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年人需求导向的适老社区户型设计研究

2022-08-09李沐蓉LIMurong周静敏ZHOUJingmin王舒媛WANGShuyuan

住宅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部品户型自理

李沐蓉 LI Murong 周静敏 ZHOU Jingmin 王舒媛 WANG Shuyuan

0 引言

由于建设年代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住宅户型存在动静分区不合理、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划分不明确、空间功能混合以及缺少室内活动起居空间等问题,且随着住户年龄的增长与代际关系的变化,老年人住户会产生亲属探亲暂居困难、不同代际的私密空间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老年人的一些兴趣爱好活动难以在有限的居住空间内进行,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某适老化社区设计为例,利用开放建筑理论及SI 住宅可变性的优点,进行适老公寓户型可变性的研究设计,为老年人及其家人提供适应老人身体情况变化及家庭代际更迭变动的居住空间。首先通过实地访谈调研与文献研究,划分目标人群的类别,根据调研,针对各种类型老年人的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基础户型,再对各基础户型进行可变性设计。

1 老年人户内居住需求研究

1.1 目标人群与类别划分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划分的通用标准中,将老年人划分为三个年龄段:年轻的老人(60~73 岁)、老年人(74~89 岁)和长寿老年人(90 岁及以上)。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会越来越差,然而一些偶然因素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也会导致反常规的状态。因此,我国《老年建筑设计规范》按照身体状况将老年人划分为三种类型: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本研究结合以上两种分类方式,通过访谈调研,对老年人进行划分(表1),可以更加直观,方便目标人群在选择户型时结合自身情况对号入座。

表1 老年人的类别划分与对应需求

其中,介助指老人因病或身体机能下降导致行动不便需要借助拐杖、轮椅等器械行动的情况;介护指老人因病或身体机能下降导致半自理或彻底失去自理能力,需要在专业护工的帮助下完成日常活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户型设计不但要考虑为护工准备、休息空间,还要考虑护工帮助老人行动的空间。

1.2 不同类型老年人需求

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情况不同的老年人对于户内空间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根据上述分类方式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进行了访谈。访谈中发现,相比自理老人和介护老人,介助老人普遍认为户内缺乏扶手、防滑地毯等适老设施,卫生间的设计不能满足其需求且难以进行改造;介助和介护老人比自理老人需要更多的空间,以便使用辅助器械和护工操作,同时,户内也需要更完备的无障碍适老设施。

户内人数的不同也会导致老年人对于空间的需求存在差异。独居老人对于户内大空间的需求普遍较低;与朋友合住的老人既需要各自的私密空间,也需要与朋友交流的公共空间;因为睡眠习惯的不同,一些老年夫妻也有分房就寝的需求;与家人同住时,不同代际间会因空间私密性不够造成的互相干扰而产生矛盾与摩擦。

同时,对于目前的居住空间,自理和介助老人都希望户内有更多可进行兴趣爱好活动的空间:一些老人仅需要户内空间满足自己的个人爱好活动即可,而一些老人则希望能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与社区内其他人产生交流和交往。这种差异会影响到户型内部公共空间与住栋内公共空间的开放程度。

总体来说,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情况的变化,老年人对于户内空间的需求也会随之改变。主要包括:临时需求的变化,例如,有些老人需要临时性、个性化的兴趣爱好空间,逢年过节儿女探望需要会客及暂住的空间等;长时间段需求的变化,例如,因身体健康状况变化导致的对卫生间空间与设施的改造需求、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对护工护理空间的需求,以及代际变化、家庭人数增减导致的户内空间分隔变化需求等。

2 可变户型设计

2.1 设计理念

为了满足住户对住宅户内空间可变性的需求,本设计采用SI 住宅体系的设计理念,将住栋的结构部分(梁、柱及楼板)与户型内部的部品、管线和隔墙构件相分离,充分发挥了SI 住宅的结构特点,内部空间可随住户需求变化而变更,在改动过程中不会对结构部分产生影响,大大延长了建筑的整体寿命,有效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住宅可变性的需求,户内建筑构件及家具部品均采用标准化设计,设计的多种构件及部品可供住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在部品库中进行选择,构件部品由工厂按照统一标准生产加工。

