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以湖南长沙市为例

2022-08-10黄国林唐桂梅肖晓玲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树种营造景观

刘 洋,黄国林,唐桂梅,张 力,肖晓玲

(1. 湖南省园艺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8;2. 园林花卉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带动了人们对于乡村景观建设的热情,给乡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了乡村景观的发展。植物景观作为乡村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自然生长或人工栽植的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肩负着生态涵养、观赏、保健、社会、经济等多种功能,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美化乡村的重要元素[1-2]。通过对长沙市周边乡村植物景观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造乡村植物景观的建议,以期促进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植物景观融合,提升乡村景观价值,营造自然、美丽、和谐的乡村风貌。

1 乡村植物景观概述

1.1 乡村植物景观特性

植物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材料之一。乡村植物景观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等作用。相较于城市植物景观,乡村的植物景观更具原生态、更自然并更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乡村植物景观营造时,即要满足景观美化、生态涵养等功能,更要展示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适应性和经济性等特性,让乡村景观保存乡村原有风貌,传承乡村文化特色,优化乡村居住体验。

1.2 乡村植物景观类型

乡村植物景观可分为庭院植物景观、公共绿地植物景观、道路植物景观、其他植物景观。庭院是自然与人类居住的交界点,乡村中的庭院植物不仅能美化居住环境,还能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增加居民经济收入。乡村公共绿地在乡村生活中承载着村民的人际交流、文娱活动的开展,是村民们日常生活中联系紧密,使用性较高的绿地类型,公共绿地植物景观营造应尽量结合公共活动空间中园林建筑及小品,以合适的整体空间比例和尺度,配置丰富的植物层次、色彩、季相变化等,创造舒适、自然的公共活动空间。道路绿地包括乡村中的街道、主干道、次干道及生产道路绿化,道路植物景观营造可乔灌草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搭配,观形、观花、观叶和观果植物相结合,营造结构稳定、色彩和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提升乡村道路的整体景观效果。乡村其他植物景观主要是指滨水绿地、田野、森林等植物景观。相比而言,其他植物景观与居民生活联系相对较少,植物多以自然生长为主,人工干预为辅。

1.3 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优势

我国地域辽阔,植物物种丰富多样,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每个乡村都有适合其自然环境且具有地域及文化特色的植物种类;乡村植物景观不仅是乔灌草植物种类的搭配应用,也可以营造自然野趣的大地景观,还可利用植物文化普及、习俗的传承、产品的销售等方式实现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等多元化、立体化发展[2]。

2 长沙乡村植物景观应用现状

2.1 样本村概况

湖南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景观得到极大改善。乡村旅游地对园林品质要求较高,而植物景观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选取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乡村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长沙市望城区光明村、长沙县开慧村和浏阳市梅田湖村作为样本村,调查和分析此类型美丽乡村在植物景观营造情况。

2.1.1光明村光明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西北部,全村总面积7.5 km2,总人口3 872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村庄以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三主、三力、四共”建设模式,结合村庄实际情况,重点突出党建引领、群众积极参与,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宜居、乐业、乡游的美丽休闲乡村发展新模式,由一个相对封闭、经济发展落后的山村,发展成一个集生态休闲、乡村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光明新村。

2.1.2开慧村开慧村位于长沙县北部,距长沙市区55 km,到京珠高速仅2 min车程。全村总面积18.6 km2总人口6 800余人。辖区内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夫人——杨开慧烈士的故居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湖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慧村现有已注册涉农企业公司16家,是集休闲、旅游、红色教育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2.1.3梅田湖村梅田湖村位于湖南省长沙浏阳市古港镇北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域面积52.6 km2,24个村民小组1 024户4 896人。梅田湖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打造美丽休闲乡村,实现了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以沿渠道路为主轴的屋场连片规划建设,在原基础上实现乡村景观大幅提升,乡村旅游业如火如荼,村民收入持续增加,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

2.2 调查内容

记录乡村景观植物的种类、植被成分、植物文化、栽植方式、色彩搭配、管护措施等情况,通过对记录资料的分析,掌握光明村、开慧村、梅田湖村的植物种类以及应用现状等。其中,植被成分的调查包括植物品种数量及主要植物,植物文化的调查包括植物文化挖掘与利用情况,栽植方式的调查包括植物的种植及组合配置模式,色彩搭配的调查包括色叶植物、秋叶树种、花叶树种应用情况,管护措施的调查包括给排水系统、修剪造型、管护管理等。

