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株“水上人参”串起山海“共富”路
——德清阿华茭白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2022-08-06姚军华陈哲杨凤丽

长江蔬菜 2022年15期
关键词:福寿螺德清县阿华

姚军华 陈哲 杨凤丽

姚军华,德清阿华茭白专业合作社,浙江,313200

陈哲,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杨凤丽,通讯作者,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中兴北路883号,313200,电话:13735188120,E-mail:865665037@qq.com

导读:德清阿华茭白专业合作社积极整合县内茭白种植产业链资源,在茭白新品种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产业化水平发展以及生产规模化等方面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建立了茭白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样板,通过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的应用,茭白种植效益得到大幅提高,并辐射带动了当地和对口扶贫地区茭白产业的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德清阿华茭白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4月,茭白种植面积1300亩(86.67hm2),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灯塔村,为市县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21年总产量5395t,总产值1995万元,总利润750万元。自成立以来,合作社紧密联合茭白种植加工及销售大户,按照自愿、互助、互利的原则建立了联合市场运营保障体系,坚持“诚信合作为民,服务产业兴社”的经营理念,走好“外抓产品订单联市场,内抓合作服务联农户,自抓精细经营增效益”的路子,形成了茭白订单种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管理、集中冷藏保鲜存储、集中运输营销的产业格局,成功探索了茭白产业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和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长期以来,合作社在茭白新品种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产业化水平发展以及生产规模化等方面做出了良好的示范,通过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的应用,茭白种植效益得到提高,并辐射带动当地和对口扶贫地区茭白产业的提质增效。近年来,努力加强销售力度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其自主茭白品牌“洼娃”已响彻国内。按照科学的生产规范和种植技术规范,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茭鳖共生种养模式,注重新品种引进,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配合当地政府产业帮扶对口扶贫地区,认真履行订单约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作社先后获得浙江省诚信农资示范店、省级东西部跨省扶贫协作社会责任奖、浙江省放心菜园等荣誉称号。

1 发展综合种养,平稳发展

近年合作社在开展茭鳖共生模式创新的同时,综合发展其他产业。2015年以来先后开展了茭稻轮作、茭菜轮作、茭田养鸭等新模式。茭白与水稻轮作模式能改良土壤,使茭白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达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效果。长梗白菜与茭白轮作模式,长梗白菜667 m2产量可达4 000 kg,通过加工腌制长梗白菜667 m2产值1.2万元,菜茭轮作平均667 m2产值在1.87万元左右。通过菜茭轮作使茭白田中的沉淀物与有害物质转化为蔬菜吸收的有机肥,提高蔬菜品质,降低肥料农药成本。近几年茭白田福寿螺泛滥成灾,茭田养鸭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病虫为害,鸭可以吃掉福寿螺和福寿螺的卵,能彻底消灭茭田中的福寿螺。发展各种综合种养模式,真正促进了产业的平稳发展。

2 加强冷链建设,节本增效

当前快速变化的消费升级,正在倒逼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增效,迫切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降低农产品产后损耗,满足周年供应和均衡上市需求,提供更多质优物美的农产品。合作社顺应市场趋势,目前已建有冷库1座,约3 600 m3,可储藏保鲜1年2季夏茭和秋茭16万箱左右,共计3 200 t。除了农场采收和外地收购茭白保鲜12万箱(2 400 t)外,还可帮助周边茭农提供茭白保鲜4万箱共800 t,茭白品质有了大幅提高,还有效解决了茭白采收高峰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的问题,帮助周边农户增产增收。仅2020-2022年通过冷库保鲜的方式,合作社就增收了810万元。

3 整合产业资源,多元经营

规模化茭白生产的发展需要配套综合性服务。合作社为方便更多农户,在当地成立农资店,供应优质化肥、农药、农用物资,提供农资和技术服务。农户在买到优质农资产品的同时,还能得到专业指导,技术人员会讲解化肥农药的使用时间和用量,并对各种病虫害防治的对口农药进行详细介绍。每年以合作社名义邀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专家、教授为种植大户进行2~3次技术培训。另外,在四川、贵州省结对帮扶地区建立西南朝华农资供应部,开展农资供应和技术指导。除了开设相应的农资店,每年还从四川、云南、丽水等地区大量收购茭白12 500余t,实现销售收入5 000多万元,创收200多万元,营销额排进了全国前三,成为浙北地区产、供、销规模较大的农场之一,有效解决了茭农茭白销售难的后顾之忧,带动了整个茭白产业的发展。

4 承担社会责任,产业扶贫

自2017年起,合作社负责人定期带技术人员到德清县结对帮扶的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江西省等地指导茭白高产栽培。通过推广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少数民族地区种植的茭白产量和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2021年每667 m2产量达4 250 kg,每667 m2收入13 000多元,净利润达6 000多元,比当地茭农传统管理模式667 m2增收1 500 kg,667 m2产值增加7 000元左右。同时,合作社也与当地合作,长年订单式收购茭白,为少数民族地区解决销路问题,累计带动贫困户265户,贫困农民1 200多人,每年可使当地农民增收1 500多万元,在精准扶贫路上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福寿螺德清县阿华
融水地区稻田福寿螺防控技术探讨
创意小虫
德清县“宅富通”系统建设思路与实践探讨
北美物种福寿螺泛滥,为啥人不能吃?
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控策略
湖羊干挑面
福寿螺绿色防控技术与应用方法
圆锥曲线中非对称代数式的处理方法
特别的赛跑
遗失在街口(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