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在雕塑中的语言

2022-08-02高劼玲

江苏陶瓷 2022年3期
关键词:球体圆形雕塑

高劼玲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 333403)

0 前 言

圆形作为一个古老的自然形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很高。说起圆形图式,往往最先想到自然界中的形状,日月星辰、山川涟漪。早在两河文明的影响下,西方受此启发创造了宇宙圆形图式,凭着理性探索的精神,在宇宙图式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占星术、炼金术等系统,这些都是同心圆结构的,西方经常用圆形的图式作为塑造造型的视觉手段。

1 雕塑形体中的圆

喜爱、欣赏圆态事物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圆美”也可视为形式美的一条具体规律。圆之道融入人生、艺术、思维的方方面面,先民在“观物取象”的过程中感受圆态、体会圆道。一些丰满体态的人体雕塑,外部造型大多也是使用流畅的曲线,总是给人圆润、饱满、稳定的视觉感受。一些艺术家在夸张地追求体积极致的时候,同时把优美与壮美等美感和谐地融合在“丰满”的形象当中。如吕品昌教授的雕塑作品“福娃”,作品形象给人感觉圆润、富足,人物的表情与体态都在述说着喜庆与欢乐。人物造型的外型线都是由曲线构成的,根据人体肌肉躯干的结构一节一节,如莲藕一般生动形象。人物像是从内部充气般鼓起,在坚硬的材质下,造型仿佛富有弹性,是柔软的、有温度的。尽管这件作品表现的是“圆润”的体态,形体事实的夸张贯穿整个人物形象,但他整体仍然严格遵循了人体的结构,肌肉骨骼的位置准确。动态姿势是普通坐姿的捧腹大笑,圆厚的手掌放在肚皮上,脚丫非常巧妙地翘了一点,因为肥胖脂肪堆积而无法碰到地面的形态更是让人觉得丰满感倍增,抑或是抓住笑的后仰时的状态而翘了脚都十分生动形象。这件作品将“圆”的圆润感、曲线感,还有“圆”的完满、安心在人物造型上、表情上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2 雕塑体量中的圆

一般说到体量,不单单是指雕塑的体积大小。体量语言是指雕塑的张力,这里虽然也隐含着雕塑的尺寸问题,却不是唯一的标准。影响雕塑张力的其实关乎形体具有的力量感、压迫感、速度感等,是这些形态方面的夸张变化使得雕塑更具有艺术魅力。小的体积总是给人灵巧、轻松、可爱、密集的感觉,而大的体积总是给人雄伟、沉重、震撼、有压迫力。

以丰满女性人体为题材的雕塑家许鸿飞,在“绝对圆”的作品中,主体只有一个女人蜷缩充斥在一个球体里,或者说将女人形象夸张丰腴至一个饱和的球形空间中,体量虽感觉拥挤却姿态惬意。球体是相同表面积里体积最大的立体形。作者没有配置太多枝节,整个雕塑的造形直接、简练和朴实,他将人体的形态变得更抽象,将肥胖感的圆滑与温润更鲜明地表达出来,让观众的目光只集中于雕塑的本质与线条。东方人对“圆满”这个概念十分重视,不但是象征了“面面俱圆”的处世之道,还有对于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寄想。这件作品尺寸较小时,让人感觉形体夸张圆润可爱,放大到人半身高时,作品体积的改变使观众顿时感到重量感与稳定感。圆形本身对周围空间有很强的占有欲,视觉感中心集中,视觉重心完完全全被抓在了球体里面。因此,如此健壮的人体即使蜷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仍旧让人感到她是有力量的,是不可忽视的。

圆形给人的感觉是完满的、饱和的、没有欠缺的,这样的感觉在空间中极具视觉占有力。与其它几何图形相比,圆形虽然抓人眼球具有压迫力,却也因没有棱角显得温和可爱,不像矩形给人严肃锋利、分割空间的感觉。在雕塑这样的空间艺术中,体量的张力与周围环境的氛围一强一弱、对比强烈,让人无法忽视。

3 雕塑空间中的圆

雕塑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必须存在于空间当中。太阳崇拜曾存在于各地的原始部落中,一则太阳普照大地,给万物以生机;再者,太阳本身为圆形,连看见太阳的眼珠也是圆的,由此人类塑造出最早的神便是太阳神。原始信仰中人们对太阳的膜拜使圆也成为太阳的代码,总结这种经验,在艺术的传播中,这种圆形造型被大量再创造、再使用。

当代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作品“气象计划”,将硕大的半圆形灯光装置处在空间模型中,由镜子反射出另一半构成一个完整的圆,独特的灯光滤镜让人如梦似幻,空气中的人造薄雾让人仿佛置身梦境,充满梦幻感。幻境与真实相结合的虚拟沉浸式艺术装置体验,在“红日”之下有人驻足、有人沉思……这是夕阳?又或是清晨还未完全升起的初阳?那一层层“薄雾”是昨夜寒气蒸发导致的水汽,还是夕阳下大气反射出的一层迷离。在这件作品里,作者用一个半圆形的发光“圆”与镜面打造了一个新的空间环境。圆形被艺术家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作为一个意象存在于观众的思维里,观众在这巨大的“红日”之下所思、所想,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这件作品对观者心中原始的本能一点唤起,在室内巨大的“夕阳”和镜面天花板下,人们的情绪和动作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观众们不经久久驻足,躺下、拥抱甚至舞蹈,为这“自然”的力量所倾倒,太阳的照耀使生命的姿态被看见,让它有了意义。

被艺术家创造出的雕塑作品存在于空间之中,当观众走入展厅,雕塑本身给予了周围环境氛围感,圆形本身在人们心中有原始信仰的图腾观念,更容易唤起人们心中原始的感受,将空间的氛围再一次放大,使人沉浸。

4 雕塑材质之圆

材质是雕塑艺术中很重要的一环,它作为一种媒介将艺术家心中的幻象变为现实世界中的实体。不同的材料会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这不同的心理感受正是雕塑的材料语言想要表达的不同声音。

“圆”给人感觉是完满的、光滑的、流畅的,使人感觉舒适与放松。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大树与眼”由76个抛光钢制球体叠成,造型简洁却不简单,近在咫尺又“在别处”。一个个钢制球体层层往上叠加,像在“生长”,钢面材料反射周围的场景如同“凝视”。光滑的金属配上抽象、曲线的造型,表现一种和谐、滑爽、细腻的观感与趣味,其曲线造型加上富有表现力的形式语言凝结成诗般的意境,构成音乐般的旋律,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精神享受。雕塑语言陈述出来的内容包括雕塑的主题,作品周围的场景都被反射到钢制圆球上,观众在观看这件雕塑作品时也在被“观看”。作者将“眼”符号化为圆球体,在材料上选择了能映照周围景物的钢制,更体现出“视觉”、“观看”的概念。作品整体外形像一支粗壮的树干,几乎周围场景的每个角度都被反射在作品上,球体在空间里“肆意生长”,如同一棵有生命力的大树。

圆形是一种普遍的几何图形,它也带有一些抽象性,“循环往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这些带有宗教意味的词语也是人类文化给圆形图案赋予的意义。“圆”给人原始的意象让人无法抗拒,不同的材质体现不同的意义,产生不同的想象力,科学地运用材质将增强雕塑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5 小 结

“圆”不仅有优美的形态,还有深厚的审美内涵,通过雕塑的语言,以意象的感召力和美的震撼力展现经久不衰的艺术精神。

猜你喜欢

球体圆形雕塑
巨型雕塑
越来越圆的足球
计算机生成均值随机点推理三、四维球体公式和表面积公式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
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