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06钟瑞莹古维立翁杰锋张焕玲

广州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管围术

匡 姣 钟瑞莹 古维立 翁杰锋 张焕玲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广州 510180)

在临床上,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属于新型护理理念之一,主要通过优化一系列以基于循证医学的护理方案,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方案实施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能够快速恢复机体健康的护理举措。伴随现代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ERAS理念下的护理方案逐步在临床各种外科疾病的护理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1- 2]。2017年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即开始对手术患者采取ERAS护理。护理对象包括胆道手术、肝脏手术以及胰腺手术患者。最初,我们从简单的胆结石患者着手。

临床上,胆结石包括胆囊结石(占52%)、肝内胆管结石(占36%)和肝外胆管结石(占11%)。胆囊结石是由于胆囊内出现结石引发的病症, 主要症状为腹痛、黄疸、发烧等, 故又称为胆石症, 胆结石成因复杂, 主要包括: 不可逆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基因、家族史等, 可逆因素如肥胖、妊娠、低纤维、代谢综合征、药物以及特殊疾病等[3]。胆管结石则是一种发生在胆管内的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数为慢性起病、急性发作,病因比较复杂,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由于其病变复杂、复发率高,且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此病已经成为我国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治疗均以手术为主,需要将胆囊切除,在手术中还需要进行胆道探查,取出胆管内的结石,预防术后的复发。在临床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胆管探查取石冲洗并T管引流术是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的主要术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4]。但手术本身对患者是一种创伤,一旦围术期护理不当则会对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5]。故在胆结石手术治疗中,配合合理的外科护理措施十分重要。因此,本研究针对胆结石手术患者,评价ERAS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患者预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9年8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84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男女比为23/19;年龄26~71岁(43.26±5.46);干预组男女比为22/20;年龄27~70岁(44.02±5.87)。对比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方案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批后开展,且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需全程密切监护患者生命指征变化情况,同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及身心状态开展生活护理及饮食指导。干预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1)术前:①环境:需在术前患者入院后及时引导其进入病房,并需确保病房处于干净、通风、整洁、温湿度良好的状态;结合患者的实际喜好还可适当调整窗帘颜色、摆放绿植等,从而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在夜间则需保持安静,尽量减少走动次数,以确保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睡眠。②宣教:需在术前及时告知患者胆结石手术的治疗方案、手术流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术中配合方案,进而提升其对手术过程的了解,提升其治疗配合度。③饮食:需在术前1 d嘱咐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并在术前2 h禁饮,术前3 h可予以300 mL葡萄糖溶液口服,以减轻其口渴、饥饿感。②术中护理:提前将室温调至26 ℃左右,手中对手术器械、输注液体等进行加温处理,给予患者加盖保温毯,避免出现术中低体温,全力配合医生完成手术。(2)术后:①疼痛:术后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进而采取多样化、个体化结合形式开展针对性镇痛干预,以确保患者处于无痛或低痛(可耐受)状态,以促进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②补液:手术当天补液总量不超过40 mL/kg,补液速度控制在4~6 mL/(kg·h),术后早期尽量减少液体补充;②饮食:以尝试进食方式开放饮食,可在术后6 h少量饮用温水,在无不适症状出现情况下摄入少量流质食物,以少食多餐为主;在无不适反应后逐渐增加进食量,并过度到半流质、常规饮食;饮食中需注意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并增加饮水量以促进胃肠道蠕动。③早期康复锻炼:在患者回到病房后即可在护士指导下开展肢体被动运动;术后1 d即可在无不适症状情况下尝试下床活动,术后2 d即可保持每日下床活动4 h左右,以促进肠胃道功能恢复,加快机体康复。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拔管、首次肛门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及穿孔、感染、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统计发现,干预组患者术后拔管、首次肛门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相较对照组均有缩短(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统计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见,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胆结石为临床常见胆道病症,其结石自身即为重要诱因之一;具体而言,在结石产生后,其可进一步刺激胆囊黏膜,促使胆囊慢性疾病发生,在病情持续未得到有效控制下,则会进一步继发感染,进而引发胆囊急性炎症;病情严重下甚至可进展为胆囊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在该类病症治疗中,手术为首选方案。而在围手术期中,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临床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前,多以常规护理为主,其弊端则为护理主动性不足,继而导致护理效果一般。相较之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则能够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科学地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高质量护理干预,为其提早出院打开一条科学的外科通道[6]。

简单而言,ERAS理念能够有效结合导致患者预后延迟恢复的相关因素,通过采取围术期优化处理的形式帮助患者减轻手术创伤带来的应激影响,进而实现减少并发症、较快患者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的效果[7]。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当下在临床开展ERAS护理中的常见措施主要有如下几方面:①新的镇痛方法,②降低手术应激,③强化代谢及营养支持,④科学应用抗生素,⑤新手术技术的应用等等[8]。

本研究中,我们主要通过环境的介绍、宣教减少患者的焦虑,让患者更好地接受和配合快速康复措施的落实;在进食方面,缩短患者的禁食时间;术中给予保温毯,避免低体温的出现;减少输液、采用多模式地镇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尽早下地活动。

在临床上,胆结石手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外科手术术式,其在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病症治疗中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9];但是胆结石手术本身属于一种有创术式,在采取该术式干预下往往会导致患者身心承受一定的创伤,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延长患者预后恢复时间。而有相关研究显示,在胆结石手术治疗中,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恢复情况除了与手术医师操作水平及患者自身机体状态存在一定关联外,与围术期护理效果间也存在一定关联[10];在护理不当的情况下,可能大大增加其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而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一定阻碍[11]。对此,在行胆结石手术治疗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十分重要。

本研究中,以本院收治的84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为对象展开了对比分析,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ERAS护理干预,经对比分析发现,采取快速外科康复护理的干预组患者各项围术期指标(术后拔管、首次肛门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对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同时,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对照组也有降低(2.38% vs 14.28%,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胆结石手术围术期配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ERAS护理是一种基于ERAS理念发展而成的新型临床护理模式,其主要指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身心护理需求,在整个围术期阶段开展的一种有效护理措施,并通过相关护理方案的开展来减少手术应激,规避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确保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12]。同时,在该护理模式下,能够基于循证医学以临床医学证据为护理开展的依据,从而不断优化改进现有护理措施,最大化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减轻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最终促进患者各组织器官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综上可见,在胆结石手术围术期护理中,通过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升康复进程,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管围术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