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山市水产种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2022-08-11刘建朝潘彦竹苏文清王志丽王建军陈荣森

河北渔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白对虾唐山市苗种

刘建朝,张 强,潘彦竹,苏文清,王志丽,王建军,陈荣森

(1.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沿海开发总公司,河北 唐山 063611;3.唐山市渔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河北 唐山 063000)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作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水产种业始终是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维持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产业。本文从水产养殖主要品种、规模、苗种供需情况和良繁体系建设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唐山市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水产种业发展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种质资源受制于人、特有品种资源保护和研究利用工作滞后、市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唐山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 唐山市水产种业现状

1.1 水产养殖主要品种、养殖面积及分布区域

唐山市海、淡水养殖面积共75 213 hm,其中海水养殖面积61 306 hm,淡水养殖面积13 907 hm。海水养殖主要品种包括:以鲆、鲽、红鳍东方鲀为主的鱼类,以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和梭子蟹为主的甲壳类,以牡蛎、螺、蚶、扇贝、蛤为主的贝类,以及海参、海蜇等;淡水养殖主要品种包括:以鲤、鲫、草、鲢、鳙为主的鱼类,以南美白对虾和河蟹为主的甲壳类,以及泥鳅、中华鳖等名特优品种。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2020年唐山市水产养殖主要品种、养殖面积及分布区域

1.2 唐山市水产养殖主要品种苗种供需情况

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唐山市水产种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本地繁育为主、外地引进为补充的水产苗种供应体系。据调查,2020年唐山市海、淡水养殖所需苗种总量在328亿单位,其中,海水养殖苗种总需求量为116亿单位,淡水养殖苗种总需求量为212亿单位。据统计,2020年唐山市各类主要养殖品种苗种生产量分别为海水鱼苗3 936万尾、海参16.34亿头、虾类育苗2 448 830万尾;淡水鱼苗179 915万尾、扣蟹2 827 kg、稚鳖144万只。总体上,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红鳍东方鲀、海参、鲤、泥鳅、中华鳖等大部分主要养殖品种的本地繁育苗种量在满足唐山市海、淡水养殖生产需求的基础上,还外销市外其他水产养殖企业;草鱼、鲢、鳙等少数品种的苗种因繁育水温较高、亲鱼性成熟较晚和养殖周期较短等因素影响不适合在本地开展繁育生产,外地购买量占比较高;南美白对虾、扇贝、海参、鲤、鲫等品种部分苗种需求因养殖习惯、品牌认知的原因从市外定向引进。

1.3 唐山市水产良繁体系建设情况

1.3.1 总体建设思路及成效 围绕水产种业发展需求,唐山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突出优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质量优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培树重点育种企业为主体,通过加强与专业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鱼、虾、蟹、贝、参、鳖等主要经济物种良种,完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规范,着力构建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种业体系。目前全市共建成4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1家国家级良种场和13家省级原良种场、1家国家级新品种繁育基地。先后引进推广中国对虾“黄海系列”、南美白对虾“科海1号”、三疣梭子蟹“黄选二号”、半滑舌鳎“鳎优一号”、刺参“东科一号”、“福瑞鲤2号”、“津新鲫”等多种“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新品种。唐山市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产良种场基本情况详见表2。

表2 唐山市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产良种场基本情况

1.3.2 典型案例

相继引进“黄海系列”新品种,通过引种、选育保种、规模化制种、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推广,集成出一整套亲虾培育、苗种规模化繁育及高效养殖技术,创建了以唐山市曹妃甸区会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全国最大的中国对虾良种选育基地和国家级良种场,建立了“育、繁、推”一体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了“科研+国家和省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推广部门+示范基地+养殖户”“五位一体”上下联动推广模式,使整个中国对虾养殖产业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院士团队以体重和抗病性为选育目标,采用家系选育和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经过4个世代选育而成国家新品种“鳎优1号”。在持续多年的选育过程中,唐山市维卓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企业承担了多次小试和中试试验,不仅查明了养殖群体生理雄鱼比例高的原因和调控机制,建立了高雌苗种制种技术,将生理雌鱼比例从20%左右提高到40%,也成为黄海水产研究所之外全国唯一一家半滑舌鳎种苗供应企业。

