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具身程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

2022-08-12陈敏慧

科教导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程度学习者工具

陈敏慧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1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相关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课堂评价标准却存在滞后性,从而导致信息技术工具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误区。例如:太过注重信息技术工具,违背教育原则,全过程使用PPT进行教学和任务布置,完全不顾学习者的现实体验;无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学,单纯将信息技术工具作为课件展示用,造成信息技术工具浪费,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对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阻碍。

融入具身认知的信息化教学强调了课堂当中认知、身体与环境的耦合,属于新型教学形态。为信息化教学带来了新视角的同时,还顺理成章为技术工具提供了施展平台,共同改善了信息化教学的最终效果。

基于此,本研究在概述具身程度分级与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设置信息化教学中不同具身程度的实际教学操作。本文分析教学模式的要素与特征,并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整体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为弹性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理论概述

1.1 具身程度分级

具身认知着重强调认知、身体以及环境的交互影响,整体的交互空间对于课程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身认知的概念出现之前,离身认知一直占据着认知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离身认知认为身心分离,即认知的思想与身体的实体互无影响,两者之间并无本质上的联系。社会神经科学的研究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大脑本身并不能独立完成高级认知功能,大脑通过身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对于高级认知过程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心智的理解必须放到与身体的关系背景中,而这个身体是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身体”,即认知无法脱离身体而存在。具身认知作为近代认知科学的第二代核心内容,同时涉及教育学基础中的身体教学观和神经生物学。所以它不仅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一种研究方向,而且在其他学科领域也衍生出了一些基于该理论的设计应用。

其中,在教育教学领域方面,对于具身认知的探究热度也丝毫未减,尤其是近几年来对于不同程度具身认知的相关研究也打开了具身认知在教学领域中的新篇章。Glenberg 以动作内容一致性、身体参与度、沉浸的感知程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划分四级层次递增的具身程度。吕垚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在相同的学习活动中,分离出低具身与高具身,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来测试不同具身级别的学习效果。柴阳丽设置了面向具身认知的不同程度的学习环境,从1 度到4 度,随着具身程度的增大,学习者在课堂环境中更易获取具身经验。1 度强调无沉浸感、无手势、基本无运动;4 度则强调沉浸感极强、与知识内容相一致的动作、全身自由运动。因此,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笔者将感知—运动参与量、动作内容一致性以及沉浸感定位为本研究具身程度的三大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不同具身程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1.2 信息化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让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信息化教学也应运而生。钟志贤教授在其《信息化教学模式》一书中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定义为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模式不仅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信息技术这一要点,即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构建更有效的教学环境,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整体。

其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关键就是通过改善课堂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环境,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由传统课堂中的主导者变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注重学习空间的设置,包括教学空间和学习空间,涵盖了场所、资源、工具三大要素。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强调学习者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知识,对外界环境的知识进行自主选择,并在提取之后进行加工处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情境的创设,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协作式学习和创新性学习。除教学的一般特征之外,信息化教学也有个别化特征和创新性特征,即随着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每一类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适用范畴和应用框架。在选择信息化教学模式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要做到因“学”制宜、因“课”制宜,包括教学内容的背景和教学模式使用的范围等等。

而如今在现实课堂教学当中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大多只是基本的投影仪、幻灯机、视频展示台和多媒体计算机,仅有资金支撑较为充足的学校或研究实验室才会使用到智慧教室、互动系统等等前沿技术工具。此外,大多一线教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较少,信息技术素养较低。因此,如何根据师生现有的信息技术素养设计最优的教学模式并且有效运用在现实的课堂中是信息化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2 本研究不同具身程度设置

根据具身程度分级及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分析,现将具身程度分为三个层级,主要具身原理和实际信息化教学操作(详见表1,p53)。

3 教学模式构建

要探究不同程度的具身认知能够为教育教学带来怎样的研究价值,为课堂教学带来怎样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沿着相关研究轨迹进行摸索并得出结论。本研究将根据不同程度的具身认知构建动态的教学模式,以供实际学科教学运用。

3.1 构成要素

3.1.1 学习者认知

学习者认知作为课堂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引导着教师的教学方向,决定了教学的本质内涵。在具身性的信息化教学中,身体动作、技术工具和媒体资源相辅相成,共同为课程教学进程添砖加瓦。具像化教学内容、具像化教学活动、具像化教学评价为学习者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多感知交互机会,促进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加深认知图式,高效获取知识内容。

