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疗效分析

2022-08-13刘树平杨艳訾国凯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神木职教中心神木市中医医院陕西神木79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7期
关键词:钩藤天麻证候

刘树平,杨艳,訾国凯(.神木职业技术学院;2.神木职教中心;.神木市中医医院,陕西 神木 7900)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某市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城乡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超过27%,而控制率仅有17.7%[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超重的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群比较,其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2]。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高脂血症患者高血压发病率更高,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超过80%,由此可见,高血压与中老年及多种基础疾病息息相关,相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目前,高血压尚无法完全治愈,临床以控制血压,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为基本原则,西医多采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但需要终生服药,患者普遍存在治疗惰性[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探究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神木市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40~75(59.01±2.28)岁;病程1~7(4.37±1.59)年;合并糖尿病20例、高脂血症29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1~74(58.86±2.34)岁;病程1.5~8(4.41±1.64)年;合并糖尿病19例、高脂血症2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4],未使用降压药情况下,非同一天3次诊室测得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中医诊断参照《高血压中医诊疗专家共识》[5]中肝阳上亢型,眩晕,头痛,耳鸣,性情急,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劳累及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40~75岁;(2)符合诊断标准;(3)高血压Ⅰ级、Ⅱ级。排除标准:(1)Ⅲ级高血压;(2)妊娠或哺乳期女性;(3)合并恶性肿瘤;(4)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继发性高血压;(6)难治性高血压;(7)对本次治疗用药过敏;(8)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影响药物代谢;(9)服用其他可能影响疗效判定的药物;(10)合并精神类疾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硝苯地平控释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5),30 mg/次,口服,1次/天,治疗3个月。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10 g,钩藤(后下)15 g、石决明(先煎)30 g,山栀子10 g,川牛膝10 g,仁仲10 g,益母草9 g,黄芩10 g,桑寄生10 g,夜交藤10 g,茯苓10 g,口苦目赤重者,加龙胆草10 g,丹皮10 g,夏枯草10 g;兼见腰膝酸软加枸杞10 g,生地黄10 g;兼见便秘,加大黄15 g,芒硝15 g;眩晕重者,加生龙骨(先煎)20 g,生牡蛎(先煎)20 g,上述药物均由神木市中医院提供,并统一煎煮,水煎400 ml,200 ml/次,1剂/天,早晚温服,治疗3个月。

1.5 临床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包括眩晕、头痛、耳鸣、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记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总分为各项积分相加,分值越高表示症候越严重。(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包括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在患者平静时,取卧位,用水银血压计测量右臂血压3次,取平均值。(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清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静脉血5 ml,其中ET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NO采用换算法,SOD采用酶法。(4)记录两组不良反应。

1.6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显效:DBP下降≥10 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mmHg。有效:DBP下降<10 mmHg,但达到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SBP下降≥30 mmHg,满足其中1条即可。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对照组χ2 P 42 42 14.26±1.17 13.89±1.20 1.431 0.078 6.34±0.95#7.69±0.81#▲7.008<0.01 34.057 27.753<0.01<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BP、SBP、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DBP、SBP变化(±s,mmHg)

表3 两组治疗前后DBP、SBP变化(±s,mmH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DBP t P SBP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42 42 4.033 3.542<0.01<0.01 3.650 2.338<0.01 0.011 t P 103.58±14.18 105.04±13.97 0.475 0.318 94.17±5.25#96.69±6.18#▲2.014 0.024 163.26±19.92 165.13±19.28 0.437 0.332 149.74±13.39#156.42±14.53#▲2.191 0.016

2.4 两组治疗前后NO、ET-1、SOD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NO、ET-1、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均降低,NO、SOD均升高,且观察组ET-1低于对照组(P<0.05),NO、SOD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O、ET、SOD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O、ET、SOD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NO(mmol/L) t P ET-1(pg/ml) t P SOD(mmmol/L)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42 42 16.597 9.029<0.01<0.01 16.241 14.154<0.01<0.01 19.627 12.823<0.01<0.01 t P 46.29±5.36 47.01±5.47 0.609 0.272 67.24±6.18#58.26±5.94a▲6.789<0.01 108.42±11.22 110.07±11.34 0.670 0.252 73.49±8.27#80.34±7.53#3.969<0.01 75.83±9.65 75.61±9.51 0.105 0.458 129.16±14.73#105.52±11.75#▲8.131<0.01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与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关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能形成统一结论,普遍认为与外周调控和中枢调控两方面有关。外周调控主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障碍、巨噬细胞极化、非编码RNA参与有关;中枢调控主要与下丘脑神经元钠通道、钾通道等有关[7]。临床治疗以积极控制血压,对症处理,预防靶器官受损等为基本思路。

本研究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该药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是治疗的一线用药,但部分患者在开始治疗时出现恶心、头痛、消化不良等副作用,影响治疗依从性。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广泛,高血压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学关于本病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甲骨文关于“疾首”的记载[8]。《黄帝内经》中关于本病的认识主要是从脏腑经络入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认为本病与气血冲逆于上,气机逆乱,上实下虚有关。《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指出本病多由虚而致。《金匮要略·妇妊娠病脉证并治》云:“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起则头眩”,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特殊时期高血压。目前,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久病体虚、年老体衰等多种因素有关,病变涉及肝、脾、肾,病机主要为肝阳上亢、痰饮内停、肾阴亏虚等。本研究纳入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肝为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若肝肾亏虚,水不涵木,阴不维阳,则肝阳上亢,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气火暴升,上扰头目,发为高血压。

基于上述认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天麻钩藤饮原方出自《杂病证治新义》,方中天麻、钩藤入肝经,可平肝熄风,天麻以定眩止晕为专长,钩藤以清肝热,熄肝风为主;石决明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川牛膝、益母草活血调血,牛膝还可引血下行,两药合用以助平肝熄风之功。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清热宁神,滋补肝肾之功。临床应用,根据患者兼证辨证用药,口苦目赤重,加龙胆草、丹皮、夏枯草,加强清肝经热盛;腰膝酸软加枸杞、生地黄,加强补肝肾,强筋骨,清热凉血养阴;便秘加大黄、芒硝,加强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眩晕重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加强重镇潜阳。

药理研究表明,天麻、钩藤、杜仲、黄芩等多种药物均具有降压作用,天麻主要有效成分为天麻素,可以通过降低ET,升高NO,发挥血管保护作用,并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降低SOD[9]。此外,天麻钩藤饮在改善头痛、头晕等伴随症状及保护靶器官方面也独具优势,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影响内分泌系统、抑制神经元交感神经等多种机制有关,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等优点,可修复高血压实验大鼠的血管损伤,缓解高血压造成的过氧化损伤,改善SOD相关蛋白表达[10]。

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95.23%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加用中药汤剂能提高整体有效率。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更具优势;治疗后,两组DBP、SBP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天麻钩藤饮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

NO、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细胞因子,高血压患者NO水平低于正常人群,ET水平高于健康人群。SOD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可清除自由基,避免损伤机体细胞,SOD水平随着血压升高而显著降低,并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加强抗氧化能力,对稳定病情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两组ET-1均降低,NO、SOD均升高,且观察组ET-1低于对照组(P<0.05),NO、SOD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天麻钩藤饮在保护细胞因子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用药安全方面,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加载治疗并不增加用药风险。

综上,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降压作用更明显,用药安全,具有保护细胞因子、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功效,值得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钩藤天麻证候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钩藤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清热平肝话钩藤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