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老旧建筑消防改造设计要点

2022-08-17

居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消火栓火情建筑物

刘 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国家一向贯彻采用“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策略。最近几年,国内建筑消防发展较为迅速,一些新建的医院、商场等大型公众场所,仓库和高层住宅建筑都已根据相关要求设计与安装了相对完善的建筑消防系统和设施。关于建筑消防,其主要包含建筑消防设施和建筑防火设施。建筑设计中应对建筑防火予以充分考虑,对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安全疏散、建筑材料等诸多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创建健全的建筑防火屏障,以便在火情发生时给人们提供充分的现场逃离时间,且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中,避免火情的蔓延,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 老旧建筑消防问题

1.1 建筑防火的设计不够科学

建筑耐火等级相对较低,建筑物没有根据相关规范实施防火防烟分区设计,相应安全出口的数量不足,同时没有进行防烟楼梯和封闭楼梯间的设置,建筑室中所使用的装修材料通常与防火要求不相符。

1.2 消防设计不够科学

建筑物没有进行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水泵和自动喷水系统的设置,消火栓摆放的位置不够合理,并没有根据规定进行相关灭火器的配置等。

1.3 设施未按规定实施维护保养检测

一些消防设施长期没有使用,系统已然处于瘫痪状态。一些消防器材已经过期,或者已被淘汰,在损坏以后不能加以更换[1]。也有部分消防设施长时间没有应用,无人进行管理。管道压力不够、灭火器损坏或是已经不在保质期内、湿式自喷管道中无水和消防泵不能正常启动等都是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1.4 管理不善

常闭防火门相应的闭门器损坏、相关疏散指示被遮挡或是受到损坏、没有建立相关的消防管理制度、人员疏散通道被占用等。以上这些问题都埋藏下了比较大的火灾隐患。根据最近几年的火灾事故调查,老旧建筑由于疏散通道不合理、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完成启动,未进行防排烟系统设置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火势蔓延,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内逃出火情现场,并加大了消防人员进入建筑物的困难程度,这样导致更多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针对老旧建筑,尤其是学校、医院等相关公共场所的消防改造逐渐变成了消防工作中首先需要予以解决的问题。

2 老旧建筑消防改造设计要点

2.1 防火疏散改造设计

2.1.1 疏散出口

对于老旧建筑,其在安全疏散的设计方面,应以火灾发生中确认人员安全为基本前提,发挥延长火灾临近时间的作用,利用提高建筑相应的耐火等级或是其它方式进行安全疏散的设计[2]。根据建筑内部人员的稠密度等相关因素,具体实施改造设计的过程中,结合相关规定和要求,设计更加科学可行的安全疏散和避难方案。若是建筑中出现突发火灾的情况,建筑物中的人员一般都是选择走廊、疏散门和楼梯等进行逃生,这就要保证房间中至少存在两个疏散口,并且疏散口的朝向各不相同,如此方能使双向疏散的基本要求得以满足。若是建筑物中需要进行疏散的人员相对偏少,加上房间面积也比较小,那么可以进行一个房间出口的设计,令其能够与相应的疏散要求相符合,然而医院和学校等老旧建筑需要增设多个出口。

2.1.2 疏散宽度

对老旧建筑疏散门宽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符合相应的疏散标准,从建筑类型和耐火等级等诸多方面针对疏散门进行相应的宽度实施设计,确保内部疏散人数和时间得到合理安排,采用的计算公式为“疏散总宽度=(疏散人数×百人疏散宽度)÷100”。对疏散人数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建筑物类型不同,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亦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在办公建筑中,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疏散人数=使用面积÷人员密度”。在会议展览厅中,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疏散人数=营业厅的面积×人员密度”。在餐饮场所中,相应的疏散人数便是座位数,若是固定座位,便应为座位数的1.1倍。公式中所涉及的百人疏散宽度是在相应的指标与规范中所获取的,这一参数由有关部门所提供。对于疏散距离,其指的是室内至疏散口位置最远的距离,及其疏散口至楼梯间的最远距离。在老旧建筑消防改造中,疏散距离是其中的关键性内容,具体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令老旧建筑与现代消防的相关标注相契合,以此加大疏散门的数量及宽度。

2.1.3 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的改造设计需要符合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在标准体的两侧位置进行楼梯的设置,同时应保证与电梯的位置相靠近。其次,应采用竖向布置的方式,依靠外墙进行设计。老旧建筑进行消防改造时,楼梯的数量和位置很难进行变更,所以重点是如何加强楼梯本身所具有的防火能力,例如,可以进行防烟楼梯和封闭楼梯的设计等。针对封闭楼梯来讲,其是在走廊门与楼梯间设置相应的防火门,同时对相对封闭的楼梯间加以设置。通常来讲,在一些娱乐场所、多功能建筑以及医疗建筑中,通常采取封闭楼梯的设计方法,若是老旧建筑的层数已达到一定高度,但建筑没有设置独立的封闭楼梯,则应在具体改造中提高楼梯间防火门相应的防火线,令其更具有安全性[3]。对于防烟楼梯,其指的是楼梯间进行前室的设计,同时进行通风口或是自然排烟的设置,这种设计方式通常应用于二类高层建筑物,或者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中。

2.2 消火栓改造设计

2.2.1 间距改造

2.2.2 压力改造

老旧建筑进行消防改造的过程中应对相关的消防水泵予以设置,例如,高压和临时高压消火栓相应的供水系统,应借助消火栓泵、自喷系统以及备用泵来进行相应设置。对于水泵的选取,应由扬程与流量等方面加以选取。在零流量的状况下,对其压力加以控制,使其保持为120%~140%,水泵的压力应在0.65倍设计压力以内。

