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洼牦牛育种进程缓慢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2022-07-30董丽娟何小强王燕文益西拉姆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冻精主产区牦牛

董丽娟,周 兴,何小强,王燕文,益西拉姆,肖 敏

(1.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四川 阿坝;2.红原县龙日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四川 红原3.阿坝州生态保护与发展研究院,四川 阿坝)

近年来,麦洼牦牛产区由于牲畜超载过牧、饲养条件传统、近亲繁殖、草原退化等原因,造成牦牛品质退化、生产性能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繁殖率降低等问题,形成了大量的隔离小群体,种公牛一般在本群中选留,数量少,近交情况严重,极易因遗传漂变而造成优良基因的流失,引起品种衰退,主要经济性状下降明显,育种工作难以快速取得成效。

1 麦洼牦牛育种进程缓慢的原因

1.1 生态环境因素 麦洼牦牛产区主要属高海拔寒冷气候,近年来,受气候恶化、水源枯竭、草场过度载畜、草地沙化、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影响,草地资源锐减,麦洼牦牛表现为“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典型动态变化,尤其在冷季消耗自身能量甚多,严重影响了育种效果的评估。

1.2 品种因素 麦洼牦牛基本为单胎,多胎极少,且大多数为两年一胎或三年两胎,性成熟比较晚。一般公牦牛在2 岁时会有性冲动表现,但不产生精子,3岁后才达到性成熟,产生精子。母牦牛初配年龄为3~4 岁,自然交配季节在7~9月,发情特征不明显,孕期约250~260天,和其他家畜相比,繁殖率非常低。

1.3 选育手段

1.3.1 缺乏系统规划 由于选育场及牧民对麦洼牦牛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认识程度不够,在品种培育、改良及良种体系的规划、布局、建设等方面缺乏短、长期规划,严重影响着育种工作的推进。

1.3.2 育种手段单一 目前,麦洼牦牛主产区育种主要是通过外貌特征鉴定及后裔鉴定的方式进行选择,整个过程耗时较长且需要鉴定人员具备丰富的生产经验,已不能满足当代麦洼牦牛育种的需要。

1.3.3 遗传改良方式落后 麦洼牦牛主产区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饲养方式全年以放牧为主,标准化养殖麦洼牦牛的牛场极少,牧民普遍采取“自繁自育+自然交配”的繁育模式,极大地制约了麦洼牦牛遗传改良工作的推进。在麦洼牦牛主产区,牦牛人工授精站维护费用较大且难以建立,人工授精在牦牛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屈指可数,少部分合作社利用黄牛冻精配种进行杂交改良。目前,仅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在开展麦洼牦牛冻精生产及应用研究。

1.3.4 系谱档案难以建立 由于麦洼牦牛的饲养方式为纯放牧形式,在现有条件下,公、母牦牛混群饲养,依靠自然交配方式进行繁衍,难以掌握后代与亲代间的亲缘关系,较难形成完善的牦牛系谱档案,从而影响麦洼牦牛选种选配、无法避免近亲繁殖,导致出现近交退化。

1.3.5 测定误差较大 目前,在开展麦洼牦牛体尺测定工作中,由于牦牛野性较大、牦牛皮毛较厚和频繁更换测定人员、未按相关育种要求开展测定等多种因素,造成测定误差较大、数据不精确,甚至存在部分数据缺失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牦牛的综合评定。

1.4 育种工作起步较晚 尽管在麦洼牦牛主产区以四川省龙日种畜场为基础建立了麦洼牦牛保种场和麦洼牦牛育种场,但该育种场前期主要承担行政职能工作,且由于专业人员缺乏,整体育种工作开展较晚,在麦洼牦牛育种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导致该场在麦洼牦牛育种方面暂未取得显著进展。

1.5 饲养管理方式粗放

1.5.1 母牦牛管理方式粗放 麦洼牦牛母牛4岁时第一次配种,母牦牛的利用年限为10 年左右。发情季节为每年的6~9 月,7~8 月为发情旺季,发情周期平均21 天,发情持续12~16 小时,妊娠期平均256 天,成年母牦牛的繁殖率低于48%。在传统放牧条件下,犊牛从出生到1 岁甚至更长时间一直吃母乳,有一半以上母牦牛呈现两年一胎或三年二胎的繁殖模式,导致育种进程非常缓慢。

1.5.2 生产方式落后 传统放牧方式会导致牦牛饲草料供给不足、繁殖母牦牛过度挤奶、未完全发育的母牦牛提前繁殖、带犊母牦牛缺乏营养补充等情况发生,致使牦牛个体减小、生产性能衰退、抗病抗灾能力减弱,严重阻碍了牦牛选育的进程。

1.6 牧民文化水平较低 麦洼牦牛主产区农牧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农牧民缺乏对种公牦牛科学选留、培育和引种的意识,随意在牦牛亲代中留种,近亲繁殖严重,长期无序繁殖致使牦牛群体综合生产力和繁殖力下降,新的育种知识和育种成果难以在主产区推广应用,给麦洼牦牛育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 改进措施

