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的教师学习在心理资本因素影响下的嬗变

2022-07-29蔡佳凝郑新民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信念资本

蔡佳凝,郑新民

(1.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2.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研究院,上海,200083)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最早于2007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设立,此后发展迅速。但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许多教师并未受过商务方面的专业训练,大多毕业于各大院校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科研上较为弱势。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以“教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帮助教师主动进行教师学习,完成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焦点也转向动机、愿景、理解、反思、实践、社群等更深的维度。在诸多教师竞争力要素中,心理资本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要素。因此,本研究立足心理资本,对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习信念与实践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和互动关系进行探究。

一、文献综述

国外语言教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成果丰硕。随着社会文化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上的应用,Johnson[1]等将该理论引入教师发展研究,研究焦点转向探索教师如何实现个体与社会及物质环境的互动。在国内的教师学习研究领域,曾练武、范梅[2-3]等对教师的心理品质做了深入研究,认为教师个体优秀的心理品质对其教师素质的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职业发展及高校组织建设会产生积极的竞争优势;何威风、刘文俊[4-5]等对心理资本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心理资本作为一种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以定量研究为主,少有研究一线教师的心理历程,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群体的教师学习和发展研究更是鲜有涉及。因此,本研究引入心理资本的视角,对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的教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下面将对教师学习与教师信念及心理资本两个方面的过往文献进行梳理。

(一)教师学习与教师信念

教师学习和教师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Borg[6]提出教师信念指的是教师无意识的立场,是个体认为正确的价值导向,受教师情感制约,指导教师的思想和行为;Li[7]提出唯有将教师学习和教师信念置于社会、文化、历史等复杂的系统中,基于社会文化视角才能更准确地描述教师信念、教师实践和学生学习之间的互动关系。国外学术界突破了单一的教师认知研究框架以及二元论,引入社会文化理论,聚焦教师在教师学习中与环境和他人的不断互动和变化的社会建构过程。桑国元[8]提出教师学习是教师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卷入学习活动而发生内在变化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从年轻教师向专家教师进化的过程,因此具有明显的终身性;陈向明[9]深入研究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是教师能否得到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探究教师群体对教学持有何种教学信念、教师主要采取何种学习方法等,较少进行教师学习的主体能动性研究,对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的教师学习与教师信念的研究更是寥寥可数。

(二)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这个概念是积极心理学的产物,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最早提出,Luthans和Youssef[10-11]明确了心理资本四维度: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希望(hope)、乐观(optimism)和坚韧性(resilience)。心理资本作为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工作态度、道德倾向等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促进个人成长和工作绩效的提升。在国内教师信念和教师心理的互动研究领域,唐雯谦[12]研究发现教师信念和教师心理之间息息相关,教师的心理问题影响教师信念,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热情。徐艳[13]提出心理资本的特征表现为:有信心面对挑战性的工作,愿意表现自我;相信并且愿意通过付出足够努力获得成功;面对未知的事情,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并为达到既定目标不懈努力。郑新民、姚洋[14-15]对我国教师心理资本做了深入研究,认为优秀心理品质对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价值、职业发展及高校组织建设会产生积极的竞争优势。综上所述,心理资本是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从教师心理资本视角出发对教师学习进行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外教师学习和教师心理资本应用成果较为丰硕、理论体系趋于成熟,而较少文献聚焦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学习和教师心理资本。基于此,本研究借用心理资本视角透视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习信念与实践的动态发展过程与互动关系,探究其专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我国东南某省作为研究场地。考虑到质性研究主要就某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随机抽样,样本一般比较小,研究者综合典型个案抽样和便利性抽样的原则,最终确定在该省会城市的两所大学中担任商务英语教学的3名教师作为深度访谈对象,具体信息见表1。受访者中陈婷(化名)来自师范类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范云(化名)和陆涛(化名)来自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大学英语专业,均长期从事高校商务英语教学,陈婷和范云曾经开设过校级商务英语慕课,陆涛没有此方面的经验。

