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宁国青龙山地区物化探异常特征研究

2022-08-03

山西冶金 2022年3期
关键词:炭质蓝田寒武

陈 文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安徽总队, 安徽 合肥 230000)

皖东南地区处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带东段,是皖南地区多金属矿重要成矿区带,根据以往地质、物化探成果,深入分析皖东南地区青龙山地区物化探异常的地质因素及成矿条件,进一步说明了物化探技术手段及物化探特征的合理解译,对于皖南地区多金属找矿工作具有积极参考意义[1]。

1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地层隶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广德—休宁地层小区,广泛分布的新元古代炭质页岩、硅泥质页岩、碳酸盐岩等地层,为铜、铅、锌、银、钼、钒的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物质来源。绩溪复背斜是本地区主体褶皱构造,呈北东向展布的虎岭关- 月潭大断裂则是本区域范围内的主体控矿构造,少量分布的石英脉及花岗斑岩脉,均受北东向褶皱及断裂构造控制。在较为复杂的成矿地质条件作用下,区域范围内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点及矿化点较多,成矿元素背景值含量通常高于周边地区,且元素变异系数较大,并以银、砷、金、铋、锑、钼、钨、锡等元素变异系数最大(如表1 所示)。

表1 各层位异常元素含量统计表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研究区出露地层及主要岩性为南华系下统休宁组泥岩、砂岩及少量含锰微晶灰岩,上统南沱组凝灰质夹少量含锰灰岩;震旦系下统蓝田组泥岩、泥灰岩、灰岩夹少量含锰白云岩,上统皮园村组硅质岩;寒武系下统荷塘组炭质硅质泥岩、大陈岭组灰岩,中统杨柳岗组泥岩- 灰岩,上统华严寺组灰岩以及第四系黏土、砂砾等。褶皱构造为上塘背斜,总体向北东倾,其内部次级褶皱较为发育,局部更受断层错动呈现新老地层交替现象。断裂构造发育,为不同期次构造变形的产物,其规模不等、方向各异、性质不一,一般大的断裂构造中常发育断层角砾,围岩及构造带中亦出现有绿泥石化及硅化情况。岩浆岩不发育,局部见少量小岩脉穿插,其围岩具有不同程度的炭化、硅化[2]。

3 研究区物化探异常特征

3.1 土壤物化探异常

研究区主要综合异常带分别有:以金、钨、铅、锌、砷为主的Ⅰ号综合异常带;以钼、银、铜、锌、砷、锑为主的Ⅱ号综合异常带;以金、铅、锌、银为主的Ⅲ号综合异常带;以金、砷、锌、钨为主Ⅳ号综合异常带;以铅、锌、钨、铜、砷、锡为主的Ⅴ号综合异常带;以钼、银、锡、钨、锑为主的Ⅶ号综合异常带;以银、铜、金、钨、砷、锑为主的Ⅷ号综合异常带;以金、银、铅、砷、锑为主的Ⅸ号综合异常带。

初步从各异常组合特征分析,Ⅰ、Ⅱ、Ⅲ、Ⅳ、Ⅴ、Ⅷ号异常带均分布位于蓝田组地层,且断裂构造发育,元素组合较好,具有较好找矿潜力。

3.2 研究区物探异常特征

本区共有局部磁异常8 处,其编号自C-1、C-2、C-3、C-4、C-5、C-6、C-7、C-8,异常成条带状和块状分布,大部分磁异常范围在0.5 km2以下,异常形态多呈椭圆状和长条状,走向以南东向为主,沿走向上延伸一般在1.5~2 km,异常幅度一般在200~350 nT之间,局部磁异常旁侧多伴有负异常,所伴负异常幅度多不大,由此可能说明本区磁化方向接近于顺层,磁化成块状不规则分布,形成一个北东向走向的似带状异常带;C-6 异常较强,梯度较陡。异常带中出露的地层蓝田组三段的肋骨状灰岩和蓝田组二段的含炭质泥岩,地层走向呈北东向;C-8 异常呈椭圆状,异常较弱,出露地层主要为蓝田组二段含炭质泥岩、蓝田组三段肋骨状灰岩、蓝田组四段微晶灰岩和皮园村组硅质岩,该组地层属倒转背斜的核部地层。

4 研究区化探异常特征解析

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层控明显,区内震旦系下统蓝田组、上统皮园村组及寒武系下统荷塘组等地层分布范围内普遍表现为异常突出,而南华系下统休宁组及上统南沱组地层分布范围内一般只是局部出现异常。北部寒武系杨柳岗组、华严寺组等地层中土壤化探异常则普遍较弱。分析认为,化探数据显示各元素次生晕异常层次分明,而原生晕异常却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本区蓝田组、皮园村组、荷塘组等地层中,各异常元素丰度远高于相邻的其它地层,在分计全区地球化学背景参考值时,忽略了不同地层、岩性之间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故突显了元素丰度相对较高的土壤综合异常。根据各元素土壤化探异常数据的对比,除锑、金、银等元素外,其它异常元素土壤平均值均高于岩石平均值,可见本地区元素次生晕一般高于原生晕,尤以铋元素最为显著,其次为锡、钨。本区各元素次生晕异常较好,原生晕异常均不明显,是因为长期风化淋滤作用后土壤中局部富集所致。

