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班级合唱课中的二度创作探究

2022-08-04金漪

成才之路 2022年18期
关键词:班级合唱二度创作审美能力

金漪

摘要:在农村小学,学生的歌唱水平相对较弱,而教材中的很多合唱歌曲难度大,他们无法呈现较好的合唱效果,如何让农村学生真正参与到合唱中并体验合唱的魅力,值得音乐教师深入探究。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与实践:二度创作之图形谱、旋律线运用;二度创作之入情入景;二度创作之和声拆解技术;二度创作之多元化教学手段。针对学生不同的歌唱水平,对合唱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二度创作,运用各种方法,调整和声的难易程度,以达到人人爱合唱、人人能合唱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班级合唱;二度创作;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8-0090-0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在音乐课堂中,合唱可以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妙,参与合唱更能提升学生对美的追求。班级合唱不同于合唱团,每个班级之间的歌唱水平差异很大,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个体水平也参差不齐。作为小学一线音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类似问题,很多农村学校的班级合唱课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可能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或草草了事。长此以往,学生的合唱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对于合唱的热情也渐渐消失殆尽。如何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时间,让农村学生更多地接触合唱艺术,人人参与到班级合唱中,充分感受合唱之美,如何让农村小学的班级合唱变得有趣有味儿,让学生乐于接受,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一、二度创作之图形谱、旋律线运用

在班级合唱中为学生建立一定的音高概念,可以运用图形谱或旋律线,把抽象的音高进行形象的描绘,边唱边注意音高的位置变化,防止音的偏离。特别在对位性和声中图形谱与旋律线起着关键作用,使合唱的各声部更加形象直观,学生演唱各自声部时能清晰明了地进入,从图谱上也能看到歌曲中乐段变化和重复。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四课合唱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演唱单声部可以,两声部的合唱就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整首曲子以合唱、齐唱穿插变化着进行,只有通过图形谱的展现才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演唱哪些旋律,以及旋律的进行方式和每个乐段情绪的变化。(受篇幅所限,图略。)又如,六年级上册第三课轮唱曲《月亮姐姐快下来》这首合唱曲由齐唱和二部轮唱组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没什么难度,在二年级的时候接触过轮唱曲《两只老虎》。但在教学实践时才发现:低声部的学生从曲谱中能够知道其声部空两拍开始演唱,并作为高声部的回声。但演唱中没有边唱边聆听高声部的旋律,即发生了错位现象,导致最终没有同时结束全曲。农村学生在轮唱部分的对位感会比较差一些,曲谱上无法直观地感受到轮唱的声部的进行,对于歌曲轮唱节奏的把握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通过图形谱的呈现,在固定的节奏中进行轮唱练习。(受篇幅所限,图略。)

把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起来,让合唱中的音高、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通过图形谱、旋律线的辅助,每个声部的学生都能准确地进入和清晰地演唱。

二、二度创作之入情入景

合唱置于情境中进行,將变得有趣且更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课例1,五年级下册合唱曲《铃儿响叮当》的云课堂中,教师教学合唱时设计了几个好玩又有趣的节奏游戏,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如滚雪球游戏:先由教师一人示范如何玩滚雪球,边玩边感受和熟悉歌曲,并用改变滚球的方向来区分乐段的变化,然后由两人面对面玩滚雪球,感受歌曲2/4的节奏特点和活泼欢快的情绪。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时左手传向右手,第二乐段利用旋律的变化而改变滚雪球的玩法,用自己的球与对方的球进行交换。最后以三个人玩雪球的方式进行,不但一次次熟悉歌曲旋律、节奏,区分乐段,还让学生在变化的滚雪球游戏中感受合唱。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体会合唱的乐趣,兴趣增加了,也更乐于参与到班级合唱中去。

课例2,小学五年级上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原本是一首只有四个乐句的单声部歌曲,教师在设计时运用了情境,不但把歌曲生动化,还让单声部歌曲加入简单的情境,和声后变得更加动听。如雪地节奏游戏: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踩雪:跺脚000。欢呼:00拍手0。拍雪:0拍腿0拍腿。呼唤冬天:雪花飘落下来形成二声部简单的和声,作为引子部分,置于歌曲演唱前,用美妙的和声引出歌曲。高声部:s m l s。低声部:m d f m。雪花飞舞:本环节中教师用节奏与雪花结合,在漫天飞舞的下雪场景中熟悉歌曲的节奏变化。(受篇幅所限,图略。)结尾部分再次运用简单的和声哼鸣结束歌曲,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意境之中,表现出对冬雪的依恋、对春天的期盼。环环相扣的情境融入,使得一首原本简单的歌曲变得更加精彩了。

合唱的精髓是能够让班级所有学生感受到合唱的魅力所在,教师结合实际把合唱曲改编得人人能驾驭,学生自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唱实践中。

三、二度创作之和声拆解技术

1.以听为先,辨别和声

听觉先于视觉。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拥有一双灵敏的耳朵是合唱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每节音乐课都可以安排简单的和声听辨练习,哪怕从单音开始训练,慢慢进入简单的合唱作品。几年下来,学生就能建立和声概念,积累合唱经验。合唱中,学生需要能从和声声部中辨别出自己所唱的旋律。部分学生听辨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把复杂的和声声部拆解开。学生能够熟悉自己声部旋律后,再聆听和声效果,从中寻找自己声部,更能够辨别出自己演唱的声部。同时,学生还要学会聆听对方声部,并进行适当的声音调控。

