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开发影响下的肇兴侗寨人居环境变迁研究

2022-08-11吴忠军梁景慧梁福兴

关键词:侗寨圈层人居

吴忠军,梁景慧,梁福兴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最早提出了“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的概念,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最早是由吴良镛[1]院士在其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阐释了聚落、建筑、人居与环境的圈层结构协调理论。近年来,国内学者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围绕人居环境演变不断展开创新研究。龚伟等[2]关注传统乡村聚落、民居、土地等人居环境演化机制问题;王汉超等[3]探讨了村庄廊道、农田基质和生活文化的特征成因及演化过程;李伯华等[4]阐释了传统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特征、演化过程和调控机制,分析了乡村“三生空间”的演化机理;包蓉等[5]对传统村落的演进特征、形态内涵和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俞晓牮等[6]认为乡村人居环境的演化进程有其内在的自组织特性。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初见成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乡村人居环境的生态化、产业化和高质量发展,继续成为学界、业界探究和实践的热点。

我国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人居环境,是各地区少数民族在特定生态环境和特种生计模式下经长期调适磨合所创造的“天人地水”共生系统,具有特定的生态智慧、功能结构和演化特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极具地方特色和传统智慧的少数民族传统人居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聚落空间和社会结构等都在发生改变。李小永等[7]认为,传统农耕与旅游商业的相互嵌套,是民族村寨人居环境变迁的显著特征;徐冬等[8]认为旅游商业的嵌入,迫使农耕社会空间、社区生活空间转化为旅游商业空间;还有学者[9-10]认为,旅游商业行为诱发了地方民族村寨人居环境出现社会空间契约化、物理空间商品化、文化空间异质化和生态空间失调化等现象。为探寻地方民族旅游村寨传统人居环境变迁的规律,笔者选取黔东南的肇兴侗寨为个案,通过1970年和2007年的文献回顾、图片对比以及2021年的实地调查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在旅游开发影响下乡村传统人居环境变迁造成的问题,提出通过政策引导和人工干预等手段,保持乡村人居环境的传统特性、生态智慧和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策略。

一、肇兴侗寨传统人居环境概况

1.稻作农耕人居环境圈层

20世纪70年代以前,地处黔东南深山谷地的肇兴侗寨,保持着相对封闭的侗族传统社会生活形态,内部自给自足的梯田稻作、禽畜饲养、山地营林与织染手工相结合,是其生计模式的典型特征。由仁、义、礼、智、信五大房族构成肇兴侗寨存续至今的五大族团人居聚落。每个族团均以各自的鼓楼、鼓楼坪和戏台为中心,由溪河与风雨桥相互区隔形成相对独立的房族聚落。其中,处于中心位置的礼团鼓楼、鼓楼坪和萨坛,是其他四大房族的分化源地和凝聚核心。具有共祖血缘关系的五大族团沿着溪谷蜿蜒铺展,构成肇兴侗寨人居环境的第一圈层——村寨族团圈层;溪谷两端的低平稻田、坡地梯田和风水林带,构成肇兴侗寨人居环境的第二圈层——农田生态圈层;周边山坡梯田、薪材牧场、村寨墓地和经济林地(主要是油茶、油桐和杉林),构成肇兴侗寨人居环境的第三圈层——梯田林牧圈层;远处分水岭区域属于草药采集、捕鼠狩猎和水源林木区域,构成肇兴侗寨人居环境的第四圈层——荒山林木水源圈层(见图1)。

肇兴侗寨传统人居环境的圈层结构模式,是千百年来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稻作农

图1 肇兴侗寨传统人居环境圈层结构示意图

耕生计、族团聚落结构、血缘共祖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调适磨合的产物,构成了肇兴侗寨自然与人文相辅相成的最具典型特征的传统人居环境与生态景观元素组合形态。