5 研究区物探磁异常特征解析

本区C-2~C-4 磁异常带中,C-2 异常较强,梯度较陡。ΔT 上延300 m 异常幅度变小,上延500 m异常幅度趋于平缓,推断其为受构造控制,由深部岩浆活动沿浅部次级断裂运移形成的异常;C-5~C-7磁异常带在ΔT 上延500 m 时,异常幅度变小,推断其为受构造控制,由深部岩浆活动沿浅部次级断裂运移形成的异常;C-8 磁异常区在上延300 m 即衰减消失,物探资料推断为侵入部位较浅的小岩体或岩脉引起。研究认为本区磁异常现象应由深部岩体或较浅部的岩枝、岩脉引起。

6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区域内休宁组、南沱组和蓝田组是重要的赋矿层位,震旦系皮园村组和寒武系荷塘组是重要的矿源层。区域性构造内的次级断裂、层间断裂破碎带,尤其是这些次级断裂、牵引裂隙交汇复合部是矿床(点)及矿体赋存的有利场所,易形成脉型、网脉型或碎裂岩、蚀变岩型矿体。区域矿产与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这些中酸性岩体为成矿提供热液及物质来源,是区域成矿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岩体接触带是本区域内生金属矿化最集中的地带,岩体接触带构造也是本区域内生金属成矿最为常见的赋矿场所。

6.1 地层条件

区内广泛分布的南华系南沱组、下震旦统蓝田组、下寒武统荷塘组、中寒武统杨柳岗组等古老地层,成矿元素含量较高,部分层位可为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重要物质来源,少数层位因多金属元素含量高,则直接成为矿体。

南沱组含冰碛砾沉凝灰岩富集金、砷、铍、钡、铋、锂、锰等元素,经后期岩浆热水溶液和构造叠加,往往富集成矿。蓝田组底部含锰白云岩地层,岩性及厚度变化稳定,常受富含多金属元素的气水热液蚀变作用,导致铅、锌、银等元素局部富集成矿;银、锑等元素常富集于皮园村组硅质岩夹碳酸岩地层中,受控矿构造和气水热液影响,可形成银、锑等多金属矿体。下寒武统荷塘组黑色岩系,岩石组合为炭质、钙质夹碳酸岩系,银、金、锑、砷、钼、钨、钒等元素都十分富集,在后期构造和岩浆作用的改造下,可形成金、银矿床。中寒武统杨柳岗组富银、砷、锑元素;上寒武统华严寺组富银、砷、锑、汞元素,这类含矿质岩层均可为后期成矿作用提供矿质来源。

区内南华系南沱组中的含锰灰岩等含钙质、钙质岩石或碳酸盐岩,震旦系蓝田组肋骨状灰岩、含锰白云岩等岩石,均易于与成矿流体发生物质交换,使岩石中的成矿元素被萃取出来,可为后期矿床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物质来源。蓝田组第二段和南沱组中部的含炭质泥岩地层,岩性质地相对松软,当构造形变作用强度较大时,相对软弱的含炭质泥岩受挤压或拉伸等褶皱作用后,地层褶皱转折部位往往形成虚脱空间,或发育大量的节理裂隙,进一步成为含矿热液运移通道或存储地段。

6.2 构造条件

褶皱构造对矿化控制体现在受到挤压收缩时,岩性差别较大的地层之间易形成层间滑脱带,为含矿热液提供运移空间,有利于形成较大规模矿体。本区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其次有近东西向、近南北向等,断裂两侧地层产状变化较大,沿断裂带岩石破碎。与主构造相关的次级断裂、层间断裂破碎带,尤其是这些次级断裂、牵引裂隙交汇复合部往往是多金属矿床(点)或矿体赋存的理想场所。

6.3 岩浆岩条件

区域资料显示,区域矿产与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这些中酸性岩体为成矿提供了热液及物质来源,是成矿必不可少的条件。

7 结论

初步分析研究区具备较好的与区域成矿相似的地层、构造等成矿地质条件,虽然未见较具规模岩体或脉岩直接出露,局部可能赋存深层次小型岩体,具有较好的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猜你喜欢

炭质蓝田寒武
生物聚合物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水稳性及冲刷试验研究
湖北寒武系第二统水井沱组宏体锥管化石新发现
王蓝田性急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高炉炉底用炭质浇注料的研究与耐用性能分析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我蓝田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川西南地区震旦—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