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

2022-08-09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19期
关键词:馆员理念智慧

李 娟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1201)

1 传统图书馆面临的困境

《2050年高校图书馆尸检报告》指出:到2050年,纸本馆藏资源将全部被数字化,读者可随时随地在阅读设备上浏览资料;图书馆实体建筑将变成研讨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和创客空间;高校图书馆将在各种压力面前变得没有存在的必要。现阶段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大智移云”交融渗透带来的技术,一方面为图书馆新一轮技术创新带来可能,另一方面也倒逼图书馆探索新的建设、运行和服务方式。同时,全球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馆员专业素养水平已严重制约用户服务的开展,培养终生学习型馆员已是当务之急[1]。

面对国外图书馆学者的预言及当前传统图书馆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冲击,图书馆究竟何去何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只是盲目死守当前图书馆固有格局,结果必然走向消亡。所以瞄准当下形势,理清思路、全面规划、鼎力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才能焕发图书馆新奇迹。

2 AI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2.1 AI的探索与演进

AI技术指机器或设备能模拟、代替或超越人类思维决策,同时主动应付外来环境挑战的智力行为。AI致力于研究智能系统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模拟甚至代替人脑进行智能思维。随着2017年7月18日发布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AI以模拟人脑的深度学习、科技人文的跨界融合、方向标准的人机物协同等特征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新一代AI技术经过精耕细作,以其跨媒介智能感知、分布式多维场景应用、自主协同与人机物三元混合协同的新技术与新优势,为智慧图书馆实现全方位、精准化、立体化服务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2]。

2.2 智慧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

早在2003年,芬兰著名图书馆学家Markus Aittola首次提出智慧图书馆,他形容智慧图书馆是一种不受时空局限,同时可被自主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3]。我国图书情报届学者对智慧图书馆概念理解大致有3种:一种是从特征看内涵,如王世伟[4]从互联、便利、高效的三大内在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给出绿色生态发展和数字资源惠民是智慧图书馆最本质的追求。二是从“智慧地球”理念扩展到图书馆发展新范式,如杨新涯[5]认为智慧图书馆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 实现人文管理和服务智慧,是图书馆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模式。三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理解内涵,如柯平[6]认为眼下智慧图书馆建设理论研究尚有较大的思考进步空间,实践方面也要继续跟紧技术前沿,唯有将实践和理论融会贯通充分结合,智慧图书馆建设才会步伐铿锵,更好地融入智慧社会、智慧城市中。综合已有学术研究,智慧图书馆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建设工程,在“大智移云”的新技术背景下,以积极探索资源配置与用户需求均衡为建设路径,以智慧馆员培养、智能馆舍规划、智慧平台集成和智慧服务提供为建设目标,努力实现服务无止境、用户满意无终点的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模式。

2.3 AI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首先,AI技术跨界融合各类信息资源,帮助图书馆用户实现自主决策。AI技术下的大数据智能旨在形成以元数据为核心的知识模型,帮助用户实现由大数据资源到知识粒度信息、由知识粒度信息到自主决策的能力。其次,复杂场景智能感知技术,增强读者沉浸式体验,引导用户投身智慧图书馆规划与建设全过程。VR(虚拟现实技术)与AR(增强现实技术)的仿真模拟应用和多维度可视化功能让图书馆服务在信息化时代迎来新的机遇,有利于引导用户积极投身智慧图书馆规划与建设全过程。最后,融媒体智能推理分析技术,有利于满足读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融媒体智能推理分析技术深度探索、关联理解与充分挖掘用户数据图谱,运用智能描述与内容生成技术实现知识图谱和用户数据图谱的分析、挖掘、理解、演化和推进,致力于构建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搜索引擎。

3 AI技术赋能下智慧图书馆总体建设框架设计

以AI技术为研究背景,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理念体系出发,认真理清智慧图书馆建设内容,积极探索智慧化建设模式,形成智慧图书馆总体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图书馆总体建设框架

3.1 AI技术赋能下智慧图书馆建设理念体系

一方面,AI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主观能力与辅助意识,史无前例地帮助或替代用户更好、更快地进行自我认知、决策干预并推进落实。另一方面,AI是基于智能机器与传统文化的耦合体,具有独特的智慧灵性感应,可以全方位营造良好的馆员与用户交流环境,使读者获得较强的满足感和归属感。

