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西茶文化对比

2022-08-11张守锐

福建茶叶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西英语翻译茶文化

张守锐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西方国家对于茶的了解,往往体现在香醇的滋味及浓厚的香味上,茶最早起源于中国,基于我国茶文化同西方国家文化的碰撞,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独特的茶文化,比如英国红茶被翻译成black tea等。在中西茶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进一步打破了跨文化交流窗口,这对现阶段中西茶文化翻译而言,实际进行交流时,常常会出现碰撞及误解,根据对方的语言系统来看,其中并未涉及到文化性表达方式以及历史性表达方式,这是现阶段英语翻译教学的难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双方的人文习俗及社会发展差异等。针对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来看,中西茶文化形式是比较多的,且内容也十分丰富,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

1 中西茶文化对比分析

根据中西茶文化对比,可以得知双方不但文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表达方式上也是各不相同的。

1.1 中西茶文化差异

针对中西茶文化存在的差异来看,中西茶叶的发源地是不同的,在茶叶分类上也存在着差异,并且双方的交流方式也各不相同,文章主要针对这三点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所示,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1.1.1 茶叶发源地不同。针对茶叶起源来看,它最早是在中国出现,基于经济及文化的深入发展,再加之交通工具的成熟,还有近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促使茶逐渐进入世界各国。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习惯饮茶,但是根据茶叶起源,能够得知茶叶最早来自神农尝百草,最开始茶叶是被当做药运用的,在这之后才逐渐被当成日常饮用品。针对西方而言,茶文化最早是在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之间,基于新航路开辟以及西方殖民扩张等原因,使得茶进入西方国家,最早是由葡萄牙及荷兰引入,然后在英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促使茶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根据茶文化的起源来看,西方国家是不如中国的。

1.1.2 茶叶分类不同。针对中西方茶文化而言,其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比较明显的有茶的制作、分类及品质上。对于我国来说,人们比较喜爱西湖龙井茶及碧螺春茶,基于多种多样的茶叶品种,其中绿茶大概有百分之六十,其英语翻译为green tea,是比较常见的英语表达方式。然而同中国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其产品种类及产量大部分都是红茶。针对英国人而言,他们都有喝下午茶的习惯,且还长期坚持着,属于比较喜欢茶的国家,英国人几乎每天都会喝茶,由此可以看出,英国对于茶叶有着极大的需求。其对红茶的翻译为black tea,并非传统认为的red tea。开展日常英语教学时,应结合茶的起源,促使学生掌握中西禅文化翻译存在的差异,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1.1.3 交流方式差异。对于我国茶文化来讲,其历史是比较久远的,最早是在唐朝时期产生的,之后在宋朝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就品茶来看,它不但可以解渴,还充分彰显了更高的诉求。针对中国人来说,他们对茶的喜欢,一般都体现在茶的品鉴方面,包含茶的味道及颜色,这是非常关键的评价标准。另外,还可以从茶中收获精神慰藉,从中体会茶文化,在我国千百年来,一些知识分子都非常喜爱品茶及赏茶。同我国存在差异的是,西方茶文化则表现为一种交流方式,在这之中,比较明显的就是英国维多利亚茶。其中包含很多辅料以及茶点,这都是其下午茶文化的体现,人们利用该方式可以获得身心放松,促进人际关系交往。

1.2 英语翻译中的不同

针对英语翻译教学开展分析时,根据英语翻译差异的实际表现,文章主要从下述三点展开了分析,其中包括生活环境、历史典故和风俗习惯,希望可以为中西茶文化翻译提供借鉴。

1.2.1 文化差异的体现。对于茶文化的差异,大部分都是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的。比如,茶文化的形成,人们普遍认为茶是重要的农作物,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当时是农耕文明时期,从社会形势来看始终是封闭状态。这个时期的人们比较呆板,经常会被形容成“茶壶里饺子”。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还产生了大量同茶有关的成语,如茶饭无心及茶余酒后等。而西方国家则将茶当成奢侈品,究其原因,茶在商业文明中获得了发展。对于英国语言来说,同茶有关的 表达有a tea hound,它表示的是花花公子,常常会对女子献殷勤。

1.2.2 基于风俗习惯,茶文化不同的体现。针对风俗习惯而言,它是基于约束作用形成的集体习惯,就它的根源来看,主要是从独特的风俗习惯中总结出来的,且在历史长期发展中还始终保持着。风俗习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族文化及性格的形成。针对东方茶文化而言,它的格调是非常高雅的,且还蕴含着深远的意境,不但有茶画,还涉及到了茶器,这些内容一起构建了独特的茶文化内涵。就茶文化来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长期被佛、道及儒三种思想影响,比较强调修心养性,有着很强的修养身心的效果,所以在长时间发展以来备受人们的欢迎。在饮茶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彼此的情感交流,这是茶文化中比较关键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也出现了一系列成语,比如茶余饭后等。而从英国来看,虽然它的茶文化发展比较晚,但是近些年来却体现出了独特的茶文化。比如,茶叶盒为tea caddya,茶杯为tea cup,茶园则为tea garden等。对此,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可以看出,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1.2.3 反映历史典故。从茶本身来看,我国不但喜欢它的滋味,还非常喜欢它的味道,针对茶历史文化也有着强烈的需要,非常沉迷于此。同茶相关的历史典故是非常多的,它构成了我国茶文化的内涵。以卢仝《七碗茶诗》为例,在这首诗中,将茶饼比喻成月亮,为后续人们作诗奠定了夯实基础,有很多人都曾借助此意。比如“山中日月试新泉”等。在这些诗中反映出了我国茶文化的典故,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英国的afternoon tea则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它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的英国皇室,因此,在对学生开展茶文化翻译教学时,应对西方表达方式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也应了解英茶文化典故的应用。

