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心比心化解信访群众“千千结”

2022-08-16唐姗姗

人民监督 2022年3期
关键词:积案检察院检察机关

文/本刊记者 唐姗姗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的信访积案清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益于检察机关将心比心办理群众信访的司法为民理念

“为了讨一个说法,信访人好多年为自己的案子奔波,其中的艰难和辛酸可想而知。近几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的信访积案清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益于检察机关将心比心办理群众信访的司法为民理念。”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南市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刘英才说。

2020年9月,最高检部署了为期3年的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活动,对2015年6月30日至2020年6月30日各级检察机关登记受理、在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重复信访的控告、申诉案件进行集中治理。

截至2021年12月15日,全国检察机关16656件重复信访案件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其中,息诉息访5813件,占34.9%;导入其他程序6314件,占37.9%;依法终结4125件,占24.7%;其他404件,占2.4%。已办结案案件中,纠错53件,举行检察听证333件,给予国家司法救助145件。

针对一些信访终结的案件矛盾依然没有化解、个别案件信访人仍然继续申诉的现象,2021年年底,最高检部署开展重复信访治理“回头看”专项活动,要求对于已作终结处理、申诉人再次信访的案件做实质性化解,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去存量、减增量”成为2022年积案清理的关键词。在专项活动的推动下,今年1月至6月检察机关重复信访同比下降26.8%。

领导包案常态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六院46所科技委常委冯艳丽认为,对群众信访事项不仅要件件有回复,还要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通过带头接访,在基层实现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以领导担当换取群众信任,老百姓看到了检察工作的诚意,检察机关自然能得到群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为将这些“钉子案”“骨头案”全部化解,最高检要求,“回头看”专项活动案件,由最高检和省级检察院领导包案办理。

《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要求:人民检察院实行检察长和业务部门负责人接待人民群众来访制度,接待的时间、地点要向社会公布。地市级和县级检察院的检察长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接待时间每年应当不少于12次,每次不少于半天,省级检察院检察长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也要不定期安排接访、包案。

领导包案办理信访积案,可以调动各方资源,合力解决问题。在此次专项活动伊始,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多次强调了领导包案的必要性:把院领导包案(复杂、骨头案)工作持续落实,起到头雁作用;要找复杂、难办的积案,请院领导主办;重复信访只要不是非管辖范围,原则上都应由院领导直接办理,直接督办、公开听证办理。

张军检察长带头包案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2020年最高检院领导包案18件,已全部化解;2021年包案22件,也已全部化解;今年又包案18件,正在顺利推进中,已办结的案件均收到良好效果。

在地方,院领导包案办理信访案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也取得了积极效果。比如湖北省检察院、宜昌市检察院、当阳市检察院三级检察长联合包案办理的一件医疗纠纷信访案得到了有效化解。

1994年,张某的父亲因腿疾入住当阳市某医院期间大小便不畅,张某认为系该院主治医生诊疗不当行为所致,并申请医疗纠纷鉴定。宜昌市、当阳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心鉴定此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1994年至2019年,25年来,张某和父亲持续信访,历经省、市、县三级司法机关12次民事、行政诉讼及民事、行政监督程序,均未满足其诉求。期间二人还多次进京上访,久诉不息。

今年年初,湖北省检察院检察长王守安对该案作出批示,要求深入基层加强指导,认真研判按期化解,并亲自担任包案领导,认真组织阅卷。4月26日、27日,王守安带案下访,到宜昌市组织召开信访案研判会,听取案件承办人工作汇报,从信访人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思想情绪、心理状态、生活困难、当前诉求等方面,认真分析研判,明确化解之策。

最高人民检察院接访大厅

根据王守安指示,宜昌、当阳两级检察院成立信访化解工作专班,稳步推进信访化解及信息反馈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多次到张某家中、工作单位与其当面沟通,了解其真实诉求。通过交心谈心,加强情感沟通,让其感受到司法温暖,积极引导其消除对检察机关的质疑和抵触情绪,在潜移默化中破除“心结”。