2.3 调查结果

基于调查发现,光明村、开慧村、梅田湖村3个样本村的植物景观营造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村实地调查内容

3 乡村植物景观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3.1 植物品种单一,缺乏地域特色

根据对光明村、开慧村、梅田湖村这3个湖南省长沙市近郊型乡村调研发现,乡村植物景观与城市绿化方式、树种较为相似,基本以香樟、柳树、银杏、桂花、杜英、雪松、白玉兰、油松等乔木为骨干树;小乔木和灌木以日本晚樱、红枫、紫薇、石楠、龙爪槐、红叶石楠、小叶女贞、红花檵木、春鹃等为中层树种,以鸢尾、三色堇、金盏菊、马尼拉草等植物为地被植物,缺乏乡村特色,且植物品种较单一,缺少乡村自然、野趣的景观氛围。

根据调查发现,3个村乡土树种种类在所有树种的占比为56.7%,外来树种的占比为44.3%(图1)。乡土树种是与当地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等因素达到平衡稳定的树种;或分布在相同的气候带区域通过长时间引种栽培,并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且能够完成自身生活史的树种,具有抗病虫能力、适应性强和管理成本低,是优秀的乡村绿化树种[3]。乡村植物树种中乡土树种占比越高,植物群落结构更稳定,植物物种更丰富。从调研数据看,乡土树种在3个村植物树种中的占比较低,外来树种占比较高,一方面不能突出地域特色,造成千篇一律的植物景观;另一方面不利于植物对气候的适应,造成长势不佳、植物群落结构不稳定的生长现状。

图1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占比情况

3.2 植物景观缺少文化内涵

植物的文化内涵是植物被赋予的某些象征意义及情感寄托。植物的季相、形态、色彩、质感、气味等特有的特性与园林中的其他要素构成特殊的空间形式及意境,会带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知。在我国的传统园林文化中,植物往往被人们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和托物言志的常用媒介。人们把情感寄托在植物上,使植物具有人的情操,如文人墨士的故居种植梅花、菊花、兰花、竹子等植物,在烈士故居可以种植松柏类植物,突出植物在内在含义。在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植物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开发,更多的是注重其带给人们直观的感受。例如长沙市近郊光明村、开慧村、梅田湖村在乡村景观营造中喜欢营造现代、时尚的感观,并未对当地文化特别是植物历史及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和开发,更在意的是外观、色彩、造型等植物景观效果,植物文化内涵大多被忽视,导致村落的文化难以延续和发展。

3.3 植物景观缺乏色彩设计

合理的植物色彩搭配能够调节人们的情绪,会给人以愉悦的享受,而且合理的植物色彩应用还能够增加园林建设的艺术魅力,可以使园林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如图2所示,从调研来看,长沙近郊光明村、开慧村、梅田湖村的植物色彩较为比单一,花叶树种的占比为仅为1.3%,色叶树种的占比为4.3%,秋叶树种的占比为27%,其余67.4%植物景观主要以绿色为主,缺乏丰富的色彩设计,特别是在重要节点例如广场、入口等,导致植物景观色彩单调。

图2 3个村镇花叶、色叶及秋叶树种占比情况

3.4 植物景观管理粗放

乡村植物除部分景区外基本没有专人养护,任由其自由生长,例如光明村的龙爪槐、球状红花檵木等造型树,前期在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后期却因管理粗放,养护不到位,观赏度大大降低。乡村植物景观由于缺乏养护管理,已建成的绿地中杂草丛生、苗木长势差被村民随意践踏,更有甚者将公共绿地中的花木挖走,占为己有。

4 乡村植物景观营造建议

4.1 植物景观营造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村庄有各自的特色,在植物景观营造中,不仅要增加植物的观赏性,同时也要与园林建筑、小品、地形风貌等结合,渗透村庄独有的特色[4]。结合当地村庄地域特色,注重发挥优势,综合考虑每个村庄的人文历史内涵、乡土人情等因素,在景观营造上有针对性地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植物景观,并增加乡土植物树种应用。一是城市中植物景观维护是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并且投入大量的资金养护,而乡村植物景观的基本无专门人员打理且资金投入少,因此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应以抗性强、易养护、病虫害少、适应性较好的植物为主,二是为减少非必要外来树种引进,避免唯名贵树种才能显高档等错误理念。例如湖南地区可以种植广玉兰、雪松、蚊母树、杜英、合欢、枇杷、杨梅、梧桐、重阳木、紫花泡桐等植物,营造地域特色,达到乡村景观最佳效果。