通过引进国家水产新品种“福瑞鲤2号”亲本并进行提纯培育、苗种人工繁育和健康养殖技术集成示范,形成了福瑞鲤育繁养综合技术体系,建设了河北繁育基地,苗种销售涉及河北、江苏、山东、河南、宁夏、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等多个省市。

2 存在问题

2.1 重点育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一是大部分水产育种企业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育种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存在只引不育、只引不选,重规模扩大、轻质量提高等情况,导致引进的品种退化,形成“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怪圈,缺乏优势品种竞争力;二是良种场数量相对较少、级别不高,辖区内尚无原种场,且现有良种场普遍存在良种品牌保护不力、保种意识不高,提纯复壮和选育工作滞后等现象,导致苗种质量下降、生长速度减慢、抗病力差、良种优势不明显;三是高端技术人才稀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顶尖人才和技术团队不足,科研与生产脱节。

2.2 部分种质资源受制于人,特有品种资源保护和研究利用工作滞后

一是主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苗种需求量较大,因其核心种源控制在国外大型育种公司手中,再加上亲虾培育、越冬成本和技术等诸多因素制约,目前唐山市尚无自主繁育基地,主要由福建、海南、广东等地调运P5仔虾接力培育至P15仔虾阶段,南美白对虾苗种数量、质量、价格等各方面均受制于人;二是注重外来品种,忽视本地品种,诸如乐亭海参、唐山河豚、丰南毛蚶、玉田中华鳖等唐山市特有优质水产种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品种申请鉴定、种质资源保护研究等一系列工作相对滞后。

2.3 水产种业市场监管不到位,苗种质量无法保证

水产种业市场生产和经营情况亟待整治,执法监督力度不够,部分育种企业存在无证经营、先经营后办证等问题。唐山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建设项目已经竣工并投入运行,人员设备优势较为明显,初步具备了苗种检验检疫能力,但基层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大多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存在有设备无检测人员情况,苗种检疫工作无法开展。距离苗种检疫全覆盖、应检尽检还存在较大差距。

3 对策

对照沿海发达地市,唐山市距离实现“建设水产种业强市,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目标任重道远,结合全市水产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建议如下:

3.1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育种企业

一是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进一步建立健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激励监管等长效机制,充分借鉴中国对虾“黄海系列”和半滑舌鳎“鳎优一号”等现代水产育种技术体系建设经验,进一步谋求和国内专业科研院所项目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和良种选育奖励力度,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为有创新意愿的育种企业化解资金、研发周期等压力,扶持以水产良种场为重点的育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开展孵化设施等关键环节改造和繁育车间标准化扩建,尽早建成一批集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为一体的优势苗种生产和养殖示范基地;二是提高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环境,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竞争的机制,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全面聚集人才,留住人才、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三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邀请专家进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水产育种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3.2 加大良种保护开发力度,提高核心良种覆盖率

进一步加大良种品牌和特有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提高现有优质种质资源提纯复壮能力,确保养殖品种性状稳定、品质优良的同时,积极申报(加强)乐亭海参、唐山河豚、丰南毛蚶、玉田中华鳖等唐山市特有优质品种列为地方保护品种,通过合理制订良繁体系规划,在重点分布区县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原种场实行纯种繁育等措施对唐山市优势特色水产种质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增加新品种新良种储备,努力提升唐山市水产种业保种育种供种能力,提高核心良种覆盖率。

3.3 加强政府监管,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良种评价机制,制定良种评价办法,提高种质鉴定水平。整合政府资源,建立健全水产苗种检疫官方兽医队伍,以苗种产地检疫行动为抓手,发挥既有检疫能力优势,实现全市水产苗种官方检疫全覆盖,为全市水产养殖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做好水产苗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与管理,开展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加强生产监管,规范水产苗种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苗种。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种为纽带,以品牌为引领,以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科研生产经营推广一体化的现代渔业种业发展新格局。

猜你喜欢

白对虾唐山市苗种
江苏:全面推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电子出证”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南美白对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浅谈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天津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河北省农业厅督导检查沿海三市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工作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
盐田晾水池养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感怀信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