表1 访谈对象信息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为期1学年(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经研究对象允许, 研究者阅读了他们有关教学和科研的个人笔记、教学日志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作为三角互证以排除单纯将访谈数据作为研究数据的主观性,具体信息见表2。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间,观察对象上半学年的商务英语教学是正常的线下教学,2020年初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均转为线上教学,从2020年2月底持续到6月底,为期4个月。本着受访者情绪、配合度稳定以及数据饱和的原则,研究者针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了4次线下课堂观察、3次师生一对一线下辅导观察、2次线下讨论会观察、4次线下半结构式访谈, 对他们分别进行了3次线上课堂观察、3次线上半开放式访谈。

表2 数据收集来源

所有访谈采取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进行并录音,兼顾访谈过程中受访者的观点、陈述及情绪变化。研究者还针对研究需要安排多轮追踪访谈,反复对比已有数据,直至理论性饱和,开始出现资料重复为止。最终,研究者对所有数据进行编号和整合。

(三)数据分析

研究者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系统、深入的交叉比对。第一阶段“开放性编码”:根据数据中信息共同出现的频率,将所有数据分为8个主题:T1学习动机、T2学习效果、T3学习内容、T4学习策略、T5学习情绪、T6学习毅力、T7学习态度、T8学习途径;第二步“主轴编码”:根据以上八个主题的意义分为不同的类属,进行一、二级编码;第三步“开放式编码”:以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与韧性四维度为视角,寻找不同类属之间的关联,进行三级编码。研究者共同参与整个编码过程,在初步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将编码结果交于第三方专家,请其对编码结果进行审查确认,并根据专家意见对编码结果进行修改完善。

(四)研究发现

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如下:

1. “我觉得我能做得很好”:“自我效能感”与教师学习的互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处理具体任务时,能否利用所拥有的全部技能来完成该任务的自信程度。在研究对象进行教师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效能的动态变化方式以及变化原因有着各自的差异。

陈婷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童年成功经历、海外进修。

陈婷:“我从小英语基础就好,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也一直不甘落于人后。”

陈婷:“A国的留学生涯使我对商务知识更有了解,看事情的方式与角度开始有变化,回来后很多以前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

虽然范云也有自我效能感以支撑其教师学习信念与实践,但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主要来源于与商务英语相关的专业能力拓展、多元化职业经历以及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

范云:“除了大学教师,我做过电视台英语新闻节目主持人、和省商务厅合作、长期帮助涉外企业翻译商务文书,这样的我应该很有资格教一门商务英语课吧?”

范云:“能考上博士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而且感觉自己很幸运,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商务英语教师信念,是自己喜欢也有一定基础的东西。”

与上述两位受访者不同,受到较落后的工作环境以及共同体内消极思想产生的影响,陆涛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不甘。

陆涛:“我们学院虽然有商务英语组,但组里的老师都是半路出家,几乎都没有从事过商务英语的工作,我觉得我只教英语还行,但是商务方面的知识我真的很欠缺。”

陆涛:“我们学院的同行很少进行教学研讨,其他同事几乎都是各干各的,从事的科研都与商务英语无关,想写关于商务英语教学的论文也没什么人指导。”

2.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乐观”与教师学习的互动。“乐观”是指教师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进行积极归因,如自身努力等内部原因;对消极事件进行外部、偶然的归因,认为其发生在特殊状态下。受访者在教师学习过程中都有过成功或者失败经历,但他们的归因方式各不相同。

陈婷与范云将当前所获的成功归因于自身的主动努力与争取。

陈婷:“我很高兴选择了出国进修,在进修期间,为了更好地上好商务英语课,我去商学院选修了商务相关课程,使我对商务英语教学有了更深和更广的了解,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

范云:“我从事商务英语教学多年,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进行反思,越反思越觉得只有更进一步的学习才能解答很多我的疑问,所以决定考博。读了博士之后,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之前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解答,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

在鲁姆海(地中海)的克里特埃米尔国,发现了印度柚木的船板,它们被穿孔和使用椰子树纤维缝合。他们是被海浪摧毁的船只,被海浪抛到了此地。只有阿比西尼亚海[印度洋]有这种类型的船只,因为所有鲁姆海和西边的船只都是使用铁钉固定,而阿比西尼亚海的船只却没有用铁钉固定,因为海水能溶解铁。因此,阿比西尼亚海的人们用纤维代替钉子,船上涂了油脂和石灰。这证明海洋是连接在一起的,中国附近的海在土耳其人的周围,穿过环绕海洋的海峡到达了地中海的西部。[19]