2.1 制定育种方案 选育场及育种场编写麦洼牦牛远近期规划和育种方案,根据育种方案,严格按照育种目标和育种方向开展选育,对所育后代按照选育标准进行筛选,有条有理地开展麦洼牦牛育种工作,尽量缩短育种进程。

2.2 强化育种配套设施建设

2.2.1 健全和完善麦洼牦牛良种繁育体系,建立麦洼牦牛冻精生产站,通过对优质种公牛的调教、驯养,把采集的优质牦牛精液制作成细管冻精进行冷冻贮存,通过人工授精进行配种,对麦洼牦牛品种进行复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优良种公牛的利用率,加速畜群周转,同时有利于提高麦洼牦牛的品种质量,形成“选优—复壮—再选优”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利于建立麦洼牦牛良繁体系。目前,作为麦洼牦牛保种场和育种场的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已多次采集麦洼牦牛精液,生产细管冻精,积累了丰富的牦牛冻精生产经验,且生产的麦洼牦牛冻精被列入四川省畜牧总站种公牛站生产名录,符合冻精推广标准,已逐步在红原县、若尔盖县进行应用推广。

2.2.2 在麦洼牦牛主产区建立“种公牛站+冻精站”。通过“活体+冻精”的方式改变扩大优质种畜的覆盖面,积极推动麦洼牦牛本品种选育及杂交改良工作,在引进娟珊、安格斯等黄牛进行杂交改良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麦洼牦牛本品种的选育和复壮。

2.2.3 加强麦洼牦牛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麦洼牦牛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传统的放牧方式,由“纯放牧”转变为“放牧+舍饲”的方式,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麦洼牦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率先打造出“样板”,逐步在麦洼牦牛主产区进行推广,进而改变麦洼牦牛传统的养殖方式。

2.3 加强饲养管理

2.3.1 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做好流行病的预防,科学合理地拟定麦洼牦牛免疫计划、驱虫计划,从根源预防疾病发生。并配备经验丰富的兽医,对患病牲畜及时诊治,防止发生较大的经济损失。

2.3.2 做好划区轮牧工作 根据草场条件和牛群结构,将草场划分为由远到近、由高地到平地,分别作为暖季和冷季牧场。暖季牧场和冷季牧场又可分成几个小区,采取轮牧的方式,使每一个分区都能充分利用但不又不会过度采食、踩踏,让牧草有相对充足的休养时间,从而提供更加优质而丰富的牧草资源。

2.3.3 做好合理补饲工作 根据麦洼牦牛生活习性、营养学特征及青藏高原气候特征,对怀孕母畜、分娩母畜、弱畜等进行针对性补饲,确保所有牛只都能安全越冬并减少掉膘,减少营养缺乏对麦洼牦牛育种的影响。

2.3.4 运用好同期发情和早期断奶技术 犊牛7月初集中进行早期断奶饲养管理,母牦牛断奶后集中补饲一段时间,随后根据身体恢复情况统一运用孕酮栓、孕马血清等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来年集中产犊。

2.3.5 利用好人工输精技术 在麦洼牦牛配种季节,选育场和育种场应通过人工输精开展配种工作,合理进行选种选配,并建立完整的系谱档案,为麦洼牦牛育种工作提供基础资料,避免近亲繁殖。

2.4 强化人才体系建设

2.4.1 加强育种相关知识的学习 选育场和育种场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主动学习动物繁殖学、动物育种学、分子育种学等相关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麦洼牦牛育种方案,开展育种工作。尤其是四川省龙日种畜场作为麦洼牦牛主产区唯一的国家级肉牛核育种场,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认真学习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相关管理办法,及时更新知识储备,用最新知识开展相关育种作。

2.4.2 加强测定人员的技能培训 通过培训减少人为误差,同时主动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与牦牛测定相关自动化测定设施的开发与运用,提升测定效率。

2.4.3 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牦牛繁育专业科技人才,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积极推动麦洼牦牛相关科学研究,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新方法在麦洼牦牛主产区的应用。

2.5 加强宣传交流合作

2.5.1 加强政策宣传 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转变并强化牧民的认识,科学降低天然草原放牧强度,依法维护草原生态安全稳定,实现草畜平衡,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麦洼牦牛育种提供物资保障。

2.5.2 加强技术培训 通过举办牦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人工授精、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现场培训会,邀请专家、技工现场教学,提高农牧民科学的饲养管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强化牧民的育种技能,做到科学选种、科学留种、科学育种。

2.5.3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 麦洼牦牛主产区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当地的选育场、育种场等积极和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开展麦洼牦牛分子层面的相关研究工作,将分子育种手段同传统育种有机结合,将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高麦洼牦牛的生产水平,推进麦洼牦牛育种进程。■

猜你喜欢

冻精主产区牦牛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数字
数字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黄牛冻精改良易地输精的技术应用
关于乌兰察布肉牛养殖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