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研究

2022-08-09吴旭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源性脊髓膀胱

吴旭敏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针灸康复科,湖南长沙

脊髓损伤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体脊髓结构与功能发生异常,脊髓损伤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与感觉功能障碍,而神经源性膀胱(即尿道与膀胱的功能发生异常)是脊髓损伤最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当人体的神经调控机制出现紊乱,很容易导致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无力或者逼尿肌与括约肌之间不协同等多种异常反应,从而引起神经源性膀胱。在对患者脊髓损伤控制之后,改善患者的神经源性膀胱症状,恢复患者的排尿功能与储尿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本次研究对长沙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0例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10月长沙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 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5~67 岁,平均(46.93±5.05)岁;体重46~76 kg,平均(61.09±3.22)岁;病程7~23 d,平均(15.08±2.25)d。观察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26~66 岁,平均(47.01±5.04)岁;体重47~75 kg,平均(60.93±3.25)岁;病程8~22 d,平均(14.96±2.32)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发生脊髓休克后,患者的脊髓损伤平面低于C5;②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的损伤程度分级(B 级~D 级)相符合;③患者康复住院时间>8周;④患者均对本研究了解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存在异常者;②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严重胀气疾病者;④存在肾输尿管或者双输尿管结石者;⑤存在严重肾积水者;⑥精神障碍疾病者。

方法:给予对照组简单的康复护理。①制定饮水计划:对患者进行膀胱护理的基础首先是控制患者饮水量,患者的饮水量应>2 000 mL/d,具体的饮水方案是每天的3 餐饮水要达到400 mL/次,而每天10:00与16:00 各饮水200 mL,而20:00 到次日6:00 不可饮水;②选择最佳排尿点:通过选择最佳排尿点,对患者进行反射性排尿训练,一般患者拔除导尿管2~3 d,患者的膀胱尿量已经有400~500 mL 后可以在此时作为排尿点;如果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应当及时调整患者的排尿点;③间隙导尿:在患者未发生尿路感染或尿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控制患者的日饮水量,每隔4~8 h 为患者导1 次尿,直至患者1 h排尿的次数>1 次或者是残余尿量<100 mL;④膀胱功能的锻炼:通过阴毛牵拉、肛门刺激等方式刺激患者排尿,1 个疗程为30 d,持续干预2 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斜刺患者的膀胱俞穴和三焦俞穴,进针2寸;下刺患者的下髎穴、次髎穴直到骶后孔内,进针1.5 寸;向上斜刺患者的中极穴、三阴交穴、归来穴以及阴陵泉,进针0.5寸。1次/d,30 d为1个疗程,持续护理2个疗程[2]。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a.显效:症状积分减少≥60%,膀胱残余尿量减少≥20%,膀胱容量增加≥20%;b.有效:症状积分减少30%~60%,膀胱残余尿量减少10%~20%,膀胱容量增加10%~20%;c.无效: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③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④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评分。⑤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院自制问卷进行评估。a.满意:≥90分;b.一般满意:70~89 分;c.不满意:≤69 分。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n(%)]

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容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比较(±s,mL)

表2 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比较(±s,mL)

组别 n 膀胱残余尿量 膀胱容量对照组 30 9.83±2.39 361.35±25.42观察组 30 56.31±16.28 389.69±27.95 t 15.471 8 4.108 5 P 0.000 0 0.000 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状态评分、物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心理功能评分 躯体功能评分 社会状态评分 物质功能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0 40.41±5.15 47.41±5.24 42.39±3.41 51.07±3.77 41.41±3.29 47.42±4.26 40.09±6.97 46.78±5.19观察组 30 40.42±5.17 58.35±6.14 42.40±3.42 60.07±7.65 41.42±3.31 58.35±9.11 40.08±7.03 57.61±8.13 t 0.007 5 7.423 2 0.011 3 5.780 0 0.117 3 5.952 7 0.0055 6.149 9 P 0.994 0 0.000 0 0.991 0 0.000 0 0.990 7 0.000 0 0.9956 0.000 0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有所减少,但观察组的减少程度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s,分)

组别 n 小腹坠胀症状积分 排尿困难症状积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0 2.21±0.61 1.77±0.52 2.49±0.38 1.86±0.59观察组 30 2.22±0.58 0.68±0.14 2.47±0.39 1.13±0.25 t 0.065 1 11.086 3 0.201 2 6.239 8 P 0.948 3 0.000 0 0.841 3 0.000 0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讨 论

中医把神经源性膀胱归入“癃闭”范畴,科学采取中医干预措施有助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膀胱穴主要有三焦穴、下髎穴、次髎穴和膀胱俞穴,膀胱俞穴和三焦俞穴搭配,同时针刺下髎穴与次髎穴,能够通利水道,有助于膀胱的气化[3-4]。三阴焦穴是脾经俞穴,位于足太阳脾经、足少阴肾经的交会部位,疏通三阴经络可以调节下焦之气。阴陵泉是脾经合穴,可以发挥健脾助运、开通水利的作用。中极穴是实施癃闭治疗的关键穴位,它和归来穴均分布在患者的下腹部,和膀胱内应,中极穴能够支配脊神经的节段,进而影响患者的括约肌与逼尿肌,实现二者的平衡,针刺诸穴可以起到疏肝气、旺脾气、固肾气的作用,有助于癃闭的恢复[5-6]。

在本次试验中,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方式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简单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从护理总有效率分析,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疗效,利于患者病情稳定恢复。从膀胱功能指标分析,观察组的数据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扩大膀胱容量,缩短患者康复进程。从生活质量分析,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调节患者心理功能,增强生活质量,有助于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从临床症状积分分析;干预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减少幅度更大,意味着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恢复,减轻疾病症状,提升患者舒适性。从护理满意率分析,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增强干预效果,保障服务质量,且已经获得患者的广泛认同,实用意义较好。

综上所述,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取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模式,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源性脊髓膀胱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