2.自然生态资源维护利用

深山溪谷、滨水聚落、稻作农耕,是肇兴侗寨传统人居环境的生计基础,因此,当地侗族居民世代注重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的维护。肇兴侗寨东面的弄抱山、南面的麒麟山、北面的虎形山(七背山)、西面的西关山等外围圈层(见图2),一直是重点维护的生态环境资源区域,这里是山坡和溪谷稻田的主要水源林地。在南面的麒麟山,肇兴侗寨与分化形成的己伦侗寨订立有山林封禁“款约”(村规民约),禁止砍伐林木、采集狩猎、辟地采石;东面的弄抱山,地处堂安和厦格两寨境内,是肇兴、堂安、厦格三寨共有的稻田水源林地,三寨同样订立了封禁规约;西面的西关山,地属肇兴侗寨,自古封禁,形同圣山;北面的虎形山,土薄石多,林木稀疏,肇兴侗寨村民便在山腰、山头种植油茶,遍植杉木,营林备料,建设多处林场。除风水林和经济林之外,肇兴侗寨还在村寨周边的村口、山坳、坡地、台地大量保留以枫香树为主、以杂木林为辅的“保寨树”,如宕宫山枫林、肇兴中学东侧凤凰山森林、智团后山竹木林、礼团后山枫林等。

自唐宋时期以来,从两广交界处迁居都柳江流域上游地区的侗族群体,始终保持着深山溪谷稻作农耕的生计模式。其中,肇兴侗寨随着人口增长,持续向周边区域分化辟垦梯田,复制衍生出堂安、厦格、纪堂、岑所等同样模式的侗族村寨,并以“款约”的形式结成同祖共生的联盟关系。自明清时期以来,肇兴侗寨东西两端较为平缓的溪谷的开垦已到极致,东侧高坡陆续被辟垦为“千丘梯田”区域,如今层层叠叠的梯田一直延绵至高山坳口区域,只要有水灌溉或天雨足以种稻之处,都已开垦成为梯田,并与堂安、厦格、纪堂、岑所4个行政村、数千户农田连片,形成约4 hm2的“万丘梯田”景观。侗族村民还设法在较为宽平的梯田里养殖荷花鱼、鸡鸭鹅,利用田埂种植瓜豆、蔬菜,以有限的土地换取最大的粮食产出。房前屋后无法引水灌溉的坡地,多种植果木、竹笋和瓜菜等农作物。山边地角培育杉木、毛竹、油茶等经济林木,以供日常家用或售卖增加收入。

图2 肇兴侗寨生态环境资源区块分布

3.村寨建筑风貌协调

20世纪80年代以前,肇兴侗寨的民居建筑始终保持着清一色的传统干栏木楼建筑样式,五团聚落范围内,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使用杉木排架建造而成,斜坡瓦顶,柱廊凌空,古朴雅致。五团村寨环围在山间溪谷之中,呈“溪峒行船”之象,承载着千家万户,由西向东延伸。为使“大船”昂首稳健向前,肇兴侗寨始终遵循着传统的建筑营造法则:“船尾”的鼓楼要建得高大,“船头”的鼓楼要建得低矮,5座鼓楼无论高矮,都必须高过水平线上所有的民居建筑,形同帆船。因为担心“船体超重”而导致“翻船沉没”,肇兴侗寨不允许修建青砖大瓦房,所有民居建筑均保持三间二层半的传统吊脚楼样式,旁加低于主楼的偏厦或侧房,正侧立面错落有致,无论从谁家楼上都可眺望凌空高耸、宝阁飞檐、层层迭起的鼓楼和殿堂式戏台,村寨建筑景观协调而和谐。直到20世纪80年代,肇兴乡政府在寨西建造砖混楼房,才打破了传统禁忌。

