一字之差,但含义却不同,相遇具有偶然性,多表示第一次遇见;相逢则含有重逢的意味。

在描写《雨巷》中这位姑娘时,诗人使用了这样几个词来形容 她“彷徨、彳亍、凄清与惆怅”通过这几个词的刻画,姑娘在雨巷中因等不到自己思念的人而不断徘徊感伤的场景跃然纸上,而这种状态无形之中与诗人形成了一种呼应,从诗中对这位姑娘的描写,能感觉到她也在等“我”,所以她会像“我”一样的默默彳亍着,同时流露出惆怅的情绪。如果仅读《雨巷》,不免会产生诸多疑问,诗人为什么对结着愁怨的姑娘情有独钟,偏偏希望逢着一位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位姑娘为什么好像也在等“诗人”,这些诗句都给人一种两人曾见过的感觉,而这一切都可以在《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中找到答案,因为之前遇见的姑娘是“显出严峻哀愁”的,所以希望再次逢着那位结着愁怨的姑娘,因为之前两人已经相遇,所以这位姑娘也在等“我”,也会“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此外,《雨巷》还有许多地方与《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相对应,首先在场景上,雨巷与嘈杂的大街相对应,雨天具有朦胧与模糊性,丁香一样的姑娘在雨中若隐若现;嘈杂的大街由于人多声杂导致背景杂乱,充当背景的大众也同样模糊,“瘦长苗条的妇女”也同样在人群中若隐若现。在人物距离关系上,都是由近及远再到消失,在《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中,诗人虽然并未直接说明“我”与“瘦长而苗条的妇女”是由近及远,但在诗中有隐形表示,诗中先写“走过一位显出严峻的哀愁的妇女”然后又写她“去了!远了!”,这里在没有出现明确第三方人物的情况下,“我”显然是以自己为参照物,写这位“瘦长而苗条的妇女”从“我”身边走过,然后又远了,所以体现为“我”与“她”由近及远,再到最后“彼此都行踪不明”,这位“瘦长而苗条的妇女”从“我”身边彻底消失。这种距离关系在《雨巷》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诗人在《雨巷》中写到:“她静默地走近”,随后,她便“静默地远了。”同样是近到远,直到最后走到颓圮的篱墙,不仅走尽这雨巷,也消失在“诗人”视野里。

在这样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这两首诗在场景设置、人物距离关系上的相似性,同时《雨巷》在主题上更像是《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这首诗的拓展,《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这首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填补了《雨巷》中的空白,使我们对《雨巷》的诠释更加完成。

三、“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境营造

戴望舒《雨巷》之所以流传甚广不仅是他在诗中借鉴吸收了许多法国象征派等西方文学的特点,更在于《雨巷》非常巧妙地融合了古典诗词与西方诗歌,使其兼具古典美与现代性,《雨巷》在意象上选用丁香一花,并将《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中嘈杂的街替换成雨巷,在具备与嘈杂街道相同功能的基础上,更增添了一丝忧愁与美感。丁香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运用较多,像“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杜甫《江头五咏·丁香》)”等句,而“丁香空结雨中愁”与《雨巷》更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丁香空结雨中愁”出自《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诗人是五代的李璟,词的大意写“我”在看到雨中的丁香花后,联想到远方的人许久不曾来信而泛起忧愁,李璟将雨中的丁香与自己的愁绪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丁香空结雨中愁这样的词句,在句中“丁香”是具体的物象,“雨中愁”则表达的是诗人的情感,“空”则起到维系“丁香”与“愁”的作用。“愁”是看到“空”之后的心境变化,“丁香”则是“愁”的实体化,是“愁”的寄托,《雨巷》全诗,正是围绕这三者的交互地位来设意境画面的。。在《雨巷》中丁香花分别承载着“我”与姑娘的愁,诗中写“撑着油纸伞,/独自仿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场景在诗中却是“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直到最后姑娘“走尽这雨巷”,仍是一场空,可以看到《雨巷》的意境创设与“丁香空结雨中愁”几乎一样。《望舒诗论》中戴望舒认为旧的古典的应用是无可反对的,这也使诗人在创作《雨巷》时或多或少会化用古典。

《雨巷》这首诗虽然比较长,但具体情节比较单一,更多是渲染一种意境与氛围,在意境营造上与“丁香空结雨中愁”有诸多相似,所以常被人认为是这句词的扩充也就不稀奇了。

四、结语

在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戴望舒的《雨巷》并不是单纯地借鉴某位诗人所作,而是通过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给诗人带来了灵感,所以在《雨巷》中能看到多部作品的影子,魏尔伦的《秋歌》带给《雨巷》音乐性的影响,波德莱尔的《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则带给《雨巷》主题上的启发,“丁香空结雨中愁”影响了《雨巷》的意境创设,虽然这些作家作品都带给《雨巷》一定的影响与启发,《雨巷》与这些作品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雨巷》与这其中的每部作品又不完全相同,介于同与不同之间,相同的地方是对它们的借鉴吸收,不同的地方则是诗人的独特想象,是多种文化在一首诗中融合的表现。

猜你喜欢

戴望舒雨巷丁香
The Meaningful Flowers
冬季的雨巷
再见雨巷
萧红墓畔口占
在天晴了的时候
烦忧
走出“雨巷”的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烦扰
白丁香紫丁香
极速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