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2022-08-11赵丽华崔占香范学玲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全过程审计工作公立医院

赵丽华,崔占香,范学玲

(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潍坊 261031;2.山东省审计科学研究院,济南 250012)

1 引言

由于公立医院建设工程项目比较复杂,加强公立医院基建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其监督力度,有利于促进医院整体效益的提升[1]。审计的任务和难度不断加大,审计风险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基建工程审计质量,公立医院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防控十分迫切。

2 F 公立医院基建工程基本情况

近10 余年来,F 公立医院基建工程蓬勃发展,截至2021年年底,F 公立医院开展了门诊医技综合楼工程、综合教学楼工程等大型基建项目,工程投资额约10 亿元。

3 全过程跟踪审计新模式应用与效用

3.1 全过程跟踪审计应用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建工程建设,F 公立医院自2007年开始探索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新模式,通过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的方式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医院审计部进行监督、指导。

后续建设的基建工程也沿用了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并根据基建工程项目特点进行审计工作方式创新。2018 年新开工建设的教研楼工程中,全过程跟踪审计不依赖外部审计的力量,而是以内部审计为主,外部审计为辅,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跟踪审计小组通过持续监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形成审计监督—发现问题—进行反馈—整改落实的长效追踪管理机制。

3.2 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保证措施

3.2.1 严把中介机构选聘关,确保审计团队质量

首先,充分做好审计招标前期准备工作,会同招标部门制订科学合理的审计招标工作方案、控制价和招标文件。其次,要加强评标管理工作,增加项目组面试答辩环节,选取跟踪审计经验丰富的项目团队。

3.2.2 关键节点重点把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公立医院基建工程建设期一般为1~3 年,为防止跟踪审计松散懈怠,医院审计部明确审计关键节点,不定期进行过程管理,避免了与管理公司、监理重复工作内容交叉,提高了跟踪审计工作效率。

3.2.3 重视成本控制审计,最大限度节地约工程成本

加大对隐蔽工程、设计变更签证、主要材料设备、工程质量和安全、工程计量等成本控制关键环节的审计力度,及时反馈审计发现问题,避免高价结算、虚假结算和结算审计认定困难等问题。

4 全过程跟踪审计成效

通过十几年的实践应用,总体运行良好,跟踪审计成效比较明显。实现了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前、中、后3 个阶段的全过程管控,进一步规范了F 医院基建工程建设管理。基建工程造价控制良好,节约建设投资达1 亿元,直接凸显了经济效益,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率90%以上,基建工程内控管理水平提升,促进了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隐性效益明显。

5 实施过程中的审计风险识别和分析

5.1 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具体表现形式

2009 年,中国审计学会跟踪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总结审计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审计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5种:制度风险、信息风险、技术风险、独立性风险、执业道德风险[2]。

本研究通过根据F 公立医院在全过程跟踪审计各个阶段风险分布状况情况归纳总结出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具体表现形式,见表1。

表1 F 公立医院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具体表现

5.2 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5.2.1 全过程跟踪审计标准化体系建设仍需完善

目前,F 公立医院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具体实施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医院制定的《建设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执行,缺乏具体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相关指导性文件和操作指南,未形成完整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指导体系,审计工作人员一般依据以往跟踪审计经验组织实施,审计人员执业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

5.2.2 医院工程内部控制管理待加强

F 公立医院于2019 年制定了《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工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了医院工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医院工程项目规范管理实施。但在内控制度执行和检查中力度不够,制度制定流于形式,工程内部控制风险管控广度和深度不足,工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比较薄弱。

5.2.3 全过程跟踪审计职能定位不清

全过程跟踪审计使事后审计模式下的审计人员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一直活跃于工程项目的各个关键节点。但由于频繁介入工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若是权责定位把握不准,就会变成工程项目决策者,偏离了监督评价服务职能定位,审计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5.2.4 工程参建方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偏差

面对紧张的建设工期,工程各参建方往往无暇顾及建设过程中的纰漏,更关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参建方甚至将全过程跟踪审计同监理职责混淆,认为产生了不必要的重复性监督工作,这种认识和做法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职能定位相违背,全过程跟踪审计环境待改善,不利于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5.2.5 全过程跟踪审计力量比较薄弱

F 公立医院全过程跟踪审计小组一般无法满足庞大而艰巨的跟踪审计工作任务,同时受政策法规、制度规范、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影响,审计人员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更新,而且由于医院手术室净化工程等专业工程特殊性,需要审计人员同样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这无疑增加了跟踪审计难度,并造成复合型人才缺失。

5.2.6 对协审单位的质量控制力度不足

由于F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力量不足,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往往选聘社会中介机构协助审计,而具有丰富医院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经验且专业人员配备齐全的社会中介机构较少,审计人员流动性大,协审单位审计质量保证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再者内部审计对协审单位管理不足,跟踪审计质量降低。

6 公立医院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6.1 完善全过程跟踪审计标准化体系建设

公立医院通过制定相关指导性文件和操作指南,确定跟踪审计范围和工作流程,完善全过程跟踪审计标准化体系,首先,能够使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工程审计质量;其次,可以提高工程参建方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最后,可以让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流程、质控等标准统一,能够起到指导科学、规范开展审计工作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审计效能、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审计工作风险的目的。

6.2 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

公立医院应强化内部控制管理,首先,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和流程,健全公立医院内控评价相关体系;其次,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检查力度,加大整改反馈力度,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做到持续改进;最后,以风险为导向,加大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力度,通过基建工程高发风险点确定工程内部控制点,进行重点把控。

6.3 优化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

为了保持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要增强医院顶层的审计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从而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其次,要做到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独立,建立由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平行于其他医院行政科室,从形式上真正做到独立;最后,设审计委员会。过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的优化配置,取得了职责权限和专业技术双重支持和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而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

6.4 加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公立医院要加强自身内部审计力量建设力度,充实内部审计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风险。首先,是优化内部审计知识结构,增强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专业人才,提高内部审计知识认知层次,人才呈多元化发展;其次,加强外部交流培训,学习先进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专业水平;最后,通过“业务交流”“以审代训”等途径方式,让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全面掌握各层面审计工作流程,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审计队伍。

6.5 建立健全对协审单位的管理评价体系

公立医院要加强对协审单位的管理,建立健全业务外包管理评价体系,提高跟踪审计质量。首先,制定修缮审计业务外包管理相关制度,作为监督协审单位审计工作的依据;其次,对协审单位完成审计工作后提交的审计报告、跟踪工作日记和工程量计算书等审计材料进行复核,必要时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审计结果进行复核,对协审工作行程再监督;最后,在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时加强对协审单位务的专业性、响应速度、协调沟通能力、审计报告质量以及审计费用计取的合理性等指标进行考核评价,以此作为医院下次招标的参考依据。

7 结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基建工程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对提高审计效率、促进公立医院管理规范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成因分析,探讨出具体的风险防范策略,以期能达到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目的。

猜你喜欢

全过程审计工作公立医院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试析公立医院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