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文明的河流伦理构建——评《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

2022-08-08

灌溉排水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伦理河流原则

陈 凤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00)

基于生态文明的河流伦理构建——评《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

陈 凤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00)

水是生态文明的根底,在当前的生态文明社会,尊重河流的生命健康、追求人与河流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面对人与河流日益紧张的关系,构建河流伦理是应对生态危机、推进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人们应该尊重河流、保护河流,承担起建设和发展河流伦理的责任和义务,以生态文明指导河流伦理的构建,以人水的协调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处理人水关系的长久之计。《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高度,研究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的关系,揭示了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历史必然性,基于生态文明对河流伦理的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了构建。

《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侯全亮主编,全书共分为6 章。第一章分析和反思了不同文明形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第二章分析生态文明与人、自然界、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持续发展的关系,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概括出了生态文明的八大特征和八项主要内容。第三章从河流本身、河流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之中看到了河流生命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河流生态危机中关注到河流伦理构建的重要性。第四章站在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学的前沿,探究了河流伦理理论。第五章从人类对河流的基本责任与义务、国内外治水实践等方面研究了河流伦理实践。第六章则从宏观层面探讨了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的关系与构建。

本书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视角全面,抓住人与河流、生态与河流的关系递进式引入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的关系与构建问题,关照了河流伦理的理论与实践层面,从道德层面促进生态发展的可持续,内涵丰富、深刻,有理有据,为弘扬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规范人的社会行为以及解决我国在水利实践、河流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伦理问题提供参考,当然也适合水利专业及相关研究人员学习阅读。

河流与其维系的生物多样性共生共存,构成了一种互相耦合的生态系统,有其发展规律和完整的生命形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水源、能源及精神文化需求,河流永续依赖于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对河流征服和控制的结果是生态的空前危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重新定义了人与河流的关系,河流伦理体系也萌发成了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理论框架。河流伦理以生态自然观为基础,承认、尊重并维护河流的生命,从生态伦理学中认识到了人与河流关系之中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在承认河流之于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价值之上,也承认了河流应拥有的生存权与健康权,确定了河流的主体性地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也就成了人类进行河流伦理实践的基本要求。

生态文明具有基础性与可持续性、整体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循环性、伦理性与文化性、反思性与发展性等特征,结合河流生态危机的现状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要求,在进行河流伦理实践时,要注意遵守道德规范。首先,要遵循尊重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不损害原则、评价性原则和补偿性原则的河流伦理原则,并依据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原则和生存需要性原则来评价在具体的河流伦理关系冲突之中,何种原则具有优先性。其次,要以文化的力量构建河流生态文明,唤醒人类对河流的敬仰之情,树立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唤起公众的河流道德意识,认识和确立开发利用河流的“底限”。再者,推动河流立法的实践,补足河流伦理道德规范无法达到的约束性,而具有生命力的法律也是建立在一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此外,社会和生态都是发展的系统,不可忽视发展性与可持续性,要多从国内外已有的河流伦理实践中寻求经验。

时至今日,生态文明建设和河流伦理的研究与实践都还有待发展,面对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河流生态急剧恶化的现实,必须要重视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之前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进行观念上的革命以指导实践。《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对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河流伦理具有指导意义,为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步伐增加了力量。

猜你喜欢

伦理河流原则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河流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流放自己的河流
当河流遇见海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