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养心殿藏“寿”字贴落保护研究

2022-08-04单嘉玖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染料表面文物

马 越,单嘉玖

(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9)

0 引 言

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于2015年12月18日启动,旨在于学术理论支撑下开展养心殿研究性保护与修缮工作[1]。养心殿内檐纸质文物主要包含贴落和隔扇心。其中贴落是中国传统书画的一种装潢方式[2],四边糊贴绫边,类似于今天的镜心,但不加镜框,而是直接裱糊于墙壁或隔扇。养心殿內檐贴落多糊贴于正殿、东西暖阁和佛堂一区,以光绪年间翰林院大臣书法为主,内容多为唐宋时期名臣谏言,另存有道光、咸丰皇帝御笔书法等。这一区域贴落画心使用的纸或绢等材料多经过加工,以粉蜡笺纸和各式染色绢为主。“寿”字贴落原存于佛堂长春书屋,画心为黄色描银龙纹粉蜡笺纸,四周贴蓝色绫边,糊于丁香花壁布之上。故宫博物院书画修复团队对该区域贴落进行了全面调查,并针对佛堂一区保存状态较差的贴落进行修复。

蜡笺纸属于古代加工纸的一种,为蜡质涂布纸,纸张上涂蜡后表面光滑,增加抗水性,并起防虫蛀作用。这种技术在隋唐时期已有应用,敦煌石室写经纸中的“硬黄纸”就是在黄色纸上涂布一层黄蜡。唐宋时还有在本色纸上涂以白蜡者,称“硬白”或“白经笺”,如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刊误缪补切韵卷》,纸两面均加蜡并书写。这种技术于1866年才出现在欧洲,晚于我国一千多年[3]。目前学术界关于蜡笺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档案文献调查、文物研究和数字复制技术,科技分析较少,尚无针对清宫藏粉蜡笺纸类文物的科学研究工作。潘吉星[3]以10种古代加工纸研究为例,对我国古代纸张主要加工工艺进行梳理。赵丽红[4-6]从档案调查角度,研究明清宫廷御用纸张。刘仁庆[7-8]在《古纸纸名研究与讨论》系列研究中,以文献和文物调查为基础,对各朝名纸进行释读,包含五色粉蜡笺、洒金银五色蜡笺、乾隆仿明仁殿纸、描金云龙五色蜡笺等。鲁颖等[9]在御笔写经研究中指出,清宫御笔写经多用云龙纹蜡笺、梅花玉版笺、磁青笺和黑漆蜡笺等。魏乐等[10]对故宫博物院藏粉笺纸文物进行染料分析,认为在粉蜡笺表面使用苏木染色。李涛等[11]将计算机显微断层扫描和拉曼光谱联用技术应用于清代蜡笺纸样和现代手工纸涂层分析中,研究涂布纸的显微结构,以及涂层中无机物、颜料、染料及蜡的成分。郭文林等[12]对蜡笺纸进行化学分析,并开展复制实验。王赫[13]在《碧山绀宇图页》的复制中,将数字喷绘与传统技艺结合,应用于该册页对题白色蜡笺纸的复制工作。采集对题部分画面信息后,在宣纸上喷绘,最后上蜡砑光。金玉红等[14]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以黄檗、蜂蜡、虫蜡、宣纸和傣纸(构皮)为原料,使用烫蜡法模拟制备硬黄纸,并对不同样本的显微形貌和纸张物理化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王赫等[15]将数字复制技术应用于《乾隆御笔符望阁口号》贴落的修复中。本研究以养心殿藏“寿”字贴落为例,系统分析蜡笺纸类文物的结构与成分,为此类文物的科技研究和保护修复提供依据。