在随后召开的公开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详细解释了检察机关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的事实、证据、理由,听证员经评议一致认为医院诊断治疗没有过错,同意检察机关依法作出信访终结的决定。张某和父亲也当场表示愿意接受各级司法机关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领导包案使“钉子案”“骨头案”成功化解,既有较强的典型意义又有较大社会影响。由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贺恒扬包案办理的全某申诉案,由海南省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常世界、海南省海口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成、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检察院检察长王刚联合包案办理的海南栾某城信访案等案例均被选入“控申为民办实事”百件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典型案例。

在专项活动中,最高检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接访包案常态化。目前,全国检察机关已全面推开领导干部包案制度,建立了各级院领导带头办理信访案件、领办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机制。对首次信访的案件,责任单位院领导全部包案办理。对最高检交办的重复信访案件,省级院院领导全部包案办理。

公开听证解心结

检察长只能办理众多信访案件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更多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靠健全办案机制解决。特别是一些信访案件历经多年,深层次矛盾问题累积交织,单靠检察机关力量往往难以根本解决。

在治理重复信访和化解积案的过程中,公开听证是控申检察部门化解信访矛盾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最高检先后印发了《人民检察院检察听证室设置规范》《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人民检察院听证员库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全面加强和规范公开听证工作。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控申检察部门共开展公开听证信访案件1.1万余件,同比增长近1.8倍。最高检领导主持5起重复信访案的公开听证,申诉人均当场表示息诉罢访。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冯帆表示,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积极引入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冯帆建议,要积极引入律师参与信访积案、重复信访事项的化解,进一步推动律师在信访接待场所为信访群众解答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依靠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村(居)委会代表等担任听证员,听取听证员等“第三方”的意见,借助“外脑”,可以为检察机关办案工作提供智慧,有利于缓解信访人与检察机关的对立情绪,消除对办案检察官的不信任感。正如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所言:“把办案、释法说理工作晒在听证员、当事人和其他参加人的‘聚光灯’下,既要对案件依法作出处理,更要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还要发现办案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最大限度地赢得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法治形式,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政和。”

在专项活动期间,江西省检察院办理的“董某珍信访案”就是在公开听证中得到了化解。

董某珍与徐某兰分属两个广场舞队,两个舞队在同一个广场活动,因为音乐大小、身体触碰问题积怨已久,最终造成肢体冲突,董某珍受了轻伤。董某珍认为自己的伤是徐某兰恶意造成的。江西省检察院南昌铁路运输分院以徐某兰犯故意伤害罪证据不足,决定对徐某兰作存疑不起诉,董某珍不服,多次信访。

在公开听证过程中,一名听证员是当地的阿訇(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意为“教师”“学者”),在民间纠纷解决中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他没有定义双方对错,只是讲了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又以“56个民族都能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在一个广场跳舞的姐妹又为何做不到”说理,让申诉双方倍受感动。办案检察官趁热打铁,提出在广场上先规划好两个舞队“六尺巷”,在双方满意的情况下再来谈当事人的诉求,不仅使董某珍息诉罢访,还督促了当地广场舞的治理,收到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公开听证的形式得到了申诉人的好评。上海市检察机关办理廖某某信访案,听证员与当事人将心比心地进行交流,廖某某在最后发言中说:“这么多公正中立的‘明白人’坐下来听我讲,给我摆事实、举证据、讲道理,十几年了,我的心终于敞亮了。”廖某某当场签订息诉罢访承诺书,事后还向检察机关送上了锦旗。

为让身体不便的重复信访人也能公开听证,最高检提出了“上门听证”的新形式。江苏省检察机关在办理孙某某信访案时,了解到孙某某身体不好在安徽老家休养,于是奔赴安徽省定远县检察院召开听证会并发放司法救助金,使得孙某某解开心结,同意息诉罢访并签订承诺书。最高检于今年年中发布了6个上门听证典型案例。自专项活动开始至今年5月15日,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已开展上门听证649件。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魏金龙表示,在老百姓身边,发生的都是和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小案子,检察机关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让小案不小办,改善信访“倒三角”结构,避免形成信访积案,增强了基层老百姓的法治安全感和获得感。

司法救助暖人心

一些重复信访群众受案件影响,生活陷入困境,有的直接致贫、返贫。对这类案件如只解决法律问题,矛盾、积怨往往难以化解。

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是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采取的辅助性救济措施。司法救助“救急救困”,让信访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司法的温情、社会的温暖。

