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贺州市东融运输通道规划策略研究

2022-08-01陈文凯

西部交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贺州市贺州粤港澳

陈文凯

(贺州市交通运输局,广西 贺州 542899)

0 引言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贺州市实现“赶超跨越、开创新局”宏伟蓝图的重要环节,东融运输通道的规划建设则是贺州市加快东融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有多位学者研究SWOT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董威[1]在2006年从因素分析、SWOT矩阵构造、主要内容等方面介绍了SWOT分析方法在区域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潘思柳等[2]在2008年研究了SWOT分析方法对广西北海旅游规划的指导作用;胡松等[3]在2016年利用SWOT理论研究了重庆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发展策略;房瑞伟等[4]在2017年将层次分析法融入SWOT体系中,研究了武汉市快速路发展规划;卢婉婉等[5]在2019年用PEST分析方法研究了许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政策、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后,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许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最终提出了轨道交通规划的SWOT策略匹配矩阵。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本文利用该模型方法,详细分析贺州市东融粤港澳大湾区运输通道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对通道的规划构建提出可行性策略。

1 贺州市东融运输通道规划中的SWOT分析

广西以东融为重点,布局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而贺州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大西南地区的联结点,应及时抓住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巨大机遇,积极、主动融入大湾区的发展,接受先进地区的辐射带动,把贺州市建设成大湾区“美丽后花园”。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2018—2025年)》,正式赋予贺州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明确贺州是当前广西“东融”的主战场、主阵地和桥头堡。因此,很有必要对贺州市东融运输通道进行客观全面的SWOT分析,以便贺州在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交流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1.1 发展优势

1.1.1 优越的区位条件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桂、粤、湘三省(区)结合部,距香港、澳门500 km,距广州240 km,是粤港澳大湾区经贵广高铁进入大西南的第一站,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大开发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结合点,是广西与粤港澳地区经济融合、产业对接、文化交流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全力东融”上具有先天优势。由此,贺州市应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坚定不移推进东融战略。

1.1.2 突出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贺州全力实施“产业突破年”行动,“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形成了绿色高端碳酸钙、金属新材料、生物制药、冶金循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3+6”产业集群。优化“双飞地经济”模式,打造产业新高地,持续推动“产业东融”高质量发展。同时,实施长寿品牌战略,与肇庆、桂林共同打造“粤桂画廊”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旅游+康养度假”“旅游+农业农村”“旅游+运动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等新业态,拓展贺州旅游产业东融空间。

1.1.3 坚实的交通基础

东融公路大通道建设提速,永贺高速公路(贺州段)、贺巴高速公路(贺州段)相继建成通车,“县县通”高速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国省干线实现提档升级,城市环线框架基本成型,园区路网日趋完善,全市一、二级公路通车里程达1 203 km,新增608 km,增长率达102%;畅通主要园区、景区以及农村的“毛细血管”,建成“乡乡通”二级或三级公路315.9 km,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为93%,707个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通客车目标提前实现;桂江扩能工程马江作业区4个千吨级泊位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贺州集装箱码头零的突破。

1.2 发展劣势

(1)贺州市东融交通基础设施仍不完善。航空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建设民航机场,相比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玉林市及广东湛江市、韶关市及湖南永州市等周边城市航空发展现状,其已经逐步沦为区域航空洼地;铁路建设尚未成网,已通贵广高铁与益湛铁路,但线路布局单一,未形成联通周边城市的网络化铁路布局;水运基础设施尚且薄弱,贺州市有贺江、桂江航道,但航道等级偏低,港口、码头配套设施等级不高,与重要产业衔接不足;国省干线路网短板问题仍然突出,贺州市现状公路密度为46.171 km/m2,略低于全区46.95 km/百m2;从公路等级上来看,贺州市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29.57%,高等级公路占比偏低。

(2)贺州市交通服务品质整体不优。先进联运的综合物流运输通道尚未打通,道路运输结构问题仍比较突出;产业园区道路、重点园区与铁路、码头联络线有待完善;运输结构传统落后,多式联运体系发展滞后。

1.3 发展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制造业门类最全、产业链最丰富、市场化最活跃、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级别的城市群,正在迎来产业全面升级发展的机遇,成为我国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势必面向国内市场畅通产业循环,加速形成区域产业一体化布局。广西全面打造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特别是在高水平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中明确以东融为重点,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贺州市位于粤港澳-成渝主轴上,在全国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中,贺州市东融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且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进一步夯实贺州市沟通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连接中南与西南的节点优势。广西以东融为重点,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方位开放发展布局,将为贺州市高点规划、高位推进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建设保驾护航。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面对国内市场畅通产业循环的趋势,将为贺州市全力东融助跑。

