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文都
——清代方志图中的安徽桐城

2022-08-06张雨萌席会东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2年6期
关键词:桐城康熙县城

◎ 张雨萌 席会东

安徽桐城,春秋时称为桐国,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楚灭桐国后其属楚国。桐城地处安徽省西南部,西依大别山,东临长江,纵贯江淮,素有“七省通衢”之称,扼守由北向南的交通要道,为旧时安徽省首府安庆的北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桐城是“桐城派”的起源地、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在清代呈现文人士子“言必称桐城”的盛况,享有文都的美誉。

康熙《桐城县图》中的龟形桐城

清康熙六十年的《安庆府志》是安庆府志的集大成之作,其中的《桐城县图》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画法,形象表现了桐城县城内外的山水风貌和城镇乡村。从图中可见,桐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多山地丘陵,东南为平原区。县城规模较小,外郭城是类似龟形的圆形城池,不同于中国古代常见的方形城池。北拱门为龟首,南薰门为龟尾,城墙为龟背,城内相互交错的道路规划及街巷布局犹如龟纹。龟形在古代寓意丰厚,蕴含了中国传统的八卦、风水等理念。首先,龟象征着长寿永存,寓意桐城绵延不绝,取龟之吉祥如意之意。其次,城垣与护城河构成城市的防御基础,圆形龟城固若金汤,犹如龟背之坚固,孔颖达云“龟有甲能御侮用也”。再次,依据本地的山川形胜,县城仿“龟”形制与山水结合,符合桐城北连山、南及水的地理形态,属于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最后,“龟城”多临水筑城,强调它的防洪功能。安徽在历史上就是防汛重地,营造“龟城”突出了它的实用功能,可减少洪水冲击。桐城县城龟形形制依托管子因地制宜的建城思想,将仿生象物的传统营建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并赋予其神灵庇佑、城固民安、永葆太平的美好寓意。明清桐城城墙轮廓的构建形成了寓形山水、天人合一的形态。

康熙《安庆府志》之《桐城县图》

此图描绘的是康熙年间桐城县全貌,对桐城县城内部的刻画较为简略,以县城为中心,标注了北部龙眠山和山间关隘、楼阁,龙眠河环抱整个桐城县城。城外的寺庙、道观等宗教祭祀场所的位置被一一标明,较为清晰详实。

从图上可见,六座城门包围着桐城县。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包砖城墙在康熙年间仍保存完好,多座关哨矗立在山头上,与城墙共同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县城选址遵循依山傍水的理念,可以追溯到《管子·乘马》篇中提出的因地制宜的筑城思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中国的城池注重安全防御,以明代桐城县城为例,外围城防设计依托山川、河流的守御功能,体现了中国古代城池营建自然主义的特征。

康熙《安庆府志》之《城郭之图》

康熙《城郭之图》中 的人文桐城

康熙《安庆府志》中还有一幅表现桐城的《城郭之图》,可见府衙、县学和文庙是全城最高大建筑,集中于城中和城北,体现了官府的威严和本地儒风盛行的特色。城内街巷纵横交错,将县城的内部空间格局清晰地展现出来。

城中西部的城隍庙是桐城县信仰中心。清代的城隍信仰成为江南很多普通民众的精神寄托,城隍会的会名依据其在大型祭祀仪式里所从事的事务而定。城东为儒学中心,桐城百姓慕儒学已久,尤其康熙以后更加尊崇程朱理学的官方正统地位,桐城派文人积极入世,著书立说,遂有“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美名。参与教育活动是桐城派实现学术追求和济世理想的重要途径和一贯传统,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更加深入人心。

从交通和经济来看,桐城通过龙眠河、嬉子湖与长江相连,为沿岸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起居提供不竭的源泉。河流、湖泊沿岸的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产丰富,纵横交错的河湖水网体系将桐城塑造为长江沿线重要的稻米产区,物产丰盈、货运亨通,是古代农业社会的风水宝地。桐城是维系安徽省内外水运的重要中转站。就水路来说,桐城正处于湖广至江浙、江西至江淮的水路交通的枢纽位置,起着确保漕运通畅,物资流通,维系当地经济、生活稳定的重要作用。清朝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分离,江南富甲天下,中央需要通过京杭运河将南方大量的粮食、物品北运至京幾,以协调南北,满足京城的物资供应。漕运畅通对当时经济正常运转具有重要作用,而桐城正处于长江航线与京杭运河间重要的中转站位置,运漕河湖边码头众多,货运繁杂,一直到近代都是长江沿线重要的交通枢纽。从陆路来看,图中有多个急递铺环绕城外,表明桐城县位于清代安徽省驿站的重要交通线上,从京师北京至省城安庆的官道穿越桐城县境。此外,在县域各方要道上,设有吕亭驿、陶冲驿、练潭驿等交通驿站,以便于道路通行和管理。