2 基于英语翻译教学,提升中西茶文化翻译质量的建议

我国属于茶的故乡,在我国历史发展中,茶文化是非常悠久的且内容非常多。基于近代贸易的进步,促使茶开始进入西方国家。因为中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习俗,还有地理环境等是存在差异的,针对茶文化产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想要更好地培育跨文化交流意识,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强化他们对他国文化的理解,提升学习趣味性,应将茶文化划分到英语翻译教学中,这具有非常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基于茶叶贸易的持续深入,中西茶文化翻译标准也逐渐提升,因此,应当培育出优秀的茶文化翻译人员,这一点非常关键。文章围绕中西茶文化翻译,对产生翻译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有关的建议,以期可以为英语翻译教学提供参考。

2.1 提升茶文化认知

茶文化贯穿于中西方文化体系中,彰显文化的包容性、教育性、艺术性,这为英语翻译教学的实施提供保障。但在以往的英语翻译教学实施中,部分教师忽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注重茶文化在其中的运用,这既不利于对茶文化的研究,也影响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也应对茶文化进行重视,将其融入到教育体系中,以茶文化的包容性,加强学生翻译能力、翻译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下开展有效的翻译,提升学生翻译综合能力,助力于学生未来良好的发展。同时,高校教育应加强对茶文化的弘扬,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以校园平台,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尤其茶文化,构建茶文化的校园氛围,以茶文化为基点,加强学生教育与引领,更正学生错误思想认知,促进学生发展。此外,将茶文化引入到英语学科教学中,依据英语翻译教学与茶文化之关联,加强英语翻译教学与茶文化融合研究,构建茶文化融入到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方案,推助茶文化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良好的实施,从而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助力。

2.2 编撰教材

对于高校英语翻译队伍来说,需对中西茶文化翻译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加强相关的对比研究,这就需要编纂高质量的教材,应引起教学团队的重视,当了解了中西方茶文化后,需编纂出可以满足现阶段英语教学翻译的教材。若是翻译教材缺乏严谨性及专业性,那么在现阶段的茶文化翻译中将产生非常大的问题。因此,就英语翻译教材来说,不但要满足中西方茶文化特征,还应达到目前我国的教学标准,不但要符合跨文化交流理念,还应全面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编纂出能够满足多方呼声的茶文化翻译教材。

2.3 提炼典型内容

应全面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增强,强化他们对茶文化翻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构建可以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项目,以此为前提,开展相应的情境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并从中提取出典型的中西茶文化内容,结合全局观念,对中西茶文化差异进行科学控制。比如红茶,它的英语翻译为“black tea”,与之相对的黑茶翻译则是“dark tea”,立足于文化对比,还有中西逻辑力这两方面来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了解语言结构及认知模式等方面,对于中西茶文化翻译产生的作用。立足于认知方面,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中西文化体系的认识,利用权威茶籍典故关于英汉对比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奠定夯实的学习基础。

2.4 创新教学方法

茶文化视域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实施,可通过创新英语翻译教学的方法,促进英语翻译教学与茶文化内容的衔接,也达到英语翻译教学良好的设计与开展模式,进而为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助力。在英语翻译教学方法创新中,改变英语翻译信息灌输式传达模式,引入探究性教学方法,以茶文化为导向,为学生打造文化的氛围,引领学生探究、实践英语翻译信息,锻炼学生英语翻译技能。例如:教师以茶文化为导向,设计英语翻译问题,引领学生围绕茶文化探究英语翻译教学问题,并进行英语翻译实践,从而获取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信息。同时,教师为学生创设英语翻译教学情境,借助环境效应,传达茶文化与英语翻译信息,引领学生进一步理清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以此进行良好的英语翻译模式。

2.5 延伸教学载体

在中西方茶文化探究中,依据英语翻译教学的特性,延伸英语翻译教学的载体,使学生在多元的载体中实践、获取、分析英语翻译教学与茶文化的信息,进而达到英语翻译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模式。例如:依托于互联网平台,打造茶文化教育载体,构建中西方茶文化板块,为学生英语翻译实践助力,从而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升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成果。同时,教师借助课外活动,开展中西方茶文化讨论活动,为学生提供中西方茶文化讨论的素材,引领学生进行英语翻译实践,使学生深入理解茶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成长,彰显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英语翻译教学来说,中英茶文化差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茶叶文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此也逐渐重视起来。怎样立足于跨文化交流、完善教学模式及增强翻译质量等各个方面,实现我国茶文化英语翻译的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的问题。文章立足于中西茶文化翻译,围绕英语教学展开,重点对中西茶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茶文化起源、分类、交流方式、风俗习惯及生活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合理编纂教材以及提炼代表性茶文化内容的对策,以期可以推动中西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中西英语翻译茶文化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新形势下再议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概述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艺术家笔下的中西差别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西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