1.4 发展挑战

东融进一步发展必然使得东融运输通道能力紧张。作为广西东融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门户,贺州现有东融通道较为单一,仅贵广高铁和广贺高速,缺少航空和水运,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通道数量不足。需求的增加必然对东融通道的运输方式多样化、运输结构的层次化、运输能力的可靠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广西重点东融背景下,贺州在建设东融先行示范区的同时,也带来了贺州在广西桂东区域交通网络中与其他东融城市的竞争。梧州市利用西江黄金水道优势,主动对标国家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和“东融”战略贯穿全市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玉林市充分发挥位于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衔接节点区位优势,重点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战略。这均对贺州市东融通道布局、东融交通需求分流等造成较大的挑战。

用地和资金保障政策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挑战。2018年以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的有关文件,融资政策的变化影响了项目建设资金落实。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主要依赖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而贺州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筹措问题严重影响项目推进。《2017年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57号)》颁布实施,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受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项目用地审批困难重重,交通项目尤其是带状通道类项目点多、面广、线长,设计过程中需要与基本农田、生态、环境、林业等主管部门多方协调,导致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难以实施。

2 贺州市东融运输通道规划中的SWOT要素交叉分析

SWOT分析法[6],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分析。SWOT分析基于内外部环境和竞争条件下,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采取合适的策略,构造SWOT矩阵,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劣势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SWOT要素交叉分析图

根据SWOT分析原理,运用系统的综合分析方法,得出贺州市东融运输通道规划的发展对策,如表1所示。

根据交叉分析结论,可归纳出以下核心策略:

(1)积极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对接上级政策和上层规划,充分衔接产业优势,规划布局贺州市东融运输通道。

(2)规划建设民用机场,实施桂江、贺江通航工程,提升道路体系发展水平,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

(3)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优化产业园区和重点景区的交通集疏运体系,提升运输服务水平。

(4)积极做好资金、用地保障。

表1 贺州市东融运输通道发展规划SWOT分析表

3 贺州市东融运输通道发展策略

贺州市东融运输通道发展策略的核心是发挥比较优势,明确运输通道的发展重点,增强贺州市东融运输通道竞争能力。根据SWOT分析,结合贺州市优势与机遇,针对劣势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1)突出自身政策和区位优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交通运输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充分对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挥贺州市位于粤港澳-成渝主轴和二湛通道沿线的区位优势,以贵(贵阳)广(广州)高铁、柳州经贺州至韶关铁路(厦昆铁路贺州段)、柳州至贺州城际铁路(贺州段)、桂林经贺州至广州(肇庆)铁路等铁路通道为骨架,规划以广宁经苍梧至昭平高速公路、连山至贺州高速公路(广西段)、贺州至韶关高速公路(广西段)、桂林经恭城至钟山高速公路、昭平至平乐高速公路、G78汕昆高速公路(贺州段)为补充,形成以铁路、公路等为主要构成的贺州市现代化东融运输通道。

(2)构建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建设贺州支线机场,补齐航空短板,提升贺州市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推进桂林经贺州至广州(肇庆)铁路、柳州经贺州至韶关铁路、柳州至贺州城际铁路的开工建设,加快贺州市对外铁路通道的连通;加快推进连山至贺州、桂林经恭城至钟山、G78汕昆高速公路桂林至灵峰段改扩建、贺州至韶关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密东融高速公路通道布局,全力提速东融步伐;重点实施贺江、桂江扩能改造计划,全力发展贺州市水运交通网络,破解贺州市大宗货运成本高的难题。围绕建设综合交汇、城乡联动、水陆空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定位,构建贺州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运输大通道。

(3)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结合贺州市产业布局及公水铁一体化运输发展需求,在现有贺街作业区、信都作业区发展铁水联运系统,建设贺州里松新型材料加工园区铁路专用线、贺州钟山广西中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钟山铁路专用线,实现主要工业园区铁路运输集疏运,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根据贺州市“一城引领、双核驱动、强化一带、优化五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贺州市姑婆山景区、黄姚古镇、南乡温泉等重点景区配套衔接顺畅的旅游铁路专线,推动贺州融入“粤桂画廊”建设。根据贺州市“6+3”产业布局结构,结合产业园区位置及发展定位,重点规划与各园区内部网络相适应、外部网络相衔接的物流基地。

(4)积极做好资金、用地保障。积极对接贺州市及广西国土空间规划,重大项目争取纳入自治区级国土空间规划,地方项目争取纳入市本级国土空间规划,为本项目用地预留通道,确保项目用地可行性。着力构建交通运输新型投融资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规范高效”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4 结语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详细分析了贺州市东融粤港澳大湾区运输通道的优势与机遇,剖析了劣势和威胁,进行SWOT因素交叉分析,提出突出自身政策和区位优势、构建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升交通运输服务

质量、积极做好资金用地保障的发展策略,为贺州市东融粤港澳大湾区运输通道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贺州市贺州粤港澳
游贺州紫云洞
长征
印象贺州
广西贺州合源集团双获国家、欧盟认证
贺州市全方位打造石材产业链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空谷幽兰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