4.2 植物景观增强文化内涵

文化的延续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内在气质和风格的保存[5]。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文化各有特色,在植物景观营造时应多植入具有地方和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元素,如长沙市开慧村开慧故居种植松柏类植物,象征革命烈士坚强不屈的品格;广东地区种植榕树,象征长命、吉祥如意,荣华富贵。又如我国历来认为石榴象征多子多福,种植紫荆寓意兄弟和睦,柚与佑同音是庇佑子孙健康成长,桂花寓意荣华富贵;这些植物都有很好的文化内涵,成为优良的乡村绿化树种。乡村植物景观营造,折射出当地风土人情和乡村传统文化底蕴。在乡村植物景观的营造中,深入挖掘和研究当地的特色文化,并尊重和理解当地的历史文脉,且在植物应用上准确把握,保证乡村乡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不同的地区选择其具有特定意义的植物,通过景观的营造体现地方特色文化,才能融入居民生活,才能使乡村植物景观具有文化延续性和适应性。

4.3 植物景观营造丰富空间

充分发挥植物的自然美和形体美,满足植物的生态需要,依据地形以乔、灌、地被相互结合营造多层次、多空间植物景观,展现乡村的田园乡土景观风貌[6]。例如在湖南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中,乔灌草植物组合搭配色叶、花叶、异叶、观花植物等,形成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的植物群落,促进乡村景观植物的多样性。构建乔+灌(或小乔木)+草的乡村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可选择:银杏/杜英/山樱花+山茶/二乔玉兰/海桐/紫薇+二月兰/麦冬;枫香/白玉兰/金桂+木芙蓉/小叶女贞/茶梅+鸢尾/紫花地丁;乌桕/木莲/碧桃/榉树+红叶石楠/红花檵木/大花栀子+红花酢浆草/细叶麦冬;无患子/垂丝海棠/紫花泡桐+小叶紫薇/伞房决明/金叶女贞+葱兰/大花萱草;马褂木/柚子树/桂花+腊梅/杜鹃/四季桂+鸡冠花/玉簪;板栗/银杏/马尾松+夹竹桃/竹柏/云南黄馨+凤仙花/沿阶草;广玉兰/合欢/垂柳+棣棠/花石榴/金丝桃+大丽花/阔叶麦冬;重阳木/全缘栾树/苦槠+紫叶李/连翘+鸢尾/红花酢浆草;垂柳/乐昌含笑/碧桃+紫荆/迎春/杜鹃+大花萱草/马蹄金;香樟/槐树/三角枫+红枫/柑橘/木槿+波斯菊/沿阶草;乐昌含笑/桑树/梧桐+南天竹/金丝桃/杜鹃+鸢尾/红花酢酱草。以上植物群落模式中,以大乔木为骨干树构建群落,乔木树体大,起到视线焦点的作用;小乔木或灌木为配景树,搭配低矮灌木和地被栽植,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提升美丽乡村景观观赏效果。

4.4 植物景观突出季相变化

植物在自然生长的规律中呈现春季开花、夏季绿荫、秋季挂果、冬季落叶四季不同景象,是植物自然生长之美[7]。结合笔者对长沙市3个村的调研和湖南乡村对观叶、观花植物景观构建的要求,在植物搭配中,春季观叶植物可选择红叶石楠,秋季观叶植物可选择乌桕、银杏、无患子、樱花树、枫香、鸡爪槭、红枫、榉树、水杉、鹅掌楸、爬山虎、黄山栾、栓皮栎等等。观花植物春季可以选择紫藤、杜鹃、红檵木、紫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樱花、杏花、碧桃、迎春、含笑、二月兰等;夏季可选择山栀子、紫薇、金丝桃、荷花、萱草、大丽花、美人蕉、合欢、凌霄等;秋季可选择银桂、丹桂、四季桂、双荚决明、石蒜等;冬季可选择腊梅、美人梅等观花植物。通过对不同观叶、观花植物的选择和搭配,营造不同的季相变化。

5 结 语

乡村植物景观是乡村建设中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植物景观对美化乡村、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续存乡村独特风貌中起着重要作用。乡村植物景观的营造不仅要结合地域特色、季相和空间变化打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更需要注重乡村植物文化、经济、社会等价值的挖掘,促进乡村植物景观的持续、多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树种营造景观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树种的志向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树种的志向
《景观平面图》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