1 “寿”字贴落保存现状

1.1 保存状态

此贴落自从养心殿揭取下后,呈卷曲状保存于文物库房。从背面观察其保存状态,基本结构包含画心纸(粉蜡笺纸)和一层背纸,背纸后为丁香花壁布和裱糊纸(图1)。因蜡笺纸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质地较脆,且糊贴于墙面壁布之上,故使用帘纹较宽且纤维较长的皮纸作为背纸,以具备较高强度和韧性。在背纸后面边缘处贴有黄色题签“北边向东字条一件”(图2)。

图1 “寿”字贴落基本结构Fig.1 Structure of Tieluo “longevity”

图2 “寿”字贴落背面题签Fig.2 Label on the back of the Tieluo

在显微镜下观察贴落表面,可见虫蛀处已形成穿透性孔洞(图3)、多处出现开裂(图4)、墨色脱落等现象,这些病害与其保存的环境和方式有关:一方面,因长期保存于古建筑原状环境,受温湿度波动、光照、虫害、酸性气体等自然因素影响而致;另一方面,贴落揭取后卷曲保存,性质较酥脆的蜡笺纸易产生裂纹。

图3 贴落表面穿透性病害Fig.3 Penetrating disease by insects

图4 贴落表面开裂Fig.4 Cracking on the surface

1.2 基本结构与材质分析

此贴落画心纸为典型的清代宫廷粉蜡笺纸。为了研究其结构,使用Henraeus Kulzer公司的Technovite 2000LC树脂包埋样品,在紫外光下固化30 min后打磨剖面,使用金相显微镜(Leica DM 4000M)在可见光和紫外光下观察其剖面结构(图5~6)。

图5 画心粉蜡笺纸显微剖面结构(可见光)Fig.5 Cross-section of powder-wax paper (visible light)

图6 画心粉蜡笺纸显微剖面结构(紫外光)Fig.6 Cross-section of powder-wax paper (UV light)

从显微剖面图片可见,此粉蜡笺纸为双面加工,在纸张双面依次涂布混有红色染料的铅白粉末和黄色染料。根据画心纸显微结构绘制贴落基本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

图7 “寿”字贴落基本结构示意图Fig.7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Tieluo “longevity”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画心粉蜡笺纸表面微观形貌和剖面结构进行观察。仪器为捷克TESCAN公司产VEGA3 XMU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电压25 kV。在粉蜡笺纸表面开裂处及剖面的背散射电子像中可见纸纤维层、铅白粉状层和表面蜡质层相互叠压分布(图8)。

图8 粉蜡笺纸表面与剖面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电子像Fig.8 Backscattered electron imaging of powder-wax paper (surface & cross-section)

使用显微红外光谱仪分析该粉蜡笺纸剖面材料成分分布,其中红色区域为铅白粉末层(图9)。仪器为美国ThermoFisher公司iN10显微红外光谱仪,分辨率4 cm-1,扫描次数64。

图9 粉蜡笺纸剖面显微红外光谱面扫描Fig.9 FTIR mapping of the cross-section of powder-wax paper

图10 粉蜡笺纸粉末层样品红外光谱与铅白 标准红外光谱图对比Fig.10 Comparison of the FIIR spectrum of the sample and the standard FTIR spectrum of lead white

肉眼观察贴落表面云龙纹呈黑色,为了研究纹饰处材料成分,使用广域X射线荧光扫描仪(德国Bruker Nano GmbH的M6 Jetstream)分析贴落表面局部元素分布。由表面银元素分布(图11)知,该粉蜡笺纸表面云龙纹发黑可能是因为银在空气中氧化发黑所致。

图11 贴落局部银元素分布图Fig.11 Mapping of Ag on part of the Tieluo

为了研究此贴落表面黄色染料及铅白层中混合的红色染料,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Waters公司 UPLC H-class和G2-S QTOF MS)分析染料成分。取少量样品,加入0.1 mL二甲基亚砜(DMSO)在75 ℃下超声提取10 min后取上清液,残渣用0.1 mL CH3OH∶H2O∶HCOOH=1∶1∶2溶液在75 ℃超声提取10 min,氮气吹干提取液,用第一步的提取液复溶浓缩物待测。

