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西湖蓄洪区管理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022-08-16李君廷

治淮 2022年7期
关键词:蓄水淮河水位

李君廷

一、工程概况

城西湖蓄洪区位于淮河南岸王截流至临淮岗的霍邱县境内,北侧濒临淮河干流,西北侧为周集岗地至王截流的上格堤与临王段洼地相邻,东部有岗地与城东湖相隔,西部与南部为丘陵岗地,距正阳关25km,毗邻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城西湖是淮河干流最大的蓄洪区,由城西湖进洪间、城西湖退水间和城西湖圈堤组成。其设计蓄洪水位26.40m(废黄高程,下同),相应蓄洪面积517km2,蓄洪量28.8 亿m3,内有耕地45 万亩,人口18.78 万,区内地势总体是南高北低,沿湖周边岗地之间开挖总长56.2km 的孤形走向沿岗河,建设有军台、曾台、陈郢、城西湖等排灌站,沿岗河将城西湖蓄洪区分成南北两部分,其中由沿岗河北堤、上格堤与蓄洪大堤围成的沿岗河以北的部分为西湖湖心围垦区,面积279km2,蓄洪库容18.89 亿m3,耕地27 万亩,人口9.99 万,地势平坦,地面高程18.0~22.0m,其中围有常年深水蓄水区面积63km2;沿岗河以南26.4m 以下蓄洪范围内面积238km2,库容9.99亿m3,沿岗河又将湖南部分区分为常年有水湖面34km2、湖周两部分,湖周地区属丘陵,地面高程有一定起伏,一般为25~66m。城西湖位置及周边支流水系见图1。

图1 城西湖位置及周边支流水系图

二、启用标准

根据《淮河洪水调度方案》规定,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开启城西湖进洪间蓄洪:润河集水位超过27.7m,或正阳关水位已达26.5m 时,视淮北大堤等重要工程情况,适时运用城西湖蓄洪。根据淮河上游降雨及天气形势,安徽省防指提出调度意见报淮河防总、国家防总,国家防总相机下达蓄洪命令。当淮河干流王截流水位降到保证水位28.0m以下时,根据安徽省防指通知,可逐步关闭闸口,停止进洪。正阳关水位下降到26.5m下时,可开启城西湖退水闸退洪。

三、运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运用情况

城西湖自1950年被列为淮河蓄洪区以来,分别于1954年、1968年和1991年3 次运用蓄洪。

1954年淮河洪水为江淮梅雨造成,是淮河流域典型的洪涝年。城西湖蓄洪区7月7日开闸放水,后因工程事故又关闸,11日扒堤进洪,最大进湖流量700m3/s;23日上格堤决口,最高蓄水位达27.82m。

1968年7月上旬,皖西、豫东地区连降暴雨,淮河水位急骤上涨,以每秒1.3 万m3流量倾泻而下。7月14日,城西湖农场破堤分洪,最高蓄水位达27.56m,蓄洪水33 亿m3。

1991年5月18日就开始阴雨连绵,雨期长达50 天。王家坝最高水位为29.56m(6月16日),最大流量为7610m3/s;正阳关于7月11日出现最高水位为26.52m,在水位继续上升,上游大别山继续降水的情况下,7月11日15 时开启城西湖闸,有控制地向城西湖蓄洪区分洪,最大分洪流量为2780m3/s,蓄洪量5.97 亿m3。

(二)存在的问题

1.城西湖蓄洪区既是洪水滞蓄的场所,又是区内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场所,启用时撤退转移人口多、损失大、成本高,时间长,调度决策困难。

2.人口控制政策难以有效落实,人水争地矛盾依然存在。蓄洪区既要承担蓄洪功能,又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保障。

3.区内安全基础设施不足,存在部分设施建设维护权责不清、灾后恢复任务重等问题。

四、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大力推进居民迁建

严格控制蓄洪区人口规模。提高居民迁建安置标准,优化居民迁建安置点建设,鼓励人口渐进式外迁或者建设保庄圩、庄台,将蓄洪区内设计洪水位以下以及行蓄洪区庄台上超过安置容量的人口搬迁至安全地区,确保区内居住人口逐步减少。

