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懂忍不尽忍,敢忍不甘忍

2022-07-31浙江省新昌中学二竺函青

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谋略情欲传统美德

浙江省新昌中学二(4)班 竺函青

“忍得住寂寞,耐得了清贫”,“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被历朝历代所传颂,时至今日仍对中国人的待人处世方面影响颇深。古今对“忍”众说纷纭,说明“忍”必有其过人或不足之处。我们要像对待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对“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忍”适用于今的价值。

“忍”通常有两种不同的使用环境:一是作为交际手段,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二是作为举大业的谋略,即“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一种谦逊、辞让的态度,体现的是中国人处世的圆润,即《菜根谭》应酬篇的“圆机”、孔子的恕道和孟子四端中的“辞让之心”。洪应明说:“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克制自己来迁就他人,“忍”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尊敬,从而有利于自己更好地在交际场上立足。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不可能孤立存在,故人们办事通常要牵扯到各方关系,绝离不开交际应酬,因此“忍”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果“忍”能为自己打通人脉,从而办好事情,那么忍一忍又何妨?

只不过,就如林语堂所言,中国人常常在“忍”这一品质上“走得太远”,以致成了“恶习”。我们反对超越原则的忍让。“得寸进尺”这个成语从反面让我们看清过分的忍让会带来的后果,也教会我们“忍”应该用在什么人身上——君子会发现并感激、珍惜你的忍让,小人会把你的忍当成是一种常态,并要求你为他忍让更多。

“忍”不能与所谓“明哲保身”画上等号,“忍”不是因害怕连累而回避原则的处世态度。在法治社会中,你有权利隐忍,你同样有权利生气。

“忍”作为一种谋略——在古代甚至作为为政手段,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中国正是在隐忍中咬紧牙关、埋头苦干,沉默但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等到世界惊醒过来,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华民族已经自信地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已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因为敢于忍却不甘于忍,才忍出了希望,忍出了伟大。

这样的“忍”应当是有前提和目标的,“忍”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是为最终的理想的爆发而服务的。深知无法一蹴而就,所以选择忍耐;积蓄力量,最终还是为的那惊天一跃,而不是一味地在平地踌躇。

“忍”是中国人的处世绝学,只有懂得何时“忍”、怎么“忍”,才能真正把握“忍”,让它为我所用,使得“昔”的花结出“今”的果。

明灯留言:

在作者笔下,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门大学问。忍是“克制自己来迁就他人”,从这个层面来讲,忍是一种考验,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更是一种理智,是感悟人生后的一种智慧。

猜你喜欢

谋略情欲传统美德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施明敬
做人美德
成人警告:情欲与政治登上纽约舞台
掌握情欲催化剂
谋略至上必然导致战略失败
生活三十六计
谋略至上必然导致战略失败
《白日焰火》:情欲秘语的性别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