综上所述,户型设计需要同时满足可变性和标准化建造两方面的需求,因此,本设计以基础模数划分不同面宽,进深保持不变,由此得到不同面积户型。一柱跨内面宽等分为8份基础模数,每个面宽基础模数设为X,每户进深相同,基础户型将在一柱跨内进行空间的变化,根据面宽不同形成nX 的户型,n为户型在一柱跨内占据的面宽基础模数数量,n越大户型的面宽越宽。根据常用部品尺寸及人体工程尺寸设计,将X 设定为1 200 mm,因此,柱跨间距为8X=9 600 mm。随后,根据空间使用需求的合理性将基础使用空间的面宽划分为4 种,分别为3X、4X、5X和8X,其中,少于3X 的面宽过窄不适宜作为完整户型。不论是户型还是楼内公共空间均必须在以上面宽中进行选择;户型的一条进深边必须靠一边柱布置,不能位于柱跨中央;户型不允许跨柱布置(图1)。这种在一柱跨内按照基础模数进行变化的户型平面布置方法,为不同需求的住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图1 以X 为模数的空间设计理念

2.2 各类基础户型设计

根据前文的目标人群划分将老人分为三大类别:自理、介助与介护。同时,老人可以按照居住形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独居、与亲人或者朋友同居(多代合居)、与伴侣同居(分居)。其中,与亲人或者朋友同居又可以分为:两位老人同居、两代居和三代居。独居户内只有一位老人,与伴侣同居户内为两人,两代居户内为3~4 人,三代居户内为5~6 人。将目标人群类别划分与基础使用空间的面宽相搭配后得到了14 种基础户型,基本可以涵盖所有老人的需求(表2)。面宽较窄的户型主要以老人居住形式和健康程度为主要分类依据。整体面积较大的户型主要以多代际混合居住类型为主要划分依据,适合与家人同住的老人群体。为了保证能满足所有状况老人的需求,户型将以自理老人户型、介助老人户型和介护老人户型三种类型进行分类,同时,包括两代居与三代居两种代际混居户型类别。

表2 应对不同类型老人需求的解决方案

2.2.1 自理老人基础户型

方案设计了三种不同面宽的多个基本户型,以满足自理老人住户的需要。其中,3X 面宽较窄仅推荐给独居自理老人使用,5X 面宽较宽,提倡多人同居的自理老人选择。

因为有社区食堂可以满足独居老人的大部分就餐需求,所以,独居老人普遍认为厨房不是必需功能。在最基础的3X-独居自理型户型内,设置最小开放式厨房模块,提供简易的食物储存加热加工空间,同时,设置最简易的三分离卫生间模块(图2)。

套内面积较宽裕的4X-独居自理型或5X-独居自理型,拥有较大的阳台和会客区域,方便老人晒太阳,适合有会客需求或者爱好烹饪的老人;宽裕的面积也可后续根据住户需求增加其他空间,方便适应临时和长期的需求变化(图2)。

图2 可供独居自理老人选择的基础户型

对于二人同居的老人来说,5X是同居自理型中拥有最舒适面宽的户型(图3)。

在一户内有分床就寝需求的两位老人可选择5X-分居自理型,二人就寝空间通过家具进行分隔,空间错开布置,使得视线上有一定的遮挡和错位,同时,距离阻隔了一定的声音,这样夜里就寝既不会相互打扰,在一方需要帮助时又可以及时告知,互相照应(图3)。

图3 可供同居和分居自理老人选择的基础户型

2.2.2 介助老人基础户型

方案设计了两种不同面宽的基本户型,以满足介助老人住户的需要,4X 面宽户型和5X 面宽户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卫生间形式不同,以及厨房是否封闭。为了方便介助老人独自完成基本日常活动,所有介助户型均为无障碍户型,内部设置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包括扶手、紧急呼救装置等)和符合无障碍使用尺寸的家具部品。考虑到介助老人的轮椅使用情况,户内空间中预留了轮椅回转空间与轮椅通过适宜的宽度,在主要节点预留足够轮椅转弯的空间,老人可独自在户内自如使用轮椅。卫生间转角做倒角处理,方便轮椅使用,内部做扶手。5X户型因面宽较大,因此,卫生间三分离设计,多开门,形成轮椅回转流线,方便无障碍使用(图4)。

2.2.3 介护老人基础户型

方案设计了两种不同面宽的基本户型,以满足介护老人住户的需要。随着老人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当需要专业护工的照顾时,原先的各类户型都可以按照社区规定流程更新扩充为此户型,方便护工全天候照料老人。此类基础户型主要的变化是增加了24 h 护工的个人休息空间。护工房间通过推拉门与老人房间相连,或通过阳台与老人的房间连通,方便护工及时照料帮助老人,同时,方便护工查看老人的情况。老人就寝、用餐和使用卫生间的空间留出足够护工照料的尺寸。