在专项活动中,由于遭受案件侵害和常年信访的双向压力,申诉人的生活状况大多堪忧。救助申请人尚某忠,就曾身陷贫困的泥沼。

尚某忠的儿子尚某怀,在2020年7月醉酒后殴打妻子邹某,邹某在反抗时不慎用玻璃碎片划伤尚某怀左上臂内侧,造成尚某怀酒后失血性休克引发死亡。邹某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移送海南省检察院第二分院(以下简称二分院)审查起诉。检察机关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经此事之后,邹某离家出走。由于尚某忠难以抚养儿子尚某怀留下的四个未成年孩子,再三请求二分院予以国家司法救助。

二分院刑事检察部门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认为被害人家庭情况符合救助条件,迅速将案件线索移送控申部门。二分院控申部门立即启动救助程序,考虑到申请人系远在贵州的贫困户,承办人主动前往千里之外的贵州省纳雍县走访调查。经调查发现,申请人的家庭是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原案被害人生前是家中的顶梁柱,如今,家里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被害人的四个未成年子女已列入当地困境儿童,全家人主要靠申请人夫妻种马铃薯、玉米、打点零工和国家的低保金来维持生活,因该案使原本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生活陷入困境。

二分院检委会经研究,决定给予其5万元司法救助金。随后办案人员再赴贵州,邀请当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公开答复,发放救助金。当日,申请人送上了“人民检察以人民为中心 司法救助情暖百姓心田”锦旗表示感谢。

为进一步帮扶救助申请人,将司法救助工作融入乡村振兴统一部署,二分院加大综合救助力度,与被害人户籍所在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积极沟通座谈,督促村干部确保申请人一家的低保金发放到位。在发放司法救助金后,检察官多次进行电话回访,进一步了解被救助人获得救助后的生产生活等情况,积极排解引导救助申请人的情绪,传导司法救助工作温度,帮助受害家庭走出阴影,重振生活信心。

自2018年4月最高检部署开展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专项活动以来,多地检察院联合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党委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建立了工作机制,加强了内部衔接、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合力救助初见成效。

专项活动期间,办理李某某信访案时,湖北省检察机关与监狱管理局、监狱、公安局联系协调,共同为其争取司法救助金15万元,并协调当地镇政府为信访人家庭制定脱贫帮扶方案,扶持其生活走上正轨,信访人与检察机关签订息诉罢访协议,一起跨越21年的信访积案成功化解。

2021年,最高检修订《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确立应救助尽救助原则,明确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是开展司法救助的专责部门,突出强调主动救助。更加注重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源头预防和社会矛盾化解。该细则的出台推动了司法救助工作在专项活动中继续“提档升级”。

此外,专项活动过程中,对于原处理决定明显错误的,检察机关勇于担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绝不“按下葫芦浮起瓢”,造成新的错案。

黑龙江省检察机关在办理葛某某信访案中,对确有错误的行政判决依法提出抗诉,促使案件发回重审,后信访人与公安机关达成和解意见,签订了行政争议和解协议和息诉罢访保证书;江苏省检察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机关分别对一起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的信访案进行自我纠正,撤销不起诉决定,重新提起公诉;山东省检察院针对一起民事判决案件提出抗诉,山东省高级法院再审采纳抗诉意见,为信访人挽回2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对遭受案件侵害的被害人来说,司法救助无疑是“救命的稻草”。为使更多被害人受益于司法救助,检察机关的司法救助规模不断扩大。今年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开展司法救助2.2万件,同比上升93.8%,发放救助金2.5亿元,同比上升74.1%。

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新时代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和谐稳定的一项重点工作。“重复信访治理是一项长期持久、难度极大的工作,很难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徐向春表示,检察机关将持续发力,继续推动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

猜你喜欢

积案检察院检察机关
高质量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的思考
《检察机关铸战“疫”钢铁防线》专题报道之二 “四大检察”新局面是怎么做的?
《检察机关铸战“疫”钢铁防线》专题报道之一 “十连发”典型案例是怎么来的?
“轻装”后的检察机关该干啥——子洲检察院践行“人民的名义”
关于信访积案攻坚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坚持稳、准、狠原则 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信阳市检察机关扫黑险恶专项斗争纪实
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依法对蔡希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五一”工作法化解信访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