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冲击下平遥古城文旅智慧化升级路径研究★

2022-08-11侯晓赫王金平

山西建筑 2022年16期
关键词:古城居民旅游

侯晓赫,刘 芳,王金平

(1.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江苏 苏州 215000;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0 引言

平遥古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平遥古城地处广州至恰克图的南北商路与汉唐形成的丝绸之路东端延长线的交汇处,由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从明朝中期以来,商业就得到长足发展,清道光三年,平遥成立了中国首个票号“日升昌”,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票号中心城市。晋商和本土居民开始着力营造理想城市居所,古城在清末时已初具规模[1]。现在的平遥古城几乎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城布局形态、院落空间结构、建筑技术以及建造材料,也极大程度呈现了汉民族当时杰出的商业形式、政治制度、审美情趣、民俗文化以及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2-4]。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外来文化对古城物质空间环境以及本土文化冲击剧烈。单纯的“文物式”技术保护方式难以应对古城发展的需要,对利益的追逐导致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矛盾日益激化,古城文化内涵逐渐丧失。传统旅游发展模式难以满足平遥古城“活态”保护与发展的目标。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更是对平遥古城的旅游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古城产业发展的单一性和脆弱性以及现有保护发展方式的弊病愈加明显,主要依赖于游客流动和线下游览服务的平遥古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亟待进行反思和修正。探索平遥古城文化旅游智慧化升级新模式势在必行。

1 平遥古城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剖析

1.1 人地关系疏离,文化内涵减弱

1986年平遥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后又于1997年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在肯定平遥文化遗产价值的同时,也给平遥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机会,与此同时也加速了“人-地关系”冲突。南大街、票号博物馆等旅游景点的相继开发更新了古城传统的空间功能,古城内部人口持续增长,并逐步向城外扩张,开始呈现“新旧分离”的发展模式(见图1)。随着古城内部人口向新城外部迁出,古城内的医疗、教育以及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也纷纷迁出。平遥古城服务当地居民的供给体系被切断,平遥古城的居住功能逐渐弱化。原住居民不再对自身居住的土地有文化认同感,对土地不再依恋,原住居民越来越少。旅游开发对本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二代居民”多看重经济收益大于文化保护,传承断层,最终导致人地分离的尴尬局面[5-6]。平遥古城的文化旅游提升的内涵是古城文化的复兴,人地关系疏离实质上是对人居型遗产价值的严重损害。

1.2 “居游”关系对立,文化主体流失

平遥古城作为人居型世界遗产完整地保留了某一特定群体生活场所,居民的生活是此类遗产的核心要素,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是将游客放在首要位置。一切以游客需求为前提,将居民与游客关系对立,致使矛盾激化。“居民-游客”冲突多方面暴露:商业设施去生活化、古城内商业形态单一、商业形式粗放,随处可见的民宿以及千篇一律的纪念品店代替了古城内原本极具生活气息的理发店、豆腐店、菜市场、修车店等商业设施,居民日常生活不再便利;居民生活隐私受到侵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往往希望深度体验当地生活状态,感受当地人文气息,古城旅游发展时未考虑到游客的文化旅游的深层需求并给予解决出口,导致游客贸然闯入居民生活区域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居民对自身文化丧失自信,过度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淡漠文化本体,忽略自身就是世界型遗产中最重要的保护者和参与者。而如今游客对古城旅游模式的需求早已从简单游览式转变为深度文化体验式,传统单一的文化旅游模式难以满足游客对平遥古城多元化、沉浸式游览的诉求。

1.3 旅游模式单一,产业韧性不足

21世纪初期,平遥古城完成了全面产业转型,第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旅游业大力发展。2019年平遥依赖旅游总收入高达209.7亿元,旅游业成为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2020年初,中国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旅游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国内旅游人数比上年同期减少30.22亿人次,下降52.1%,旅游带来的营收下降61.1%。平遥古城于1月23日关闭景区,订单退订率高达90%,超过80%的酒店和民宿停业,古城内部完全没有了往昔的繁华,平遥古城旅游产业受到重创[7]。传统旅游产业对外部环境依赖性较强,粗放的、忽略文化内涵的旅游发展模式破坏了古城原本的复杂性和居住性,导致其韧性不足、动态性差。在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难以通过自身文化引力和单一产业应对风险。

2 智慧化旅游升级的机遇

疫情常态化对平遥古城单一依托历史文化景观实体的旅游模式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疫情加速了旅游行业的洗牌,传统旅游模式由红利期向注重效率、质量的稳定期转变。古城内部同质化严重的纪念品商店、缺乏文化根基的“网红店”、管理松散的自营民宿、产品与服务质量低的餐饮等业态将会被淘汰,而根植于文化、关注用户需求、注重品牌管理的新型产业会在挑战中迎来新发展。疫情的冲击也给了平遥古城旅游发展停下来反思、修正的机会:充分认知平遥古城的文化属性,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挖潜内在文化价值,以文化存续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深入了解游客需求,转变粗放式的游览模式,创新深度游览模式,增加用户体验感及文化旅游参与度;加快推进线上文化旅游的发展,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完成平遥智慧化旅游升级。