在黄色染料中发现微量小檗碱(表1),小檗碱是黄檗中的主要成分(图12),说明该黄色可能是黄檗所染。

表1 黄色染料中化合物种类鉴别Table 1 Identified compound in the yellow dye

图12 样品中小檗碱的提取离子流图Fig.12 Ion chromatogram of berberine in the sample

在此贴落画心蜡笺纸的铅白层中混有粉色染料。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知,粉色染料含有罗丹明B和曙红Y(表2、图13~14)。罗丹明B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红色碱性荧光染料。曙红颜料是一种酸性染料,1873年通过荧光素完全溴化而合成[16]。在养心殿佛堂一区纸质文物分析中曾发现合成染料,如“寿”字贴落下印花壁布上粉色花朵处曾检测出罗丹明B,在位于佛堂夹道处的郑沅书法贴落画心绢中发现使用曙红Y等。因养心殿佛堂一区贴落多集中于清晚期,此时纸张和纺织品类文物中多共同使用天然染料与人工合成染料。目前养心殿藏纸质文物的研究尚在进行中,关于人工合成染料的使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表2 粉色染料中化合物种类鉴别Table 2 Identified compounds in the pink dye

图13 铅白层中粉色样品提取液在UPLC-QTOF- MS ESI+模式下的色谱图Fig.13 Chromatogram of the extracts of the pink sample analyzed by UPLC-QTOF-MS ESI+ mode

图14 铅白层中粉色样品提取液在UPLC-QTOF- MS ESI-模式下的色谱图Fig.14 Chromatogram of the extracts of the pink sample analyzed by UPLC-QTOF-MS ESI- mode

在贴落画心纸和背纸层边缘处取微量纤维,使用北京伦华科技有限公司的XWY-Ⅷ型纤维分析仪观察画心纸和背纸纤维种属,纤维细长呈扭曲状分布,长度约20 mm,有横截纹,纤维末端存在半透明胶衣结构,推断其可能为桑皮纸(图15~16)。

图15 画心纸皮纤维显微形貌Fig.15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mulberry fibers of the painting paper

图16 背纸皮纤维显微形貌Fig.16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mulberry fibers of the backing paper

1.3 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寿”字贴落原存于佛堂长春书屋,环境阴暗潮湿,贴落四周刷浆糊处存在多处虫洞,表面出现开裂、折伤、脱落和缺失等病害。因夹道处无太阳光直射或反射,贴落受紫外光影响较小,且画心表面有蜡层涂布,故文物表面未出现明显褪色现象(图17~18)。

图17 贴落原保存于古建原状环境Fig.17 Tieluo once in the ancient building

图18 修前照Fig.18 Before restoration

通过透光照中可见光的透光率差异对比贴落修复前后保存状态(图19~20),可明显看出画面边缘多处分布穿透性虫蛀孔洞。修复后贴落四周不透光区域为隐补时的补纸。画心表面龙纹因含有重金属元素铅,所以透光性较差。

图19 修前透光照Fig.19 Before restoration (by transmitted light)

图20 修后透光照Fig.20 After restoration (by transmitted light)

2 修复与预防性保护

2.1 除尘清洗

使用软羊毛刷除去贴落表面浮尘,在局部用温水清洗以测试表面颜料色牢度。由于表面染料和墨不易脱落,故使用排笔蘸取60 ℃左右温水,压实排笔后清洗画面。待画面未全干时,拼接画面开裂部位。拼对完成后,揭去四周蓝色绫边(图21),使用毛巾在贴落表面滚动以撤去污水。

