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8-09侯娜娜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家属肺炎研究组

侯娜娜

261000 山东阳光融和医院,山东潍坊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高发季节为冬春季,疾病发作后对患儿生活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不畅、憋喘等。研究显示,患儿出现以上表现后,需及时入院接受检查及治疗,防止疾病恶化,对患儿身体健康将产生进一步的威胁[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显著提升疾病预后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2-3]。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措施,该方案可以帮助患儿改善治疗及预后,以实现身心健康。为进一步研究上述方案可行性,本研究对88例小儿肺炎进行分析,旨在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为后续护理提供科学指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山东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88 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4 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3.18±0.49)岁;病程9 h~2 d,平均(1.22±0.41)d;身高62~101 cm,平 均(80.19±2.33)cm。对照组44 例,男24 例,女20 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3.01±0.55)岁;病程8 h~2 d,平均(1.18±0.37)d;身高60~100 cm,平均(80.23±2.45)cm。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符合小儿肺炎相关指征;②患儿以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疾病患儿;②患儿存在严重血液疾病、恶性肿瘤;③患儿合并消化系统疾病;④患儿存在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疾病;④患儿存在意识、语言、智力以及精神障碍;⑤有重大疾病史及过敏史。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儿进行病情观察,给予其口头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患儿病情以及身体状况进行分析,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对每日的工作内容及计划进行总结与记录,并加以完善。选择本院护理经验丰富且沟通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重视培训过程中专业知识、沟通能力以及护理操作技术的提升,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呼吸辅助、退热、体温测量、肺部啰音监测等。给予患儿跟踪式护理:做好详细的病情记录,加强患儿体温、呼吸和脉搏的监测。对于出现低热、咳嗽等情况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处理,必要情况下需在相关医嘱指导下给予药物治疗,对患儿用药后相关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若发现存在异常,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满足患儿护理需求,并积极配合其完成护理,进而实现药物治疗的最佳效果;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患儿进行呼吸辅助,最佳氧流量控制在1~2 L/min。知识宣讲及心理护理:及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主要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发作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告知患儿家属小儿肺炎的多发季节等信息,进而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实际情绪状况进行科学评估,若发现护理过程中患儿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需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主要心理干预措施包括家属支持、音乐疗法以及认知干预等,引导患儿保持乐观的情绪状况,进而实现疾病的有效护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可积极为患儿及家属讲解本院救治成功的案例,进而帮助患儿增加对抗疾病的信心。加强与患儿之间的交流及沟通,进而方便了解其内心实际需求,方便有效落实护理干预。对出院后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家属保持沟通,坚持定期随访,方便及时了解其病情状况,进而实施针对性护理计划,保证护理的延伸效果,加快疾病康复速度。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临床指标状况,主要评估指标包括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啰音、发热、咳嗽、其他)、住院时间;计算两组患儿满意度(总分为100 分),将其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90~100 分)、一般满意(60~89 分)以及不满意(0~59分)3 种;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肺气肿、炎症感染、恶心呕吐,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儿护理后临床指标状况比较: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啰音、发热、咳嗽、其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后临床指标状况比较(±s,d)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后临床指标状况比较(±s,d)

组别 n 肺部啰音缓解时间 发热缓解时间 咳嗽缓解时间 其他缓解时间 住院时间研究组 44 3.23±1.05 2.18±1.02 3.26±1.23 3.11±1.15 4.13±1.25对照组 44 3.91±1.25 3.48±1.14 4.39±1.33 4.56±1.15 5.46±2.05 t 2.763 0 5.637 1 4.137 6 5.914 0 3.674 3 P 0.007 0 0.000 0 0.000 1 0.000 0 0.000 4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两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讨 论

近年来,小儿肺炎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患儿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若未及时给予治疗,会直接危及患儿生命[4-5]。小儿肺炎多发群体为婴幼儿,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导致的疾病类型,疾病发作后患儿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以及发热等症状,患儿出现以上疾病表现后需及时入院接受检查与治疗,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保障其健康成长[6-7]。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实施主要是以患儿为中心,在患儿家属配合的基础上,对患儿实际病情进行科学评估,随后给予针对性护理[8-9]。该护理措施落实主要是从患儿入院后以及出院的整体过程,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改善疾病预后效果。除此之外,临床护理干预模式是将治疗护理作为一个完整流畅的作业流程,落实临床症状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进而实现对临床结局的反馈修正[10-11]。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临床指标状况显著改善,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在疾病护理过程中,常规护理存在较高的局限性,无法有效满足患儿护理需求。而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可以有效弥补上述缺点,对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患儿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科学的护理计划流程图。通过开展有计划的护理工作,制定日常日程安排,让患儿参与护理,形成护士与患儿相互促进的护理工作模式。由于年龄原因,肺炎患儿表达能力有限,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较差。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安抚儿童和父母的情绪,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标准、系统化的护理,提高父母的疾病意识,提高儿童的治疗依从性及效果,从而缩短症状恢复时间,缓解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推广价值较高,对小儿肺炎患儿康复速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提升患儿依从性及满意度,而且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抑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院在实际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可加以应用,并将其作为首选措施,为疾病恢复健康创造更多价值。

猜你喜欢

家属肺炎研究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认识肺炎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