8X-分居介护型为一对老人加一位护工居住,为了方便护工照料,两位老人分床就寝。主卫设置在距离老人就寝空间较近的位置,并扩大宽度方便护工对老人进行帮扶(图4)。

图4 可供介助、介护老人选择的基础户型

2.2.4 两代居基础户型

方案设计了两种基本户型以满足两代居家庭的需要,分为一种平面户型与一种跃层户型。跃层户型为一户8X 面宽户型与一户5X 面宽户型竖向叠加。

8X-两代居户型主要提供给一对老人加一对夫妻的代际混合居住家庭使用。考虑到两代同堂对于各自私密空间的需求,利用大面宽划分出主卧和次卧。其中,主卧为一对老人使用,临近卫生间,为开放式空间,使用家具分隔空间,方便老人活动和儿女对其关照,同时,可使室内空间更加通透有利采光;次卧为一对夫妻使用,为有分隔墙的封闭房间,强调私密性。户内人数有限,选择置入一套空间较大的三分离卫生间,各部分功能均可同时使用互不打扰。

跃层-两代居户型主要提供给一对老人加一对夫妻及一位24 h 护工的家庭类型使用。通过竖向空间划分,满足了两代人各自对私密空间互不干扰的需求。跃层首层居住老人与护工,主要功能都安排在首层。二层居住夫妻二人,以就寝功能为主。首层户型参考分居介护户型的尺寸进行设计(图5)。

2.2.5 三代居基础户型

方案设计了两种基本户型以满足三代居家庭的需要,分为一种平面户型与一种跃层户型。跃层户型为两户8X 面宽户型的竖向叠加。

当居住在8X-两代居中的家庭迎来新成员后,需要更多的户内空间,住户可以将两代居更新为三代居。主卧依旧为老人居住。在次卧增加儿童就寝空间,使用家具与父母就寝空间进行分隔。户内居住人数的增加导致原有的卫生间数量无法满足需求,所以三代居增加一个简单的次卫,并增加儿童的学习与活动空间。

利用竖向空间变化进行分隔的跃层-三代居基础户型,方便了多代际混合家庭的居住,在拥有各自私密空间的同时,又能共享同一个公共活动空间进行日常生活交流。首层居住老人与护工,二层居住夫妻与孩子,各自分别有独自的起居空间,厨房就餐空间共用(图5)。

图5 可供多代际混合居住家庭选择的基础户型

2.3 户型可变性设计研究

2.3.1 户型变化方式

因为内部隔墙与部品的可换性及位置的可变性,所以,所有基础户型均可根据住户需求进行内部空间的变化(同样面宽的基础户型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为了更形象地展现变化方式,以下展示5 种由基础户型改造而来的个性户型案例:①对于3X-独居自理基础户型,占用一部分阳台和起居空间,就可以得到一间琴房,为喜爱弹奏钢琴的老人提供了平日练琴的必备空间;②对于性格外向,需要经常与亲朋相聚的老人,可以在5X-同居自理基础户型内部分隔出面积较大的会客空间,满足会客需求,会客空间与老人的生活起居私密空间划分明确,互不干扰,方便老人在家中会客访友;③在5X-同居自理基础户型上调整隔墙位置,扩大阳台面积,为老人提供足够面积的种植空间,可以满足爱好种植的老人侍弄花草的需求;④当同一户内两位老人一位外向喜爱棋牌,一位内向喜爱读书,各自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空间需求时,可在8X-同居自理基础户型内分隔出外向的棋牌空间与内向的读书品茶空间;⑤8X-三代居和5X-同居自理两户型横向叠加,还可得到三代居的变体户型,当一户内家庭成员较多且不愿选择跃层时可选择此户型,同时,分隔出靠近走廊交通空间的书法兴趣班空间,供老人平时教左邻右舍的孩子写书法(图6)。

图6 基础户型变化方式案例示意图

上述案例仅为部分列举,理论上只要满足社区户型变化的规则与流程,住户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户内隔墙位置和数量的变动,从而得到千变万化的空间组合形式,以满足不同住户的个性化需求。

2.3.2 户型变更的运营方式

为社区设计了线上户型购买及变更的运营模式,住户可按照图7 所示的流程进行户型购买及变更操作:首先,住户需在购房前到社区网站进行住户信息注册登记;然后选择基础户型,并根据自身需求对户内空间进行个性化改造,如不需要改造则选择基础户型后直接进入家具部品选择的页面;以上内容完成后,可线上支付押金并向社区提交入住申请。支付和申请成功后,住户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入住并提取部品,住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提取部品的方式。如住户计划更换或修改的户型在面宽上产生变化,则需要征得同柱跨内邻居的同意,两户共同提交申请。