2.卡农训练,化繁为简

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出示合唱谱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自己的和声声部在哪里也找不到。而集体唱一样的旋律,在基本的和声中,以轮唱的方式歌唱,这样的训练形式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独立歌唱能力,相比两种不同旋律的交织容易很多。每首单声部歌曲都可以尝试运用卡农的形式,让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歌曲不再单一,也让学生都能够尝试合唱练习。别让合唱变得高深莫测,只有把难度降下来,学生参与其中,才能感受到合唱的魅力,体验参与合唱的乐趣。如果直接让学生演唱教材中的两声部歌曲,没有长期的合唱练习根本无法完成。因此,教师可把单声部旋律的歌曲变成简单的卡农练习,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合唱水平。

3.弱化声部,丰富形式

合唱有领唱、对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有主唱和伴唱的区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改编和拆解,使学生既能各司其职,又能团结合作。班级中学生的音色各不相同,有的学生音色较亮,不懂得如何在合唱中做到音色统一,教师在磨合音色的同时,可挑选这些学生担任领唱。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但音准不错,伴唱部分可以交给他们来演唱。有的学生节奏感较好,可以让他带领其他同学进行轮唱。抓住学生的强项,弥补合唱中的不足,这才是二度创作的根本所在。

四、二度创作之多元化教学手段

班级合唱教学形式很多情况下还比较单一、枯燥,因此,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必不可少。

1.把握音准,稳定节奏

(1)节拍器固定节奏。在钢琴演奏中节拍器运用的频率较高,其实节拍器在班级合唱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当进行简单的两声部轮唱时,演唱的节奏和速度很容易出现问题,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速度标准。例如,二年级下册《两只老虎》是一首轮唱曲,单声部的《两只老虎》每个学生都会唱,当出现两声部轮唱时,就容易混乱。这时,教师可运用节拍器,给定一个稍慢的速度,让学生有节奏地念歌词,稳定节奏后,再进行演唱。最后,学生两声部均能跟节拍器演唱,就可以转换成原速。久而久之,学生建立一个稳定的节奏标准后,演唱其他合唱曲就会更加稳定。

(2)音高乐器辅助音准。音准在合唱中尤为重要,一旦学生的音准出现问题,就很难有好的和声效果。因此,教师可加入有音高的乐器辅助音准。低、中段的学生在学习合唱时可利用音钟等有固定音高的乐器辅助演唱;高段的学生学习竖笛、口风琴等乐器,可以通过这些乐器固定音准;当学生音准达到一定水平时,教师可选择用音叉给一个标准音,让他们自己建立音高。

(3)视唱练耳巩固音准。合唱对音准的要求非常高,班级中很多学生没有经过视唱练耳训练,演唱和声时很容易被带偏。因此,每节课都可以进行视唱练耳,在学生的记忆中进行准确的“刻槽”。1-2年级,身体音阶歌,★律动★模唱★巩固。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觉发展迅速,教师抓住这一合唱启蒙的关键期,利用游戏式视唱练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趣味中巩固音准。3-4年级,柯尔文手势。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和认知能力,但演唱时总是在“准”与“不准”之间徘徊。这时就需要利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边纠正音准,在反复模唱中稳定音准。5-6年级,和声发声练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音准能力及识谱能力,但合唱曲目难度在加大,可把课内的和声难点作为课前的发声训练,为演唱合唱曲做铺垫。分学段设置和声练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2.因班而异,扬长补短

班级合唱建立在人人参与的基础上,每个班级之间的合唱水平差异较大,擅长的方面也各不相同。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抓住节奏、音准、音高、和声等音乐元素,针对每个班级出现的合唱问题进行补短板,以提升班级合唱的整体水平。

比如,501班,女生声音尖而细,声音较轻。男生个别学生声音有个性,在合唱中会显得突兀。学习新的合唱歌曲时,速度较慢,整体合唱效果一般。为此,教师可创设合唱氛围,让学生感受和声之美,调节班级的合唱音色。

3.创建小组,通力合作

班级合唱是建立在团队合作基础上的,有些班级的学生个性突出,无法融入集体演唱,甚至出现严重跑音的现象,以至于整个班级的合唱效果得不到提高。为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建立和声小组,选择一位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做“声部长”,由“声部长”带领演唱和声。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在学生低年级阶段就要慢慢渗透合唱,使学生通过对不同合唱课时的温故知新、循环反复,形成渐变式、疊加式体验,不断重复和加深对和声的感知和辨认,使学生的合唱能力得到螺旋式上升。

总之,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是依靠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变化,有规律地组织起来形成音乐形象,并通过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人与音乐的最初接触就是听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音乐,多听高水平的合唱歌曲,多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演出,多看这方面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一个审美标准和分辨优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建英.“二度创作”让歌声更具感染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9(15).

[2]孙艳红.如何唱才动听———儿童演唱中“二度创作”之重要技巧[J].儿童音乐,2020(01).

[3]钱思舒.声乐作品中二度创作的渗透与反向渗透[J].中国音乐教育,2020(12).

[4]吴丽君.探讨农村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及措施[J].天津教育,2020(24).

[5]杨琳琳.农村小学低中年级合唱教学浅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8(30).

[6]李晟佳.浅谈对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合唱教学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8(17).

Exploration of the Second Creation in the Chorus Class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

Jin Yi

(Xinfeng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Jiaxing 314001, China)

Abstract: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students singing level is relatively weak, and many chorus songs in teaching materials are difficult. They cant show good chorus effect. Making rural students really participate in chorus and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chorus is worthy of music teachers in-depth explor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and practice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use of graphic spectrum and melody line in secondary creation; second, creating with emotion and scenery; second creation of harmony dismantling technology;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of second creation. According to students different singing levels, teachers should carry out targeted secondary creation of chorus works, and use various methods to adjust the difficulty of harmony,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that everyone loves chorus and everyone can sing.

Key words: primaryschoolmusic;classchorus;second creation;aestheticability

猜你喜欢

班级合唱二度创作审美能力
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
初中阶段开展“班班有合唱”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