智慧图书馆要想真正实现人性化管理,首先需要解决思路理念问题,其着力点和立足点就是让用户最大限度获得满足感和存在感。智慧图书馆作为AI技术背景下图书馆的高级形态,如何在建设过程中理清建设思路,本文将着力探索服务理念(S)、全局理念(O)、创新理念(I)、价值理念(V)于一体的“SOIV”智慧图书馆建设理念。

智慧图书馆建设理念体系中服务、创新、价值、全局四大核心理念居于相辅相成的循环中,整个循环在人类思维、技术方法、政策环境的驱动下产生以满足用户需求的知识与智慧。在SOIV理念体系中,全局理念(O)和价值理念(V)是智慧图书馆整个建设理论体系的基础,其落脚点在于智慧服务体系的搭建与实施,创新理念(I)是智慧图书馆服务理念(S)落实的内在动力和促进因素,服务理念(S)贯穿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全过程,是SOIV体系的落脚点和归宿[7]。

3.2 AI推动下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内容

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持续突破,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内容塑造越来越丰富的层次与结构,将在载体层、感知层、数据层、服务层等建设内容中充分体现大数据联合驱动、跨媒介融合智能处理、人机物智能混合与基于物联网的群体智慧等系列技术优势[8]。

载体层作为智慧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发挥支撑平台,为建设智慧图书馆供给互联网模式下的虚拟空间和现实环境下的物理空间。感知层作为用户与图书馆交流的衔接层,为智慧图书馆有效运行提供状态数据的搜集、信息安全的保障与外部环境的感知。数据层作为智慧图书馆运行的“心脏”,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持续提供馆藏数据、用户数据和管理数据。服务层相当于资源到知识的“中转站”,通过移动互联网、AI技术、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微信微博等多种途径为图书馆应用系统与用户之间搭建桥梁,为用户解决实际需求。

3.3 AI赋能下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模式

当前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用户需求,运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速推进,探索出一条与“智慧城市”相吻合的建设模式。

3.3.1 智慧图书馆应用系统的升级与优化

应用系统是智慧图书馆得以运行以及各项业务全面有效开展的基础,是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性需求的“神经系统”。随着AI技术与图书馆建设的加速融合,AI已成为智慧图书馆应用系统优化与升级必不可少的前沿技术。

AI研究领域中的机器学习可以通过“训练”机器提升程序系统设计的灵活性,以便智慧图书馆应用系统在执行任务时,遇到用户需求变化具备自动处理能力;深度学习的研究运用神经网络助力应用系统的结构优化,使智慧馆藏大数据可以被批量处理并给出深入的系统分析依据;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中自然语言与网络爬虫研究人与互联网之间的各种规则、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智慧图书馆系统环境下互联网数据的搜集、分析、过滤、存储、查询与传递。

3.3.2 智慧图书馆顶层设计

智慧图书馆顶层设计理念和目标来自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之间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与具体实践微观层面两个视角设计规划。2014年8月29日,国家八部委在《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指导意见》中细化了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目标中公共服务模块必须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运用,系列规划的提出与举措的落实充分体现从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的层面为智慧图书馆顶层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9]。

智慧图书馆顶层设计落实到微观实践环节,即对于设计成果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具体来说,智慧图书馆依赖绿色节能智能、空间布局创新合理、设计思想赋予感知生命的科学馆舍,贯穿智能化的感知技术和传感技术、安全稳定的网络传输技术和实时的情境分析技术,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推送与人性化的知识服务。

3.3.3 智慧馆员队伍建设

智慧图书馆作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图书馆转型升级的落脚点,人才队伍建设必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责任主体,对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决策和智慧服务的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要扩宽图书馆专业人才选拔的国际视野,建立配套的人才引进激励制度,下大力气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优秀专业人才。二要充分激发馆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采用情感激励法、职务职称激励法等激励方式提高馆员服务意识,营造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信任,让馆员积极热情地引导读者参与智慧图书馆建设。三要倡导馆员勇于开拓创新,智慧馆员要主动对接我国图情行业发展新环境、新思想和新技术,运用独特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机制,旨在实现信息资源揭示深度化和创新化、服务模式多元化、馆员与用户共处和谐化[10]。

4 结语

AI技术的精耕细作为智慧图书馆的探索与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系列新理念、新技术的普及也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提出新的要求。从根本上来说,要想在时代困局中拥抱变化,开拓图书馆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从目前建设实际情况出发,谋求AI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的耦合点,凝聚图书馆人的智慧,以知识救国、技术救国、理念救国的工匠精神积极投身智慧图书馆建设新征程,努力探索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满足社会和用户需求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模式。

猜你喜欢

馆员理念智慧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有智慧的羊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智慧派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