图7 购房及修改户型流程图

2.3.3 户型可变性技术基础

在SI 住宅体系中,建筑分为支撑体和填充体两大部分。其中,支撑体包括主体结构、共用设备管线以及公共部分;填充体系统包括相关共用部分、内装部品、户内设备及管线以及自用部品。据此,该设计户型的结构划分为支撑体与填充体两大部分。支撑体中包括梁、柱与楼板,以及每层的公共管井与内部公共管线。填充体包括户型内部的管线系统、非承重隔墙与构件以及家具部品模块。管线系统包括新风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电线系统。非承重隔墙及构件包括户内隔墙、门窗、扶手栏杆以及架空地板与吊顶。家具部品模块包括整体厨房和卫浴模块以及其他各种家具部品(图8)。

图8 户型内部结构层级划分

填充体为住宅的可变部分,支撑体为住宅的不变部分,内部填充体的安装与改动对支撑体没有影响,因此,SI 住宅体系使户型随住户临时需求以及长时间段的需求变化进行空间和部品的改变成为可能,赋予了户型可变性(图9)。

图9 户型内部结构层级划分

2.3.3.1 家具部品及厨卫模块设计

该设计中家具部品设计包括了各类户内家具模块,根据尺寸与使用场景分为几大类,可以适用于不同老人的需求。按使用功能主要划分为:厨房部品、卧室部品、起居室部品、餐厅部品、玄关部品、卫生间部品与其他部品,每个部品均设置1~3 种不同尺寸以满足不同需要(图10)。

图10 家具部品集合展示

对于整体厨房模块设计,首先,根据厨房操作台形状将厨房模块分为四大类:单排厨房、L 型厨房、双排厨房与U 型厨房,其中,尺寸类型最多的为单排厨房与L 型厨房。随后,根据不同尺寸需求共设计了10 种整体厨房模块,包括4 种无障碍设计模块,满足了大部分老人的需求(图11)。

卫浴整体模块以分离式卫生间为主,可以满足不同家庭成员共同使用的需要。其中,分离式卫生间分为三分离式和两分离式,三分离式卫生间将洗手台、洗浴及如厕分别布置在三个空间内,而两分离式卫生间合并了洗浴及如厕空间,一般为小空间和无障碍设计时使用(图11)。

图11 厨卫整体模块设计

标准化的部品和构件生产降低了采购和安装难度,大部分部品构件由工厂完成统一标准的生产拼组装,住户甚至无需求助于专业人员便可自己进行安装改动,节省了住户的时间和费用,同时,也延长了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

2.3.3.2 吊顶及架空地板层设计

户型内部设置吊顶和架空地板,作为户内管线系统安装预留位置。吊顶内部主要放置户内新风系统(新风机、管道与通风口)以及户内电线系统,还有户内分隔墙顶部固定卡槽,当需要维修改造或更换时,只需打开吊顶即可。新风机及其通风管道布置在每户的吊顶内部,吊顶空间高度为280 mm。以8X-分居健康型基础户型为例,在入户门位置设置新风机;户内空间的送风口和排风口对角线布置,一侧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形成“新风流动场”,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与流通。户内空调外挂机位于阳台的专属槽内,与外立面的花池相结合。厨卫模块拥有各自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

架空地板内主要放置支撑地板的龙骨、户内给排水系统以及户内电线系统,同时,为户内分隔墙预留安装卡槽,高度为300 mm。给排水管道布置于每户的架空地板内部以及户内分隔墙内,布置好管线后覆盖以地板和墙身饰面隐藏管线,对支撑体不产生影响。各户给排水由每层竖向整体管井内总管道向各户进行分支,与厨卫模块相连,因此,户内的厨卫模块可以放置在任意位置,大大提高了空间的灵活程度。

吊顶与架空地板隐藏了户内几乎所有管线系统,在不影响简洁美观的情况下,因为独立于支撑体,因此维修更换也比较方便,且不会伤害结构(图12);当户型内部空间发生变化时,只需更改户内对应接口位置和管线走向,对其他住户没有影响。

图12 户内剖面图

3 结语

SI 住宅体系的应用使得户型具有可变性,户内空间可以根据住户年龄增长、身体状况变化以及家庭代际更迭进行相应的空间变化,极大地延长了住宅使用年限,同时,内部空间的改变和管线设备的更换并不涉及支撑体结构部分,极大地维护了建筑的质量,延长了建筑使用寿命,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出贡献。未来,这种可变性极强的可随住户“生长”的住宅体系将为住户提供更加方便合理的住宅使用方式。

(设计指导:周静敏、刘敏、贺永;设计小组:陈旭令、李沐蓉、焦晨慧、吴思元、谢博尧)

猜你喜欢

部品户型自理
地域性视角下关中农村绿色建筑部品设计方法研究
高柔性车身生产线部品供应系统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CSI 住宅体系下的装配式装修部品的装配构件研究
《我是自理小能手》说课稿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我会“自理”啦
“喵星人”占领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