肇兴侗寨凌空高挑的传统吊脚楼建筑材料及其营造法式,非常适应黔东南都柳江流域山高林密、湿润多雨、冷热交替的山地河谷气候特征,充分满足防潮祛湿的需求。吊脚楼的屋面形式,有两面坡、悬山顶加披檐和四面坡、歇山顶加侧房两种形式,屋檐较深,利于排水,可防风雨,屋面覆盖青瓦或木皮,古朴而粗犷。吊脚楼凌空立柱,以石础连接地面,屋基柱础均为石料,不惧汛期涨水、地表潮湿,可以有效防止腐蚀。吊脚楼板壁、木柱粉刷桐油,以增强杉木材料的防水防腐和耐久性能。油桐就近种植于村寨四周山坡,就地取材,成本低廉,生态环保。肇兴侗寨传统民居建筑的古朴优雅,还体现在侗族特色鲜明的檐口、门廊、窗户、板梯、格栅、穿枋和白色檐脊线等建筑要件的装饰上[11]。肇兴侗寨最具特色的公共建筑群,就是重檐宝阁、楼廊彩绘式风雨桥,凌空挺拔、重檐宝阁、八脊飞鸟式鼓楼,高台殿阁、大坡瓦顶、剧本彩绘式广场戏台,外加高墙围合、土台铺垫、黄杨绿植式萨坛建筑,五团侗式公共建筑群错落布列于一寨的景观为肇兴侗寨所独有。

4.生活节律张弛有度

肇兴侗寨传统的生产生活节律,遵循自然天成的稻作农耕时序推进。山高水冷,单季稻作,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生态、生产、生活节奏完全按照生态结构、生态时序以年为周期自然延续着[12]。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肇兴侗寨的对外交通较为封闭,受外界生产生活节律的干扰不大。有限的耕地上单季稻种植之余,每年留下大量的农闲时间,多用于山地营林、园圃种植、田塘养鱼、禽畜牧养、手工织染和舂米制茶等生产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寨内因互助往来、集体劳作、婚丧嫁娶,形成了侗族风情浓郁的亲缘集体社会。

二、旅游开发引起的人居环境变迁

1.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旅游开发前,人居环境处于原真状态:家家户户堆满杂物,楼上楼下人畜混居,猪牛粪便随处可见,池塘河岸靛蓝发臭,染布废水污染河道,溪流沟渠垃圾淤堵,老旧房屋东倒西歪,人居环境极差。村寨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就是整治五团内外“脏乱差”的人居环境。乡政府历经3年时间,投资3 000余万元,初步完成了环境卫生清理、街巷道路硬化、石板花街铺设、国家电网连通、鼓楼表演场地等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建设。2003年,世纪风华公司进驻,投资3 500万元,重点完成了河岸水坝整治、三线管网下地、消防引水工程、景点服务项目建设。从2006年开始,肇兴侗寨人居环境朝着水景营造、道路美化、宾馆修建等方向发展。肇兴河两岸修整步道、骑楼、小桥和临水木楼等旅游接待设施,增设仿木栏杆、植物花箱;河道增筑跌水拦坝和亲水平台;拓宽侗寨路网,采用青石板、卵石块等传统材料丰富路面铺装效果。肇兴侗寨人居环境变得优美整洁,旅游休闲活动逐渐嵌入,肇兴侗寨传统人居环境朝着整洁美化的方向发展[13]。

2.旅游环境增量扩容

2003年旅游开发后,食、宿、行、游、购、娱六要素嵌入侗寨遇到了空间容量严重不足的问题。2008年,申请建设旅馆的村民达80余户,原建的乡镇中小学校舍、农贸市场、乡镇卫生院等突兀的砖混建筑难以迁移扩容。2010年,厦蓉高速通车,游客成倍涌入,村民违建风气兴起,世纪风华公司原计划将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要素直接嵌入侗寨的设想破灭,游客量大幅下滑。2013年,世纪风华公司退出,肇兴撤乡建镇,镇政府被迫以巨资回购,并成立肇兴旅游发展公司(以下简称“旅游公司”)接管景区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通过镇政府、旅游公司、景区管委会共同管理,融投资近10亿元,将停车场、游客中心、购物中心等接待设施项目西移4 km至归杩新区,直接对接高速、高铁、机场进行建设,将肇兴河谷作为旅游缓冲过渡带实施景观建设,疏解肇兴侗寨组团空间,将肇兴小学、幼儿园等迁至南山坡谷区域,对原中小学、乡政府、农贸市场等砖混建筑全面进行风貌改造和功能转换,集中力量打造“千户侗寨”景区,五团侗寨系列化推出老街、商铺、餐馆、客栈、民宿、酒店等项目,在侗寨组团与旅游通道之间,建设水景公园和演艺中心,释放压力,增强活力(见图3)。

