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2-08-09易商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0期
关键词:牙列义齿口腔

易商

410000 长沙市口腔医院修复工艺科,湖南长沙

牙列缺失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目前针对牙列缺失患者临床常采取常规方式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1]。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深入发展,口腔种植修复方式逐渐得到关注,并且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6月长沙市口腔医院收治的64 例牙列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2 例;年龄35~67 岁,平均(52.41±2.66)岁;疾病类型:压力缺损10 例,外伤9 例,牙周病变13 例。试验组男18 例,女14 例;年龄36~68 岁,平均(53.09±2.54)岁;疾病类型:压力缺损12 例,外伤11 例,牙周病变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义齿固定修复治疗。针对患者患病部位采取常规的消毒以及麻醉工作,并将残牙进行充分清除,然后仔细观察该部位创口实际情况。采用全口义齿修复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进一步处理,并综合患者患病部位实际情况进行义齿的制作,制作完毕后引导其进行试戴,观察试戴效果,并将相关数据等内容进行记录和分析,同时根据数据结果对义齿进行进一步调整,提高患者舒适度,直至患者满意后,完成治疗工作。

试验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术前针对患者患病部位充分消毒,然后采取麻醉措施,术中运用数字化导板确定植入点,并将该部位切开,确保骨面可以充分暴露,确定种植窝,通过裂钻将其深度扩大至合适尺寸,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然后取合适大小的植体植入其中,利用螺栓将种植体进行固定,再次利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后3~6 个月对患者口腔运用X 线检查,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第2阶段的治疗,口腔局麻后,在其内部进行基台的植入,将其螺帽表面覆盖的软硬组织切除,利用探针观察螺栓位置。结合患者牙龈厚度选择种植基台,确保其放置良好后将螺栓旋紧,完成愈合帽的佩戴,最终将牙龈创口缝合。术后对患者运用抗生素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并嘱其每6 个月复诊1 次。告知患者观察2 d 内是否有出血,术后2 h 可以喝温开水,24 h 后可以刷牙,术后可以服用消炎药物,发挥预防感染的作用。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咀嚼功能以及美观程度评分,每项评分均为0~10 分,分值越高表示其临床功能越佳。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a.显效:治疗后,患者牙列缺失问题基本修复,且修复部位与自身牙齿基本没有差别;b.有效:治疗后,患者修复部位与自身牙齿相比较,具有较小差别;c.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情况,应用OHIP-14评分量表评估,包括口腔功能受限、口腔疼痛不适、生理不适以及心理不适,分值越高表示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越严重。④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局部齿龈炎,植体折断、松动、变形,周围神经损伤。⑤观察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估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包括生活能力、遵医行为、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和社会能力,每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和美观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咀嚼功能和美观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功能指标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功能指标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咀嚼功能评分 美观程度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2 5.28±1.02 8.51±1.14 5.33±1.21 8.44±1.36对照组 32 5.33±1.08 7.24±1.20 5.48±1.06 7.30±1.22 t 0.190 4.340 0.527 3.529 P 0.849 0.000 0.599 0.000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口腔健康影响程度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口腔功能受限 口腔疼痛不适 生理不适 心理不适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2 6.22±0.38 4.20±0.41 6.15±0.44 4.05±0.46 5.92±0.28 3.66±0.54 5.56±0.28 2.85±0.24对照组 32 6.23±0.27 5.11±0.32 6.17±0.37 5.18±0.38 5.87±0.30 4.81±0.33 5.62±0.23 3.74±0.25 t 0.121 9.897 0.196 10.713 0.689 10.279 0.936 14.527 P 0.903 0.000 0.844 0.000 0.493 0.000 0.352 0.000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n 生活能力 遵医行为 相关知识了解情况 社会能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2 39.21±3.56 58.99±6.54 42.54±5.70 59.99±8.54 43.43±4.61 56.69±6.87 41.32±4.25 56.98±6.54对照组 32 39.89±3.67 41.41±6.85 42.02±3.24 45.65±3.77 42.43±3.97 42.55±3.74 40.33±3.54 43.33±3.54 t 1.080 5 15.206 0 0.516 0 9.498 7 1.227 0 11.643 0 1.317 7 11.806 7 P 0.284 1 0.000 0 0.607 6 0.000 0 0.224 4 0.000 0 0.192 4 0.000 0

讨 论

造成牙列缺失的因素较多,其中以牙周病以及外伤为主,患者患病后,不但影响美观,同时还会对咀嚼功能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咀嚼功能丧失,进而影响消化系统、发音功能等[2]。

目前临床对牙列缺失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多以义齿固定修复为主,该方式的应用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特别是在牙列缺失数量相对较少的患者中,效果更好[3-4]。但是该方式对于牙列缺失数量相对较多的患者而言,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常见现象包括义齿断裂、义齿松动等,会给患者诊治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越来越成熟。分析其优势为口腔种植修复术在牙床位置植入的材料往往与患者自身牙齿构造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因此有助于整体修复度的提升。在完成治疗后,该牙齿具有更好的舒适度以及稳定性,能够对患者牙齿咀嚼功能进行保护,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对于促进患者发音以及咀嚼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5]。此外,口腔种植修复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与患者自身牙齿等美观度相近,且在治疗过程中无须运用金属卡环等材料,因此不但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牙齿,同时还能够提高牙齿的稳定性及咀嚼功能[6]。

综上所述,口腔种植修复可提高牙列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牙列义齿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