而陆涛将自己的成功与不利情况归结于不可干涉的外部以及处境因素,同时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状况整体抱有消极看法,这影响他的教师学习信念与实践。

陆涛:“我教的学生是三年下学期,这个时候的学生基本上都无心学习课内课程,一般都在考虑考研或出国深造,都抱着60分万岁的态度,学生没有学习激情,我也越教越没劲。“

陆涛:“我大学和研究生时候读的专业都是英语语言文学,十多年前我们学院组建商务英语系,把我调了过去,仅仅送我们到广外进修了一个学期,就上岗了。说实话,每次站在讲台上,我都有一种不安感。但是,现在学院也不组织我们进修深造了。”

3.“直视目标的迂回”:“希望”与教师学习的互动。“希望”是直指目标的能量和路径策略的认知,即个体具有较强的意志且会采取有效途径和策略去实现一个或多个预期目标。“希望”使教师有清晰的目标,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能积极应对并另辟蹊径,制定有效的策略以平衡教师学习过程。

陈婷善于合理利用自身现有的良好软环境,积极与同事及家人交流以获取支持。

陈婷:“我一开始对网络商务英语教学不抱积极态度,但渐渐地我发现商务英语慕课教学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网络商务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速高效地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许多学习软件对学生的商务英语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陈婷:“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就会找同事或前辈请教、探讨、合作,这样我的教学科研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归属感。”

范云虽然没有陈婷所拥有的良好环境,但她通过攻读学位改变了自己的处境因素,并结合自身所处环境中的优势资源来达成自己的预期目标。

范云:“一开始读博太迷茫了,我的科研大方向是教师信念,但是教师信念的内涵广阔,如何在浩瀚大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我连续数月失眠,看文献、找师兄师姐商量、找以前的同学、问老师,最终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也具有实际意义的选题,即商务英语教师信念,方法不用尽之前,怎么敢说自己做不了?”

陆涛本身教师学习信念尚可,但相对以上两位研究对象,陆涛的家庭及工作单位没有给他提供很好的支持,也正因如此,他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多采取消极应对的策略。

陆涛:“我的老母亲八十多岁了,身体有着诸多毛病,我太太没有工作,女儿还在大学,我能把课堂完成就行了,现在又要我们学习线上上课, 真是太难了。”

陆涛:“没有资源啊,文献看不懂,学校请的专家来,讲的都是听不懂的话题,来去匆匆。”

陆涛:“我也出去开过一次学术会议,但我们单位那个报账让我去一次就不想去了。”

4. “困境下的舞蹈”:“韧性”与教师学习的互动。“韧性”指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个体能够坚持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是在积极或消极情境下,能够保持投入的水平,是达成目标的一系列价值观、态度、情绪和认知特质。“韧性”能帮助教师在相对较差的教师学习条件下克服困难,适应环境,提高主动学习新知识和经验的能力。研究对象在面对教师学习的困境时,基于不同的内外在原因,其应对的方式各不相同。

陈婷在面对问题和困境的时候,其内在性格起到了一定作用。

陈婷:“这次疫情给商务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和挑战。商务英语课教学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到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不同形式,线上教学让这一切显得复杂而操作不便。但是,在我的性格里就没有轻易言败这个词,之前的慕课建课经验这时也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通过努力,我最终到了合适的教学手段,克服了这些困难,而且教学效果更好了。”

范云则是从博士学习的共同体以及对博士生身份的认同中吸取精神支持与实际帮助以维持学习信念与实践。

范云:“一边读博士一边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每天都非常繁忙,但是繁忙之中我也渐渐找到了合适的节奏,攻读博士的路程虽然艰辛,但同时使我在教学时更自信、视野更广。”