图3 肇兴侗寨旅游空间结构疏解拓展示意图

三、旅游开发带来的人居环境问题

肇兴侗寨旅游开发经历了原态萌芽期(1982—1995年)、谨慎探索期(1995—2003年)、资本强势期(2003—2008年)、矛盾爆发期(2008—2013年)、反思调整期(2013—2019年)5个阶段。2017年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培育名单,2018年入选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魅力榜,2020年被中国文旅景区MBI评为中国4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与此同时,在旅游开发影响下,肇兴侗寨人居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1.传统建筑美感异化

作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肇兴侗寨的木质建筑和文化内涵是最大的旅游吸引物,需要实行严格保护。当地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是受旅游商业需求影响,侗族传统建筑风貌还是出现了大量异化现象。虽然鼓楼、戏台、风雨桥、萨坛等公共建筑的传统规制、造型色彩仍保持原态,但是村民、商户为了经营空间效益最大化,建房装修普遍顶着11 m限高推进,民宿、客栈、餐馆、商铺等新修建筑与鼓楼、戏台、风雨桥等传统建筑原有的高低错落、通透围合和层次协调逐渐弱化。砖混建筑立面装饰明亮化,吊脚楼特征和色调古朴雅致感逐渐缺失。层檐、过廊、穿枋等构件普遍消失,商户试图以所谓的“个性化装修”夺人眼球,外立面风格纷杂、凌乱、拥堵,缺乏原真性与和谐感(见图4、图5)。

图4 1970年与2021年建筑外立面的变化对比

2.侗乡生活情调淡化

乡村性突出表现在以农耕生活为核心的系统性和典型性上。2018年前,肇兴侗寨五团房族还保持着传统的亲族互助、传统节庆、婚丧嫁娶、萨坛祭祀、歌舞娱乐的生活模式。

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效应助推肇兴侗寨旅游呈现“井喷”态势,引发了大量商户涌入,肇兴侗寨木楼、铺面、场地承租转建民宿、客栈、餐馆、商铺,众多村民由农户变为租户并与稻作农耕脱离,自然生活节律消弭。多年持续的旅游营商生活冲击着五团亲族以情感为纽带的传统社会形态,侗族传统歌舞娱乐、婚丧嫁娶和传统节庆成为迎合游客的商业表演,传统意义的侗乡开始转换成为侗族风情商旅小镇。

图5 2007年与2019年的鼓楼与民居建筑协调性对比

3.圈层结构功能弱化

肇兴侗寨的五团聚落空间,相互之间都曾有间隔距离,随着立户渐多,族团穿插融合,族团界限已经很难分清(见图6)。乡道公路穿寨而过,第一圈层的鼓楼向心力受到干扰;第二圈层风水景观林区,在国有林场时期遭到过度砍伐,20世纪80年代重归侗寨后逐渐得到恢复,但生态圈层作用仍不如前;第三圈层的山坡梯田景观,因山高路远、来往不便、劳动强度大、农业产出少、旅游收入多等原因,保护利用强度有所衰减,梯田景观美感不足,瑰丽壮观程度不及周边非旅游侗寨,梯田或转种果蔬或闲置荒芜。肇兴侗寨村民开始从传统农耕生计模式转向旅游营商生计模式。