(二)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道路设施建设,将撤退道路与农村公路统筹实施,不断提高行蓄洪区公路的安全服务水平。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以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行蓄洪区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不断改善行蓄洪区群众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2.恢复航运,原城西湖船闸在2021年临淮岗复线船闸建设中,闸址被淮河通航占用,切断了城西湖和淮河间的航运通道,城西湖沿岗河原为IV 级航道,通航里程85km,船只可达霍邱县城、河口镇、高塘镇、邵岗、关嘴、军台等地,多年平均货运量约80 万t,在临淮岗坝址上游1km 处的城西湖排灌站附近沿岗河上选址复建船闸,宜早日建设,为湖区经济发展助力。

(三)适当提升沿岗河及湖区蓄水位

1.拦蓄沣河雨洪,适当抬升沿岗河及常年蓄水区水位增加蓄水量。城西湖流域面积1840km2,年均面雨量950mm,湖区及周边地区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3 亿m3,常年蓄水面积约97~133.5km2,后汛期沿岗河与城西湖深水区蓄水位由19.5m 适当提高到20.5m,蓄水面积约148.2km2,增蓄水1.42 亿m3。

2.城西湖蓄水区抬高水位蓄水条件可行,水源有保障。当前,城西湖蓄洪区所面临的运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工程上游在建、待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众多,淮河防洪工程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淮河上游流域发生大洪水的频度有所降低;其次是淮河中下游工农业用水、航运、生态等都对城西湖蓄洪区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该研究分析优化城西湖蓄洪区调度方式,发挥综合效益;三是水文气象自动测报预报水平较工程设计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实际调度过程中,可结合水情气象预报,适时将水位蓄水至允许的变动范围;四是临淮岗上游多年平均实测来水量126.29 亿m3,其中汛期来水约70 亿m3,遇干旱年份汛末可向城西湖补充水源,湖区及周边地区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3 亿m3,城西湖蓄水区抬高水位蓄水有充足的水源保障。

3.新建城西湖引水闸引淮河水入湖抗旱。现有城西湖退水闸具备引水抗旱功能,设计最大引水流量100m3/s,可以相机引淮河水入沿岗河补给城西湖水源,但是其位于临淮岗坝址下游,遇干旱年份坝下淮河也无水可引。计划临淮岗坝上蓄水设计在高程23.0~24.0 m,蓄水量在2.5 亿m3,年可供水量7亿m3,为引淮河水入城西湖蓄洪区,最佳方式是通过在临淮岗坝址上游右岸1km 处的城西湖封闭堤处新建进水闸入沿岗河,满足周边地区一般年份的用水需求。

(四)持续提升完善非工程措施

在已经建立的蓄洪区运用补偿机制上,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建立完善通讯5G 网络,建设一小时环湖撤退交通放射网,加强“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宣传,明确人员撤退方向,让所有湖区内群众熟练撤退路径,以最快最短时间完成撤离。建设好安置基地,平战结合把基地利用好。在蓄洪区内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开展种植业补充保险或农业大灾保险,进一步提高蓄洪区粮食作物的保障水平。

(五)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在完成2021年城西湖蓄洪区建设工程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区内保庄圩、庄台等配套设施,明确县乡(镇)村的基础设施维护权责。优先安排行蓄洪区安全区内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整合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优先安排蓄洪区安全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项目,加强蓄洪区重点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六)加大产业扶贫及财政支持力度

明确蓄洪区产业发展负面清单,不搞大开发,不搞工业开发区,加快发展适应性产业。坚持把防洪保安与脱贫发展结合起来,将产业发展作为实现蓄洪区脱贫的根本之策,制定蓄洪区内村庄的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适应性农业,探索蓄洪区整体脱贫的发展路子。强化财政投入,积极争取省蓄洪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蓄洪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居民迁建、灾后补偿等。加强蓄洪区运用补偿,对因蓄洪造成道路、水利等公用基础设施水毁的,优先给予资金支持补助。

五、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西湖蓄洪区所面临的运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要牢固树立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在蓄洪区的管理总体上实现三个方面:一是确保蓄洪区能够有效准时地蓄洪,二是保障区内群众公平的发展致富权利,三是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加强工程调度运行的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统筹兼顾防洪保安与水资源利用,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蓄水淮河水位
现浇大直径基坑支护能量蓄水管桩技术研发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河在歌唱
我国第二大水电站首次冲击600 m最高蓄水目标
庄辉:东经109.88 北纬31.09
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