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安全性鉴定检测及裂缝修复

2022-08-12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建筑 2022年9期
关键词:间距构件钢筋

魏 锴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安徽 合肥 230031)

1 概述

由于建筑领域发展势头迅猛,个别建筑企业开始重效益、轻质量,从而导致建筑质量问题频繁发生,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通过运用工程检测技术控制和维护建筑工程质量,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进行检测,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提升。调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否满足工程建设的设计和规范标准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重点,为此本文阐述案例中的解决方案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需求,并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本文对现场检测中出现的裂缝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修复处理。

2 案例分析

2.1 工程设计情况

该工程建筑面积4222.55m2,建筑高度8.550m(室外地面至房檐),建筑结构形式为地下1层、地上2层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五十年,工程建筑类别为二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抗震设防等级乙类,烈度七度,结构安全二级,框架抗震三级,建筑耐火二级,屋面防水一级,场地土类别Ⅱ类。

2.2 地基条件说明

本工程场地属于江淮波状平原地貌单元,微地貌属一级阶地,该场区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层素填土(Q4ml):该层颜色呈灰黄、灰褐色,松散~稍密,稍湿~湿,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植物根系,其中在塘的位置表部含0.3-0.5m厚淤泥、淤泥质土。该地质层在地基内分布非常普遍。

②-1层粉质粘土(Q4al+pl):本层呈浅灰黄、灰白、青灰色等,软塑状态,摇振反应无,光泽程度为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局部分布于地基内。

②-2层粉质粘土(Q4al+pl):本层呈灰黄、灰白色等,可塑状态,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属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黏土中含少量Fe、Mn质结核氧化物。本层属于局部分布。

③层粘土(Q3al+pl):本层呈灰黄、褐黄色,硬塑-坚硬状态,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为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含少量Fe、Mn质结核氧化物。该层在场地内属于局部分区缺失状态。

④-1层强风化细砂岩(J2y):本层呈紫红色,密实状态,其中组成的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较大,岩体破碎,有少量绢云母,其结构大部分破坏,层状结构可见,包括少量碎石及中风化碎块等。这一层广泛分布在地基内。

④-2层中风化细砂岩(J2y):本层呈棕红、褐红色,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等,钙质胶结。细砂结构,层状构造,完整程度属较完整,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钻孔揭露范围内未发现空洞、临空面、软弱夹层及破碎岩体等。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

2.3 地基基础现状调查

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关于鉴定程序的要求,经现场实地调查,结合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基础型式为筏板基础,地基土为粉质粘土,地基处理为夯实,地下水对混凝土和钢筋具有微腐蚀性,负2层中风化细砂岩为持力层,建筑场地地势平缓,无不良地质灾害记录,实际使用荷载不变,基础沉降未见基础差异沉降,地下室底板未见起拱、凹陷及裂缝等现象,调查结果未发现因基础沉降引起的地下室底板起拱、凹及裂缝等损伤现象。

2.4 建筑结构现状调查

该工程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平面布置、垂直方向和水平荷载构件布置合理,无附属结构,结构连接方式准确,无明显缺陷,为整体牢固性结构,未发现对结构构件性能有明显影响的损伤,抗侧力构件平面布置对称,垂直抗侧力构件连续,房屋无错层,二层现浇板板面发现裂缝(如图1所示),外墙体采用厚度200mm的蒸压加压块,M5混合砂浆砌筑,填充墙布置合理,与主体结构连接无异常。

图1 现场二层现浇板板面裂缝照片

3 工程实体质量检测情况

根据委托单位的委托要求,需对本项目进行主体结构安全性鉴定检测。

①现场测量的结构顶点侧向(水平)位移值均未超过《民用建筑物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的规定值,因此不适用于继续荷载的位移限值要求。

②根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和《回弹法泵送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DB34/T5012-2015)的有关规定,现场每层抽取3根柱子、3道顶梁混凝土构件,并用数字混凝土回弹仪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

③在墙柱、梁钢筋布置及截面尺寸现场抽取两层,每层依次抽取3根框架柱、3根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混凝土钢筋相关检测规范的有关规定和操作要求用钢筋定位仪和卷尺进一步测量框架柱的主筋数、箍筋间距和截面尺寸。

④现浇板钢筋配置及板厚情况,在工地现场随机抽取6块现浇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混凝土钢筋相关检测规范的有关规定和操作要求,采用钢筋位置测定仪、楼板测厚仪、钢卷尺等仪器对现浇板钢筋间距及板厚进行检测。