图21 揭除蓝色绫边Fig.21 Removing the blue damask silk

2.2 揭褙

将稀薄绢固定于漆案表面以备保护画心,清洗画面后使画心朝向稀薄绢,以做临时加固。使用鬃刷将贴落背面刷平排实后,开始揭取背纸和命纸(图22)。

图22 揭除背纸Fig.22 Removing the backing paper

2.3 隐补

将画心朝向拷贝台放置,使用马蹄刀将画心缺损口边缘刮薄(图23),再将随形的补纸贴补于缺损处,刷平后将缺口边缘的补纸刮平修齐。隐补时使用黄檗染色的重单宣作为补料(图24)。

图23 使用马蹄刀刮口Fig.23 Smoothing the edge of crack

图24 隐补后画心纸背面Fig.24 Repairing the back of the painting layer

2.4 托画心

使用染好的宣纸托画心,并于四周贴局条。反转于案上,揭去稀薄绢。再次反转后,从背面排实。置于案上待其完全干透。

2.5 覆褙与全色

覆褙时,应根据修复后贴落的保存方式选择背纸材料。若修复后存放入库,则使用两层宣纸覆褙,以保证贴落整体的柔软。若回贴于古建原状环境中,则选用一层桑皮纸,以保证贴落在墙面糊贴时的强度。这件“寿”字贴落修复后计划保存于地下库房,故选用两层宣纸覆褙,并制作无酸纸囊匣,平放保存以防止卷曲时蜡笺纸表面开裂。将贴落背面黄色题签“北边向东字条一件”贴附于原位后上墙绷平。在贴落画心黄色染料缺失处全色。在对虫蛀处全色时,首先取5 g铅白粉末于白色瓷碟中,边研磨边向其中加入明胶胶液,直至胶液与颜料粉末充分溶合,以填补缺失孔洞。再使用黄檗和墨在其上全色,全色时应注意虫洞全色处与周围颜色的协调。最后,使用川蜡在全色处表面打蜡砑光,尽量使其与文物表面光泽度一致。数月后,贴落在墙面充分展平,将其起下墙。

2.6 预防性保护

鉴于画心不宜卷曲存放,修复完成后(图25),依据其尺寸定制无酸纸包装囊匣。在囊匣内部制作内嵌式卡槽,放入文物后展平保存,最终放入恒温恒湿地库保存(图26~27)。

图25 修后照Fig.25 After restoration

图26 无酸保存囊匣1Fig.26 Acid-free package 1

图27 无酸保存囊匣2Fig.27 Acid-free package 2

3 结 论

1) “寿”字贴落为清代宫廷御笔法书,其画心纸为清代宫廷描银云龙纹粉蜡笺纸,是清代典型加工纸品种,代表我国古代纸张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这件贴落保存于故宫养心殿佛堂长春书屋,这一区域内檐装饰及陈设多为清晚期,此时中西交流频繁,人工合成染料和传统植物染料的同时应用也体现出清晚期文物材料的时代特点。

2) 针对贴落画心粉蜡笺纸的特点,从结构、成分和表面纹饰等角度进行科技分析。画心纸为双面涂布粉蜡笺纸,纸张表面为铅白粉末层,最外层为黄色染料层。画心纸正面绘有描银云龙纹,背面洒金。表面云龙纹发黑可能是银在空气中氧化发黑所致。画心纸后托有一层纤维较长的桑皮纸,以保证贴落绷平于古建内壁布之上。

3) 根据贴落的保存方式制定修复和预防性保护方案。修护后计划将此文物放至地下库房,故修复中选用两层宣纸为背纸,以保证贴落整体的柔韧度。粉蜡笺纸较硬,修复后不易卷曲存放,制作无酸储藏囊匣平放保存。

关于“寿”字贴落的科学分析与保护修复工作有助于揭示此类加工纸的工艺,为今后学者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致 谢:感谢杨泽华研究馆员、喻理馆员在贴落原状调查工作中的协助;感谢刘翰文馆员、张云博士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染料分析工作中的帮助。

猜你喜欢

染料表面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太阳表面平静吗
欢度佳节,芝加哥河又“绿”啦!
染料、油和水
表面与背后
文物失窃
3.《黑洞表面》(英/美)等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