3.1.2 课堂身体参与

课堂身体参与作为具身认知融入信息化教学的独特特征,强调了身体动作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将身体动作作为联系技术工具与媒体资源和学习者之间关系的桥梁,为实现技术工具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机会。加大课堂身体参与也就是进一步改善了信息化教学课堂中技术工具的使用情况,同时,身体参与和技术工具与媒体资源双双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创造了更多课堂教学的可能性。

3.1.3 教学设计

在具身认知和技术工具的影响下,教学设计也随之变化,本研究模式主要从影响具身认知三大因素的最主要四个方面进行调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内容需注意与课堂身体参与动作的一致性,满足动作内容一致性的指标;教学环境则需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和媒体资源渲染沉浸式氛围,满足学生的具身体验;教学活动是教学整体过程中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部分,需要在前期设置更多相应的具身动作,满足师生、生生之间的具身交互;教学评价与反馈作为教学效果的“照妖镜”,需要即时传递交流师生之间的感受,满足课堂的动态交互。

3.1.4 技术工具与媒体资源

作为信息化教学的特色,如何高效运用技术工具与媒体资源却是一大难题,单一的运用方式和夸大的应用功能总是会让一线教师在智能技术的逻辑迷宫中迷失自我,不知是人类控制技术还是人类被技术控制。但具身性的教学课堂却为其提供了技术工具与媒体资源的最佳运用方法,结合身体与环境对学习者认知产生影响,极大地改善了技术工具与媒体资源的现有窘况。

表1 不同具身程度的具身原理及实际教学操作

3.2 功能特征

3.2.1 以“学生”为中心

信息化教学以素质教育为教育准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善用身体动作、技术工具、媒体资源,为学生开创一个自由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在“动中学”“学中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内容,在该教学模式下优化认知路径、深化认知图式,以期达到深刻的教学效果。

3.2.2 以“身体”为核心

具身性的信息化教学课堂以“身体”为核心,强调了身体动作对于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利用技术工具与媒体资源耦合身体动作与外在环境,具像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能直观习得知识内容。

3.2.3 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

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条件之一,同时也是信息化教学的目的之一。为达到“高效”两字,师生没有运用有效的方法,光有充足的信息技术设备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利用具体于身的方式,铺设灵活玩转信息技术设备资源的前提。

3.2.4 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交互属性

因师生的互动参与,教学课堂本就有动态交互的属性,却一直隐形潜伏在课堂之内无法显现。而技术工具与媒体资源和身体动作分别为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交互属性提供了显性的工具和平台,全方位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感知交互。

3.3 整体构建

以具身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身体运动结合技术工具与媒体资源对信息化教学效果进行干预影响。具身信息化教学模式将体现信息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双重的具身设计,通过要素之间协调运作,以最大化提升信息化教学效果为目标,构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效益最大化的具身信息化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图1 所示。

图1 不同具身程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教师托底为具身性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赋能,以学习者认知、技术工具与身体参与的耦合度、教学评价与反馈为轴,辅助该教学模式在社会环境与物理环境中维持动态平衡。学习者在此场域中形成感知交互,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其中,技术工具与身体参与的融合与学习者认知之间存在强化与反强化的关系,实现具身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证明了该研究模式的价值意义。同时,技术工具与身体参与以及学习者认知共同为教学评价与反馈提供线索,加强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再将其反馈回师生,有效改善师生交互的受阻局面,加深师生之间的层层交互。除此之外,模式内核之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活动及媒体资源的改变也会影响整体模式的平衡程度,需要教师进行精准把控。

在该教学模式的主要平台上,技术工具与身体参与之间的融合是亮点,教师可通过调节两者变量来影响内核之中的教学因素,以改变整体教学设计方向,在不同具身程度之间进行来回切换,实现弹性动态的具身性信息化教学模式,于现实教学中进行灵活选择并有效应用,以期最大化教学效果,成就信息化教学的又一新发展。

4 总结

本研究将具身认知融入信息化教学,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实现了新型认知理论与信息技术工具的融合,从而构建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以期为实际信息化教学提供弹性帮助,实现身体与认知融合的教学课堂。在具身认知视域下,完成信息化教学的进化发展。但本研究仅初步构建了不同具身程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并未深究不同具身程度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影响。后续的研究还需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不同具身程度的信息化教学效果,根据实施结果进一步完善该信息化教学模式,使之效果最优化。除此之外,作为新形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如何广泛将其应用至各学科课程,提高该模式的普适度,还有待深入挖掘和研究。

猜你喜欢

程度学习者工具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