康熙《城郭之图》中描绘的宗教建筑集中在城外。庙宇、祠堂、道观众多,分布于东、南、西部,表明桐城虽然儒学兴盛,但佛教和道家文化也占有一席之地。

道光《城内外街道图》中的山水桐城

道光《续修县志》中有一幅完好的桐城县《城内外街道图》,生动描绘了清代中期桐城的山川形胜和街道布局。桐城境内最重要的龙眠山矗立于北方,它横贯全境,连接舒城、六安、怀宁、太湖、黄梅等地。明许浩诗云:“大小二龙山,连延入桐城。山尽山复起,宛若龙眠形。”古代堪舆大师依据大、小二龙山形状分测定此地,依山傍水,龙头在桐北,与歧岭相望,称作“龙望山”。清康熙、雍正年间的著名桐城籍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墓就修筑于风景秀丽的龙眠山下。龙眠河出自山间,由北向南顺沿而下,纵穿县城全境,支流众多,象征“天河”,为百姓生活起居、农事耕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水。

较康熙《桐城县图》,道光《城内外街道图》将重点放在了城内空间布局刻画。图中的桐城县城规划紧凑完整,街巷四通八达,表明道光时期桐城的城市化、商业化程度得到了提升。四座主门高大威武,尤其以连接着高山的北拱门最为坚固,北门外建有后山敌台和观野崖。晚清老照片显示台基之上建有城楼,城楼均系砖木结构,瞭望口和射击口清晰可见。

图中龙眠河自城中蜿蜒而过,将县城分为城东和城西两部,城东建筑、街区较为密集。县衙署为城内最高大建筑,察院、典史衙署都位居北城,坐北朝南,彰显清代政府机构的威严。理学祠、贤良祠、圣庙分列在其旁,体现古代城市“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空间布局,主要建筑具有明显的轴线配置关系。左布寺观,右置社坛,衙署居中且偏城西最高处,也是旧城两列阶地的两脊交汇处。文化区集中于衙署以东,形成以县学为核心,书院、社学和私塾为外围的分布格局。

清代中期经济平稳增长,“永不加赋”政策导致人口剧增。桐城人民凭借有利的自然条件实现经济发展之后,产生了巨大的文教需求。清代桐城书院成为文化教育的主导机构,书院规章条例严明细致,坚决杜绝学生懈怠懒散的风气。图中可见,城中主要的生活设施,如阁楼、凿井、邮驿都位于东部,街巷曲折,商业繁荣,较为兴盛发达。宗教设施以城中的观音阁为中心,分布有城隍庙、药王庙。庙寺、祠堂、园林,分散在全城主要位置,祭祀场所大都分布于西北部,其旁排列有一些私家墓地,如窦公祠、钱家墓、黄公祠,其余各地段是居民的房舍,图中城南部建筑较少。

桐城城外宗教建筑依旧繁多,环绕城墙的有土地庙、药师庵、五印寺、太霞宫等等,儒、佛、道三教建筑齐备,既有官方设立的文庙、祭坛,又有体现民间信仰多元化的祠堂、道观。尤其是专为女性修行的庵广泛分布于全城之外,这一格局与清代徽商有关。清代徽商名震天下,但是常年在外经商,而守家女性希望来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靠近徽州地区的桐城女性不少人吃斋、诵经、奉佛,导致尼庵兴盛。

自康熙至道光的一百年间,历经康雍乾三朝盛世,人口剧增和商品经济发展带来了桐城县主城区范围的扩大,政治文化类建筑和街巷规模显著提升。同时,由于桐城县自然条件优越,背靠龙眠山,紧临长江,使得水陆路交通不断发展,码头、驿站遍布全城内外。勤劳智慧的桐城人民牢记耕读传家,将桐城塑造为山水之城和人文之城,成就清代“文都”盛景。

道光《续修县志》之《城内外街道图》

猜你喜欢

桐城康熙县城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回流县城”是这代年轻人的时代机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的保护与开发
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数说陕西70年之“县城经济”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安徽桐城六尺巷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延津县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如此原因
康熙下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