范云:“疫情期间,我们学院实行线上教学。一开始操作软件的时候也是手忙脚乱的,但是,读博的种种困难我都克服了,这点小挑战难不倒我。我用科研精神接受挑战,最终熟练掌握了线上教学的各种技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陆涛由于缺乏一定的资源与支持,加上自身性格特点与处境因素的制约,导致其教师学习实践难以获得有力支撑,这也导致了学习信念的丧失,进而从整体上对其教师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陆涛:“线下教学的时候学生都不怎么投入,转向线上教学后,我和他们的距离就更远了,课堂组织就更困难了。学校要求我们使用各种各样的线上教学软件,但这点我真不如年轻人,学习网络技术真的太难了。”

综上,三位研究对象的教师学习信念及心理资本状况如图1所示。

图1 三位受访者的教师学习信念及心理资本状况

三、讨论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试图在前人量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寻量化研究所难以触及的深层次动态影响层面,就心理资本对高校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度聚焦、挖掘和分析。本研究从个体心理资本差异及影响因素、心理资本影响下的教师学习信念与实践以及两者的动态发展过程与互动关系展开讨论。

(一)个体心理资本差异及影响因素

从本研究梳理的数据来看,商务英语教师个体心理资本因个体特质、组织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而在慕课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师在混合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习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陈婷由于较早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基础好,早期教育经历中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其教师心理资本的积累;范云的博士学习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深度的理论支持,名校博士群体的身份认同感也为教师心理资本积累起着积极作用;陆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却对教师心理资本起着负面影响,由于自身对“商务英语教师”的身份缺乏认同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感”,无法对商务英语教学获得新的视角和积极的态度,从而无法获得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早期教育经历中的鼓励与成功经验、高等教育阶段的名校效应或是海归经历以及入职后的工作及家庭生活环境构成影响研究对象心理资本最主要因素。

(二)心理资本影响下的教师学习与教师信念

研究对象不同的心理资本发展模式导致其教师学习与教师信念的差异。陈婷和范云在早期心理资本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积极心理资本有效回应自身弱点、认知冲突与消极情绪,在面对商务英语慕课和线上商务英语教学的时候,没有表现出畏难或抵触情绪,而是抱着开放的心态,积极克服困难进行教师学习,使得原有的商务英语教学信念获得提升;陆涛由于环境的限制以及未能获得家庭支持等,早期累积的积极心理资本无法得到延续,新的积极心理资本也未能得到构建,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如慕课和线上商务英语教学等挑战时,采用逃避的态度,无法实现教师学习,商务英语教学信念悲观消极。研究对象心理资本的不同动态发展过程表现在不同的教师学习和教师信念上。总体来说,研究对象的教师学习各自呈现出如下基本特点(见表3)。

表3 研究对象教师学习基本特点

(三)心理资本视角下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习信念与实践的动态发展过程与互动关系

心理资本不仅包含个体天赋,还包括个人通过学习而后天获得的耐力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心理资本作为一种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心理资本在教师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与教师的主体能动性互相作用,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虽然研究对象在成为商务英语教师之前就积累了一定的心理资本,但其心理资本由于个体的不同归因、投入程度和环境支持等要素的不同,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认知和态度,转而又对教师学习信念与实践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变化。

具体而言,在挑战性问题产生的时候,不利的现实条件会让教师产生认知冲突和心态失衡,从而产生懈怠、排斥等消极情绪,对教师心理资本产生负面影响,使得教师无法正常进行教师学习。而通过寻求并获得外部支持、教师主动调整教师学习信念与实践,可以帮助教师调整认知,产生新的心理资本,从而使得教师学习得以继续。上述动态发展过程与互动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心理资本视角下的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习信念与实践动态协商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一方面应当将价值引导的主题同教学与学术活动相结合,从而帮助高校商务英语教师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职业认识和角色认同,用较强的“希望”“韧性”达成预期目标;另一方面,由于商务英语教师自身的异质性,教育者在选择和制定教师学习模式时需注重针对性,在给予商务英语教师专业性学术支持与学习引导时更加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多层次性,从而帮助他们发掘、利用自身有利条件进行教师学习。此外,还应该鼓励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参与多样化科研实践与合作利他型活动,从而帮助教师合理、有效地应对自身不足,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整,总结凝练出积极心理资本促进教师学习。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信念资本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有一种信念,叫“中国红”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围墙的信念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