2.2.3 栓口压力

对于老旧建筑防火栓,其栓口的压力需要保持在0.5MPa~0.7MPa范围内,无需对相关减压设施提出更高要求。消火栓系统中关键点的压力应大于0.25MPa,针对没有达到压力要求的相关设施应予以重新设置,可以联合应用稳压泵和气压罐,以更加良好地保证栓口压力符合要求。

2.3 自动灭火系统改造设计

2.3.1 类型的选取

针对老旧建筑中的自动灭火系统实施改造,需要保证消防系统在出现火情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启动[4]。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设置有自动喷水系统的建筑物火灾扑灭概率约为90%。所以,对于老旧建筑设置相应的自动灭火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自喷类型的选取,通常可以采用干式自喷、预作用自喷与湿式自喷等,根据建筑物场所温度的不同,工程施工单位可以选取合适的自喷系统类型。

2.3.2 确切火灾危险等级

自动灭火系统对于火灾危险性等级的划分一般分为低危险、中危I级、中危Ⅱ级和严重危险I级、严重危险Ⅱ级。在自动灭火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工程施工单位首先对建筑危险等级加以确立,尤其是公共建筑,应设置可以对最大级别火灾进行有效防范的自动灭火系统。

2.3.3 强度及作业面积

对于自动喷水的强度需要结合单位面积建筑相应的出水量,根据老旧建筑的所属类型与火灾危险级别对实际的作业面积和喷水强度加以设计。若是一些较为特殊的场所可以针对喷水的强度和实际作业面积重新加以选择,且实施相应的调整和计算,也就是最大疏散距离和走廊宽度之间的乘积,若是老旧建筑物的吊顶上采用栅板或是网格结构,便可加大喷水的强度,提高为原本数值的1.3倍,然后根据作用的实际面积确立出相应的喷水情况。

2.3.4 喷头的改造

在老旧建筑消防系统中,最不利位置喷头相应的工作压力需要保持在0.1兆帕以上,为了确保自喷场所均可以接受到喷水,单位建筑面积相应的出水量大小能够达到实际要求,可以使用一根配水管结合要求加以设置,不同的喷头类型与危险等级需要根据相关规范予以实施。为了确保出水的强度能够符合相关要求,建筑顶板与喷头溅水盘应保持在75mm~150mm范围内。

2.3.5 系统组件

首先,报警阀。报警阀由阀体、压力开关和延时器等组成,在湿式阀组中设有800只喷头,在干式阀组中设有500只喷头。工程施工单位应结合自喷系统的类型选取对应的报警阀组。其次,水流指示器。在不同的楼层和防火分区中,利用水流指示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火情发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反馈。最后,末端试水装置。为了确保建筑物中相应自喷系统检测和保养等程序的良好实施,可以进行试水装置的设置。这一装置可以设置在系统中最不利的位置,亦可以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在孔口出流位置进行防水阀设置。

2.4 自动报警系统

2.4.1 探测器

在出现火情时,自动报警系统便会做出报警反应,应及时对建筑物中的人员进行通知,对他们进行疏散,使其逃离建筑。然而对于老旧建筑而言,其自动报警系统不够健全,需要根据现代建筑的相应要求重新加以改造和设计,这样方能在火情出现时,给建筑物中的人员提供充足的逃生时间。针对探测器的选取,可以根据建筑物中出现火情的类型对其报警的时效性加以充分考虑,根据火灾场所中气流速度等相关参数予以计算。

2.4.2 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消防联动控制器

对于报警控制器,其应与探测器、报警按钮之间相互连通,同时保证设备地址总数在3 200点范围中,任意回路总数需要确保在200点之内,而且应进行10%的预留。在选取火情报警器和消防联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已经选取的探测器和建筑消防等级的相关要求对控制器的类型加以确立,这样才能获取更加良好的消防效果。

3 建筑消防改造措施

3.1 建筑防火设施的改造

首先,建筑耐火等级。应根据相关规范加大建筑耐火等级,针对存在较大火灾危险隐患的发电机房、配电房等相关场所可以进行防火墙的补建,提升建筑相关装饰材料的燃烧等级[5]。针对孔洞缝隙和管道应予以相关防火材料进行封堵。其次,安全疏散。应严加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疏散出口的补建,加大疏散的宽度,并设置相应的指示标志和疏散应急照明等。

3.2 建筑消防设施的改造

首先,消火栓系统。对于消火栓系统,其是对建筑中初期火灾加以控制的主要控火设备和灭火设备。其应用比较广泛,同时亦是火灾发生过程中救火人员与消防人员通常所使用的灭火工具。老旧建筑消防设施的改造应从消火栓的型号、消火栓之间的间距、消火栓系统的消防水池、稳压泵等方面出发。其次,自动报警系统。利用这一系统,火灾发生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出警报,为现场人员的逃离争取一定时间,且做出有效处理。老旧建筑消防疏散的设计通常不十分完整,这便应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重新对自动报警系统加以设计,为建筑物中人员的逃离与处理争取更多时间。

4 结 语

现如今,人们针对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消防系统的设计是建筑项目中十分重要的一道流程,其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近年来,老旧建筑火灾的频繁发生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针对老旧建筑,因为消防系统设备老化及其系统的建设已无法适应现代标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问题。所以,应对老旧建筑进行相应的消防改造设计,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适合的消防施工技术与相关设备,加强建筑消防的安全性,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消火栓火情建筑物
火情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河南济源市政消火栓有了“身份证”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市政消火栓与室外消火栓的系统探讨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智能消火栓
人民调解扑灭“紧急火情”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 of sport training and gener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电视机起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