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开展策略和方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开展策略和方向

2022-08-15陈奕陶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情境数学课堂教学

◎陈奕陶

(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并不大,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其在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状态差的情况.一方面,这对学生的学习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逐渐迷失方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对应的教学,在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数学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解决.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课堂上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以及真实的学习成就感.教师需要时刻根据教学的需求及学生的变化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得到较大的进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途径和学生一起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可以在多元化的学习中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实现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了解学生,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教学调整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教师的夸奖,所以,教师就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在教学中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对学生的内心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在对学生逐渐了解以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教学进行调整,使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奖罚分明的制度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学习中.了解学生是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只有对每一名学生都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也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通过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要来自多方面,可以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其他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做整体的了解和判断有助于教师接下来对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并设定奖励标准,如对快速完成作业、在考试中取得进步的学生给予一些奖励.此外,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教师可采用各种竞争性手段,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一起进步.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在学习新知识时经常以旧知识为基础,故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基础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还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拉近学生与课堂所学知识的距离,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课堂教学有着丰富多样的模式,比如合作学习法.教师通过合作学习法可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主动思考,通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前做好准备,明确教学目标

目前,一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乏思考.虽然大部分教师在上课前都能仔细、认真地备课,但是一些教师只复制了以往其他教师现成的教学计划,没有针对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目的和方法,出现了超出学生能力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的时应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像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投进,也就会失去信心,但是篮筐若太低了,学生就会很容易投进去,没有克服困难的喜悦.教师应该尽力从生活实践中引出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要想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就要尽量创设有层次的课堂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设置不同的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达到一定高度,从而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提升学习热情,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及抽象能力,进一步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在选择好自己的问题以后,通过实践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自己是否选择了一个难度较大、不适合自己的问题.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次进行问题的选择,并对问题进行回答,在解决问题中收获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醒学生实时更新自己的问题难度,在逐渐提高难度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师在面对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时,可以一些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作为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对其进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控制好课堂教学的速度,同时尽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帮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得学生收获数学探究学习的成就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帮助学生不断形成数学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对小学生来说,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多教师容易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十分被动,需要跟着教师的步伐才能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尝试,在实践中对数学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从而有效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良好学习习惯是从事任何一种工作的必备品质.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够产生问题意识,并且通过个人的数学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从而在其他领域的学习及生活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例如,学生应该在上课前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时除了看书之外,还应考虑几个基本的问题,如本课要学习的知识是什么,新知识和以前的知识有什么关系等,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听讲,还可以考虑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否与老师的讲解相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进行问题思考的习惯.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同时需要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故教师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思维,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借助个人所学知识及严谨的思维对问题进行解决,真正让课堂所学及良好习惯成为学生未来生活道路上的好帮手.

四、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从实际出发,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带入课堂,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需要对整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实时的了解,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根据学生的反应对情境教学进行补充,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可以有更多的收获.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的时候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课堂情境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情境中去,才能使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果才能够得以保证.由此看来,良好的课堂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米、毫米的认识”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先为学生展示某盒装饮料,饮料盒的高度是8厘米,饮料带有直吸管,谁能猜出这根吸管的长度?学生推测吸管长9厘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等,答案很多,积极性也很高.教师询问学生:“为什么你们都觉得吸管比8厘米长?”学生会说:“饮料盒高8厘米,如果吸管短于8厘米会掉到盒子里,无法吸入饮料.”教师回答:“孩子们真的很爱动脑.现在这根吸管在你们的桌子上,大家可以测量一下它有多长.”过了一会儿,学生举手大声报告:“吸管有10厘米长!”这时教师告诉学生10厘米的长度也可以用其他长度的单位表示,即10厘米=1分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1分米长的吸管,再想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约1分米长的物体.知识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教师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高效课堂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水平、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已经逐渐融入课堂,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计算能力,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可以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思维的发散,寻找问题的解决措施.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活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摆脱对传统课堂的刻板印象,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借助各种多媒体设备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进度,同时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高科技的课堂能使学生发挥个人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代化课堂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现在的小学生对于各领域的知识都有所涉猎,也喜欢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不断为学生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例如,“千米的认识”这一课,其难度在于建立1千米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车辆通过1千米路程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对千米的认识.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知识,并加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总 结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需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因材施教,为学生带来更加适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节奏.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开展信息化教学,丰富教学的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多元化的拓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情境数学课堂教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