3 文化旅游智慧化升级路径探索

3.1 搭建文化牵引机制

文化作为平遥古城的灵魂,一直是平遥古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居民和游客之间的根本链接。搭建“双主体”的文化牵引机制是完成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不同价值主体的物质精神需求各不相同,各方对文化倾向及共情能力取决于文化的传播形式以及角色的设定。居民作为古城的主人,是古城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古城文化的塑造者,居民在对古城文化有充分认知产生文化自信后成为古城文化的输出者。游客作为古城的客人,是文化的主要体验者,也是古城文化的吸取者,在深度游览感知古城文化后,游客会主动进行线上分享或线下传播,成为古城文化的二次输出者(见图2)。

3.2 提取“活态点”构建认知地图

在“双主体”文化牵引机制构建后,对古城文化基因要素进行深层次识别和研判。平遥古城的文化基因要素常复杂多样,参考巴拉瑞特城市历史景观数字化实践方法,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表达遗产活态点的电子档案或文件用以支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形成独特的具有平遥古城特色的数字文化遗产的认知地图[8]。其搭建依据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文本资料,如地方志、县志、族谱、古籍等;二是居民采访,口述历史事件、空间记忆、民俗文化、市井文化;三是游客调研,文化感知的增强点、抓取网络数据评价兴趣点、热力图等途径获取。并将其分类为晋商文化要素、市井文化要素、民俗文化要素,将要素分层级落实在平遥古城物质化空间上,对不同时期城市形态进行考证,叠加入数据库,并保证实现数据库的周期动态修正。提取“日升昌”“市楼”、南城门、城隍庙、文庙、鸡市口等“活态点”。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地图开通多效窗口,游客主体可通过端口参与对认知地图进行反馈,文化体验感较好的活态点予以评价。居民主体的诉求端口与规划端口的密切联系,参与活态点的调整和规划,从而为古城的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3 建构线下沉浸式体验模式

“五感”沉浸式体验方式是线下文化旅游智慧化升级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文化旅游体验模式,主要靠两感或三感进行,在面对平遥古城这一庞大的、连通性较为复杂的文化综合体,显然过为单一,难以适应文化旅游产业智慧化升级的要求,人在感受活态变化的文化多维体时,必然需要“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协调配合才能充分感知文化的真实性。以文化牵引机制为基础,提出沉浸式五感体验设计思路,居民、游客共同参与,真正实现文化良性交往。

五感沉浸式体验模式主要依托情景剧本展现,首先确定可利用的活态文化点,基于认知地图数据库,提炼主要街巷的叙事文化空间。对照叠加筛选出“活态点”,进行线下文化旅游的沉浸式体验升级,主要过程有:物质实体生动化——通过还原历史场景,还原票号、镖局、宅园的历史变迁及家族传承,还原晋商文化;抽象文化具体化——以参与表演的形式,如又见平遥剧场展现真实的历史故事,或者将舞台转变到整个平遥古城,体现最真实的民俗、市井文化等;体验路径明确化——根据不同体验主题和风格,选出不同的体验路径;最后明确游客主体和居民主体的角色。居民主体在沉浸式体验模式中主要以本土居民、商家、演绎者的形象出现。游客主要是体验、感知、学习的融入者形象,并可担任不同的话本角色。

3.4 实现线上游览“子模式”搭建

以线下旅游为母本,尝试搭建数字平遥网络线上游览“子模式”。“子模式”以认知地图的数据库为基础进行搭建,依托信息技术、云技术、移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展开,通过五维数字扫描、全息投影、网页全景浏览、智能穿戴体验、移动端APP打造等形式,突破平遥古城旅游的时空限制,实现游客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终端设备进行深层次文化体验旅游的目的。并且游客可以通过线上实现观光、体验、购物、运动、游戏等多重属性的旅游要求,居民也可通过该模式,实现与游客的交互。线上线下的双重文化体验模式使平遥古城旅游发展更具韧性,更多人可以参与到旅游中,感受平遥古城文化内涵,从而推动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实现古城智慧化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人居遗产的典范,集晋商文化、市井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粗放的旅游发展模式忽视了平遥古城的文化本底。疫情爆发后,其旅游发展模式弊病暴露愈加明显,本研究通过对平遥古城的旅游发展现状问题的剖析,以平遥古城的文化复兴作为研究的纵向内涵,以“双主体”文化牵引机制为基础,积极回应和解决现状瓶颈问题,创新性提出线下“五感”沉浸式旅游体验模式与线上数字“子模式”融合发展的文化旅游智慧化升级策略,对平遥古城的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旅游发展有积极意义。

虽然“五感”沉浸体验模式以及线上数字旅游“子模式”的构建还处在理论模式研究,未有相关实践检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本研究仍希望为同处文化旅游发展困境中的众多历史文化古城提供文化旅游升级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注:此文来源于专家荐稿。

猜你喜欢

古城居民旅游
石器时代的居民
通海古城缀记
凝眸古城淮安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高台居民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