⑤被测现浇板情况,检测测区及需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板面测区凿除粉刷磨平至砼结构层测区位置需上下对应;板角斜向裂缝测区布置需在现浇板上下凿除粉刷磨平至混凝土结构层;梁测区布置,混凝土是泵送混凝土,则选取与被测现浇板同批次浇筑的一道梁布置回弹法检测测区(可为任意一个侧面和底面)。需凿除表面砂浆粉刷层并磨平至混凝土结构层。经现场调查被测顶板现浇板有明显裂缝,主要位于梁西侧近支座处,呈东西向近直线分布,裂缝未延伸至梁侧面,实测板底结构层最大裂缝宽度约为0.18mm。

⑥裂缝成因根据现浇板裂缝分布特征、现场施工质量检测及验算结果综合分析,被测顶现浇板裂缝主要由于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共同作用引起,委托单位对裂缝采取处理修复措施,由原设计单位根据报告提出具体处理方案,后期应采取为期6个月的裂缝观测,频次为每2个月观测1次。

⑦上部结构承载功能,材料强度抽检的12个混凝土构件,设计强度等级为C30,采用回弹法检测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在32.5MPa~35.8MPa之间;钢筋配置抽检6根框架柱,实测柱主筋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柱箍筋间距设计为(100/200)mm,实测钢筋平均间距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6道顶梁,梁底主筋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抽检框架梁箍筋设计间距为(100/200)mm、(100)mm,实测平均间距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抽检3块现浇板,板底钢筋设计间距150mm,实测平均间距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板面负筋设计间距为150mm,实测负筋平均间距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负筋保护层厚度在(18~37)mm之间。构件截面尺寸抽检,抽检6根框架柱,设计截面尺寸为(400×400)mm,实测截面尺寸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抽检6道顶梁,设计截面尺寸分别为(300×1530)mm、(200×380)mm、(300×780)mm、(300×680)mm,实测尺寸达到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抽检3块现浇板,设计板厚为120mm,实测板厚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⑧裂缝修复

根据设计要求对出现的构件裂缝、外观质量问题进行修复加固,主要结构加固内容如下:

A.对结构裂缝,使用改性环氧树脂对裂缝进行表面封闭处理;

B.对梁板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补强加固处理,本次加固施工内容为封(灌)缝、碳纤维布粘贴、增大截面(修复剪力墙)等。

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程序如下:原结构梁(板)在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施工前,应根据裂缝宽度对结构裂缝进行封、灌处理。原结构剪力墙在表面凿毛完成后,对宽度在0.3mm以上的裂缝采用改性环氧树脂对裂缝进行压力注入橡胶封闭处理。裂纹宽度小于0.3mm时,使用改性环氧树脂对裂纹进行表面封闭处理。裂纹宽度为0.3mm以上时,使用改性环氧树脂对裂纹进行压力注入凝胶密封处理。楼板碳纤维粘贴:在板底部双向粘贴一层碳纤维布,宽度200mm,中心间距400mm,在板面上粘贴1层碳纤维布,宽度200mm、中心间距400mm,必须严格根据设计图纸弹出碳纤维粘贴施工范围边线,设计图纸排出碳纤维粘贴施工范围界线,在原结构板混凝土结构表面凿毛时严格控制,不得超过该范围。

4 结论

①通过现场的检测和鉴定能够知道:检测开始前的地基基础鉴定资料查阅,地基基础设计资料、地质勘察资料是齐全和有效的,施工过程中设计未变更,使用过程中上部荷载未改变。地基基础未发现因基础沉降引起的地下室底板起拱、凹陷、开裂等损伤现象。根据地基基础承载能力通过验算基础承载能力符合标准要求,基础承载能力符合标准要求。综上,该建设工程地基的基础安全性等级可评定为Au级。

②上部承重结构鉴定经工程资料和上部结构现状调查,该工程上部承重结构设计资料、检验检测报告基本齐全、有效,未发现改造、加固、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受灾等记录资料的现象。该工程的平面形式、结构形式、层数、层高、柱网尺寸基本与设计一致。该工程未发现影响结构构件性能的缺陷和损伤。上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经验计算框架柱承载能力符合标准要求,框架梁承载能力符合标准要求。该工程结构整体牢固性,结构平面布置、竖向和水平承重构件布置合理,抗侧力构件平面布置对称,竖向抗侧力构件连续,形成完整的体系,且结构选型及传力路线设计正确,无房屋错层等对结构整体性不利影响因素,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现场测量结构顶点侧向(水平)位移,结构顶点侧向(水平)位移值均未超过《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不适于持续承载的位移限值要求。因此该工程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安全性等级可评定为Au级。

③鉴定单元评级:综上所述,该建筑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安全性综合评定等级为Asu级,不影响整体承载。

猜你喜欢

间距构件钢筋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BIM模型相连构件获取方法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截钢筋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算距离
基于离差的被动电磁装甲板间距优化分析
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