图6 1970年与2017年肇兴侗寨五团房族空间格局的变迁对比

四、肇兴侗寨商旅与人居环境共生策略

1.修复侗寨人居环境圈层结构

(1)景观化山坡梯田圈层。侗族稻鱼鸭山坡梯田生态系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遗产保护对象,也是宝贵的旅游景观资源。借鉴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的经验,采取两种途径恢复肇兴侗寨传统稻鱼鸭山坡梯田圈层功能:一是组织难以直接参与旅游营商的侗寨农户,组成稻鱼鸭梯田景观化种植队伍,规模化复垦梯田,种稻养鱼养鸭养鸡,获取高额旅游分红;二是将旅游营商农户的闲荒梯田流转为公共资产,交由旅游公司对侗族稻鱼鸭梯田旅游景观进行产业化耕营,并与堂安、厦格、纪堂、岑所等侗寨梯田连片发展。

(2)康养化林木圈层。侗族通过村规民约、封禁碑来约束村民的行为,现阶段,需要结合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整理和订立新的村规民约。除了保留村规民约和封禁碑中禁止乱砍滥伐风景林、薪炭林的罚款、补种措施外,还需要增加因为旅游发展而产生的新内容。以康养休闲旅游为出发点,精心打造休闲度假项目,奖励、补贴营林绿化贡献者,充分发挥侗族传统营林智慧和现代科学技术优势,活态化、整体性保护利用肇兴侗寨农业文化景观遗产和人居环境赖以存续的林木圈层体系(见图7)。

图7 肇兴侗寨人居环境的圈层规划示意图

2.保护侗寨传统建筑的原真性

侗族传统建筑是中华建筑文化的瑰宝,政府主导是传统建筑景观得以保护、发掘和利用的前提,镇政府、景区管委会和旅游公司应划定古村保护区,严格管控传统建筑群保护,发挥本土工匠与现代设计师的合力,采用“传统+现代”的手法,在保持传统建筑的结构、材料、色彩、装饰、形制和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强化对传统鼓楼、戏台、风雨桥、萨坛和传统民居等标志性建筑的正确维护和留存,充分发挥寨老、款约和传统工匠对古村脉络和古建维护的权威作用,保护侗寨传统建筑的原真性。

3.深化侗寨传统生活情态内涵

肇兴侗寨传统生活情态和环境氛围,原本是一个完整而典型的结构系统,也是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和关键。侗寨家庭空间、公共空间和社会空间,是侗族传统生活情态及其内涵最为浓郁的区域。五团鼓楼、风雨桥、萨坛、戏台广场等公共空间原本是促进寨内团结、彰显主客关系、促进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需要与景观湖、演艺中心的展演空间相辅相成。肇兴旅游商业街建设,需要充分展现侗族禾晾、谷仓、工坊、染坊等生产生活空间的情态和氛围,尽可能保留侗族传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活态传承功能,尽可能将旅游营商环境、传统农耕生活、四时节律之美和谐地融入侗寨的社会生活。

五、结 语

肇兴侗寨人居环境变迁经历了原态延续、遗产保护、尝试开发、资本冲击、整体失序、扩容缓解等探索发展过程。空间扩容极大地缓解了肇兴侗寨人居环境局促问题,但是并未真正解决传统人居环境与商旅环境相互嵌套磨合的内生协调性问题。商旅环境的强势嵌入,可能带来传统人居环境让渡、松动甚至解体的风险。要想真正实现传统人居环境与商旅环境的全面磨合调适并走向和谐共存,一方面需要从传统人居环境的圈层结构和营建法则等角度进行功能性维护和调适性处理,另一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传统农耕生计模式与新型商旅生计模式的嵌套磨合与调适处理。旅游开发影响下,肇兴侗寨的生计模式、社会情态、空间容量以及游客需求、商旅业态、营管模式等发生急剧转换,造成建筑样式、空间布局、圈层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变迁,这些都是表层结构的解构与重构现象,其潜在的社会情态和文化结构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解决。

猜你喜欢

侗寨圈层人居
最美城市“绿化带”
产品力时代,保利发展控股全面进阶健康美好人居
漫画哲理
侗乡端午粽飘香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圈层化传播探析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侗寨春晓》创作浅谈
苗乡侗寨乒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